请问专家这是谁的字画啊?

   2023-02-07 07:12:48 网络550
核心提示:从印章来看作者是《田成喜》田成喜,出生1956年,笔名白杨,陕西人,著名花卉画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长安东方书画院院长。中文名 田成喜 别    名 白杨但不知道是不是真迹以下是田成喜的几枚印章现在田成喜老师具有当代一

请问专家这是谁的字画啊?

从印章来看

作者是《田成喜》

田成喜,出生1956年,笔名白杨,陕西人,著名花卉画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长安东方书画院院长。

中文名 田成喜 别    名 白杨

但不知道是不是真迹

以下是田成喜的几枚印章

现在田成喜老师具有当代一枝梅称号,保守价格每平尺3000元。

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梅、兰、竹、菊),它铁骨铮铮,冒雪冲寒,玉骨冰肌。其先花木而花,先天下而春的高尚品质,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赢得了历代诗人、画家的喜爱,很多文人以爱梅、写梅、画梅而著称于世。

自唐宋以来,仅画梅的专著、梅谱就有几十种之多,从理论上和技法上都较其他花卉丰富和完整。随着文人画的兴起,画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讲求写意和诗画相联,并注重笔墨技巧,以书入画。如米元章、徐青藤、陈白阳、石涛、八大山人、杨州八怪等,近代吴昌硕、齐白石等都喜爱画梅。千百年来,无数画家画出了千万幅风格不同的梅花精品,其造型之美、笔墨之精、章法的变化、意境的深邃,均各臻致极。

1918年民国时期的茂盛画的花鸟画花鸟有吗

作者:周让 。

题款:珊衫道人 写于涤斋。

钤印:叠山书画

周让 (1862-1936)原名周星,号铁珊,叠山,铁山道人。浙江绍兴人,久居天津,幼承家学工山水花卉,后遍游名山大川,寻访古代文人足迹,潜心艺术变革,力求使自已成为技艺全面且又有个人独特风格、铮铮铁骨、大气凛然的艺术家。 他的山水画学王原祁、龚半千;花卉学陈白阳、恽南田;兰竹学文与可、郑板桥;从物学唐伯虎。涉及的题材广泛,技法不拘一格。后又潜心研究写意画法,由注重设色转为以水墨为主,并大胆破除当时以“四王”为正统的羁绊,扩大“扬州八怪”在天津的影响,因以“周颠”自命,画风大变,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被誉为“画竹大王”,蜚声于上世纪30年代的津门画坛。

徐渭的代表作《墨葡萄图》赏析

来源多方的绘画风格

与延续院画风格的花鸟画相比,京城画坛的花鸟画风来源多方。有的采用八大的疏放画风;有的创作融陈淳、徐渭于一体;有的借鉴海派雅俗共赏之妙,并富于金石趣味;还有的继承李鱓、华嵒等扬州八怪的意趣。

萧愻(1883-1944),字谦中,号大龙山樵,一作龙樵,安徽安庆人。早年随同乡姜筠、陈昔凡学画。“后姜筠赴京师供职,兼开馆卖画,萧愻乃以弟子随从”。山水似姜筠,并多为其代笔。曾出游西南、东北名胜,行万里路,开阔艺术视野。1920年萧愻“复回北京,见展览会中石涛、半千、瞿山画,气韵雄厚,遂一舍旧习,自创一格,用笔苍厚,设色浓重”,实施“中年变法”,自成一派,其艺术创作以山水为多,与京派其他画家进行合作时,兼有合作花鸟画的作品。

萧愻《松芝图》纸本设色 90.2╳3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此幅《松芝图》为祝寿之作。款署“戊寅(1938)四月。萧愻”钤“龙山萧愻”白文印。又题“博岩仁兄将此以寿,晴荪先生五十大庆。萧愻再纪之。”钤“谦中”朱文印。画面左下角钤“龙樵壬申五十岁”朱文印。萧愻画松深受梅清影响,他曾说“画松形式要古拙,梅渊公画松,论者称为神品,学者参看渊公之画,自有进益。”

