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的规格种类

   2023-03-27 20:02:49 网络610
核心提示:陶笛的规格种类可以按音域划分、孔数划分、外观划分、管数划分。相关介绍:1.音域划分::分为高音陶笛、中音陶笛、低音陶笛。高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S 。中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A。低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B,低音陶笛通常为C调陶笛,也就是BC。2.孔数划

陶笛的规格种类

陶笛的规格种类可以按音域划分、孔数划分、外观划分、管数划分。

相关介绍:

1.音域划分::

分为高音陶笛、中音陶笛、低音陶笛。高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S 。中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A。低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B,低音陶笛通常为C调陶笛,也就是BC。

2.孔数划分:

4孔陶笛、5孔陶笛、6孔陶笛、7孔陶笛、8孔陶笛、9孔陶笛、10孔陶笛、11孔陶笛、12孔陶笛。

3.外观划分:

工艺陶笛、彩绘陶笛、裂纹陶笛、枪型陶笛、潜水艇型陶笛、扁形陶笛、球形陶笛、圆柱形陶笛等。

4.管数划分:

单管陶笛、复管陶笛。复管陶笛,包含了双管陶笛、三管陶笛和四管陶笛,复就是多的意思。由于陶笛音域有限,当吹奏超出其音域的曲子的时候,除了换用不同调的笛子外,还可以选择使用复管陶笛。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虽然复管陶笛只是相当于把几个陶笛组合在一起,由于陶笛本身制作上的特殊性,除了要考虑各个共鸣腔的结构、开孔对手指的舒适性的影响等问题外,还要考虑主管和附管的气量和音色的平衡。因此造成了复管陶笛制作难度大,成品率低,价格相对较高。

二十世纪,陶笛先后传到美国及亚洲国家。随着陶笛的流行,1963年在英国伦敦John Taylor制作了第一个四孔的陶笛,四个大小不同的孔好像是二进制的排列,可以组合出十六种不同的状态,第一次用很少的孔实现了更多的音。

指法也和以前的顺序指法不同,采用的是交叉指法,此外在还可以扩展为5孔、6孔甚至更多,音域也随之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笛

陶笛选购技巧及保养指南

陶笛也译作奥卡利那笛、洋埙、瓦埙、土笛、鼓浪笛等,由于陶笛的制作材料不同,因此音色和属性也不完全相同。陶土熏烧的陶笛音色柔美,瓷泥烧制的陶笛声音清脆悦耳。紫砂的陶笛的声音清脆明快,黑陶的音色介于熏烧陶笛和瓷质陶笛之间。

音域划分:

陶笛分为高音陶笛、中音陶笛、低音陶笛。高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S ,高音陶笛有C调陶笛、F调陶笛、G调陶笛,分别为SC、SF、SG。中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A,中音陶笛有C调陶笛、F调陶笛、G调陶笛,分别为AC、AF、AG。

扩展资料

复管陶笛,包含了双管陶笛、三管陶笛和四管陶笛,复就是多的意思。由于陶笛音域有限,当吹奏超出其音域的曲子的时候,除了换用不同调的笛子外,还可以选择使用复管陶笛。

复管陶笛是在普通常规陶笛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附管或更多的附管构成。主体部分称为主管,附加的部分称为附管。四管陶笛有四个独立的音管,它们的音域接近4个8度,高音区达到了钢琴的最高音区,BC四管陶笛的音域范围已完全覆盖了“七件套”的音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笛

复管陶笛有什么优缺点?

导语:现代陶笛的源头可追溯至六世纪南美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下面就教你怎么选购陶笛,欢迎阅读!

选购陶笛的技巧

1、首推12孔AC陶土陶笛

对于初学者来说,12孔的陶笛更为容易上手。且,AC调的陶笛声音相对柔和 一些,练习时,声音不会过于刺耳。日后待对吹奏和陶笛的调性有了更高要求,就可以再购买其它不同音高和调性的陶笛了。

十二孔陶笛,指法简单,能够表达的音阶相差较大,适合打算长期吹奏陶笛,取得一定成就的人群,但价格也相对较高。

2、陶笛品质好坏对初学爱好者有迷惑性

陶笛不是定音乐器,可能同一把陶笛,不同水平的人吹奏出来的也有较大的区别。辨别陶笛好坏的直接方法就是去吹去感觉它的音准音色是否好控制发音是否灵敏、高音干净程度是都好把握等等

