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线描名画有哪些

   2022-12-12 09:20:07 网络340
核心提示:《奔马》近代 徐悲鸿 1941年作 纸本水墨 纵130厘米 横76厘米 徐悲鸿纪念馆藏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他是许多到欧洲留学然后又回国从事以提倡写实为宗旨的美术教育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在作画上,徐悲鸿青年时期以素描为最出

古代线描名画有哪些

《奔马》

近代 徐悲鸿 1941年作 纸本水墨 纵130厘米 横76厘米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

他是许多到欧洲留学然后又回国从事

以提倡写实为宗旨的美术教育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在作画上,徐悲鸿青年时期以素描为最出色,

所作人体,善于将线描与明暗结合起来,外形准确,风格简洁,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后以准确的造型、传统笔墨工具画人物、动物、花鸟和风景,

探讨融会中西的“写实彩墨”,在四十年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奔马》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画中奔马四蹄腾空,急驰而至。

准确的骨骼结构,逼真的外形动态,一气呵成,

水分充足的泼墨方法,形成独具个性的徐悲鸿画马模式,

从而对传统画马有所超越和发展。

《蝙蝠迎风图》

近代 高剑父 1945年 李时佑藏

《蝙蝠迎风图》似乎很少从过去的中国画中见到,

唯民间画工有“五蝠捧寿”、“蝠来吉祥”等彩画。

此图将蝙蝠的头部用深墨大点,因宣纸的洇透,

四周有毛茸茸的感觉,蝙蝠的鼻尖上翘,

两点深墨画出二只大耳朵,左右翼的设置,

根据蝙蝠双翅的结构,翼尖加深墨,蝙蝠的形象颇为生动。

画面右旁,数株柳条,中锋出之,添上叶子,画面重点突出,富有新意。

《苍松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1923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苍松图》画两棵松树,并列直干冲出画面,相互映衬,

在画松树主干时一笔直下,不作屈曲,再在主干上画出枝干,

在画松针时用浓墨深墨,再以干笔画出鳞片,使主干显出苍老斑剥,

再加深墨点苔,枝叶错落,有聚有散,益显郁勃古朴,苍劲浑雄,

形似狂怪,如若怒龙伏虎之态。吴昌硕在一幅巨松树上曰:

笔端飒飒生清风,解衣盘礴吾画松。

是时春暖冰初解,砚池墨水腾蛟龙。

《风雨鸡鸣》

近代 徐悲鸿 纸本设色 纵132厘米 横76.6厘米

画左上题:“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丁丑始春,悲鸿怀人之作。桂林。”

题诗取自《诗经》风雨篇而另有寓意。

1937年(丁丑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画家借“风雨鸡鸣”的诗意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画中立于峻峭巨石上的一只冠红似火的大白雄鸡,

挺胸昂首望天长鸣;石旁象征民族气节的墨竹丛生;

背景为“风雨如晦”的漫漫长空。

《枫鹰图》

近代 高奇峰 纸本设色

此图画一截粗大的枫树,横斜于画面,

着意表现倚枫栖立的老鹰若有所思的神态。

老鹰头朝下视,两爪扒住枫树,双翅振起,

像似刚刚落下,形态、神情俱自然。手法上,与高剑父有很大的不同。

奇峰对画面的处理,笔法更加趋向精巧。

枫树老节,用浓墨重笔以撞水、撞粉法。

显然在居廉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借以获得更加悦目的艺术效果。

尤其是树干和树叶的处理,充分利用撞水法,

不仅使树干立体,而且有水彩画和没骨法效果,

树枝两边深,中间淡,工秀而有变化。

《孤猿叫雪图》

近代 高奇峰 1916年

画家着重描写了高山深谷的环境,一枝松树垂下,树枝上厚厚的积雪。一只猿猴,吊在树枝的末端,前肢抓着树干,左足蹲在枝干上,右足凌空,气氛紧张,尤其是猿张着嘴巴,眼睛朝上,正在喧啼的真实情状,以及刻画猿的脸部毛发很有天然浑成的效果。从画法及表现技巧看,还未能充分利用撞水、撞粉法,主要是传统的笔墨,但全画的渲染,为了突出一个“雪”字,以渲染整个的环境氛围。

《荷》

近代 张大千 纸本设色 1935年

张大千(1899—1983),画荷叶大笔劈扫,把用于山水画上之“荷叶皴”,加以粗放,回用到荷叶自身,顿觉别具神采。接着,复以工笔画花,挺秀劲健;画叶放笔直干,痛快淋漓,似瀑布般奔腾着、呼啸着、宣泻而下,势不可挡,以其写意性和阳刚气控制着画面,生机勃发;而画花却婀娜写实,饱满丰腴,晶莹而妩媚。她不仅展示着秀色可餐的柔美,更显示了同墨叶互补的大气,复笑着,摇曳着,将缕缕幽香溢满乾坤。

《荷花蜻蜓图》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纵39厘米 横35厘米

齐白石诗词、篆刻、书法无不精工,山水、花鸟、

昆虫、人物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此画构图奇特,一花、两叶,穿插得非常巧妙,

尤其是几片朱红的花瓣,掩映于墨色的荷叶之中,

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十分谐和。

叶间蜻蜓,款款而飞,俯视荡漾的微波,真使人夺“十里荷塘”之想。

《荷蛙》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1954年 北京荣宝斋画店收藏

齐白石天赋聪颖, 又勤奋刻苦, 他幼时涂鸦,

就喜欢表现周围熟悉的环境, 十多年的雕花艺匠经历,

画像经历, 数以千万计的写生、临摹和默画,

培养了他对人物特别是乡村自然物像惊人的洞察力和记忆力。

鱼、虾、蟹、蛙, 在齐白石作品中出现最多。

他笔下的青蛙, 活泼可爱, 就像是终日玩耍淘气的孩子。

《荷蛙》是画家91岁高龄所作, 描绘秋田的荷塘, 四只青蛙自由自在, 活泼可爱。

《红荷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红荷图》似不经意,布局却很别致,仅画三张荷叶,

占有画面绝大部分,因他用羊毫软笔,画荷叶、

荷梗任情挥洒,奔放雄秀,湿笔有韵,枯笔有气,淡而不薄,

深而不板,刚柔相济,润而不洇,笔笔有力,墨法笔滋,意境清新、静穆。

二朵红荷敷薄色,质朴而惹人注目,芦苇纯以淡色出之,与荷叶深墨成对比,

主次有别,层次分明,气势磅礴,是真正的大写意,具有独特的格调。

《红梅顽石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吴昌硕画梅花,有缘物寄情、写物附意的特点。

他曾在一幅梅花上题云:“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技。”