王云(1888—1934)江西丰城人。字梦白,号破斋、骂斋、彡溪渔隐、彡道人。随父流寓到浙江衢州,于上海学商,不久就放弃了。学画得黄山寿、任伯年、吴昌硕指授。来平后得以博览宋元旧迹及近代名作,得金城推荐,任北京司法部录事。陈师曾劝其改画李鱓、华喦。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为人率真有风骨,姚华作《王梦白小传》,赞其为“树风骨,尚意气、甘穷困不悔者”。

曾有亲历者回忆,王梦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画坛上是位名震京师的大画家,那时他的声望比齐白石、陈师曾还高”。惜其英年早逝,画名渐湮。

王云《猴图》纸本设色 125×66.5厘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王云喜画猴,他笔下的猴多以浓淡墨干笔表现猿猴蓬松的皮毛,细笔勾勒猿猴的面部与手爪,显示其灵动。此图以老辣的线条、迅急的用笔绘出古藤缠绕的老树,画面正中,一只母猴背负小猴在松枝上行进,尽显母兽对幼儿的爱护之情。其余的猿猴或攀爬藤蔓,或蹲坐休憩,有动有静,作品内容丰富,繁而不乱。画面一角钤“王云”白文印。

王云《花卉成扇》纸本水墨 径30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水墨牡丹。淡墨勾花头,重墨写茎,浓淡墨画叶片,重墨勾叶筋、花蕊。与《丝瓜昆虫》相比,笔墨更为松活,风格更近陈白阳。上题“一春花信几曾探,又值清明三月三。木笔山茶都过了,牡丹鲜艳数江南。梦白并题。”扇面背面题写诗词,年款为甲戌(1934)。

徐宗浩(1880—1957)字养吾,号石雪,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久居北京。善画山水、花鸟,工篆刻,书法赵孟頫。1920年与金城、周肇祥等人组中国画学研究会,1926年金城逝世后,金开藩另立“湖社”。中国画学研究会由周肇祥任会长,徐宗浩任副会长。晚年被聘为文史馆馆员,殁后家人遵照遗嘱,将其所藏书画精品悉数捐公。著有《石雪斋诗稿》、《竹谱》等,“所题画竹诗千余首无一雷同”。

徐宗浩《松菊图》纸本设色 103×34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苍松黄菊。一株苍松斜伸,占据画面一侧。与松树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是松后的一块巨石,巨石后是呈临风浥露之姿的黄菊。松干粗壮虬曲,结疤似松鳞,松针密置;菊花花茎劲挺,金英傲霜,菊叶以青色写就,更添风雅之致。署款“乐山仁兄大雅鉴,石雪居士徐宗浩写。”钤“宗浩长寿”白文印。

汪溶(1896—1972)字慎生,号满川村人,安徽歙县人,生于浙江兰溪。1913年赴上海谋生。1924年赴京。1934年起于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辅仁大学美术系、北平师范大学工艺系任教。1954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中国画院画师、院委。擅长写意花鸟画,师法华新罗。早年于京津、济南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汪溶《芦鸭图》纸本设色 47×2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水中芦鸭。画面中心偏下方,两只悠闲的芦鸭正在凫水,河水清澈,水中摆动的鸭掌清晰可见,在平静的水面搅起层层水波。芦鸭身后是随风飘荡的芦苇和空茫的水岸。图中的芦鸭以深浅墨写就,芦苇以浓墨画出,几笔浓淡墨横扫表现风中芦苇,芦苇后方以淡赭色晕染出一片坡岸,渲染出夕阳余晖中芦鸭晚渡的田园景致。上题“夕阳无限好,家凫带浪归。芦花风飒上,烟霭自依稀。慎生题并画”。

此作尤为难得的是,诗堂上张伯英的题诗“秋水芙蓉老,秋风霜叶红。双凫溪上宿,无意慕春风。子才仁兄正,辛巳(1941)冬,伯英”,钤“张勺圃”白文印。此行楷书,融合北碑之势与行书之流畅。

