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究竟意义何在 你好,这是官方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发展变化,在全国普遍实行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顺应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明显变化,“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逐步淡化。根据《决定》的要求,要通过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逐步实现国家意志和群众意愿的统一,缩小城乡、地区、民族之间生育政策的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水平。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必将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家庭人口结构,显著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和养老照料功能,更好地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第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妇女总和生育率稳中有降,目前为1.5-1.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民收入增长、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趋于健全,特别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妇女总和生育率还可能进一步下降。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减缓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后过快下降的势头,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第三,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9.41亿人峰值,2012年下降为9.37亿人,按此趋势,2030年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可保持8亿人以上,但年轻劳动力在劳动年龄人口中比例下降,劳动力资源的国际比较优势有所减弱。同时,人口老龄化明显加速, 2012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4.3%,2013年底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亿,而2025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3亿和4亿。如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这些决策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问题二: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背后有什么意义 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中国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二胎,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背后有什么意义?
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普遍二孩提高生育率
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国家全面放开二胎能提高生育率,但不会出现人 *** 炸性增长。二胎新政策实施后,2017年和2018年的生育规模可能会有明显增长,至于增长的有多高,还需要看未来的数据。人口专家陆杰华表示,“肯定比不放开要高一些,有堆积也是正常的,没堆积才是有问题。现在百姓在生育上也更加理性,毕竟受到的主客观影响也比较多。”
2、中国劳动力人口3年连降,新政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
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下中国的人口结构已出现严重扭曲。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6-59周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去年减少了371万,降幅超过2013年的244万。该年龄段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是在2012年,当年15-59周岁年龄段人口减少了345万。
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能有效解决劳动力供给的问题,降低劳动力成本,减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压力。陆杰华说,这也有利于对未来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毕竟我们国家主要还是家庭养老,这样也是为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一个方式,提供有利的人口环境。
问题三:现在中国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首先,这确实可以满足一部分人口的生育愿望,提高了这部分人口的幸福水平,提高了生育率。
生育率的提高意义重大,这对于现在“疲软的中国经济局面”尤为重要,可以 *** 消费,对经济复兴大有帮助。长远看,这可以降低中国的老龄化程度,降低未来中国人口的萎缩速度,降低未来中国劳动力的负增长水平,以及降低性别比例失衡程度,让中国人口变化更均衡一些,这几方面,无论哪个,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是典型的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事情。
其次,这为“人口政策的继续改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毫无疑问,一部分人口专家会预测生育高峰的到来,其实这会与上次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后的预测一样,大跌了眼镜。生育高峰不会到来了,国民的生育不是水管的水流,想大就大,想小就小。国民生育受到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富裕水平已经较高的中国,人们的生育愿望已经较小了,不要说二胎了,就是彻底放开全面自由生育,也不会有臆想的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毫无疑问,几年后,“全面自由生育”的时代就会到来,然后,再过几年,鼓励生育的政策就会出台,到那时,中国会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走向鼓励自己国民生育的战略抉择。如果你能看看日本 *** 对自己人口发展的忧虑,你就会知道,鼓励生育的效果并不会理想,生育率依然难以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再次,由于政策宽松了,你会发现违背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在大幅度下降,绝大部分人口都会在政策范围内自由生育。也就是说,人们更守法了,社会更和谐了。
问题四:放开生二胎政策有哪些重大意义 全面两孩政策的调整,主要继于三方面原因。而“哪些重大意义”,也应该是在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中:
一是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育龄妇女数量逐步减少,特别是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下降较快。群众生育意愿发生转变,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
