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的餐桌上摆放什么花最合适

   2023-04-15 19:51:04 网络650
核心提示:客厅,首先要着眼于装饰美,数量不宜多,注意中、小搭配。大客厅的沙发旁或闲置空间可放置大、中型棕竹、苏铁、橡皮树或凤尾等观叶植物;小客厅可选用小型植物或蔓类植物,如:常青藤、鸭跖草等。此外应靠墙角放置,以不妨碍人们的走动。客厅一般以盆景为主。

客厅的餐桌上摆放什么花最合适

客厅,首先要着眼于装饰美,数量不宜多,注意中、小搭配。大客厅的沙发旁或闲置空间可放置大、中型棕竹、苏铁、橡皮树或凤尾等观叶植物;小客厅可选用小型植物或蔓类植物,如:常青藤、鸭跖草等。此外应靠墙角放置,以不妨碍人们的走动。客厅一般以盆景为主。茶几上可放置一些小型鲜艳的盆花、梅花或植物盆景。厅内以大小、花叶的对比,来衬托出客厅活泼的生机。

资料拓展:

客厅(Living room)也叫起居室,是主人与客人会面的地方,也是房子的门面。客厅的摆设、颜色都能反映主人的性格、特点、眼光、个性等。客厅宜用浅色,让客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来宾消除一天奔波的疲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客厅

落叶宿根草本花卉菊花(九花、黄华、秋菊)的培育方法是什么?

室内养植花卉植物最好选择观叶类,观叶类植物大多能适应室内的环境。 在室内环境中适应性较强且对阳光要求不严的植物品种有: 虎皮兰 常春藤 青苹果竹芋 美丽竹芋 孔雀竹芋 波浪竹芋 红掌 吊兰 棕竹 鸟巢蕨 肾蕨 观叶花烛 散尾葵 夏威夷椰子 富贵竹 昙花 等 我觉得仙人掌好: 办公室里肯定是有电脑的,再好的电脑也都会有一定的辐射,仙人掌能够有效地防止电脑对人体的辐射,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而且大自然中植物是氧气的生产者,同时还能吸收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求花卉“紫边碧玉”的说明及养护

1.形态特征为菊科落叶宿根草本植物。株高50~120厘米不等,全株疏生柔毛。根为须根系,白色至褐色。茎多直立,有的匍匐生长,常长成亚灌木状,有纵棱,绿至褐色。叶互生,具较大的锯齿和缺刻;叶形因品种不同变化多端,叶柄粗壮,托叶或有或无。头状花序单生或数朵聚生于枝顶,花头外围为舌状花,相当于花瓣,花盘中央为筒状花,相当于花心;花头直径小的2~3厘米,大的可达30~40厘米,色彩极为丰富,除没有黑色品种外,几乎包罗了世上所有的色彩。筒状花授粉后结出瘦果,种子含在里面不能与果皮分离,果熟期12月到来年2月,种子寿命3~5年。花期9~12月,还有6~7月间开花的夏菊。

2.变种和品种

(1)按照花头的大小可分为大菊系(18厘米以上)、中菊系(9~18厘米)、小菊系(9厘米以下)。

(2)按照植株的形态可分为直立型(多为中菊和大菊系品种)和匍匐型(多为小菊系品种)。

(3)按照花期早晚可分为夏菊(6~7月开花)、早菊(9~10月开花)、秋菊(10~11月开花)和寒菊(12~1月开花)。

菊花的品种极多,我国就拥有大菊系菊花品种上千个。按照花型大体上可分为单瓣型、球型、圆盘型、毛刺型、托桂型、卷散型、飞舞型、松针型、莲座型、丝发型、垂珠型、芍药型、翎管型、荷花型、龙爪型、鹰爪型等等。

3.习性原产于我国,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喜阳光充足,秋季凉爽,冬季无严寒的气候条件,要求地势高燥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以及富含腐殖质、肥沃而又疏松的中性土壤,较耐旱也耐轻碱。菊花的绝大部分品种都是短日照植物,只有在日照时间缩短到14个小时以下时才能分化花芽,因此,立秋后才能开花。

