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血管理制度

   2023-03-06 04:00:03 网络690
核心提示:法律分析:一、输血的日常管理设在检验科。二、检验科要指定专人负责血液的收领、发放工作,要认真核查血袋包装,核查内容如下:(一)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二)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三)血液品种;(四)采血日期及时间;(五)有效期及时

安全用血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一、输血的日常管理设在检验科。二、检验科要指定专人负责血液的收领、发放工作,要认真核查血袋包装,核查内容如下:(一)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二)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三)血液品种;(四)采血日期及时间;(五)有效期及时间;(六)血袋编码(或条形码);(七)储存条件。三、检验质量报告单与登记本,须正楷填写清楚,不可字迹潦草或涂改。血型鉴定结果在报告单上写明型别外,还应在登记本(或同时在报告单)内的血型栏旁加注"+""-"符号表示对抗a抗b标准血清凝集状况。四、接到配血单后应及时主动与临床医师联系,以确定配血数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随要血随到中心血站取血。每次配血试验操作人员必须"一班到底"完成任务,不得中途交接班。五、试验结束以后,应保存病人和献血员的剩余血液标本,从输血结束起算24小时无意外事故发生方可弃走。六、取血者须是需血科室正式工作人员,应持血型、配血试验结果报告单领血。取血者与发血者应当共同查对病员姓名、科别、床号、血袋号、采血有效日期,血袋无破损,无瓶鉴污损不清,血型无误,交配结果以及血量质量等全部符合。无溶血、无凝块、无污染后再由取血者签收,并写明取血时间等。七、健全差错登记,发生问题及时寻找原因,遇有严重问题立即报告医务科处理。八、血型鉴定(一)血型鉴定用的标准血清:1、标准血清的凝集效价应符合规定。必须是经灭活,无菌的,有明显标鉴,易于区别的,效价应为抗a>1:128抗b1:64,冷凝集效价:4者。2、标准血清凝集素的亲和力:应在15秒内出现凝集,3分钟时凝集块不小于1立方毫米。3、每批购入标准血清后须用abo各型红细胞悬液测试符合质量,方可使用,并随时注意其失效期限。4、标准血清取用后,应立即存放冰箱中备用,随时注意防潮,避免污染与标签脱落。注:以上1、2条实验室无法检测,但定购标准血清必须从正规途经购买,买回后必须按3、4条严格执行。(二)实验室操作1、所用试管,吸管等必须干燥呈中性。2、红细胞悬液浓度应为2-5%;3、试验时间与离心速度须适当,试管法:离心速度1000转/min,玻片法:放置时间不小于15分,不超过30min,夏季水分易蒸发,应将玻片放入置有湿棉花或纱布的平皿内并加盖,放置时间如上。4、试验温度:一般在室温(18-22°)中进行。如有疑问时,应放置于37度水浴中10-15min,离心后观察结果。5、不论试管或玻片法除肉眼检查结果外,必须再用镜子细分复查。十、配血试验(一)配血方法选择1、无输血反应史者及无输血史者可用盐水配血法。2、反复输血,有输血反应以及新生儿溶血病者应到血站做配血试验。3、大量输血时(献血员1人以上),除按规定病员与献血者作交叉配血以外,各献血员之间也应交叉配血。每次输血前,输血单上必须注明有无输血史,及输入量,输血反应情况。临床科室用血管理制度为了我院临床科室用血安全,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各临床科室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二、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_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患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由相关临床科室主任核准签字后报检验科(血库)。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毫升时,需经检验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WS/T 401-2012 献血场所配置要求简介

对于输血的费用问题,由于各地方的政策略有不同,所以项目上会有一定的差异。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项:1. 患者血型检测费用(一般刚入院时查,用于病例建档,大部分医院不输血也会查);2. 患者血型复查费用(输血前和交叉配血同期查,这是根据国家规定要求,再次核实血型);3. 意外抗体(或叫不规则抗体)筛查费用(有些小型医院不做此项);4. 交叉配血费用;5. 血费;6. 血液储藏(或/和用血服务)费;7. 一次性输血器使用费;8.如进行过 特殊处理的血液,还会加收相应处理操作的费用。有些地区在一定时间,为了促进无偿献血的进行,对非无偿献血者还加收用血互助金。另外,这里提一下第5条的“血费”。很多都有一个误解,认为“血费”就是血液的价钱。认为无偿献血血者的血液都被医院卖掉了。实际上,首先,这个“血费”是国家统一制定价格的;第二,这个“血费”医院是要全额交付血站或血液中心的;第三,这个“血费”的实际内容是血液储存袋的成本、血液保温等储存设备的使用成本、血液采集后传染病检测的成本的集合。血液本身是不收费的。如以上答案有不足,欢迎相关行业同仁予以批评指正。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帮助。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前言4 1 范围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6 3 术语和定义 6.1 3.1 献血场所  blood donation session6.2 3.2 固定献血场所  fixed blood donation session6.3 3.3 临时献血场所  temporary blood donation session6.4 3.4 献血车  blood donation mobile 7 4 献血场所数量8 5 献血场所选址9 6 献血场所布局10 7 固定献血场所面积11 9 献血场所设施 11.1 9.1 供电11.2 9.2 室内温度调节与空气消毒11.3 9.3 给排水11.4 9.4 消防11.5 9.5 信息11.6 9.6 洗手11.7 9.7 献血不良反应应急处理11.8 9.8 无偿献血宣传 12 10 献血场所设备和器具13 11 献血场所关键物料 1 拼音