3、评判陶笛优劣的指标

音色:由陶笛的型腔和材质决定,陶笛的壁厚的差异也会产生些许影响。

音质:又称声音的质量。总体来说,杂音少,高音区发声轻松,纯净,清晰,低音明快,不憋气等是音质好的表现。

音准:音准、音阶的准确是普及性乐器的基本特征。陶笛的音准和其它大多乐器有所差异,气息大和气息小会表现出不同的音阶。

音域:指声音的宽度,乐器所能表现的音阶的多少。用“度”这个单位来表示。譬如台湾6孔陶笛的音域是10度。日式12孔陶笛的音域是13度,传统的8孔陶笛音域是9度等。

陶笛的音域不是说能不能吹奏歌曲,只能说音域宽的陶笛可以表现的歌曲比音域窄的'陶笛多。

4、陶笛还分有重吹陶笛和轻吹陶笛

重吹陶笛:重吹陶笛的气量是逐渐加强的,在吹奏需要更有表现力,更加激昂时候,加强气息吹奏会更有感觉,更能表达出乐曲的意境。

轻吹陶笛:轻吹陶笛是平均气量的陶笛。也就是吹每个需要的气量大致相同很易吹奏,不费力。比较适合陶向初学者。但轻吹陶笛如果过于用力会吹不出声音来。

5、在哪里购买陶笛

可以网上购买,也可以在实体店体验。其实对于无论是新手还是有过购笛经验想换或新增陶笛的朋友来说,也许更多的可以考虑陶笛的外观和材质以及音色自己是否喜欢。

陶笛的保养指南

1、防止陶笛摔坏

陶笛是易碎的陶瓷材质,初学者对变化指法时可能会出现失手掉落陶笛的现象,所以将陶笛原配的挂绳小心绑牢在陶笛的绳孔上,让挂绳套在手腕或者脖子上,同时注意不要和硬物碰撞。使用完后应将陶笛放置在盒子或软布套内,不要受潮和高温,不要受压迫。这样你的陶笛就会长久保持原貌。

2、吹奏陶笛前漱口

吹奏陶笛前尽量不要吃东西、抽烟、喝酒,记得漱口,注意卫生,防止食物等异物进入笛腔,堵塞和腐蚀陶笛,影响发音。

3、陶笛专人专用

不要随意吹别人的陶笛,也不要随意让别人吹自己的陶笛,如果必要的话,注意使用消毒液,还要防止腐蚀陶笛表面涂层。

4、陶笛清洁

陶笛吹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水,还有可能会混合一些空气中的微尘,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发音,一般可以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吹口,如果感觉吹口内积尘较多,可以用刀片或剪刀裁一片2倍宽于陶笛气道的厚纸(和名片厚薄即可),长度气道略长可,然后折叠成窄窄的条,从吹嘴穿进气道,往返几次就可以了。

5、陶笛音准受环境温度影响

陶笛的整体音高受气温影响比较明显,冬天气温低时,陶笛的音准相对标准音高会偏低夏天气温高时陶笛音准会偏高。在冬天没有暖气的地方演奏陶笛如果要合伴奏,演奏前最好把陶笛在怀里揣热一会儿再吹奏,这样陶笛受热均匀,否则冰冷陶笛忽然遇到热气,釉面容易产生开裂,破坏陶笛的美观和减低寿命。

如果能好好爱护陶笛,陶笛基本上不存在维修或折旧的问题。

陶笛和双簧管的区别

叶光照 复管陶笛对耳朵有一定的伤害

双管陶笛复管陶笛是在普通常规陶笛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附管或更多的附管构成。主体部分称为主管,附加的部分称为附管。常见的复管陶笛为单附管或双附管,单附管陶笛主管加上附管两个有吹气孔,两个共鸣腔,所以也称作“双管陶笛”或“双腔陶笛”,双附管陶笛也称为“三管陶笛”或“三腔陶笛”,有三个吹气孔,三个共鸣腔。复管陶笛一般有有18孔、24孔和32孔三种规格。这种陶笛的音域可以达到两个八度以上,还能奏出和声效果,