4.繁殖方法在专业园林培养艺菊中的菊树时,是用黄蒿或青蒿做砧木进行嫁接;在杂交育种时应按照小粒种子的播种方法进行播种;家庭培养菊花均进行扦插。

菊花的再生能力强,不论采茎段还是带有腋芽的叶片均可插活,而以脚芽扦插最便捷,不但成活率高,花苗生长也比较健壮。

扦插时应在花期采靠近盆边滋生出来的拖头脚芽,这种脚芽拱出土面后小叶相互抱合而不立即展开。采芽时用小刀插入盆土将它们与主根相连的部位切开,不要向外拉扯,以免脱皮而降低成活率。

扦插基质最好用旧盆土或不加肥的培养土。采下来的脚芽如果过长或带有根系,应当把下部分切掉,让它们重新生根,使扦插苗得到彻底更新。扦插不要过深,以2.5厘米为宜,以防腐烂。

扦插时应使用小盆,每盆只插一个品种,并插设品种标牌。插后把水浇透,放在不结冻的冷室,保持10℃左右的低温,让它们慢慢生根。

5.栽培和养护菊花的栽培和养护因栽培形式不同而不同,常见的栽培形式有独本菊、多朵菊、大立菊、悬崖菊、菊树、小,菊盆景和案头菊等。家庭培养的菊花大都是独本菊、多朵菊和案。头菊,现将它们的栽培方法和养护要点分述如下:

(1)独本菊又叫标本菊。它以大菊系中的优良品种做栽培材料,在一盆之中只栽培一根茎秆而形成独本,上面只开一个花头。这种栽培形式能充分显示该品种的优良特征,如果栽培得法,一个花头铺开的直径可达30厘米以上,是菊花展览会上的主要参赛形式,特别适合在家庭居室内陈设。

要想养好独本菊,应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

●冬存每年秋末冬初菊花盛开时,选花型端正,生长健壮的植株做母本,挖掘盆边滋生出来的抱头脚芽做繁殖材料,用旧盆土或面沙插入小盆,每盆可插数枚脚芽。插后把水浇透,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内,待萌发新根后再移到不结冻的冷室或楼道贮存。以后每周检查一次盆土的干湿情况,可干透不要浇水,室温不要超过6℃,让菊苗停止生长,在半休眠状态中渡过冬季。

●春种3月下旬到4月初把冬存的扦插苗取出来,用沤制好的腐叶土(最好是柳叶土)分别栽入18厘米口径的花盆中,每盆栽1棵,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

从5月上旬开始,每隔10天追施一次油粕水等有机肥液。随着茎秆的加长生长,尽早把叶腋间萌生出来的腋芽抹掉,不让它们抽生侧枝;待茎秆长到50厘米左右时把先端的生长点掐掉。摘心后茎秆就不再加长生长了,从而促使根标上的不定芽萌发而抽生脚芽,这时应追施1~2次磷酸二氢钾500倍液,促使脚芽加粗生长,待脚芽长出5厘米左右时,保留靠近盆边的1枚粗壮脚芽,将其余的全部挖掉。

●夏定到了夏季,用保留下来的那枚脚芽来更新植株,叫做夏定。夏定的具体时间应根据不同品种花期的早晚来灵活掌握;早花种应在7月上旬进行,中花种应在7月中旬进行,晚花种应在7月下旬进行。

夏定的具体做法是:当春种后长出并保留下来的那根脚芽苗长到15厘米左右时,将根团从花盆中脱出来,拌掉外围泥土,只保留护心土,同时修剪外围老根。然后用加肥培养土重新栽入20~24厘米口径的花盆中。

上盆时,先在盆底垫上少许培养土,厚度不超过2厘米,然后把脚芽苗扶直放在花盆中央,让冬存时由扦插苗长成的那根老茎秆斜靠在盆边上,暂时不要把它剪掉,用它做辅养枝。填土时只填至盆深的1/3,把根颈部位埋住即可,墩实后浇水(图29)。

夏定时暂时保留冬存后长出的那根老茎秆的目的是利用它的叶片继续制造碳水化合物,一方面可促使地下部分尽快长出新根,同时可保持原来老根的生命力,防止它们枯萎死亡。如果夏定时把老茎秆剪掉,会突然减少一倍以上的叶面积,盆土一旦积水就会烂根。