WS/T 4012012 xiàn xuè chǎng suǒ pèi zhì yào qiú

2 英文参考

Requirements for allocation of blood donation sessions

ICS 11.020

C 05

WS/T 4012012

献血场所配置要求

《献血场所配置要求》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3日卫通〔2012〕21号发布,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血液中心、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浙江省血液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永建、王鸿捷、盂忠华、林豪、赖东生、曾嘉。

献血场所配置要求

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献血场所配置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行政区划没置献血场所。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6.1 3.1 献血场所  blood donation session

为献血者提供献血前健康征询、健康检查和血液采集等献血服务的场所。献血场所分为固定献血场所、临时献血场所和献血车三种类型。

6.2 3.2 固定献血场所  fixed blood donation session

设立在建筑物内部的专用献血场所,包括血站住所内的献血室和血站住所以外的献血屋。

6.3 3.3 临时献血场所  temporary blood donation session

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的住所内临时设立的献血场所。

6.4 3.4 献血车  blood donation mobile

提供车上献血服务的专业车辆。

7 4 献血场所数量

4.1  在血站住所内应至少设立1个献血室。

4.2 年献血人次为1万以下的,宜设立2个~3个献血场所.其中至少应有1个献血屋。

4.3 年献血人次为1万~4万以下的,宜设立4个~5个献血场所,其中至少应有1个~2个献血屋。

4.4 年献血人次为4万~8万以下的,宜设立6个~7个献血场所,其中至少应有3个~5个献血屋。

4.5 年献血人次为8万~12万的,宜设立8个~12个献血场所,其中至少应有6个~10个献血屋。

4.6  年献血人次为12万以上的,每增加1万~2万人次,宜增设1个~2个献血场所,其中至少应增设1个献血屋。

8 5 献血场所选址

宜选择附近没有污染源、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方便献血者的地点。

9 6 献血场所布局

宜分别设置献血者健康征询与检查区、血液采集区和休息区。

10 7 固定献血场所面积

7.1  日献全血人数在60人及以上的,宜设置4个以上采血位,总面积宜在90 m2以上。

7.2  日献全血人数在60人以下、20人以上的,宜设置3个~4个采血位,总面积宜在60 m2以上。

7.3  日献全血人数在20人及以下的,宜设置1个~2个采血位,总面积宜在40 m2以上。

7.4 开展单采的献血场所,宜在7.1、7.2、7.3的基础上按每台血液成分单采机5 m2相应增加面积。

8  献血场所医务人员数量

8.1  日献血人数在60人以上的,宜配备医务人员6人以上。

8.2  日献血人数在60人以下、20人以上的,宜配备医务人员3人~6人。

8.3  日均献血人数在20人及以下的,宜配备医务人员2人。

8.4 开展单采的献血场所,宜在8.1、8.2、8.3的基础上按每台血液成分单采机1人相应增加医务人员。

11 9 献血场所设施11.1 9.1 供电

应保证献血服务工作的用电需求,应配备应急照明设施。血液成分单采机应配备不间断电力供应设施,当外接电源中断后应保证血液成分单采机至少能继续运行30 min。

11.2 9.2 室内温度调节与空气消毒

应配备室内温度调节和空气消毒设施,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应符合GB/T 18883规定的要求,采血区域空气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 15982规定的Ⅲ类环境标准的要求。

11.3 9.3 给排水

固定献血场所应配备给排水设施。临时献血场所、献血车附近宜有水源供应。

11.4 9.4 消防

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装备和个人防护器材。

11.5 9.5 信息

固定献血场所应配备固定电话,临时献血场所和献血车应配备移动电话。应配备计算机网络设施,应能对既往可经输血传播感染检测结果为确证阳性的献血者实施屏蔽。

11.6 9.6 洗手

固定鲜血场所应有洗手设施。

11.7 9.7 献血不良反应应急处理

应配备医用给氧设施和简易急救箱

11.8 9.8 无偿献血宣传

固定献血场所应配备无偿献血宣传音、视频设施,临时献血场所和献血车应配备无偿献血宣传展牌。

12 10 献血场所设备和器具

10.1 应配备采血椅、采血秤、热合机、储血冰箱(或血液保存箱)、血压计、听诊器、体重秤、体温计、条形码阅读器,其数量应满足工作要求。

10.2 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生化仪、血细胞计数仪、血小板振荡保存箱、血液成分单采机、离心机、移液器等。

13 11 献血场所关键物料

11.1 献血场所应配备饮料和点心。

11.2 献血场所应配备医用消毒剂、医用手套、血型检测试剂、血红蛋白检测试剂、一次性采血针(或注射器)、止血带、血袋、标本管、献血条形码、无菌纱布、医用胶布、无菌棉签、绷带、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和容器、接触血源性病原体个人防护用品,急救药品、末梢采血针、末梢血收集用毛细管、创口贴等。

11.3  临时献血场所和献血车应有免洗手消毒剂。

以上就是关于安全用血管理制度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