二是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
三是家庭规模缩小,养老抚幼、互助互济等传统功能弱化。
因此,遵循人口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问题五:“全面二孩”有何战略意义 全面放开二孩之后,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的家庭结构将发生改变,人们将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老龄化和人口的关系,从而形成更加理性成熟的生育观念,这种观念也必将进一步影响人口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科学,这也是全面放开两孩政策所带来的利好。
全面放开二孩,其实从公共政策制定的角度来说,有点迟滞,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全面放开二孩对人口基数巨大的中国来说,终归是一个完善社会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策,值得欣喜和支持。
问题六:谈谈你对中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理解? 中央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在五中全会公报里有这一段文字内容
问题七:中国放开二胎会对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全面放开二胎对于中国的人口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据我们估算,中国如果全面放开二胎,仅育一孩妇女将在未来4年内将最多新生育5212万婴儿,保守计也在4000万-5000万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将有效提高,在长期内趋于1.8,即大体可以成功逃离低生育陷阱;人口规模将出现一定攀升,并在2045年左右达到作为峰值的16.3亿,随后缓慢下降;老年抚养比峰值将从不放开二胎时的45%下降到40%,并在2040年后逐步下降。
全面放开二胎对经济增速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人口结构稳定的34个国家作为分析样本,建立了人口年龄中位数-经济增速相关模型来测算人口红利。根据这一模型测算,如果中国2016年起放开二胎,放开后的前5年(2016-202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小幅度上升0.06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新的一轮人口红利形成,其对中国GDP潜在增速的贡献将逐渐上升,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潜在增速将分别平均提高0.44%、1.09%、1.54%、1.69%和1.72%,随后这一脉冲逐步减弱。
全面放开二胎将会带来哪些产业受益?从上面的测算不难看出,放开二胎对中国经济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中长期对老龄化的缓冲;对于经济趋势的短期影响相对有限。但即便如此,全面放开二胎则相当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找到了一个理论上的均衡解(具体效果要待事后验证),对中国资产在预期上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而且,部分直接关联产业仍将会从婴儿潮中受益。按16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粗略估算,二胎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1600亿。短期内,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中期来看,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房地产等行业也会部分受益。
主要观点
1.中国目前人口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而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红利优势将逐渐消失。同时,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持续的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和矛盾。过低的生育水平将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 ***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宣布了单独二胎政策。最近,卫计委正在制定全面二胎的相关政策,2016年可能全面放开二胎。“放开二胎”政策被认为是调整人口结构的重要手段。那么,放开二胎对中国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2.二胎放开对中国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后,中国每年的新出生人口将发生显著变化。由于中国目前存在规模庞大的仅育一孩的育龄妇女,因此放开二胎后,这部分育龄妇女将是政策调整的目标人群,历史累积的二胎生育能力将由这部分育龄妇女规模和妇女二胎生育意愿共同决定。为了测算出放开二胎后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将发生的变化,我们首先需要估算目标人群的规模。
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1%的抽样数据,中国0-30岁独生子女数量为1.58亿。2005年0-30岁独生子女在2014年为9-39岁。同时,以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0-4岁分年龄人口以及2012 年、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对应年份出生人口数为基础,可以推算出2014年0-8 岁分年龄人口数,结合独生子女比例,即可得到2014年0-......>>
问题八:我国实行二孩政策的积极意义可以根除人口老龄化吗 中国的二孩政策不能根除人口老龄化,只能说可适当缓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
“二孩”政策会导致生育率的回升或新出生人数的增加,增加了年轻人口的比例,进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提高的速度减慢,但这并不能影响老年人口绝对数的增长。可以说,出生人口的增加会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但对解决中国的老龄问题,特别是现实一代人的家庭养老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相反可能会加重年轻人的赡养负担。因为很多夫妇过去只抚养一个孩子,现在要抚养两个孩子,同时还要赡养夫妇双方的老年父母。从家庭养老角度看“单独二孩”政策作用的话,至少要再经过一代人,即目前的“双独”和“单独”夫妇进入老年以后,家庭养老的困境才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而那个时候家庭养老可能并不是很重要了,因为社会养老体系一定会更为完整和健全。
参考链接:chinaqking/shms/2015/492886
cssn/....shtml
问题九:全面二孩政策将带来哪些影响 二孩的政策作为理财师来说,我有自己的一些理解,其实二孩政策对未来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效应,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变,无论是经济、政治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个政策有好的方面,但是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当然好的方面要多一些,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好的方面主要有几点,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在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后,这几十年之内,人口出现大幅度的老龄化,这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大问题,现在我国的老年人口吗,每年增加的数量相当于一个西班牙的人口,所以二孩政策,可以解决这方面的社会问题。