《红梅顽石图》据跟随他多年的学生、

最具有代表性的继承人赵云壑的题跋,可知是吴昌硕的晚年之作。

一块石头,水墨淋漓,数株梅枝蟠曲向上,铁骨铮铮,似作家之法画之。

花似锦,红艳欲滴,千姿百态,有含苞等放的,有盛开吐蕊的,

仿佛使人感到凌风傲霜,能闻到一缕缕的清香。

《葫芦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此画其用笔灵活,似漫不经心,随手点染而神采天然,

尤以叶子和藤蔓,表现活脱、自然,下面几只葫芦饱满而憨态可掬。

恣纵的笔路,虽然纷披满纸,仍然可以识得他形笔运墨的踪迹。

《花卉》

近代 吴昌硕 王一亭合作 纸本设色 吉林省博物馆藏

此图为艺术家们雅集一堂时所绘。

王一亭画水仙、佛手、盆架。吴昌硕画梅花。

王一亭所绘水仙用没骨法,笔力不如吴昌硕老到古朴。

吴昌硕画梅花,圈花点蕊苍劲简老。

《花鸟》

近代 张大千 纸本设色 1934年

1934年,张大千与其兄善孖北上,9月9日,北平中山公园举办正社画展,有张大千的作品40件。此幅《花鸟》系应友人之邀所画屏风之一,画家自谦地说:漫画“曩素所不习者。呈正。人好用其短,可笑也夫。”在其屏风画疏淡的装饰味道上又不难让人想起他早年赴日本留学学习绘画与染织的经历。60岁前,张大千集中精力临摹,诸类画种,各种流派,无分亲疏。由石涛、朱耷追徐谓、陈淳及宋元诸家,直至敦煌壁画。其画风亦由近似石涛、朱耷而变为晋唐宋元风范。从他这幅36岁时的《花鸟》,到他46岁时的《白头红色叶》,即可明鉴其变化轨迹。

《花鸟》

近代 高奇峰 纸本设色

此幅《花鸟》是高奇峰为岭南大学上海分校所作,可谓精品。

画右伸出的树枝,运用撞水、撞粉法,先以深墨,再以撞水、

撞粉、颜色在干燥过程时沿所描写的事物边缘累积,

树叶勾茎,技法变化繁多。树枝上停着一只白翁,

张嘴,眼旁黑色与嘴相连,颈至背黄赭墨相混,

右翅膀扇开,歪斜的身子与左翅相交,

尾巴垂下一条硬而细的小腿扒着树枝。

这鸟从技法看似水彩画,但却坚实浑厚,

既有中国传统花鸟的技法,又吸取了西洋技法,

从而使鸟成为画眼。

《鸡菊图》

近代 陈师曾 纸本设色 纵132.6厘米 横46.3厘米

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字师曾,号槐堂,又号朽道人,江西义宁人。

与齐璜交往甚深。人物、山水、花卉俱有功力,尤长写意,师事吴俊卿,

出入陈淳、徐渭、李鳝、赵之谦诸家,而又具有自家面目。

此图意境新颖,笔墨超远,富有独特的情趣。

《蕉雀图》

近代 陈树人

陈树人绘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写生,

他常说:“写生绘画的基础,能写生詹后画中有物。”

《蕉雀图》不受传统技法的束缚,是对景写生之作。

他画蕉树干,一笔到底,用笔的变化不多,

但却注意被折断了的黄叶子,已垂下伤失生命枯槁发蕉的叶子……

干上的叶子,由于对景写生,状态各异,那弯曲垂下的叶枝上,

站着一只麻雀,我们仿佛听到他喳喳的叫声。

画家那清新、刚健、质朴感人的物象,使人感到亲切而新鲜。

《菊石图》

近代 陈师曾 1916年

一块大石布满了画面绝大部分,钩花点叶,

布列有序,黄、红、白三色,各色菊花艳丽芳菲,

争妍斗奇,形成一幅缤纷斑斓的立体画卷。

陈师曾画菊有时寓有身世之感,如他为贺吴成再婚画的一幅菊花上题菊花诗云:

“事往去年花,今年岂无再?

从容续坠欢,俯仰发新慨。写此诗赠君,愿与人常在。”

画家悼亡两次,结婚三次,对于朋友的再婚,自然会引起自己的感慨。

他画菊,有时以草书笔法,一气呵成,可谓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给人美的享受。

《菊石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菊石图》是吴昌硕以惯用的斜对角章法而作,

集中在画面左边,靠顶角画有姚黄大菊,双钩花瓣,

浓墨点叶,枝干上有两个花蕾,下面有巨石一块,数朵魏紫,

中间隔着一朵白菊,昂首怒放,风姿绰约,浓墨深叶衬托着花朵,

花枝扶疏,画之右下角点着大小不同的墨点,各种盛开的菊花,

呈现出鲜艳多姿,神韵秀丽,凌风傲霜,

可见画家寄托着他清高脱俗的精神品格。

《兰花图》

近代 潘天寿 纸本设色 纵133.5厘米 横33厘米 私人收藏

潘天寿是继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后最富有创造性的传统型画家。他的艺术渊源广而杂,其所吸取却专而精。他一方面学习以吴昌硕为首的金石笔法,自己也研究篆刻、摹写墓碑;另一方面则宣布承继浙派,要一味霸悍。潘天寿是一位喜欢倔强、雄健、深沉、奇伟的人。《兰花图》却讲究大小、疏密、正斜、错落等章法结构,从而使得小品也隽永,韵致独到,生动洗练,应了郑板桥所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追求。

《兰石图》

近代 潘天寿 纵95厘米 横34.5厘米 私人收藏

传统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深受中和思想的影响,总要求刚与柔、拙与巧、似与不似、实与虚、情与理、平与险的平衡与和谐。潘天寿恰恰反其道而行,要履险境,走极端,喜奇兀、强倔、壮伟甚至丑怪的造型、造境,寻找自己的艺术道路。此《兰石图》体现了潘天寿那种“用小构图不大幅”的创作原则,择其精华,去其芜杂,言简意赅,回味无穷,笔愈简而气愈壮,而且气盛、势旺、力足,近世罕有与匹者。

《荔枝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纵109厘米 横34厘米 私人收藏

吴俊卿(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号缶庐,又号苦铁,浙江安吉人。

工篆刻、书法,善画花卉,近效赵之谦、张学广,远师陈淳、徐渭、朱耷、原济。

墨笔设色,无所不工,又常以篆法入画,笔力雄健,气韵磅礴,为近代画家之一。

是继任伯年而起的海派主将。

吴昌硕工诗书纂刻,擅石鼓文,善画花卉竹石,

被称为“雄健古茂,盎然有金石气”。

图中荔枝,直干耸出,迥殊凡态;

枝头果实实,信手点染,表现得十分腴润。

《岭南春色图》

近代 陈树人 1929年

陈树人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杰”。

陈树人的艺术风格超然于传统的束缚,更加重视现实对象的写生。

陈树人曾对高剑父说:“子为其奇,我为其正,奇峰先生则执中。”