颜伯龙(1898—1954)名云霖,字伯龙(以字行),号长白布衣。吉林人,居北京,师法王云。工花卉翎毛,取法钱选、王渊、华嵒、恽寿平。绘画注重写生,画风清雅秀逸。在当时与王雪涛、汪慎生、邱石冥齐名。颜伯龙曾说“要研究我的画,须先研究透新罗山人的画。”

颜伯龙《花鸟》纸本设色 136×33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画作兼工带写,绘柳树、月季及禽鸟。画面上方柳条倒挂,叶片似碧绿丝绦;月季正值花期,花朵茂盛娇艳,蓓蕾如星;柳枝上三只姿态各异的小鸟正在歇息,全图笔法松活,色彩娇艳,翎毛刻画细致。上题“十日红帘不上钩,雨声滴碎管弦楼。梨花已老春将去,愁白三公一夜头。戊辰(1928)夏,伯龙子写。”钤“长白布衣”白文印。

颜伯龙《花鸟成扇》纸本设色 径30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松树、紫藤,麻雀、红羽鸟。扇面小虽,内容丰富,技法多样,工写结合。松树、紫藤安排在扇面的下方,鸟儿停驻其上,唯有一只小麻雀从远处飞来,为其他鸟儿所瞩目。两只红羽鸟,笔法工致,色彩艳丽,位于扇面的中心,引人注目。署款“庚辰(1940)秋,颜伯龙。”钤“伯龙”朱文印。

曹克家(1906-1979),又名汝贤,北京人。1924年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师范染织科毕业,1933年国立北平艺专国画系毕业。解放后,曾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任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创作员。著有《怎样画猫》。

曹克家《观望》纸本设色 101.3×32.9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图绘猫、石和花卉。一只顽皮可爱的黑白花色的幼猫在巨石之下观望飞来的飞蛾,巨石上下黄菊与海棠盛开。上题“观望。曹汝贤画猫,半丁补写秋花、飞蛾、寿石。”钤“山阴道人”白文印、“山阴陈年”白文印、“半丁合作”朱文印。曹克家对猫观察细微,在其《怎样画猫》一书中,他谈到自己画猫最注重刻画眼睛,“可以说猫的动、静完全决定于眼睛。或有人问:画背面看不见眼睛的猫怎样决定一切?背面的猫虽然看不见眼睛,但是内在确实有它的两只眼睛存在,并且起着它注视的作用。故此我们在起稿之先扔须按照猫的意识所在和企图方向假定它的眼睛位置,然后再画其他部分。如此画出来的猫虽无眼睛,但是神有所注自能生动。”了画出绵软的猫毛,他极其讲究作画的用笔的方法和工具。因此他笔下的猫刻画细腻、生动传神、富有情趣、惹人喜爱。画猫时,他先以浓淡色渲染出身体的结构,然后用破笔层层绘成。

(连载)

倪葭

200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供职于首都博物馆,现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典藏部副主任。

主要从事美术学、博物馆学研究。因多年从事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研究工作,所以选择京派绘画作为研究重点;在博物馆学中侧重藏品科学管理及文创衍生品的研究。已出版专著二部,发表论文近五十篇。

负责201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京派绘画研究》(2015-2017年度)课题。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腾讯新闻,阅读体验更好

血糖7.0以上,饭后一个习惯,血糖高连夜改善!

广告

长兴

打开

腾讯新闻

参与讨论

血糖7.0以上,饭后一个习惯,血糖高连夜改善!

广告

长兴

徐渭墨葡萄图

墨葡萄图是明代徐渭的作品。徐渭一生坎坷,试图能做出伟大的功绩,不得志,晚年却落得靠卖诗书画为生,穷途潦倒,过得很不得意。

徐渭墨葡萄图局部

墨葡萄图是明代高水平写意花卉的代表作品,也代表了徐渭的写意花卉的风格以及个性。墨葡萄图长有116.4厘米,宽有64.3厘米,以纸本、墨笔作为此画的材料。现在,该画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徐渭在画墨葡萄图的时候,已经尝尽酸甜苦辣,对人世间的一切也都不在有任何的期待了,自知怀才不遇,将自己的愤懑发泄于诗书画中。墨葡萄图也蕴含了他的苦闷之情,以及晚年不得志的失落之感。在墨葡萄图中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天池”就将徐渭的情感抒发到了极致。