第二、解决劳动力逐年减少的问题上,二孩政策应该有一定的帮助,咱们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幅度达295万左右。根据我知道的数据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25年将下降到8.4亿,2050年更锐减到6.69亿,二孩政策对于劳动力减少应该帮助不小。
第三、计划生育的几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虽然发展很快,但是随着人口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造成经济上的发展制约,这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验证,中国GDP潜在增长率预计将从1995年至2010年平均10.3%的水平,下降到未来的6.5%,所以二孩政策开始以后,会在一定程度上环境经济下行压力。
第四、我们从现实的微观经济分析,目前我国经济的下滑,是的许多企业在亏损,甚至倒闭,但是如果二孩政策开始的话,那么最为受益的当属房地产行业、家具行业,服装行业,另外母婴有关的消费产业,也会逐渐的转好,特别是涉及医疗检测设备、免疫疫苗、婴儿配方奶粉、奶瓶、婴儿纸尿裤、婴儿护理产品。
第五、我国的人才也面临着极度短缺的情况,现在很多的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如果二孩政策开始的话,那么企业和单位需求大量的人才,就会得到一定的满足,另外对改善我国现阶段的人才断层的问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孩政策也有一些不利的情况:
第一、人口畸形的发展有很大的可能性,因为大家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城市,或是农村,大家对于重男轻女一直没有什么改变,很多人第一胎是男孩的话,一般不会选择生第二个孩子,毕竟生活压力现在还是很大,而如果第一胎是女孩,那么就会生第二胎,长此以往社会问题还是会出现。
第二、社会出现人口素质不平均的现象,因为在一些大城市里面,素质高的人不会多生孩子,而更重视的是对人的培养,农村则会持续的多生孩子,这样会造成人口的不平均现象,也会出现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第三、我国的二孩政策还会出现一个社会储蓄问题,因为我国属于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国家之一,而且我国的出口很强劲,投资很强劲,但是挣了钱的人不敢消费,大家都储蓄,因为有第二个孩子,这样消费又一次会出现紧缩的可能性。
综合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二孩政策有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过我相信国家会慢慢的调整好政策,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很不健全,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问题十: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人口政策之所以备受关注,除因为与家庭和公民个人福祉相关外,还因为它将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未雨绸缪调整生育政策,事关中国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而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将满足部分人群再生一个孩子的愿望,使独生子女不再孤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独家庭风险,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从长远来看,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能够增加未来劳动力人口,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数据显示,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幅度达300多万。据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25年将下降到8.4亿,2050年更锐减到6.69亿。而近年来,中国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甚至目前已接近超低生育水平。过低的生育水平不仅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的短缺,更会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有专家预测,随着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为表征的人口红利消失,中国GDP潜在增长率预计将从1995年至2010年平均10.3%的水平,下降到“十二五”时期的7.6%。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P认为,如果中国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短期内不会产生对GDP潜在增长率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程度也非常微弱。但是,当放开生育政策后出生的这一代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对潜在增长率的积极作用将会比较明显。
同时,单独二胎政策将促进中国人口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老龄化问题的解决。目前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凸显,劳动总量不断减少,还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约占总人口的1/3。“养老”已成为 *** 和社会越来越重要的压力。“单独放开二胎”将使得年轻人口得以迅速增加,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有利于缓解中长期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劳动人口增多,加上科技进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养老金才能得以正常发放,这样老人能够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不会发生社保空账甚至崩盘危机。
从近期而言,单独二胎政策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该政策的实施,最为受益的当属与母婴有关的消费产业,而这涉及医疗检测设备、免疫疫苗、婴儿配方奶粉、奶瓶、婴儿纸尿裤、婴儿护理产品、妇婴服饰、早教幼教、玩具、游戏、动漫、教具教材、游乐场等一系列围绕母婴消费的产业链。这些行业反过来会需求大量的人才,对改善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有巨大的作用。
此外,楼市永远是最敏感的地带。如果人口减少,住房的需求必然下降,楼市疲软必然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出现,这将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此次“单独放开二胎”将极大地促进楼市刚性需求的增加,有利于房价的稳定和软着陆,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过渡。
实施二胎的意义?