双管陶笛复管陶笛是在普通常规陶笛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附管或更多的附管构成。主体部分称为主管,附加的部分称为附管。常见的复管陶笛为单附管或双附管,单附管陶笛主管加上附管两个有吹气孔,两个共鸣腔,所以也称作“双管陶笛”或“双腔陶笛”,双附管陶笛也称为“三管陶笛”或“三腔陶笛”,有三个吹气孔,三个共鸣腔。复管陶笛一般有有18孔、24孔和32孔三种规格。这种陶笛的音域可以达到两个八度以上,还能奏出和声效果,主要供专业演奏者使用。

根据附加管的数量,一般有单复管(双管),双附管(三管)甚至三附管(四管)陶笛,统称为复管陶笛。复管陶笛除了可以用常规的扩展音域的吹法外,还可以根据旋律的特点,让多个强体同时发出和玹音来增强乐曲表现力。

但同时我也开始留意复管陶笛倍高音部分对人耳听觉的影响,之所以要做深入探究式因为很多的陶笛爱好者反映听复管陶笛的高音吹奏,总觉得太吵,听多了突然感觉耳朵不舒服,有的还有暂时性失真的情况,于是我就暗下决定,对复管陶笛以及耳朵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探究。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由于物体的震动所产生的声波,经过空气的传播,传送到人的听觉器官所引起的一种感受。

音分为乐音和噪音。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的高低非常明显的叫做乐音;振动不规则,听起来高低不甚明显的叫做噪音。

音的物理属性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一般人耳的听觉上限为一般人的听力范围是20——20000Hz

因为耳蜗和耳鼓说到底还是具有相对稳定物理性质的,虽说是有机体,但毕竟成年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有多少改变的,所以也就相当于是一套固定机械性能的音频输入设备,既然能这么认为,自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固定的范围了。

所谓的听力范围并不是指响度,而是指音调,也就是物体振动的频率,用赫兹(Hz)表示,20Hz-20000Hz是人的听觉范围.

而分贝是一种对声音强度的划分,而0分贝并非指没有声音,而是通常人能听见的最微弱的声音,而声音的分贝高的话也能听见,不过会对人体有害.

听力损失以纯音测听500、1000、2000赫兹Hz的气导平均听力计算.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在0~25分贝(dB)之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耳聋分级标准:

26~40分贝;轻度聋

41~55分贝:中度聋

56~70分贝:中重度聋

71~90分贝:重度聋

音量 类比

130分贝 喷射机起飞声音

110分贝 螺旋浆飞机起飞声音

105分贝 永久损听觉

100分贝 气压钻机声音

90分贝 嘈杂酒吧环境声音

85分贝及以下 不会破坏耳蜗内的毛细胞

80分贝 嘈杂的办公室

75分贝 人体耳朵舒适度上限

70分贝 街道环境声音

50分贝 正常交谈声音

20分贝 窃窃私语

按普通人的听觉

0 -2 0 分贝 很静、几乎感觉不到;

2 0 -4 0 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

4 0 -6 0 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

6 0 -7 0 分贝吵闹、有损神经;

7 0 -9 0 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 0 -1 0 0 分贝 吵闹加剧、听力受损;

1 0 0 -1 2 0 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

120分贝以上:极度聋或全聋

以上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人耳听觉判断标准,人耳听觉的上限是75分贝,而超过了75分贝我们的耳朵、神经系统将会受到损伤,注意分界点75分贝。