就把他们三人不同的风格谈清楚了。

《岭南春色》截取红木棉树之局部,巨柯挺立,

满树猩红的花朵,艳丽引人。

红木棉树是岭南著名的花树,人们称誉它为“英雄树”。

开起花来,正像诗人们赞颂的“红花朵要破春寒,挂满枝头百尺竿”。

《梅花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纵159.2厘米 横77.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梅花图》构图奇特,几条竖直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

右上侧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于主干之间。

梅花先用写意法勾勒,再填颜色,梅干梅枝的处理,

粗看似乎不合常规,然而细细品味,枝干横竖交叉,杂而不乱,

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生活气息。

画家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金石趣味。

此画是吴昌硕花卉画的奇绝之作,苍劲俊朗而洒脱随意。

《墨荷图》

王震 纸本设色 纵150厘米 横81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王震(1867—1938),字一亭,号梅花馆主、

海云楼主。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北郊白龙山麓,

故四十岁始以白龙山人为号。平生信佛,法号觉器。

山水、花卉、翎毛、佛像兼长。

此画中荷花师从吴昌硕,为大写意,笔力虬劲而老辣。

《牡丹水仙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1923年 吉林博物馆藏

《牡丹水仙图》画面下端为二排由左向右斜的水仙花,

钩叶填石绿,花正盛开,画面中间为一块大石头,

石后为一排大写意牡丹,红花钩叶,三段式的构图,

穿插有致,前后错落。

画家在谈创作牡丹的经验时说:

“画牡丹易俗,画水仙易琐碎,只有加上石头,才能避免这种弊病。”

此画颇有气势,水仙、石头、牡丹三者结合,

整体感很强,显得生机蓬勃,光彩照人。

《枇杷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1917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清代恽寿平曾画折枝枇杷,并在画上题有:

“笔端乱掷黄金果,不屑长门买赋钱。”

吴昌硕在另一幅《枇杷图》上有:“五月天热换葛衣,家家庐橘黄且肥;

乌疑金弹不敢啄,忍饿空向林间飞。”

枇杷鲜果,盛产苏州洞庭东山,有白沙庐橘,小者味甘美,

大而白者极酸,树叶可做药材。

《枇杷图》,枝干从上而下,笔能力透纸背,并列树枝,

相互衬托,树干桠杈,果实累累。

他画枇杷,一笔圈成,在纸未干时,点上墨点,

使黄金果更加惹人注意,并具有新鲜欲滴、饱含水分的感觉。

《牵牛花》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1952年

《牵牛花》是他晚年之作,

画跋云:“予偕山子晓霞山之西,大岩之东,岩之牵牛,常有花大如斗。

予九十二岁时,一日翻旧簏得予少年时手本,九十二始用之”。

由此可知,画家所画之物,是他早年时的稿本中得来。

他还曾为梅兰芳画过牵牛花,“梅畹华家牵牛花碗大,人谓外人种也。

余画此最小者”。

《牵牛花》用笔老到,聚散穿插很有讲究,

笔力健爽,红的花朵,黑的墨叶,鲜明大方,

形成墨线丛中朵朵红花,娇丽动人。

《清供图》

近代 陈师曾 1918年

此图画一陶盆,以重墨画石头,旁养盛开的水仙花,盆后有瓶,插有二朵菊花。

菊极淡,数叶稍深,疏朗且有清逸之趣。整幅画静谧清雅、高洁。

用笔宛转,潇洒流利,笔简而不空,层次有条理,

既有成法,又不拘于成法,任意为之,自饶清逸,

独有风貌。同时配上他的题画短句:

“供养水仙花,开到盈盈欲折。一片岁寒清思,共芳香幽绝。

碧天云净雪初消,又见风吹叶,人意钟声俱远,有一轮冰月。”

题句清新隽逸,与画互相映衬。

《秋虫菊石图》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纵98.9厘米 横33.2厘米

齐白石(1863—1957),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

篆刻家, 原名纯芝, 后名璜, 字渭清, 又字兰亭,

号濒生, 别号白石山人、寄园、寄萍堂主人、阿芝、三百石印富翁、湘上老农等。

齐白石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农家, 他自小砍柴,

上了半年村馆就学木匠, 给人作雕花家具。

此幅作品,笔墨与构图,俱臻佳妙,一叶红菊,

斜垂画中,色彩鲜妍,视以淡墨石头,气势峭拔,

石上著一纺织娘,更添生趣,

自题云:“满地红云粲菊英,题诗牵动故园情,

十年百劫家难想,可有山中纺绩声。”

《秋荷图》

近代 陈师曾 纸本设色 1916年

画家在画上题:“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怕听江头江水声。”

画面构图饱满,莲梗莲叶布局别致,荷叶有的已枯萎,

有的正富生命力,莲蓬挺立。

用笔秀逸多姿,刚健活泼,矩法森严,精气内涵,毫无剑拔弩张之气。

坚实沉著,锋芒尽敛。用墨又能燥湿浓淡,任情挥洒,画面生动自然。

画家在诗旁盖有朱文“深知身在情长在”的印章。

这是他有感而发。

这颗印章是陈师曾为纪念他的亡妻汪春而作的,章的边款:

“师曾悼亡乃有此作,灯前自赏,不禁泫然。”

《秋实图》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横35厘米 纵101厘米 私人收藏

齐白石的花鸟画最为世人称道, 他既能作细如毫发的工笔草虫,

又善画简而又简的粗笔大写意, 有时将这两种方法和形式结合起来,

创造出奇妙、精绝的“鱼虫花卉”。

此《秋实图》笔简而意俱到,画家从精微处着手,

将挺立在枝叶上的螳螂和麦穗下双飞的彩蝶,

描绘得风姿生动,意趣横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构图也很奇巧,右边饱满而左边空旷,空白处签上

“三百石印富翁白石五百零二甲子”,使画面显得整体疏宕,节奏感极强。

《秋蟹图》

近代 潘天寿 纸本设色

潘天寿擅画写意花鸟和山水,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石涛)等人,近受吴昌硕影响;其画破常规、创新格,布局敢于造险、破险,笔墨浓重豪放,有金石味,色彩单纯,气势雄阔。书法从钟繇、颜真卿、史孝山人入手,后学秦汉、魏晋碑文,参以卜文猎碣。画中题识,疏斜跌宕,有黄石斋(道周)风。善诗,能治印。亦画人物,并长于指画。这幅作品画一只肥大的螃蟹从盛蟹的竹篓里爬出来,很有生趣。竹篓用淡墨勾勒,清劲潇洒,螃蟹用重墨,笔笔写出,形象生动。淡色竹篓和重墨螃蟹,形成了对比,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日长如小年》

近代 徐悲鸿 纸本设色 1931年

此画左下角题:“日长如小年。

辛未夏至写第二幅。元作赠宗白华兄矣。

静文爱妻存。悲鸿。”