全面放开二胎对于中国的人口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据我们估算,中国如果全面放开二胎,仅育一孩妇女将在未来4年内将最多新生育5212万婴儿,保守计也在4000万-5000万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将有效提高,在长期内趋于1.8,即大体可以成功逃离低生育陷阱;人口规模将出现一定攀升,并在2045年左右达到作为峰值的16.3亿,随后缓慢下降;老年抚养比峰值将从不放开二胎时的45%下降到40%,并在2040年后逐步下降。
全面放开二胎对经济增速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人口结构稳定的34个国家作为分析样本,建立了人口年龄中位数-经济增速相关模型来测算人口红利。根据这一模型测算,如果中国2016年起放开二胎,放开后的前5年(2016-202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小幅度上升0.06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新的一轮人口红利形成,其对中国GDP潜在增速的贡献将逐渐上升,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潜在增速将分别平均提高0.44%、1.09%、1.54%、1.69%和1.72%,随后这一脉冲逐步减弱。
全面放开二胎将会带来哪些产业受益?从上面的测算不难看出,放开二胎对中国经济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中长期对老龄化的缓冲;对于经济趋势的短期影响相对有限。但即便如此,全面放开二胎则相当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找到了一个理论上的均衡解(具体效果要待事后验证),对中国资产在预期上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而且,部分直接关联产业仍将会从婴儿潮中受益。按16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粗略估算,二胎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1600亿。短期内,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中期来看,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房地产等行业也会部分受益。
主要观点
1.中国目前人口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而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红利优势将逐渐消失。同时,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持续的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和矛盾。过低的生育水平将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宣布了单独二胎政策。最近,卫计委正在制定全面二胎的相关政策,2016年可能全面放开二胎。“放开二胎”政策被认为是调整人口结构的重要手段。那么,放开二胎对中国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2.二胎放开对中国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后,中国每年的新出生人口将发生显著变化。由于中国目前存在规模庞大的仅育一孩的育龄妇女,因此放开二胎后,这部分育龄妇女将是政策调整的目标人群,历史累积的二胎生育能力将由这部分育龄妇女规模和妇女二胎生育意愿共同决定。为了测算出放开二胎后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将发生的变化,我们首先需要估算目标人群的规模。
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1%的抽样数据,中国0-30岁独生子女数量为1.58亿。2005年0-30岁独生子女在2014年为9-39岁。同时,以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0-4岁分年龄人口以及2012 年、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对应年份出生人口数为基础,可以推算出2014年0-8 岁分年龄人口数,结合独生子女比例,即可得到2014年0-8岁独生子女数量为4670万。在考虑了死亡因素的影响后(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中公布的生命表进行推算),中国在2014年0-39岁的独生子女规模总计为1.97亿,这意味着2014年中国仅育一孩的育龄妇女规模为1.97亿。
考虑到30岁以上独生子女的母亲的年龄绝大多数已经超过50岁(中国育龄妇女的平均初育年龄在20-24岁左右,且一般女性超过50岁不再具有生育能力),因此放开二胎实际影响的人群是2014年0-30岁的独生子女的母亲,她们的年龄在20-49岁间。根据2013年中国女性人口年龄结构分布,20-49岁女性人口规模占女性总人口规模比例为50%,因此可得2014年中国20-49岁且仅育一孩的育龄妇女规模为0.9899亿(1.97乘以50%)。这部分人群将是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的目标人群。
假定在全国范围内立即放开二胎生育,那么出生人口和妇女生育率的变化不仅受到目标人群规模的影响,同时还与妇女的二胎生育意愿密切相关。根据2013 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在20-44 岁育龄妇女中,已育一孩的“单独”夫妇想要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意愿为61%。从妇女年龄维度看,年龄越小,二胎生育意愿越高,其中20-24 岁妇女的二胎生育意愿达到80%, 25-29 岁达到70% 左右,30-34 岁在60%左右。
中国目前每年新出生人口规模在1600万左右,在放开二胎后的4年内,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分别增加到2642万、3424万、2903万和2642万。在仅育一孩妇女释放完累积的生育能力后,根据生育二胎意愿,每年新增出生人口数量在480万左右,所以在放开二胎后的第5年开始,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规模在2080万左右。
放开二胎政策对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总人口规模、老年抚养比和总劳动力规模都将产生显著影响。
从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来看,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生育影响,中国目前妇女总和生育率仅达到1.43,低于2,离国际公认的低生育率陷阱(总和生育率1.3)一步之遥。如果不放开二胎,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将持续走低,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在放开二胎后,受仅育一孩妇女释放累积生育能力影响,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将在短期达到2.54,随后回落至1.67,最终逐步攀升并稳定在1.84左右,接近正常的生育更替水平。
