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BT/N/CHN/342

   2022-09-07 19:07:16 网络740
核心提示:为了实施种猪的标准化管理,农业部组织了由专家、企业家等组成的杜洛克猪种猪标准起草小组,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提出了杜洛克猪标准的报批稿,并建议将其作为杜洛克猪种猪质量评定(销售)的标准。杜洛克猪标准报批稿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1、外貌特征杜洛

G/TBT/N/CHN/342

为了实施种猪的标准化管理,农业部组织了由专家、企业家等组成的杜洛克猪种猪标准起草小组,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提出了杜洛克猪标准的报批稿,并建议将其作为杜洛克猪种猪质量评定(销售)的标准。

杜洛克猪标准报批稿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1、外貌特征

杜洛克猪全身被毛棕色,允许体侧或腹下有少量小暗斑点,头中等大小,嘴短直,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背腰平直,腹线平直,体躯较宽,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结实。

2、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

母猪初情期170~200日龄,适宜配种日龄220~240天,体重120千克以上。母猪总产仔数,初产8头以上,经产9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35千克以上,经产40千克以上。

生长发育

达100千克体重的日龄180天以下,饲料转化率1:2.8以下,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

胴体品质

100千克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3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瘦肉率62%以上。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3、种用价值

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

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无遗传疾患和损征,有效乳头数5对以上,排列整齐。

种猪个体或双亲经过性能测定,主要经济性状,即总产仔数、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00千克体重活体背膘厚的EBV值(估计育种值)资料齐全。

种猪来源及血缘清楚,档案系谱记录齐全。

健康状况良好。

4、种猪出场要求

符合种用价值的要求。

有种猪合格证,耳号清楚可辩,档案准确齐全,质量鉴定人员签字。

按照国家要求出具检疫证书。 觉得符合要求的话,别忘了采纳为满意答案!

一些本土种猪濒临灭绝,如何警惕生猪养殖“卡脖子”的现象?

2017年家一直扶持养猪补贴政策,但地方的补贴不一定一样,那安徽的补贴标准是什么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安徽养猪补贴政策以及标准2017年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安徽养猪补贴政策

规模补贴标准和补贴数额

①生猪养殖规模3000头以上的,补贴80万。

②生猪养殖规模2000到2999头的,补贴60万。

③生猪养殖规模1000到1999头的,补贴40万。

④生猪养殖规模500到999头的,补贴20万。

1、这些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免费

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上述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养殖场(户)无需支付疫苗费用。

2、因这些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损失

国家对因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的动物及同群动物,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上述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助。

3、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每头80元

对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给予每头80元的补助,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

4、病害猪损失每头补贴800元

对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和无害化处理费用予以补贴,病害猪损失财政补贴标准为每头800元,无害化处理标准为每头80元。

2017年安徽养猪补贴项目

1 良种工程项目与相关补贴

在《规划》当中,农业部提出,要深入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以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为主体,区域性种公猪站为纽带,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为中枢,同步推进企业集团育种和联合育种。增加良种工程项目资金投入,以提升种猪品质为重点,支持核心育种场、种公猪站、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制种供种能力。继续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提高人工授精覆盖率。

良种工程项目,属于《规划》中提出的几大重点工程与政策之一。项目计划突出“育、保、测、繁”四大环节,着力提升育种创新、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测定和制种能力,改善育种科研、生产设施、疫病防控、种业监管等基础设施条件。在完成该项目的同时,农业部还计划实行良种补贴政策,在天津、河北等省市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对使用优良种猪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养殖场户给予补贴,每头能繁母猪按照每年使用4份精液进行补贴。

2 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与相关补贴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施行已经有一段时间,早在2010年财政部即印发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并于2012年进行了更新修订。生猪调出大县坚持“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主要以统计系统公开发布的分县分年数据为基础,对统计数据达到规定标准的县予以奖励。统计数据主要涉及生猪调出量、存栏量和出栏量,奖励资金由县级有关部门统筹安排用于支持生猪生产和流通发展。《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每个县的奖励资金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主要用于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治理的支出,养殖大户购买种公猪、母猪、仔猪和饲料等的贷款贴息和保险保费补助支出,生猪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在2016年发布的《规划》中,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依然出现在重点工程与政策之列,这项政策在未来的五年内预计会继续施行。

3 标准化养殖项目

标准化养殖项目计划在生猪主产区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包括节水设施、节料设备、清粪设施、漏逢地板等改造,实施自动化环境控制等。同时,选择部分省份开展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采用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

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创建成功后,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每个改建、扩建项目单位补助资金规模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不等。在《规划》实行后,“以奖代补”的补贴方式预计会更加常见,标准化养殖补贴资金的申领会更加严格。