以往不少人画鹅多画鹅群在水中游泳嬉戏的情景,

此画所选取的描写角度和意境完全不同。

画中的三只白鹅卧于岸边的沙土上休息,

呈相互关爱状,画面充满阳光感,背景是一片生长茂盛的芦苇。

画面色调给人一种暖融融的审美感受,

画家借描写鹅与鹅的相互关系,

似乎在抒发人与人之间相互应有的关心和爱护的情怀。

此画在笔墨及设色上既有传统水墨写意画的特色,

又借鉴吸收了西洋画的某些技法特点,

如在环境色对鹅的白色羽毛用色的影响等。

《荣贵图》

近代 陈师曾 纸本设色

《荣贵图》是以芙蓉和桂花相结合的谐音。

画家用大写意的传统笔法,写出六朵红艳艳芙蓉花。

白粉钩瓣,耀眼夺目,并以墨绿的叶片扶衬,下面一枝红桂,

浓墨钩茎点叶,枝叶间朱红添苍,红、绿色鲜明不让,

显示出荣贵的高雅格调,并傲秋霜。画家以折枝的形式,

结构严谨,主要通过活泼多姿的笔墨钩染,花繁野密,富有生意。

因为陈师曾是学生物的,他对花草的实物形态结构组织,

知之甚深,固能在笔力中求气势,比较真实的画出芙蓉和桂花的自然形态。

《芍药图》

近代 吴昌硕 纸本设色 1923年 吉林艺术学院藏

吴昌硕画花卉手法也像“百花争妍”那样丰富多彩,

种类繁多,有桃花、辛荑、芙蓉、牡丹、芍药较为艳丽、富贵;

另一类取梅、兰、竹、菊较为清疏淡雅,尤为吴昌硕所崇尚,喜爱。

芍药具有艳丽富贵、姹紫嫣红的品格,在花卉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芍药在吴昌硕晚年的作品中大都烂漫开放,用鲜艳的胭脂红来设色、

花瓣含有充分的水分,故能显出动人的光彩,再加茂密的枝叶陪衬,

很有生气,使大写意花卉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世世太平图》

近代 齐白石 纸本设色 1952年

白石老人出生于湖南湘潭县杏子坞星斗塘一个贫农家里,

一生饱经饥寒患难,憎恨旧社会的贪官污吏横行霸道。

并亲自体会到人民的痛苦。

因此绘画上能爱憎分明。

他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能同广大劳动人民相一致。

《世世太平》就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学理想,

也是画家对人民、对祖国、对和平充满热爱,充满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世世太平》画家用羊毫大笔画出二只柿子,篮里盛着二只大寿桃。

为了画好鸽子,老人还买来鸽子,养在家里,日夕观察其特征。

他看了毕加索画的鸽子,创作《和平来临》,

他说“毕加索画鸽子飞时要画出翅膀的振动,

我画鸽子飞时画翅膀不振动,但要在不振动里看出振动来。”

《双马图》

近代 高奇峰 纸本设色

高奇峰(1889—1933)画马与中国传统的画马方法不同,

他吸取了西方艺术写生法和几何、光影、远近等技法。

他画马具有逼真的本领。《双马图》画两匹马,

前一匹棕褐色,后一匹为灰白色,根据对马的结构、

解剖、光照远近,以坚实的素描功夫和明暗结构,

一笔不苟地画出物象的形态,层层晕染表现了马各部位的体积感、

质感和明暗关系,将马画得油光锃亮,不同肤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而创造出既具有写实的科学因素,又有传统艺术意念的现代美术。

他的作品具有雄健与俊美兼而有之。

《四季图》

王震 屏 纸本水墨设色 尺寸不详 (日)私人藏

王震早年得任伯年指点,后师吴昌硕,构图奇崛,笔墨雄劲,

设色浓艳,肖似吴氏,为海派最后一位领袖。

此四屏幅饱醮浓墨,酣畅淋漓,很有气势。

在此选二屏,一屏题:“珠光鱼影。癸亥冬仲。

白龙山人写。”二屏题:“百丈松能拔地起,一声鹰欲凌霄鸣。

什么是花鸟画?花鸟画一般以什么为表现主题?

1、据史书记载,到六朝时期,已出现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萧绎的《鹿图》等,虽然已看不到这些原作,但著录资料已表明当时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

2、简介

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动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形态逼真。

3、名家

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齐白石的花果、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朱宣咸的梅花、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陈之佛的工笔重彩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绵延不绝。

国画花鸟画画法诀窍

花鸟画 中国画的一种。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动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 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绵延不绝。参见“四君子”。 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 鳞介等支科。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它往往通过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类题材的绘画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特点。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可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和小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花鸟叙论》,深入地论述了花鸟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此后,画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更趋多样。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以线描为主要手段的白描花卉亦兴起于同时。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花鸟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传统,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齐白石这样的花鸟画大师。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 所谓写生就是“移生动质”,就是“变态不穷”地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谓寓兴,通过花鸟草木的描写,寄寓作者的独特感处,以类似于中国诗歌“赋、比、兴”的手段,缘物寄情,托物言志。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就是追求象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就是不因对物像的描头画脚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 为此,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表现在造型上,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 在构图上,它突出主体,善于剪裁,时画折技,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而且在写意花鸟画中,尤善于把发挥画意的诗歌题句,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书写出来,辅以印章,成为一种以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 在画法上,花鸟画因对象较山水画具体而微,又比人物画丰富,所以工笔设色更具写实色彩或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而写意花鸟画则笔墨更加简练,更具有程序性与不可更易性。

寻古派艺术大师张大千

导读:国画中,花鸟画法比较细致,下面教给你如何画国画的花鸟画,传授给你花鸟画法的诀窍,请看下面详细内容,希望对学国画的同学有所帮助。

花卉的观察 学习画花卉,除了要多观赏及临摹古今名画以外,还要对 实际的花卉深入的观赏与写生,了解花的枯荣及霜晴雨露中的情态,兹从花朵叶与枝干等各部位简述其结构与生态.