在不放开二胎时,中国人口规模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14.7亿,随后逐年减少,最终降至13亿左右。受二胎放开影响,中国人口规模在短期将出现一个较大的攀升,并在2045年左右达到峰值16.3亿,随后缓慢下降。受放开二胎影响,中国老年抚养比(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的峰值将从不放开二胎时的45%下降到40%,而在2040年后,中国老年抚养比将逐步下降,老年人抚养压力开始减轻。在不放开二胎时,受人口老龄化影响,中国劳动力规模将逐渐下降,最终仅能维持在7亿左右。放开二胎后,中国劳动力规模将稳步上升,受二胎婴儿潮影响,劳动力规模将在2060年左右达到峰值9.3亿左右。
世界经济发展至今,大部分国家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受到了人口老龄化的掣肘,典型的是日本和韩国。比如,在1970年后,随着出生率的急剧下降(总和生育率从高峰值5左右迅速下降到2以下)和长寿化的缓慢进程,日本人口老龄化加速,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至今依然没有走出低增长周期。韩国人口相对年轻,在2000年前,人口年龄中位数不到30岁,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8%上下,而在2000年后,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人口年龄中位数迅速上升,经济增长速度加速下降。
与日本和韩国相反,印度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印度25岁以下的年轻人规模接近6.1亿(印度总人口的一半),人口年龄中位数仅为27岁。巨大的人口红利是印度经济未来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依靠,IMF和WorldBank分别预计印度GDP年均增速将在2016年和2017年全面超过中国。
此外,美国的人口年龄中位数虽然目前达到36岁左右,但美国在过去长时期内一直保持着平均3%左右的经济增长。考虑到美国GDP的存量规模,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无疑非常优异。从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来看,在1970年至2010年的40年间,年龄中位数仅从28岁上升到36岁(同期日本从28岁上升到45岁),美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较为缓慢,经济增长速度得以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巨大的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在过去长时期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这对中国经济增长是个新的挑战。放开二胎对中国是个巨大的利好,从我们估计的结果来看,在放开二胎后,中国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40岁,并长期稳定在40岁上下。而如果依然坚持一胎化政策,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迅速上升,并在2060年达到峰值47岁,人口红利将完全消失。
那么,放开二胎对中国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影响?我们选择了人口结构稳定的34个国家作为分析样本,并选取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年龄结构数据,估算出了人口年龄中位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年龄中位数每增加1岁,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0.185%。
放开二胎后,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比不放开二胎时最多低9岁,平均低6岁。根据上述估计结果,在放开二胎后的前5年(2015—202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小幅度上升0.066%;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GDP潜在增速开始提高,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潜在增速将分别平均提高0.44%、1.09%、1.54%、1.69%和1.72%,随后逐步回落。以目前中国经济增速7%来看,放开二胎对经济增长的拉伸作用显然巨大。
4.放开二胎对具体行业的影响。从我们测算的数据来看,在放开二胎后,未来4年内将最多新增加5212万左右个新生婴儿。而自第5年开始,每年新增新生婴儿数量为480万左右。我们以4000-5200万左右的保守数字作为假设,按16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粗略估算,二胎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1600亿。
在短期内,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SUV和MPV)、教育行业等行业的发展。
中长期来看,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根据购房的人口结构,20—44岁的人口是买房的主力,大部分人在25-30岁的时候就会面临首次买房置业的需求。根据测算,如果全面放开二胎,那么在2050年,20—44岁的人口比例将比不放开二胎时增加4%,增加规模达到1.28亿人。这部分新增人口将使房地产行业直接收益。
当然,长期来看,随着放开二胎后新一轮人口红利的形成和中国潜在经济增速的提高,各类行业都将最终收益。
实施二胎政策的重要意义地理题
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意义:
1、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3、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放开生二胎政策有哪些重大意义
全面两孩政策的调整,主要继于三方面原因。而“哪些重大意义”,也应该是在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中:
一是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育龄妇女数量逐步减少,特别是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下降较快。群众生育意愿发生转变,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
二是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
三是家庭规模缩小,养老抚幼、互助互济等传统功能弱化。
因此,遵循人口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背后有什么意义
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中国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二胎,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背后有什么意义?