夏定20天后填第二次土,仍用加肥培养土填至盆深的2/3,这时新根已经长成,可把盆边的那根老茎秆剪掉。再过20天填第三次土,上面留沿口2厘米,以便浇水。分三次填土的目的在于形成老、中、青三段根,如果一次把土填满,埋入土中茎秆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会同时萌生新根,前期虽然生长旺盛,到了孕蕾阶段这些根系会同时老化,吸收能力会大大减弱,茎秆虽然长得很高,但花头不大。

●秋养立秋以后经夏定更新后的植株基本上完成了营养生长阶段,开始分化花芽,这时应当用小刀把叶腋间长出的腋芽逐个剔掉,防止它们抽生侧枝。每隔1周追施一次液肥,最好用麻酱渣水和磷酸二氢钾500倍液间隔施用;每次追肥前松一次土。

盆土应间干间湿,盆下最好垫砖或倒置花盆,以防雨天盆内积水,否则茎秆下面的叶片会枯黄脱落。在正常情况下,茎秆顶端除了孕育一枚中央主蕾外,两侧还能抽生2~3枚副蕾,应分2次把副蕾剥掉;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中央主蕾受损,可用第一次剥蕾后保留下来的那枚副蕾来代替主蕾开花。

剥蕾后,应挑选和茎秆粗细相差不多的苇秆做支撑材料,刷上绿漆,紧贴茎秆插入盆土。苇秆的高度应超过植株,用塑料绳分几道将茎秆绑在苇秆上进行裱扎。花蕾透色后花梗就不再加长生长了。这时再紧贴花盘的底部把苇秆的先端剪掉,让秆头顶在花盘下面,再把花梗和苇秆绑在一起,以防花头过大而折断。

花头展开后应搬入通风良好的室内背光处陈设,尽量少浇水。如果发生蚜虫可喷布溴氰菊酯1000倍液,不会伤害花瓣。

(2)多朵菊选大菊系中花头较小的品种做栽培材料,在一盆之中栽苗1棵,通过摘心促使腋芽萌发而抽生侧枝,每枝开花1朵,每盆开花数朵。常见的有三本菊和景菊,前者开出3个花头,后者开出9个花头,主要供庭院和厅堂陈设,也可用来生产切花。

●三本菊清明节前后取出冬存的菊苗,用加肥培养土分别栽入20厘米口径的花盆中。待茎秆上长出3片叶子时进行摘心,促使下面叶腋间的腋芽充分发育,让它们抽生出3根茎秆,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待侧枝长到15~20厘米时翻盆换土,脱盆后抖掉外围宿土,同时修剪老根,然后用加肥培养土栽入25厘米口径的花盆中。

换盆后根系得到更新,盆土面积扩大,生长必然旺盛。立秋以后顶芽开始分化花芽,这时应抹掉茎秆上的全部腋芽,花蕾显现后剥掉副蕾,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每隔1周追肥一次,将油粕水和磷酸二氢钾500倍液间隔施用,同时裱扎3根苇秆来支持花头,从而养成三本菊。

●景菊它是在三本菊的基础上再次摘心,从而长出9根茎秆,每棵开出9个花头,因此,又叫做“三杈九顶菊”。

景菊的花枝比三本菊多2倍,因此,春种应提早进行。3月中旬前把冬存的菊苗取出来,用加肥培养土先栽入20厘米口径的花盆中。当植株长到15厘米时第一次摘心,促使下面腋芽萌发抽生出3根一级侧枝。当一级侧枝长到15厘米左右时翻盆换土,上入25厘米口径的花盆中;生长10天后进行第二次摘心,促使一级侧枝上的腋芽萌发并抽生出9根二级侧枝,随着换入30多厘米口径的大花盆中,从而长成9根花枝。

立秋以后花芽开始分化,应及时抹掉二级侧枝上的腋芽,孕蕾后尽早剥掉副蕾。由于花枝多,花头不会长得很大,因此,不需要裱扎。

●案头菊这种艺菊的株高仅20~30厘米,并用小盆栽种,特别适合在窗台、案头或博古架上陈设,又叫矮化菊。具体做法有以下3种。

短截茎秆法为了压低植株的高度,在立秋前对独本菊的茎秆进行截短,然后利用剪口下面的腋芽萌生出来的新枝来代替老茎秆开花。由于新枝抽生不久就进入了短日照环境,其顶芽很快就能分化花芽而孕蕾,新枝也就不再加长生长了,因而大大降低了植株的高度,花头也相应变小。与此同时还应控制肥水来减少茎秆的生长量,从而达到矮化的目的。