(一)花朵:花朵经常是画面的主题,一般花朵包括花 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几部份,花瓣有单瓣与重瓣(复瓣)之分,花形有离瓣合瓣之别,牡丹蔷薇花等是离瓣的重瓣,梨花 木棉花等是离瓣的单瓣,牵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单瓣,大部 份的花卉都具有单瓣与重瓣的不同品种,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木槿梅花等,花蕊有长短多寡的区别,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 蕊都在一起,雌雄异株者仅有小蕊,或仅有大蕊,有的花蕊较 明显,有的较隐密,都需仔细的观察,花萼亦因花的种类而异,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丝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长 在一长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长,山茶萼像鱼鳞等。

(二)叶:单叶植物从枝或茎长叶时,叶序有对生互生 轮生丛生等,复叶植物有的成羽状掌状鸟足状,有的是二重复叶,形式更为复杂,必先了解其生长的规律,才不致在繁杂中 发生错误,叶有叶柄与叶脉,形状有尖圆长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

(三)茎枝:可分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 木本枝干挺 硬,有些相当粗状,草本的茎大都较嫩,有的变成右旋或左旋的蔓延,有的还长有须状的攀缘茎。

花卉的写生

各种花卉在早晨或上午比较清新,生气勃勃,是写生的好 时间,写生是为创作收集素材,如果是为了工笔画的需要,就必须作细致的描写,有时我们在画面上需要多朵花聚在一起,写生收集素材的时候,就要有正面的、反面的、侧面的、斜 面的;有完整的花朵,也有被枝叶遮住一部分的花朵,既有小花蕾,也要有将绽的大花蕾。叶子也是如此,除了成叶外也要 有嫩叶及嫩芽,并注意阴阳向背,大小穿插。枝干也要有主干 、支干之分,以及在在画面上的姿态和疏密。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针对目的写生收集素材时,首先要注意到的问题。   虽然花鸟画不像山水画常有移动视点的表现法,通常视 角比较稳定,但我们观察时可运用移动视点的方法,选取最美 角度写生,并注意花、枝、叶的大小比例。画花朵可从花蕊花瓣入手,通常先画最完整、最前面的一瓣,再四外扩展,花瓣 太复杂的可进行概括,要注意其造型美。画叶也是如此,除了 注意叶序、结构之外,也要注意仰、垂、向背与疏密、前後叶的变化,最後画枝干,大干还要画出皮纹,如梅花的大干要苍 老、皮纹要斜皴,小干要挺拔有力,桃干皮要横皴,松干皮要 鳞皴,紫薇花干皮较光滑等不同种类的枝干特点。

花卉的写生,宜从折枝花卉开始,折取花叶易於入画的一 枝,插於花瓶中详细观察,花蕊被遮盖的也可拨开,研究细部结构。对於简单的折枝熟悉後,可以选取整株花的一角来尝试 或全株花的写生,由於枝叶复杂,须选择适当的角度,并做大 幅度的删减或调整。总之花卉的写生并不是画植物的插图或说明图,需主观的取舍与美化,并强调意趣的表现。

鸟类的观察

禽鸟在中国画中又称为「翎毛」,可区分为水禽与山禽两 大类,依其生活习性,又可分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鸣禽、雉禽等类,各类的特微与习性如下:

(一)涉禽:栖於浅水中捕食鱼虾,它的嘴、颈、脚都很长。例如鹤、鹳、鹭鸶等。

(二)游禽:喜欢在水中游泳,嘴扁平,脚短,趾间有蹼,多捕食鱼虾和小虫。例如海鸥、野鸭、鸳鸯、雁、信天翁 等。

(三)猛禽:双翅强而有力,嘴形如勾,脚夷尖锐,性情猛悍,专门捕食小动物。例如鹰、鹫、鹗、隼等。

(四)攀禽:多数上嘴钩形,下嘴较短,足趾二前二後,能用夷攀抓在树干上。例如鹦鹉、啄木鸟等。

(五)鸣禽:喜欢鸣叫,一般小鸟多属此类。例如维、莺、画眉、伯劳、黄鹂、八哥等。

(六)雉禽:属於栖地类禽鸟,身体较大毛色美丽,尾长,嘴形与鸡类似,多生长於山林矮木丛中。例如雉鸡、锦鸡 、长尾雉、孔雀等。禽鸟是卵生,故其身体(不包括头 、颈、脚、尾等部位)呈蛋形。因生活环境与习性不同 ,其嘴、脚翅及尾也各有不同的比例与特微,一般而言,水禽(涉禽、游禽)大多嘴长而尾短,山禽(鸣禽、 攀禽、雉禽)大多嘴短极尾长,嘴勾者食肉,细尖者食 虫,嘴长者食熊虾,食壳者嘴粗而厚,成圆椎形。能长 途飞行的鸟翅膀大都较长,且发达,水禽中多长颈者,以便迅速出击,啄夹鱼类。此外如头形、眼精的颜色及 位置的高低,各有不同,也须把握其特微。

鸟类遍体生长羽毛,细密的绵羽有保温的作用,此外也有 半绵羽,以及许多形状不清楚,层次繁多而叠列成一大片的感觉。另一种是羽片形状较清楚,如翼、尾的羽毛,皆有详细的 名称,应仔细观察不同部位的羽毛形状及其叠列的关系,以求 熟悉鸟类羽毛的组织与秩序。

此外尚须明白禽鸟的雌雄,禽与兽绝大部份都是雄的较美 ,少数雌雄的羽毛一样,但是雌鸟总比雄鸟略小,鸟的翼及尾,超左或超右是雌雄相反;雌鸟的右翼及右尾翼在上,雄鸟的左翼及左尾羽在上。鸟类的喜、怒、哀、惊,表现在翼、尾及 姿态上,亦有不同。

   鸟类的写生

鸟类除了结构复杂外,又活泼善动,要以真鸟直接写生, 对初学者是一大挑战,刚开始不妨写生鸟类标本。画标本的优点是可以从各角度详细的观察细节,甚至重要羽毛的数目也可 慢慢的数清楚,尤其是画工笔翎毛,标本的观察助益颇大。然 而画标本的缺点是容易画出动态生硬呆板,甚至形状比例失真的作品。标本虽从真鸟剥制而成,但经人工填塞棉花於体内, 容易变形,鸟的眼珠亦不依类别的不同而变化,通常装上统一 的人工替品。张开的翼及脚都家铁丝支撑重量并维持形态,往往因为制作者疏於观察及技巧不足,而使关节变化失真,生硬 挺直,或重心不稳,羽毛凌乱等缺点。初学者了解这些极可能 发生的症状之後,不妨比较鸟类的参考书籍图片,或前往鸟店、动物园甚至野外观察,并可藉照相机的功能,凝固瞬间的动 作,作为写生的辅助参考资料。

作过鸟类标本观察之後,即可尝试笼中鸟的写生。最好到 鸟店选购一种平时熟悉而温 驯的小鸟,最好价格不要太高, 又容易饲养者,作为写生的对象。首先要观察其各种动态,如 踏枝、啄饮、搜翎、欲升、欲降、鸣啼、缩颈、飞翔..,等不同的动作,并将其特徵记忆下来。写生之前不妨仔细的观察, 并发现它最常重复出现的动作,或持续最久的型态作为写生的 选择,以铅笔或毛笔做速写,鸟的姿态改变时不妨依记忆修补,或等待其出现相同动态时,再迅速掌握,如做详细的描绘较 费时,需耐心的画画停停,分几次描绘完毕,而创作时最好也 能经常观察,才容易捕捉到禽鸟的神态。