实践证明,声音的分贝数增加或减少一倍,人耳听觉响度也提高或降低一倍

反复出现声音刺激疼痛,之前有过巨大声音刺激的情况,出现目前的症状很有可能当时声音刺激引起了鼓膜充血。

复管陶笛会让我们的耳朵暂时性失真、一阵轰鸣后才间歇性恢复知觉,有“听阀”效应的产生。吹奏复管陶笛的建议:舒适一点的能隔音的耳塞或耳罩都可以。

我引用了一段网络上的行业性音响学知识,里面很具体的提到了听觉上限和“听阀”效应,大家可以从里面得到印证。

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在多种音源场合,人耳掩蔽效应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以上问题.一,声音三要素1.响度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 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宋.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可见,无论在客观和主观上,这 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 130dB).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 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10-16W/cm2 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仍以1kHz纯音为准来进行测量,使 人耳感到疼痛时的声压级约达到 140dB左右.实验表明,闻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变化的.闻阈和痛阈随频率变化的等响度曲线(弗莱彻—芒森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通常认为,对于 1kHz纯音,0dB—20dB为宁静声,30dB--40dB为微弱声,50dB—70dB为正常声,80dB—100dB为响音声,110dB— 130dB为极响声.而对于1kHz以外的可听声,在同一级等响度曲线上有无数个等效的声压—频率值,例如,200Hz的30dB的声音和1kHz的 10dB的声音在人耳听起来具有相同的响度,这就是所谓的“等响”.小于0dB闻阈和大于140dB痛阈时为不可听声,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也觉察不到.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闻阈和痛阈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人耳的痛阈受频率的影响不大,而闻阈随频率变化相当剧烈.人耳对3kHz— 5kHz声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声音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如小于800Hz)和高频区(如大于5kHz)人耳对声音的灵敏度要低得多.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通常200Hz--3kHz语音声压级以 60dB—70dB为宜,频率范围较宽的音乐声压以80dB—90dB最佳.2.音高音高也称音调,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高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用赫兹(Hz)表示.主观感觉的音高单位是“美”,通常定义响度为40方的 1kHz纯音的音高为1000美.赫兹与“美”同样是表示音高的两个不同概念而又有联系的单位.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有一个从闻阈到痛阈的范围.人耳对频率的感觉同样有一个从最低可听频率20Hz到最高可听频率别20kHz的范围.响度的测量是以 1kHz纯音为基准,同样,音高的测量是以40dB声强的纯音为基准.实验证明,音高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并非线性关系,除了频率之外,音高还与声音的响度及波形有关.音高的变化与两个频率相对变化的对数成正比.不管原来频率多少,只要两个40dB的纯音频率都增加1个倍频程(即1倍),人耳感受到的音高变化则相同.在音乐声学中,音高的连续变化称为滑音,1个倍频程相当于乐音提高了一个八度音阶.根据人耳对音高的实际感受,人的语音频率范围可放宽到80Hz --12kHz,乐音较宽,效果音则更宽.3.音色音色又称音品,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和包络决定.声音波形的基频所产生的听得最清楚的音称为基音,各次谐波的微小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泛音.单一频率的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音称为复音.每个基音都有固有的频率和不同响度的泛音,借此可以区别其它具有相同响度和音调的声音.声音波形各次谐波的比例和随时间的衰减大小决定了各种声源的音色特征,其包络是每个周期波峰间的连线,包络的陡缓影响声音强度的瞬态特性.声音的音色色彩纷呈,变化万千,高保真(Hi— Fi)音响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输,还原重建原始声场的一切特征,使人们其实地感受到诸如声源定位感,空间包围感,层次厚度感等各种临场听感的立体环绕声效果.另外,表征声音的其它物理特性还有:音值,又称音长,是由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持续的时间长,音则长;反之则短.从以上主观描述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看,人耳的听觉特性并非完全线性.声音传到人的耳内经处理后,除了基音外,还会产生各种谐音及它们的和音和差音,并不是所有这些成分都能被感觉.人耳对声音具有接收,选择,分析,判断响度,音高和音品的功能,例如,人耳对高频声音信号只能感受到对声音定位有决定性影响的时域波形的包络(特别是变化快的包络在内耳的延时),而感觉不出单个周期的波形和判断不出频率非常接近的高频信号的方向;以及对声音幅度分辨率低,对相位失真不敏感等.这些涉及心理声学和生理声学方面的复杂问题.

下面我们也对不同大小的陶笛频率及响度进行了录音棚现场测试,结果发现了AC款复管陶笛对人耳的听觉影响最大,其次是AG复管陶笛;但所有的复管陶笛对我们的耳膜都有一定的损伤,长期演奏或者听复管陶笛的倍高音演奏,对听觉神经不太好,尤其儿童、或者婴幼儿。噪声超过85分贝或90分贝是就会对耳蜗造成伤害。

复管陶笛对人耳的损伤:

注意 70分贝是一个重要的临界点,超过就会对听觉产生损伤!经常这样会让人变的反映迟钝 麻木

听复管陶笛的几个建议,避免听觉受损:

1.张开嘴巴,咽鼓管开启,骨膜两边气压平衡,就没事了。

分贝,分贝是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当然,一般来说15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死寂"的了.20-40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而呆在100-120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

