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到底是什么水平,古代状元试卷长什么样的?

   2022-05-23 08:21:39 网络220
核心提示:据统计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状元,也就一共有八百多的状元,这水平自然是万里挑一的。那么状元的试卷又是什么样的呢——就像长长的折子,能够折叠十九次之多,那肯定铺开来很长吧。以明朝的的试卷为例,就足足有两米七那么长,难怪要折叠那么多次。试卷是以

古代状元到底是什么水平,古代状元试卷长什么样的?

据统计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状元,也就一共有八百多的状元,这水平自然是万里挑一的。那么状元的试卷又是什么样的呢——就像长长的折子,能够折叠十九次之多,那肯定铺开来很长吧。以明朝的的试卷为例,就足足有两米七那么长,难怪要折叠那么多次。试卷是以竖行十四厘米的形式,考生作答,工具自然是毛笔。

对于现代人来说,用毛笔在那么点大的地方,还要书写工整,真的是非常厉害,不仅需要思路清楚,字迹也是要考察的。就像我们现在考试时,也会有个书面分、整洁分这样子。

有人觉得古代科举就有点像现在公务员考试的申论,不过个人更觉得因为状元只有一个,所以状元的水平,在现在看来,比各省的高考状元都厉害。

保留至今完好无损的赵秉忠状元卷,从他的考卷看来,不仅字迹工整清秀,而且排布也是非常讲究的,小到每个字的间距,大到整列的摆布,都是让人看着非常赏心悦目的。除了形式上的无法挑剔,在内容上,可以细品其中的一段——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

这份试卷内容夯实,有理有据,实属第一,确实无可厚非。

细数古代的科举考试,以前科举状元的试卷长啥样?

每一年的高考状元总是可以让人津津乐道。现代的高考状元也已经逐渐摆脱了大家心目中书呆子的形象,状元也是可以多才多艺的,并且,绝大部分的状元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书法写得极好。

高考状元黄亦陈

一、现代状元与古代状元的共同之处

古代有科举考试,古代的科举考试也相当于现在的高考,都是极为严苛的。古代人苦读十几年诗书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为了拔得头筹,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现代的学生同样也是饱读诗书十余载,期盼自己高考的时候可以去到自己理想的学校,然后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古代和现代,学习的东西并不完全一致,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也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考试的时候都是手写字。用手写字自然有的人书法功底就会显现出来。古代人们日日练习,书法自然是没得说的,现代考试对字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很多人的字也只是工整而已。

黄亦陈临《兰亭序》

二、古代高考状元的字

现代高考考的科目大家都知道,也没有什么新鲜的。那大家知道古代人的高考试卷长什么样子吗,尤其是最厉害的古代高考状元的试卷长啥样?据说古代的状元都是才华横溢,并且字写得极好,随便拿一个出来书法水平就已经远超当今书法家了。

在清朝的时候,人们选拔人才有一个硬性的标准——书法。过去清朝的科举考试是非常看重书法的,所以无论是取得了何种成绩,书法是门槛,所以当时所有的考生,字都写得很好。这是清朝高考第一名刘已千的试卷。这张古代试卷至今都保存得非常完整,这个是极为罕见的。

刘已千的书法欣赏

在历史上,刘已千这个人并不是很出名,关于他的记载也比较少。但是书法从来都不会局限于名气。刘已千整张试卷都用了小楷完成,他的字体放眼粗看,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舒适感,等到仔细观赏之时,也不由得让人赞叹他的字体严肃整齐,法度严谨。

刘已千的书法评级

三、最后一位状元的字

除了留意前,我国古代的最后一位状元的字也是写得极好的。刘春霖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位状元,此人在诗书画上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尤其擅长小楷,他的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到如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当年,刘春霖还没有高中状元的时候,他的书法就已经名声在外了,慈禧太后尤为喜欢他的字。人们常说字如其人,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当别人还没有看见本尊的时候,要是字写得好,是一定可以加不少分的。所以当时很多人光是只见到刘春霖的字就会好感倍增。

刘春霖

当年阅卷之时,刘春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书法水平也是非常的出众,他之所以取得状元不仅因为本身实力过硬,他的书法也给了他一些加分。当时除了慈禧太后之外,皇帝和一些大臣也都很喜欢他的字。

刘春霖书法欣赏

结语

古代人有条件就会日日练习书法,古人对于有才能之人的书法水平也有严苛要求。到了现代,各种新兴的技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提笔练字已经不再是常态,很多人能够把字写工整就很好了。不过书法作为中国的宝藏,是不能被抛弃的,况且写得一手好字有益无害,大家没事可以多多练习书法哦。

古代科举状元试卷究竟长什么样

从历史留下的赵秉忠的状元答卷来看,是19折册页,全部用绫装裱,长268厘米,宽14.1厘米。答题题目后面是正文,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为帝题字。最后3折是9位读卷官和1位印卷官的职衔与姓名。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历史中,经过层层选拔在殿试获得第一名被称为”状元“,文武状元前后总计约700多人,那么有谁见过他们的试卷呢?其实古代的考卷和现在一样,结束后都是由专门的部门保管,并且都是密闭的,所以很少有人能见到状元的答卷,在史书记载中也很少有此类文献作为参考,科举状元的试卷到底什么样几乎没有人知道。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明代有一位状元赵秉忠的文章就意外流出,答卷完整地展现了世人的面前。