药剂处理法用多效唑来处理独本菊可使植株矮化。多效唑是一种抑制茎秆加长生长的有机试剂,从8月中旬开始,每隔15天向植株上喷布一次每升20微升的多效唑溶液,也就是在1000毫升水中只溶入0.02克多效唑,共喷3次,可使植株变矮,不会影响花头质量。

推迟定植期6月上旬自菊花老本的盆株上采脚芽扦插,15天后分苗栽入15厘米口径的小盆中,只给它们2个半月的营养生长时间。9月份花芽开始分化,然后孕育花蕾并开花,这样的植株一般不会超过40厘米。

紫边碧玉又叫椒草椒草

Peperomia tetraphylla

别名:椒草

科属:胡椒科草胡椒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15-20厘米。无主茎。叶簇生,近肉质较肥厚,倒卵形,灰绿色杂以深绿色脉纹。穗状花序,灰白色。栽培种有斑叶型,其叶肉质有红晕;花叶型,其叶中部绿色,边缘为一阔金黄色镶边;亮叶型,叶心形,有金属光泽。皱叶型,叶脉深深凹陷,形成多皱的叶面,极为有趣。

装饰应用:小型盆栽。常用白色塑料盆、白瓷盆栽培,置于茶几、装饰柜、博古架、办公桌上,十分美丽。或任枝条蔓延垂下,悬吊于室内窗前或浴室处,也极清新悦目。

水:喜湿润,5-9月生长期要多浇水,天气炎热时应对叶面喷水或淋水,以维持较大的空气湿度,保持叶片清晰的纹样和翠绿的叶色。

肥:每月施肥1次,直至越冬。

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用河砂、泥面料、腐叶土混合配制。

温:喜温暖,生长适温25℃左右,越冬温度不应低于10℃。

光:忌直射阳光,宜在半阴处生长。

繁殖:分株和叶插繁殖。春秋分株繁殖。5-6月间叶插繁殖,采用全叶插,插叶带有叶柄1厘米左右,插至叶片1/3处,基质使用河砂等,在20-25℃条件下15天可生根,注意保持基质湿润和一定的空气湿度。

【别名】一柱香、岩豆瓣、豆瓣草、豆瓣如意、四瓣金钗、指甲草、豆瓣打不死

【来源】胡椒科豆瓣绿属植物豆瓣绿Peperomia reflexa (L. f.) A. Dietr.,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微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祛痰,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肺脓疡,小儿疳积,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绞汁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青叶碧玉又叫豆瓣绿、椒草、翡翠椒草,是胡椒科豆瓣绿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20—25cm,茎圆,分枝,淡绿色带紫红色斑纹。叶互生,稍肉质,长椭圆形,浓绿色,有光泽,长达15cm,基部楔形,叶柄短。穗状花序,长2.5—18cm,小花绿白色,总花梗比穗状花序短,光滑无毛。果实具弯曲锐尖的喙。是直立性豆瓣绿的代表种。

主要园艺品种有(1)花叶豆瓣绿,茎上有红色斑点,叶片深绿色,缘具黄色斑,后变近白色;(2)绿金,叶具黄斑。

【产地与习性】

原产西印度群岛、巴拿马、南美洲北部。

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生长适温25℃左右,最低不可低于10℃,不耐高温,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忌阳光直射;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

【繁殖与栽培】

多用扦插和分株法繁殖。扦插:在4—5月选健壮的顶端枝条,长约5cm为插穗,上部保留1—2枚叶片,待切口晾干后,插入湿润的沙床中。也可叶插,用刀切取带叶柄的叶片,稍晾干后斜插于沙床上,10-15天生根。在有控温设备的温室中,全年都可进行。分株:主要用于彩叶品种的繁殖。盆土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部分珍珠岩或沙配成,并适量加入基肥。生长期每半月施1次追肥,浇水用已放水池中1—2天的水为好,冬季节制浇水。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叶片的颜色,彩叶类冬季适温18-20℃;绿叶种为15℃左右。炎夏怕热,可放荫棚下喷水降温,但应注意,过热过湿都会引起茎叶变黑腐烂。冬季置光线充足处,夏季避免阳光直晒。每2—3年换盆1次。