4 生猪育种补助政策

生猪育种补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联合育种,对生产性能测定、遗传物质交流、遗传评估、大数据平台建设给予补贴。并设立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科技专项,支持构建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参考群体,制定基因组育种综合选择指数,为企业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搭建平台。长期以来,我国的生猪育种水平较为有限,距离欧美等先进国家和地区有较大差距,对外国优质种源的依赖性极强,长此以往,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生猪育种受制于人。《规划》中提出生猪育种补助政策,正是促进行业重视育种繁育工作、自发加强科研力度的一大推动力。但鉴于目前行业的实际情况,能够搭建属于自己的育种平台的养猪场或养殖企业仍在少数,基层养殖户能从这项政策中直接受益的程度并不高。

5 生猪养殖保险政策

生猪养殖保险政策施行已经有一段时间。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已经印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和《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53号),在其中明确规划推出多项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就有一项“母猪政策性保险”。在此之后,各地政府陆续制定了多种生猪保险险种,例如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生猪价格指数险。这些险种都被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内,作为惠农政策的一部分,帮助参保的养殖户在遭遇疾病、自然灾害、行情剧烈波动时挽回部分损失。《规划》将生猪养殖保险政策列入重点工程与政策之列,说明在未来的五年内,各项生猪保险依旧能获得扶持推广,参与投保的养殖户依然能获得一定比例的补贴资金。《规划》提出,要在持续开展育肥猪和能繁母猪保险的同时,推动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可以预见的是,将来生猪价格指数险的施行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

6 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

在畜禽粪污治理愈发紧迫的今天,《规划》对绿色养殖、粪污综合利用也给予了重点关注,并提出,要做大做强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建立与猪肉产量、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完善有机肥生产、使用补贴政策,继续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引导形成规模适度、农牧结合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机制。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政策。

2017年养猪的重点区域

日前,农业部印发《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根据文件,国家严格限制养殖业发展,对生猪养殖划定了三个区域。

(1)重点发展区

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该区域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还要供应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省份。预计养殖总量年均增长1%左右,将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国家将大力扶持。

(2)潜力增长区

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该区域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国家鼓励龙头企业在这里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力支持,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足京津等大中城市供给。预计年均增长1%-2%,将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

此外,在约束发展区,国家将严格限制。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

1. 2017年国家养猪政策

2. 2017年养猪政府补贴标准是什么

3. 2017年养猪新政策

4. 2017年养猪行业政策

5. 2017年养猪补贴政策

现在国家对养猪的政策是怎么样的?

一些本土种猪濒临灭绝,如果能加快本土种猪资源的创新和研发,会有效避免“卡脖子”的现象。

通过一些调查发展,国内的生猪数量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国的生猪市场比较重引进、而轻选育,已基本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有可能会遇到“卡脖子”现象。同时由于国家保护力度不太够,我国一部分本土猪的品种也在面临濒危的危险。养殖人士建议,以后要多加快本土种猪的创新和研发,才有机会摆脱我国长期在依靠国外引种的现状。在保护本土中珠的前提下,能够加大在这方面的研发和投入,能够对我国的种猪行业有重要的贡献。才能使我国的种猪行业有自己的行业标准,也会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

一、对外依赖性较强 

我国的种猪大概有90%以上都是从国外引种的,有些养殖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高的经济效益,所养殖的猪大多都是引种扩繁后的。一些养殖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猪的高增长率和高受瘦肉率,他们长期依赖国外的技术以及进口量,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增长。这种现象在我国是非常常见的。但是由于过多的依赖外国的技术以及种猪量,反而会给我国的种养殖企业和个人带来较高的养猪成本,他们成本的增加就会提高消费者购买猪肉的价格,从而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经济压力。他们这种从外国引进的猪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国外猪的瘟疫比较多的话,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保证了他们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他们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他们抵猪瘟疫的风险承受能力是非常低的。

二、我国要加快研发脚步 

为了减少猪进口的现象,国家应该加强种猪这方面的研发并增加一定的力度。只有实现了技术的发展,才能够带动整个猪行业的发展。国家也应该适当的放开种猪的一些政策要求,这样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广泛性,也能够激励一些科研人员能够加强对这方面的研发以及加强信心。如果我国的种猪行业减少了对外国的依赖,也可以降低猪的成本,这样消费者在购买猪肉的时候价格也会很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加快种猪行业的发展与研发,减少对外依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才能够使我国的种猪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生猪大县奖励政策

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生猪养殖积极性,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具体包括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场)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理的支出,以及保险保费补助、贷款贴息、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

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

近年来,农业部在种植、畜牧、水产和农垦等行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部分省、市也围绕地方追溯平台建设积极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正式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总投资4985万元,专项用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开发。

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

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

从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5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2亿元资金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2009年开始中央资金增加到5亿元,2013年中央资金增至10.06亿元。

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限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政府组织招标采购,兽医部门逐级免费发放给养殖场(户)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

畜禽疫病扑杀补助政策

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以上就是关于G/TBT/N/CHN/342 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杜洛克猪种猪》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