器官处于强噪声级中,会引起暂时性的听觉闻阈偏移现象,使听力迟钝,产生听觉疲劳。这是暂时性生理现象,内耳听觉并未受到伤害,经过休息可以恢复。但是,听觉器官如果长期暴露在强噪声级中或经常置身于强噪声级中,听觉疲劳难以恢复,内耳听觉器官产生病变,暂时性听力偏移成为永久性听力偏移,听力损失,造成耳聋。实践证明,45分贝以下的声音对人比较合适。超过55分贝时,人会感到吵闹。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的噪声,40年后耳聋发病率为21%。90-130分贝:耳朵发痒、耳朵疼痛;130分贝以上:耳膜破裂、耳聋。高频噪声引起的危害比低频噪声引起的危害更大更深。

次声波对人体有害,按照你所说的情况,应该是次声波,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是有害的,人体的大部分内脏器官的震动频率都是小于10Hz的,而次声波的震动频率也是小于10Hz,所以容易与次声产生共鸣,从而损害我们的内脏器官,严重时导致死亡!就象那种有的人听得到有的人听不到的那种声波一样、就像狗笛的声音。这种声音高分贝声音听多了会造成间歇性耳聋的。长时间听会让人神经衰弱、耳鸣、心悸、头昏头痛。严重的会大大降低听觉功能,因此强烈建议小孩子不要过早接触复管陶笛,其实不管小孩子还是成人,都应该在练习复管陶笛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听觉系统,如采用隔音棉,都是不错的选择。

陶笛,便携式的吹管乐器。

陶笛 形状各异,大小各异,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的音色也不同。

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低沉婉转。

陶笛可以吹半音,转调十分方便,12孔中音C调能轻易演奏7调的乐曲。

这种乐器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价格低,简单易学,成手快,即使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依照相应的陶笛曲谱,经过短时间练习,也能吹出令人满意的曲子。这种乐器的学习费用很低,完全可以自学。

尽管陶笛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但它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爱尔兰哨笛的优美飘逸、二胡的低沉凄凉,相应的专业演奏陶笛同样可以模拟演奏,它的音乐渲染力与前者相比毫不逊色。

乐器名称:双簧管

乐器本调:C 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bB-小字三组A。

结构组成:哨子(双簧片),管体(包括上下节和喇叭口)和音键。

双簧管

使用材质:管体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硬木制成。

乐器特色:音色柔和软丽,有芦笛声,适于表现田园风光和忧郁抒情的情绪。

双簧气鸣乐器。普遍用于现代管弦乐队和管乐队的木管乐器。双簧管为双簧管族(包括有英国管、大管、低音大管)中的高音乐器,也是该族的代表乐器。

双簧管体为圆锥形,管长约60~70厘米;吹嘴为一双芦竹片对合而成的双簧,装在管的上端。在6个指孔接续开放时,吹出的是D大调自然音阶(如同长笛),记谱与实音相同,不作为移调乐器。音域为降b~g3,可再高数音到c4,但较难吹出。前16音为基础音。用高音谱表。双簧管的□音,常作为管弦乐队调音时的标准音。双簧管的音色富于田园风味,具有民间牧笛或芦笛特色。音响穿透力强,渐强与渐弱易于控制;演奏的持续性胜过其他木管乐器,常担任独奏性的旋律部分,尤以表达连绵性歌唱音调为其所长。吹奏时由于芦片含于嘴内,一般只采用单吐奏法,吹奏双吐较难,故快速的同音反复,非其所长。但技术高者,也可以使用“花舌”(振舌法)吹奏。双簧管的定型约有300年,17世纪末成为乐队编制中的固定乐器。1805年,L.van贝多芬在《菲德里奥》中所用的单簧管仅有2键,1820年有6键,1839年增加到10键。到19世纪中叶,参照伯姆式长笛的指孔排列与指键的机械装置,对其作了几次重要的改进,才更趋完善。

双簧管曾是军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可独奏、重奏。早期,J.-P.拉莫和J.S.巴赫等都很重视它,但真正具有技巧性的发展,则始自G.F.亨德尔的作品。亨德尔为它写过6首协奏曲、12首奏鸣曲。L.van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田园交响曲》中的谐谑曲,П.И.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中的第 2乐章,E.格里格的《挪威舞曲》等,都有双簧管的著名片断。

以上就是关于陶笛的规格种类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