笼中鸟的行为动作与在大自然中的秦鸟略有不同,就如同 在监狱中的人和外面自由人的表情动作有别一样,为了表现『好鸟枝头亦朋友』的自然情趣,了解每一种鸟的生活环境与栖 息之态,最好到山林野外做实地的观察,配合望远镜赏鸟更佳 。每一种鸟的习性与姿态不尽相同。如燕子与鸽子是不站在树枝上的,鹤与鹭鸶是拳一足而睡,乌鸦与喜鹊的动态绝不相同 若不仔细观察,张冠李戴,旧部合乎物态,物理与物情。此外 鸟类栖宿或非翔时,头必迎风、如背著风、羽毛必定掀起来,这也应该注意到的现象。

速写时可先画出鸟的主要形体(蛋型)在根据头部的动态 (如伸头、缩颈、扭转等)添加头部(头部大致也成蛋形),再添加翅、尾与足部。爪在平地时需踏的稳,在枝上需抓的紧 。非翔实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不可两者同时伸展。最重 要得是身体要有重心,型态力求生动活泼,才能表现出生命力。

   白描画法

白描画法是指以墨线描绘物体,不著颜色的画法。在人物 、畜兽画方面也有白描画法,譬如两幅最早的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即以白描法表现,我国古代称之为「白画」,北宋的李 公麟是这种画法的代表性人物。

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也可渲染淡墨。画线条时,要使笔 墨结合形相的特质,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浓淡,皆要以所表现对象的质感或特色为依归,譬如以较细较淡的线条画 花瓣容易表现出其娇嫩柔软;以较稍粗稍浓的线条画叶与枝梗 ,较易表现其硬而厚的质感;以略乾且下笔、收笔皆虚的细线条画禽鸟的羽毛,较易表现羽毛蓬松而柔软的感觉。

中国画是线条的雄辩,尤其在白描画中,线条的优劣是一 幅画成败的主要关键。白描画运笔宜以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和速度要均匀,钩出的笔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 涵蓄在内,不宜显露於外;缺乏涵蓄的笔墨,不耐久看。锋芒 过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现出一种霸悍的气象,有时尚可减低某些花卉、禽鸟的美感,故白描画的线条要「寓刚建於婀娜中。

此外运笔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呆滞,务必要有「无往 不回」之意,腕力气力一定要送到头,止笔向上提时,也不可轻率潦草。至於在花卉白描方面,依据 吴学让教授提供的示范有三种主要的线条,一为起笔停笔(一字描),适於画叶梗、 竹干等。二为钉头鼠尾描,适於画叶筋、叶片等。三为连续弧 线描,适於画花瓣。下图是禽鸟的局部画法示范,画鸟的顺序是先画嘴的当中一长笔,再画上颚和下颚各一笔,再依次画眼 圈、点眼、头额、背、翼、胸、腹、腿、爪、补尾。画细毛的 线条落笔与收笔较轻,中段略粗,若落笔太重,不易表现出羽毛的质感。

双钩填彩画法

双钩填彩画法是用线条钩描物象後在填色的画法,又称钩 勒填彩法或双钩设色法,是从白描的基础上染色彩而成。它的起源甚早,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已见此种画法,五代画家黄筌是双钩填彩法的代表性画家,其线条纤细,赋色艳丽 ,是北宋院画花鸟画法的主流,另有江南的徐熙,也用双钩填 彩法,但风格野逸,较注重线条的趣味及墨韵,後世的花鸟画家 ,用笔多取法徐熙,用色取法黄筌,并兼取两家的神似逸 韵。

画双钩填彩法应选择熟纸 (纸) 或绢,先用墨线双钩白 描後,准备两只羊毫笔作渲染,一只蘸色,一只沾清水,要先练习一手执两只笔,并能灵活交换。设色时颜色要淡,应多染 几次,将花、叶内侧( 或中央 )的'颜色以清水笔推染至边缘 ,清水笔内的含水量要适当,水太多会留有痕迹,太乾则渲染不开。渲染完後,如原来的墨线已经模糊不清,可用重色在重 钩一次,钩一次,称为「勒」,同时也可从画纸背後托染,使画面的花叶颜色更加浓厚、均匀。花卉渲的方法有三:

(一)先後染:先将花朵的颜色最淡的颜色底(既平涂打底)再用其他颜色分染,通常白色、粉红色、浅黄色的可花先用白 粉底,在用浅绿、洋红、藤黄等色分染。 叶子可先用草绿底,再用花青分染。

(二)先染後 :紫红色或深红色的花卉,可先用花青(或淡墨)自内侧向外分染後,再红色,染叶也可先用花青(或淡墨)分染後,再 草绿。

(三)接染画法:譬如粉红色的荷花瓣,尖红,根部稍带淡绿色,可先用白 粉 底再用洋红由尖向内分染,并立即用 淡绿色由内向外分染,在水份未乾前接合。局部虫蚀的破叶,亦可用接染法。

於禽鸟的赋采法略有不同,下图为吴学让教授的示范,首先白描後以淡墨分染,然後以颜色第二次分染,乾後第三次铺色,接著第四次梳毛,第五次铺色 梳毛(丝毛)是化翎毛(或畜牲)所常用,为了强调羽毛松软而细密的感觉,

   没骨画法

没骨画法是不用墨线钩勒、直接以色彩绘画物像的画法。 没骨画法相传为北宋徐崇嗣所创,此後画者极少,清初的恽寿平是复兴此画法的大师,影响近代甚大。

没骨画法也以使用熟纸较恰当,因不用墨线,故以留白的 「水线」来曲分前後叶或花瓣与花瓣之间的关系,有以白当黑的味道。没骨画法也可细分为几种表现方式:

第一种较工细如 双钩虿填彩法,只是略去双钩的墨线,靠色彩的层层加染而成。

第二种画法略为疏放稍带写意的笔意,直接以色彩点染,一次完成。第三种画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类似的色彩点染局部,类似破墨因为使用熟纸,故产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带斑驳的色彩变化。

一般而言,白描画法、双钩填彩画法与没骨画法机皆属於工笔画法的范畴,应注意其形态的完整与结构的清楚,初学者在画前可先钩一张同尺寸的速写稿,置於画纸下,则构图、形状有个依据, 能专注色彩与运笔的趣味,无论以那一种发方法画花、叶,色 彩皆要有浓淡的变化,一只笔沾清水,以便分染。亦可用「先後染」的方法,追情求更丰富的色彩变化,但设色不宜太浓艳,总以淡雅为尚。染完色彩,等待乾後再钩勒叶筋、丝花或 加画花蕊,增补细部。

   写意画法

写意画法是指用单纯而概括的笔墨来表现对象的精神意态 ,是不求形似求神似的画法。依据画史上的记载,唐朝吴道子所画的嘉陵江山水或王洽的泼墨,可能已具有写意的形态,传 世的画迹中北宋苏轼、文同的墨竹,释仲仁的墨梅已经可以归 入写意画法中,到了明末的徐渭,更以豪放笔墨,在宣纸上画出淋 痛快的大写意,如下图是徐渭所画的「牡丹蕉石图」。 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及金石画派都给写意花鸟画拓展了不少的领域。

