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作没骨花皆以草而为之”是什么意思?

   2023-02-13 10:36:35 网络670
核心提示:“没骨花”“草为之”北宋初年,徐崇嗣画了一幅“草芍药”画,草芍药异名没骨花,所以徐崇嗣题名“没骨花”,本来是题画名,因为他画这幅草芍药时只用色彩描绘布成,不加勾勒(不用线作轮廓),无笔墨骨气,恰是没骨手法,使画题有了双重含义,即没骨花既是一

“古人作没骨花皆以草而为之”是什么意思?

“没骨花”“草为之”

北宋初年,徐崇嗣画了一幅“草芍药”画,草芍药异名没骨花,所以徐崇嗣题名“没骨花”,本来是题画名,因为他画这幅草芍药时只用色彩描绘布成,不加勾勒(不用线作轮廓),无笔墨骨气,恰是没骨手法,使画题有了双重含义,即没骨花既是一幅作品的名称,又是一种新手法的代名词,从此创始一种画派名称。

擅于没骨花卉的画家有谁?

没骨花是芍药的别名。具体如下:

芍药又名将离、 婪春、殿春、没骨花,春季开花,以根入药。春季或秋季采挖,除去地上茎及泥土,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放入开水中煮5~15分钟,至无硬心为限,晒干或切片晒干即中药白芍饮片。味苦、酸,性凉,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

1.腹肌痉挛疼痛,小腿抽筋:白芍20克,炙甘草12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两次服,每日一剂。

2.受寒腹痛:白芍20克,加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两次服,每次用此药水冲服肉桂末(肉桂研粉)1.5克。

3.痛经:白芍18克,当归10克,加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两次服。或芍药根60克,干姜24克, 同研为细末,分成8包,月经来时,每日服1包,连服21天,黄酒为引。

4.夜间低烧, 日久不退:白芍18克,青蒿l0克,白薇l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两次服,末一次在黄昏时服。

5.目赤肿痛:白芍18克,菊花12克,加水4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两次服。

6.肝阳旺,血压高,头晕,头痛:白芍18克,草决明2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两次服。

7.鼻出血:白芍、炒栀子各18克,竹茹12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两次服。

8.治金疮出血:芍药根30克,熬为黄色,捣成细粉,每次用酒或米汤送服6克。初服每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

9.阴虚盗汗:白芍18克,浮小麦12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两次服。

国画中没骨画法,请详细告知画法。谢谢

没骨”画法,就是画画时,用笔较柔,以用清墨或彩墨晕写,将用笔和设色巧妙融合在一起,少见勾勒,重在意蕴,呈现出来的画面柔和无骨,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 在中国绘画史上,恽寿平(1633—1690)就是一位善画没骨的一位大画家。他承袭徐崇嗣没骨花法,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他的没骨花卉逸笔草草,自成格调,与王时敏、王鉴、王翚(hui)、王原祁、吴历合称为“清六家”。

花卉工细没骨花卉的画法 此画法与工笔双勾法接近,将稿放在纸或绢的下边,不用勾墨线,照底稿形象直接进行染色,可以先打底色,然后再罩染颜色,用两三支笔晕染明暗,仍然是暗面深,亮面浅,罩染颜色时要注意到用笔,明暗交接处可以留一空隙,即留一道白线但要留得自然而整齐,也可以不留空隙,间隔 地进行晕染,等它干后再染旁边的,谨防串色。花头和叶子可以罩染几次,等颜色干后进行勾叶筋和点花蕊,双勾花卉可以只勾主筋而省去复筋,在没骨画法上要利用主复筋脉帮助形象的完整,所以叶子的复筋不能省略。花蕊和双勾花卉一样,要工整细致,萼片用绿色晕染,红花在萼片尖端染一点胭脂,枝干用淡色画过,老干再用赭墨皴擦一遍,老干上可以点苔点。 偏写意的没骨花卉画法 此法比工细没骨法较概括,造型时抓住特征取其有代表性的主要部分,舍去次要琐碎部分,用笔要求洗练,做到以少胜多、神形兼备。 画时可用底稿(技法熟练的可不用),不用打底色,笔上先蘸浅颜色,笔尖上再蘸重色,在颜色碟上略揉一下,一笔点成,也可以用两支笔(一支笔蘸深色,另一支笔蘸浅色)接染。画时要“胸有成竹意在笔先”,计划好先从哪里下笔点染,笔墨要紧密结合物象,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笔墨描绘,要露出笔法。在点染之际没有轮廓线的约束,又不似工细没骨法的工整严谨,用笔要自由活泼。在明暗交接处可以留出空隙,但不要留得太整齐,要接近写意画法,可以意到笔不到,利用空隙代表暗面,虚处要有画,做到笔简意繁,大胆下笔细心收拾。画叶子要等干后才用细笔勾叶的主复脉。花蕊可以夸张用重色点,要点出笔法来,也可以仍用粉黄点蕊,枝干可以一笔画过,不用皴染之法,干上可点苔点少许。人物没骨人物画并非现代人的创造,古已有之,宋代梁楷首创用没骨大写意作水墨人物,清代任伯年也用此法画人物,高古脱俗,开一代画风。“没骨”看似浑然一体的块面,实则是线的扩大,以求笔中墨韵之变化。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曰:“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当代著名画家彭先诚的没骨人物画所表现的便是这样一种多变而深空前莫测的境界,于若即若离中传达出奥妙的天叶变幻之意。其他没骨法是花鸟画在技法形式上的一大变革,不用墨线勾勒轮廓,只用着染色彩的水迹形成花叶形象,整个画面色彩清柔、风格清秀、雅致、飘逸.本文主要从工细没骨画和点染没骨画两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没骨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以上就是关于“古人作没骨花皆以草而为之”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