赵秉忠,生于官宦之家,明神宗万历元年生人,从小好学,二十五岁时高中状元。中了状元后,进入仕途。赵焕彬是赵秉忠的第13代子孙,他意外发现此卷,后来很多古玩收藏家登门造访意图出高价收购,赵焕彬没有同意,在1983年把它捐献给了国家。如此稀有的状元真迹,被冠以国家一级文物,是无价之宝。

古代科举考试的模式是一篇文章论高下,在答卷上根据题目来展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篇文章必定是精髓才能够夺魁,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这张状元答卷是19折册页,全部用绫装裱,长268厘米,宽14.1厘米。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亲笔。题目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正文为1厘米小楷书写,共2460字,主要是一些治国兴邦之略,面面俱到,具有很深的借鉴意义。9位读卷官和1位印卷官的职衔与姓名写在了最后3折。此外还有答卷人的简历,阐述了政治精神面貌。

除了内容,卷面也是加分项,可以说古代状元的字迹都是上乘的书法作品。比如慈禧就因为一位考生字迹优秀破格提拔他为状元。可见,考生们不是只会背诵四书五经,还写得一手好字,他们的书法也是炉火纯青。

明朝状元答卷真迹:全篇两千多字无一失误,笔迹像是印刷出来的

明代,赵秉忠,生于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高中状元。时年二十五岁。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

这份答卷保存良好,它是19折册页,横长共268厘米,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封面、封底均为全绫装裱。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 字,为当时的皇帝朱翊钧御书下钤“弥封关防”长印,占一折。下为正文,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答卷不但有答题内容,文 后还附有作者上三代简历。后3折列着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9位读卷官和1位印卷官 的职衔与姓名。

科举取士兴起于隋朝,经过唐朝时期的完善,最终成为了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可以说相较于世官制、察举制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社会 进步。科举制前后历经一千二百多年,为封建政治体系选拔了诸多优秀人才。

明朝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封建王朝,这皆有赖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大力倡导。可以说除了宋朝时期的读书人之外,明朝的读书人幸福感也非常高。

因为他们既不用交人头税,而且只要读书就会有“俸禄”,包括粮食供给和学费补助等。这其实就为明朝政府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契机。

状元是封建 社会 科举考试中的殿试第一名,按照当时的说法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以及殿试,第一名皆称为“元”。例如, 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而殿试第一则自然称状元

明朝读书人地位非常高,这就使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 据史料记载,明朝一共举行了90次科举考试,一共选拔出了90位状元郎,可以说各个都是人中才俊。

这一点从 明朝状元试卷真迹 中略见一斑,有一位明朝状元的殿试答卷,条理清晰、思路缜密、观点明确。

最重要的是全文两千多字,竟然没有一处语病、错别字,而且简直就是一副工整大气的书法作品,笔迹像是印刷出来的。

提及赵秉忠可能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但是若要谈起唯一保存下来的明朝状元试卷,恐怕很多热爱 历史 的人都会赞叹不已。

因为这份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试卷,就是这位赵秉忠高中状元时的真迹。目前,这份万历殿试试卷收藏于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

公元1598年二十五岁的赵秉忠,告别青州府益都县的家人,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这位出身于官宦世家的青年学子,15岁补府学生、24岁中举人,或许他并未想到能中状元,但是殿试前三甲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这一年万历皇帝开科取士,赵秉忠信心满满的参加了殿试,一举考取第一甲第一名中了状元。如今大家看到的这幅状元殿试真迹,乃赵秉忠第13代孙赵焕彬先生,在1983年是捐献给山东博物馆的。作为目前唯一的明代状元试卷真迹,早已是国家一级文物了。

纵观1200多年的封建科举制 历史 ,历朝历代的文武状元仅有770余人,可以说能够考中状元的人皆为凤毛麟角。

而很多状元的试卷早已没入了 历史 尘埃,唯有明代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的试卷,完好无缺的保存了下来。

抛却它的 历史 价值不讲,单从工整、清晰、大气的字体上来看,简直就像印刷的艺术品一样。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古代状元,不仅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而且他们还是伟大的书法家。

能够成为明朝状元绝非易事,尤其是能够让皇帝颔首称是的更不多见。想必当年万历皇帝看到赵秉忠的试卷之后,也一定是眼前一亮,并被他的才学和论点所吸引,才会钦点他为当年的殿试状元。

赵秉忠的状元试卷 “臣对” 、“ 臣闻” 两大部分,可以说引经据典、思路新奇,同时,还对当时的现状提出了个人观点和建议,最为重要的是他即位崇拜明太祖朱元璋。但是却并没有阿谀逢迎、溜须拍马,只是客观冷静的阐述自己的崇拜之情。

题目很“套路”答得却很优秀,当年的殿试题目为:“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这其实是封建 社会 科举考试中的老套路。

看到试题之后赵秉忠写道:“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既总结了 历史 又结合了现实,最重要的是还展望了一下未来。并直截了当的写出了治国安邦的方法,“天人合一,忠君爱国爱民,依法治国”。

这种直言敢谏的做法,让万历皇帝甚为欣喜,所以他成为状元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实际上赵秉忠之所以敢这样做,原因就在于明朝文人、文官的地位,已经达到了限制皇权的地步。从朱元璋开始就提倡“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致使很多文臣以顶撞皇帝为荣。

回过头来再继续聊一聊赵秉忠的状元试卷,可以说这份试卷一定打动了万历皇帝。除了文采斐然、有理有据、论调新颖之外,可能还与卷面加分息息相关。

因为这份状元试卷不仅字体大气、漂亮,最重要的是全文没有出现涂抹的现象,所以让现代人认为这就是印刷品。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状元到底是什么水平,古代状元试卷长什么样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