写意花鸟画法多以「点垛」或「点簇」的技法,可细分成 钩花点叶法、小写意法、大写意法等数。画写意适宜选用生纸,可单独用墨色来画,亦可用数种颜色来画。笔内先含调好淡 色,再礁深色於笔尖,也可先可先礁深色再蘸清水来画,每一 笔都要有深浅的变化,使用生纸容易化开,才能产生乾、湿、浓、淡的不同效果。

总之写意画法虽有所谓「意到笔不到」之说,形式简略或 形象不精确都不需计较,然而要将写意画法画得好,仍须先在工笔画法中多下工夫,多观察写生,才能发挥笔简而意足的特点。

生平与成就:

张大千像

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现代中国画家、书法家、收藏家,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他12岁能画山水、花鸟和人物,被称为神童13岁就读于新式学堂,至19岁与仲兄张泽留学日本京都,学习绘画与染织1919年,返上海,拜李瑞清、曾熙为师。李酷好八大山人,曾则好石涛。张大千也推崇八大、石涛,遂常效八大山人绘墨荷,仿石涛和尚作山水,甚得二师赞许又从李瑞清之弟李筠庵处学得不少仿制古画的技法,进而以研习石涛画为中心,旁及八大、渐江、石溪、唐寅、青藤、白阳等人,由清、明而逼元、宋,绘画艺术大为长进,临古仿古达到乱真的境界! 所造假画蒙骗过不少大藏家。1924年,在上海首次举行个人画展。1931年与兄张泽一同作为唐宋元明中国画展代表赴日本。1933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转年即辞职,专事创作。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张大千画集》,徐悲鸿作序,推誉 “五百年来一大千” 。1940年,赴敦煌临摹历代壁画,前后2年零7个月。1949年,暂居香港,游台湾,次年赴印度新德里举行画展。1951年返港,翌年迁居阿根廷。1953年再移居巴西。1957年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并荣获金奖。1969年迁居美国旧金山,居美10年是张大千创作的鼎盛期。1973年捐赠作品给台北历史博物馆。1974年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1978年移居台北,晚年思乡而不得归。张大千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其绘画艺术可分为3个时期: 古典作风期、转变期和高峰期。60岁前,张大千集中精力临摹,由石涛、八大追徐渭、陈淳及宋元诸家,直至敦煌壁画。其画风亦由近似石涛、八大而变为晋唐宋元风范。60-70岁,张大千历经10年探索,融泼彩于泼墨、勾皴法之中,终于创造了雄奇壮丽的新风貌。以70岁所作《长江万里图》为标志,迈入了创造性的高峰期,泼彩成为最富个性的画法。张大千晚年的这一突变,把他的艺术从古典引向了现代,如果没有这一变法,他自己个人的艺术风格并不突出,只能是一位仿古高手。

艺术地位: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张大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画以清丽雅逸取胜。徐悲鸿说过: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他才气、学养过人,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擅,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特殊的贡献。他和当时许多寻古派画家担负起对清初盛行的传统画派复兴的责任,也就是继承唐、宋、元画家的优秀传统,使得自乾隆之后衰弱的传统画派得到中兴。和许多寻古派中国画家一样,张大千也同样经历了描摹之路,但在近现代像张大千那样广泛吸收古人营养的画家却为数不多。他师古人、师近人、师万物、师造化,最终达到“师心自用”的境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想到了创新,最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同时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最终成为一代宗师。张大千一生弟子众多,其画风影响深远,曹大铁、何海霞、胡爽庵、俞致贞、刘力上、胡若思、慕凌飞、糜耕云、梁树年、厉国香、龙国屏、黄独峰、王康乐、胡力、王永年等都曾拜师大风堂。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也曾经拜张大千为师学画。

技法特征:

笔法: 张大千的书法功力很深,作画无论是工笔的线条勾勒,还是写意的勾皴点染,用笔都是以秀美、灵动、爽劲见长,秀美而不靡弱,秀美中见劲健,秀美中见韵律,是其作画用笔的显着特点,这在古往今来的传统中国画家中是极为突出的。无论是造假还是创作,都带有这种甜秀的笔性,他伪造的假石涛、假八大,乃至宋元名画,从落款到画,在造型、结构和画法上似乎都无可挑剔,唯有甜秀的用笔露出了马脚。在传统的寻古派大家中,吴湖帆的笔法虽秀,却失之于弱。

用墨、设色: 张大千用墨以清润雅洁见长,临摹古画功力深厚,其墨法集古代众家之长,浓淡干湿焦运用得酣畅自如、恰到好处,绝无混沌脏浊之处。墨法可谓寻古深入、博采众长、面目多样。在笔墨之外,张大千用色的冷艳华美亦是一大亮点,善于配色是大千作画的当家本领,即使是大红大绿的工笔重彩、青绿山水,他也能处理得至雅至清,而无艳俗之气。除了天分之外,还与他早年在日本学习染织有关。张大千善于用色,要诀在于清透明亮中突出主次,他绝不容几种重色占有相近的面积或浓重度,画面的主色调鲜明。后来学张大千的画家,往往五色斑斓,乱人眼目,终至恶俗。张大千冷艳华美的用色特点,一直延续到其晚期的泼墨泼彩中,因而这种新画风也显得特别惊世绝艳。后来刘海粟、朱屺瞻等人受其影响作泼彩,风格却显得火爆热烈,虽别具浑厚苍茫之感,却与大千冷艳的泼彩大相径庭。

造型: 张大千虽然没有像徐悲鸿那样受过严格的写实造型训练,但造型能力在传统派中国画家中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其人物画(包括许多自画像),都采用传统的线描法,造型简洁概括、神形兼备,生动传神。其山水的造型基本都是来自古人的固定程式,虽然他也到自然中去观察名山大川,但不同于西画的对景写生,而是目视心记,看着真山真水去揣摩古人,按照古人的造型技法来画。他仿古、摹古,形似达到乱真的程度,使许多收藏大家上当受骗。

构图: 张大千的构图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中国画构图,山水画喜爱描绘高山大岭,传统的高远、平远、深远法以及散点式,被他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采用,构图往往是上下留白、虚实相映、气魄宏大,并配以精美的题款。

不足与遗憾:

张大千在近现代书画大师中寻古最为深入,艺术天赋极高,遍临古代名家,可以做到临一家像一家,达到乱真的程度,加之非常勤奋,使他积累了全面、深厚的传统功力。由于受古人影响过深,他的画个人风格不够明显。一生的大部分作品,似乎只能看到古代某家某派的影子,而缺乏自我的精神与风格。尽管晚年由于目疾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他创新出泼彩法,但造型、构图和程式依然是古人的传统,始终未脱古人之蕃篱。不少作品虽然技法华丽,但格调并不太高,缺乏更深刻的真情实感。作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大千善于经营、包装,一生名、利、色俱好,影响了他对艺术的更高追求,也遭到了不少正统评论家的诟病,但在批评的同时,也不得不被其超人的艺术天赋所折服。