墨葡萄图中,一枝垂挂的葡萄藤上,果实挂满了枝头,让人垂涎欲滴。以大块大块的水墨点汇成了葡萄藤茂密的藤叶。感觉画者只是在纸上自由自在的徜徉,随心所欲。虽然画的每一笔都显得那么的不经意,自由洒脱,却恰如其分,既显示了画的极高艺术效果,又让人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徐渭又把他的画与他的诗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碰撞,尽情的将心中的郁闷,寄托于墨葡萄图中。墨葡萄图极高的艺术价值,令世人感叹,徐渭传世的画作有很多,墨葡萄图就是徐渭传世画作的代表作之一。

明代徐渭

徐渭出生于明代正德十六年,绍兴府阴山人,字文长,号天山池人。徐渭是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极高的才华,让他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徐渭涉略的领域很广,但徐渭在每个领域的成就都是不容小觑的。

徐渭画像

徐渭在美术上的成就,不用说,很多喜爱徐渭的人都知道,徐渭开创了青藤画派。徐渭的水墨写意画气势磅礴,而又充满自由自在,不被拘束,让他成为了水墨写意画的大师。徐渭在绘画上的技巧,在继承前人的画法技巧上,又有新的突破,让自己的笔法更加多变,让人无法捉摸。并以丰富的想象力,将画又推向另一个 *** 。

徐渭是书法家,在徐渭的画作上,就能欣赏到徐渭的书法,徐渭将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一样,极为熟练,功底也很深厚,放纵不羁。徐渭将书与画相结合,可以说是画中有书,书中有画。

在戏剧上,虽然不及书与画的成就,但是戏剧上的创作也算的上是突出的。徐渭在创作戏剧时,追求人物的本色,不需要太多外在的东西。徐渭的戏剧创作,在戏剧领域有很重要的意义。

徐渭一生坎坷,晚年更是凄凉,他的怀才不遇,让他将郁闷之情寄托到书画诗中,从而让他有那么多的传世之作,成为经典,流芳百世,也让艺术领域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

徐渭的画

在五彩缤纷的中国绘画史上,明代徐渭的画是独树一帜,其独特的绘画技巧令人叫绝。徐渭喜欢在你画上题诗一首,画与诗的结合,更是让绘画的感情和艺术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徐渭水仙图

徐渭在绘画上的一大特点是借物抒情,徐渭的画与诗、书法都是统一风格,趣闻横生、意境独处,由极具气魄。徐渭在绘画上的另一大特点是敢于创新,自成一派。在明代,由于受不同人的影响,分立了很多派别。徐渭受陈白阳的影响,以自己的才能,创新了很多的绘画技巧,并以水墨写意画创立了青藤画派。

徐渭的每一幅画,看似简单,似乎又很不严肃,但是实际上,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人生的缩影,都是用他的血和汗来完成的。如:徐渭的《墨葡萄》,一幅看似平常,简单的画作,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细细推敲,在看看徐渭在画上的题诗,就能让人看出端倪,让人看出他画作想要表达的情感。

在绘画上,徐渭将纸、水和墨发挥到极致,使得他的水墨写意画能够变化多端,丰富而多姿多彩。徐渭的每一副画作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受,气势又不失于任何一幅他人所作的画。徐渭更是将水墨写意画推开了绘画领域的另一扇门,开创了水墨写意画新时代。徐渭的绘画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在美术史上,更是将徐渭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可见徐渭在绘画上的成就。

徐渭诗词

徐渭,字文长,是十六世纪中国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在艺术领域上,主张崇尚自然,即事物的本色。徐渭也将本色运用在了很多的地方,戏剧、绘画等等,当然在诗词中也不例外,使用本色的手法。