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普遍二孩提高生育率
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国家全面放开二胎能提高生育率,但不会出现人 *** 炸性增长。二胎新政策实施后,2017年和2018年的生育规模可能会有明显增长,至于增长的有多高,还需要看未来的数据。人口专家陆杰华表示,“肯定比不放开要高一些,有堆积也是正常的,没堆积才是有问题。现在百姓在生育上也更加理性,毕竟受到的主客观影响也比较多。”
2、中国劳动力人口3年连降,新政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
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下中国的人口结构已出现严重扭曲。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6-59周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去年减少了371万,降幅超过2013年的244万。该年龄段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是在2012年,当年15-59周岁年龄段人口减少了345万。
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能有效解决劳动力供给的问题,降低劳动力成本,减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压力。陆杰华说,这也有利于对未来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毕竟我们国家主要还是家庭养老,这样也是为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一个方式,提供有利的人口环境。
单独二胎有什么重要意义政治题
无需再去费心地关注“单独二胎有什么重要意义”。
因为自2016年元旦起,全国大陆已全面实施两孩生育新政策。
也就是说,只要你们是只生育过一个子女的夫妻,都可以合法地生育第二个子女。
“单独二胎”政策已成了历史。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放开二胎会对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全面放开二胎对于中国的人口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据我们估算,中国如果全面放开二胎,仅育一孩妇女将在未来4年内将最多新生育5212万婴儿,保守计也在4000万-5000万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将有效提高,在长期内趋于1.8,即大体可以成功逃离低生育陷阱;人口规模将出现一定攀升,并在2045年左右达到作为峰值的16.3亿,随后缓慢下降;老年抚养比峰值将从不放开二胎时的45%下降到40%,并在2040年后逐步下降。
全面放开二胎对经济增速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人口结构稳定的34个国家作为分析样本,建立了人口年龄中位数-经济增速相关模型来测算人口红利。根据这一模型测算,如果中国2016年起放开二胎,放开后的前5年(2016-202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小幅度上升0.06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新的一轮人口红利形成,其对中国GDP潜在增速的贡献将逐渐上升,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潜在增速将分别平均提高0.44%、1.09%、1.54%、1.69%和1.72%,随后这一脉冲逐步减弱。
全面放开二胎将会带来哪些产业受益?从上面的测算不难看出,放开二胎对中国经济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中长期对老龄化的缓冲;对于经济趋势的短期影响相对有限。但即便如此,全面放开二胎则相当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找到了一个理论上的均衡解(具体效果要待事后验证),对中国资产在预期上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而且,部分直接关联产业仍将会从婴儿潮中受益。按16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粗略估算,二胎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1600亿。短期内,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中期来看,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房地产等行业也会部分受益。
主要观点
1.中国目前人口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而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红利优势将逐渐消失。同时,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持续的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和矛盾。过低的生育水平将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 ***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宣布了单独二胎政策。最近,卫计委正在制定全面二胎的相关政策,2016年可能全面放开二胎。“放开二胎”政策被认为是调整人口结构的重要手段。那么,放开二胎对中国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2.二胎放开对中国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后,中国每年的新出生人口将发生显著变化。由于中国目前存在规模庞大的仅育一孩的育龄妇女,因此放开二胎后,这部分育龄妇女将是政策调整的目标人群,历史累积的二胎生育能力将由这部分育龄妇女规模和妇女二胎生育意愿共同决定。为了测算出放开二胎后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将发生的变化,我们首先需要估算目标人群的规模。
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1%的抽样数据,中国0-30岁独生子女数量为1.58亿。2005年0-30岁独生子女在2014年为9-39岁。同时,以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0-4岁分年龄人口以及2012 年、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对应年份出生人口数为基础,可以推算出2014年0-8 岁分年龄人口数,结合独生子女比例,即可得到2014年0-......>>
以上就是关于放开二孩政策的意义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