画作点评:

一是张大千早年作《仿八大山人》(图102)。张大千以造假石涛、八大山人起家。此画为其早年意仿八大的作品之一,从题款、印章到造型、构图,乃至纸张都颇为乱真。但是,在用笔上却缺乏八大的凝练、傲岸,显出了他个人甜秀的面目。以此画的笔墨为标准,不难找出流传于世的大量大千造的伪八大。

图102 张大千早年作《仿八大山人》

二是张大千早年《临石涛画原稿》(图103)。张大千对石涛下过苦功,此画为其早年临习之稿,书法和画的型虽极似,但用笔全是大千笔法,丝毫不见石涛放逸、豪迈的笔法。

三是 《金碧青绿山水》 (图104 )。此画作于1938年,为张大千金碧青绿山水的精品之一。画面的青山之上以金线勾勒,祥云贯穿于金色的阳光之中,使整个画面金碧辉煌,呈现出一派瑰丽、古艳、雄伟之气。青绿山水一直被古代文人画家视为匠家之作,不予重视,自明代仇英之后日渐衰弱。至张大千,传统的青绿山水被发扬光大。其弟子何海霞得其真传,也擅青绿,笔法苍健。

图103 张大千早年作 《临石涛画原稿》

图104 张大千1938年作《金碧青绿山水》

图105 张大千1941年作《抱猫仕女》

四是《抱猫仕女》 (图105)。张大千亦擅长人物、仕女画。此画作于1941年,用传统的白描完成,仕女的造型美丽、安详、端庄大方,具有东方女性特有的含蓄之美,线条勾勒清丽、爽劲,与徐悲鸿白描(图73 )相比,此画在笔法上多了几分秀气与灵动。仕女怀中的猫,也画得呼之欲动。此画虽未设色,却为大千仕女画之精品。

五是《仿石涛巢湖维舟图》 (图106)。作于1949年,为临仿石涛的作品。原画笔墨放逸恣肆,造型随意,显得 *** 四射。此画虽与原画的构图造型相近,却画得清纯、安静、平和,笔墨趋于规整,是大千临古的再创造,别有一番情调。

六是《溪山林薮》 (图107)。作于1967年,为张大千晚年之作。“林薮”指的是山野隐居之处。此画明显是仿造五代巨然的一幅山水画《秋山问道图》,只不过笔墨更显苍茫。大千晚年因糖尿病引发目疾,不能画很工细的作品。此画用笔有苍老之感,具有大千晚年的笔法特征。

图106 张大千1949年作 《仿石涛巢湖维舟图》

图107 张大千1967年作《溪山林薮》

图108 张大千1973年作 《峨眉云烟图》

七是《峨眉云烟图》(图108 )。峨眉山是张大千喜爱画的名山,一生画过很多幅。此画作于1973年,是大千根据记忆完成,虽然山水勾勒皴擦的画法未变,但用笔已从青壮年时期的清秀甜美演变成了苍茫、老到。画面上两峰对峙,雄伟险绝,局部略施泼彩,增添了画面的迷幻感。

八是《黄芍药》 (图109)。花鸟画张大千也很擅长,并经常画。此《黄芍药》 (图109)画于1976年,偏重写意,花瓣的曲线画得很柔美,于苍劲中见灵秀之气。

图109 张大千1976年作《黄芍药》

九是 《泼彩山水》(图110)。1979年后张大千一直旅居海外,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大量西方现代绘画,并受其影响晚年开始变法,最终创立了泼彩、泼墨法,追求具象与半抽象的结合。此画作于1979年,先根据画面的构图,选择好泼彩的大致位置,然后再用传统的画法画出具象山水,泼彩的部分只是大致勾勒出轮廓,略微画出形态,重点画出不被泼彩的部分再根据感觉,完成泼墨加泼彩最后,用笔墨在细微处做一些收拾,而完成画作。大千泼彩多是在他自制的纸上完成,取其特殊的自然晕散效果。此画泼彩为墨色结合,先泼墨,趁着墨未干再泼石青和石绿,色彩瑰丽、冷艳,迷幻中气势雄强。此画为典型的张大千泼彩作品。

图110 张大千1979年作《泼彩山水》

十是《杜甫诗意图》 (图111)。大千晚年体衰多病,却依然勤奋作画不辍。此《杜甫诗意图》,作于1982年,人物和树的画法依然是传统样式,只是笔墨变得苍老了许多,笔墨更趋劲健、苍茫。

图111 张大千1982年作《杜甫诗意图》

鉴定要点:

近些年,随着画价的飙升,市场上张大千的伪作层出不穷。鉴别张大千的作品,从笔墨上看,作伪者虽信手挥洒却力不从心,往往执笔彷徨、行笔迟疑、收笔轻飘,时时露出顿点圭角,这些非常容易辨认。张大千的大泼墨、泼彩作品国内流传的原作较少,绝大多数为海外回流,他的泼彩作品有一种独特气韵,使自然与人的艺术感觉互相交融,伪作笔墨松散、气韵飘忽。另外,在辨识张大千的作品时,考究题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张大千的书法早年受曾熙、李瑞清以及汉魏碑版的影响较大。写这种书法,象形较易,写出精神很难,因而仿造者很难造出大千那曲折繁茂的书法。从张大千落款中可以看出,“大千居士张爰” 这6个字中的前4个字在笔画上是相连的,而且即便是有的时候这种相连并没有在墨迹上体现,但如果仔细观察揣摩,依然可以看出这4个字在气韵上的连贯,是一气呵成、一笔书就的。作伪者由于不自信,在题款署名上只能亦步亦趋地摹写,使得 “大千居士” 这4个字互不相连,有违真迹。同时伪作中往往写不好“爰”字,大多笔画很细,写得很轻,看似轻巧,实则迟疑。

图112 张大千款 《荷花》

图113 张大千款 《高士山水》

图114 张大千款 《山水》

赝品举例:

一是张大千款《荷花》 (图112)。此画的题款有三分像,但用笔单薄。泼墨荷叶的笔墨更为轻浮、混乱,缺乏最基本的笔墨功力,为了欲盖弥彰,画面上盖了多方印,但均为伪造翻刻。

二是张大千款《高士山水》 (图113)。此画猛一看从题款到造型似乎无可挑剔,但却禁不起仔细推敲。仔细观察,此画笔法虽工细,却有些拘谨,远山的勾勒皴擦和近景树叶的点染,都显得有些僵腻,缺少张大千真迹的清爽感。此画的纸、墨、色均显陈旧,疑为画得较好的老仿品。

三是张大千款《山水》 (图114)。此画为仿石涛风格的山水画,题款写得做作、忸怩,字形和用笔都与真迹差别明显,近处的芦苇画得散乱,远处的丛树用墨浓重僵死,漆黑一片,整个画的笔墨呈板、僵、呆、腻之态。此画为旧仿之赝品。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线描名画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