本种病虫害较少,土壤过湿常发生叶斑病和茎腐病,偶有介壳虫和蛞蝓危害,要及时防治。

一般为胡椒科(Piperaceae)椒草属(Peperomia)植物的通称,俗称豆瓣绿。为常绿性多年生观叶性小型草本植物。本属大约1 000种,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常见栽培的种类较多,茎和叶柄均较易生根,且抗性较强,不易腐烂。过去有些教科书中多介绍使用秋海棠的叶片做扦插,与豆瓣绿比较起来,秋海棠的叶片扦插时须平铺在土上,扦插前最好在叶片下方划伤叶脉。扦插中叶片较易腐烂,生根也没有豆瓣绿快速。而豆瓣绿使用叶插时,只须将叶柄浸入水中即可,盛夏时一个星期左右即可生根。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椒草。皱叶椒草(Peperomia caperata),原产巴西。簇生型植株,茎短,叶圆心形丛生于短茎顶。叶柄长10~15 cm,株高约20 cm。叶面浓绿有光泽,叶背灰绿。主脉及第一侧脉向下凹陷,使叶面折皱不平。花穗草绿色,花梗红褐色,花梗长15~29 cm,使花穗突出植株外,花、叶均具观赏性。

椒草又称豆瓣绿,为胡椒科椒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

椒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立性的,从植株的基部分枝;另一种是丛生性的,即根出叶,没有明显的基部,从植株基部丛生叶片,大部分椒草属于这一类。常见的栽培种有:

西瓜皮椒草:又称西瓜皮。原产巴西。为根出叶,株高20-30厘米。叶近基生,倒卵形;叶长3-4厘米、宽2-4厘米;厚而有光泽、半革质;叶面绿色,叶背红色,在绿色叶面的主脉间有鲜明的银白色斑带,状似西瓜皮的斑纹,故名。花细小,白色。

皱叶椒草:又称四棱椒草。茎极短,株高约20厘米。呈小型丛生状。叶片心形多皱,叶长3-5 厘米、宽2-2.5厘米;叶面暗褐绿色,带有天鹅绒光泽,叶背灰绿色。肉穗花序,白绿色细长。

花叶椒草:又称花叶豆瓣绿、乳纹椒草。原产巴西。为蔓生草木。茎茶褐色,肉质。叶宽卵形,长5-12厘米、宽3-5厘米;叶绿色,带黄色的花斑。

琴叶椒草(Peperomia clusiaefolia),原产西印度。直立性株型,高20~30 cm。生长缓慢。叶长倒卵形,厚肉质硬挺,全缘或不规则浅裂。叶色浓绿有光泽,叶缘镶红边。

西瓜皮椒草(Peperomia sandersii),原产巴西。簇生型植株,短茎上丛生西瓜皮状盾形叶。株高20 cm。叶卵形,长3~5 cm,宽2~4 cm。叶柄红褐色,长10~15 cm。叶脉由中央向四周呈辐射状;主脉11条,浓绿色,脉间银灰色,如同西瓜皮状。

圆叶椒草(Peperomia obtusifolia),原产委内瑞拉。直立性植株,高约30 cm。单叶互生,叶椭圆形或倒卵形。叶端钝圆,叶基渐狭至楔形。叶面光滑有光泽,质厚而硬挺,茎及叶柄均肉质粗圆。叶长5~6 cm,宽4~5 cm,叶柄较短,只有1 cm,但生根容易。节间较短,节间处也极易生根。

撒金椒草(Peperomia obtusifolia cv.“Green Gold”),类似圆叶椒草,仅叶色不同。其叶色浓绿,但散布大小不等、不规则浅绿至乳黄色斑块;或黄绿为主的叶片上散布浓绿的斑块或斑点

以上就是关于客厅的餐桌上摆放什么花最合适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