徐渭画像

本色这个词最早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中,其中,本色仅仅是指原本的颜色。随着时代的演进,本色的意思也在慢慢的由浅至深。在唐代,本色是用来区别乐官的服饰。到了宋代,将本色带入了文艺批评的领域。明代,有一个叫唐顺之的人认为:本色直写胸臆、瑜瑕不掩的真面目。徐渭对于本色的理解,就直接收了唐顺之的影响。徐渭将本色运用在了他的任何一个领域。

徐渭作为一个旷世奇才,在很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徐渭虽然将本色最先用于他的戏曲创作之中,但是本色在他的诗词中,也得到了运用,并且成了诗词创作的指导思想。

粗略统计了一下徐渭的诗词,徐渭诗词保留到现在的大概有2070首。徐渭的诗词描写了方方面面的事物,内容十分丰富,感情也十分充沛。可以说,看徐渭的诗词,我们可以看到徐渭一生的道路以及他心理的所感所知,正所谓,读其诗,知其人。

虽然徐渭的诗词写得很好,但是在当时确实无人问津的。直到袁宏道发现了徐渭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所写的诗歌,徐渭才慢慢变得出名,后世更是将徐渭推到了神坛这样的一个地位。徐渭其实和梵高一样,在世时,一生穷途潦倒,到了死后,才有人欣赏膜拜。

徐渭是个怎样的人

徐渭是一个极有天赋的一个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不管在哪一个艺术领域,徐渭都有很好的作品呈现给世人。可以说,徐渭是一个生时寂寞,死后让后世人顶礼膜拜的一个艺术家。

徐渭画像

徐渭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年幼时,就凸显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在民间,更是流传了很多关于徐渭年轻时,如何聪明的故事。虽然徐渭天资聪颖,但在科举的道路上并不通畅。徐渭生性豪放,喜欢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生活,对于文学亦是如此。因此,徐渭对于古板,没有一点创新的八股文,不是很喜欢,这也就导致了徐渭仕途坎坷,科举考试一直失败,等到了四十都还没有考中举人。

徐渭也因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总督南军务的胡宗宪的重用。但在总督被杀后,徐渭精神不济,更是出现了发狂的行为,怀疑自己的妻子出轨,最终在发狂病发作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被捕入狱。徐渭在监狱中,渡过了很多个年头。等到出狱的时候,徐渭已经有五十三岁了。从此,徐渭更是痛恨达官显贵,晚年靠卖书画为生,但从不为达官显贵作书画。

然而,正式因为徐渭的这样一个经历,以及他天生不喜欢拘束的性格,才能让徐渭在书画以及其他的艺术方面,能够有这样杰出的成就。徐渭在前人的基础上,并运用自己的才华,开创了水墨写意画的新时代,创建了新的画派――青藤画派。

徐渭故居

徐渭是浙江绍兴,在绍兴的前观巷有一条清净悠长的小弄堂,小弄堂一直延伸至青藤书屋。青藤书屋就是明代书画家徐渭的故居。

徐渭故居

走进青藤书屋,就能看到一个不算大的院子。院子的墙角处,种着些竹子,竹子在风中摇曳。在竹子对面的一边,又有芭蕉、石榴等等。虽然只是些平常的花花草草,但就是院子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风雅、舒服的感觉。

慢慢往里走去,徐渭的书房就出现在眼前。屋内的摆设尤为简单、平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屋内的书桌上,放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正对门的墙壁上,最上方的匾额上写着“青藤书屋”这四个大字,徐渭的画像悬挂在匾额下方,在画像的两边挂着一幅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在书房的后室,原本是徐渭住的房间。现在,成为了放置徐渭书画的地方,摆放了很多徐渭杰出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令世人惊叹的经典作品,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访问者一睹徐渭的才华。

徐渭一生命运坎坷,穷途潦倒,怀才不遇,让徐渭愤懑不平,只能寄感情于诗词画中。其实,原本书屋并不叫青藤书屋,青藤书屋是陈洪绶所题。原本徐渭对他的书屋称为榴花书屋。在徐渭死了50年以后,画家陈洪绶因为欣赏徐渭,就将徐渭的故居修理了一番。陈洪绶在徐渭的故居还居住过一两年。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专家这是谁的字画啊?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