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山的故事

   2022-07-16 16:51:24 网络870
核心提示:独秀山矗立在怀宁县境中部,与天柱齐名,孤峰兀立,笑傲天穹,山绝水长,独具特色。康熙《安庆府志》、民初《怀宁县志》均记述,独秀山“潜岳绵亘,落平冈百里,顿起此峰,形势突兀,条干所为,明柝可数”,“西望如卓笔,北望如覆釜,为县众山之祖,无所依附

独秀山的故事

独秀山矗立在怀宁县境中部,与天柱齐名,孤峰兀立,笑傲天穹,山绝水长,独具特色。康熙《安庆府志》、民初《怀宁县志》均记述,独秀山“潜岳绵亘,落平冈百里,顿起此峰,形势突兀,条干所为,明柝可数”,“西望如卓笔,北望如覆釜,为县众山之祖,无所依附,故称独秀”。 独秀山揽胜堪称一绝。伫立峰顶,极目远望,数目里潜桐怀大地,历历在目;远眺东南,群山起伏如腾龙,江河奔流如走蛟;遥望西北,天柱耸崎刺苍穹,丘陵岗地涌壮景;俯瞰脚下,井田畈田园风光绵绣,观音洞水库碧波荡漾,风光四时变幻,美不胜收。

嵊州西南有一山一峰独秀,名曰独秀山,相传为王羲之旧游处和读书之处。

独秀山山南系黄龙坪,山势起伏连绵,亦像群龙赴宴;东南有笔架山,传说为书圣搁笔之处;北坡松林茂密,洞壑幽深,传说王羲之在此遇上狐狸精;山下婺甬公路似玉带横贯东西。山顶称紫天坪,王羲之曾在此伏狐制笔,为画龙点睛腾空而去的出处。这里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大都与王羲之有缘,带有浓重的神话色彩,亦可能是文人墨客的杰作。独秀山景色秀异,北麓的风洞相传遇风雨辄闻乐声,更给独秀山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山上林木葱茏,景色如画,东南面山岙十分幽雅,观音殿、化身殿、大悲楼坐落在此。古往今来游客不绝,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了不少赞美独秀山的诗篇。清•叶封桐诗: 

散尽流霞耸碧空,梵王宫殿翠千重。石寒苔护偏旁画, 僧定风传缥渺钟。

洞口落花三月雨,山腰啼鸟一枝松。右军已往宫谁吊,墨沼鹅池没遗踪。

嵊州天兴潭的字谁写的

嵊之名因其从山、从乘,“乘”古义“四马”,其境内四周有东簟山、南黄山、西白山、北雩山,取“四山相合”之意。嵊州古称剡县。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属越国,秦时名剡,属会稽郡。汉景帝四年(前153年)置县,称剡县,历属会稽郡、越州、绍兴府、绍兴路、会稽道。王莽时易名尽忠县。东汉初复称剡县。唐初升置嵊州,并置剡城县,后复剡县。吴越中期改称赡县。北宋复剡县,宣和三年(1121年),刘合以“剡”有兵火象,奏请朝廷把“剡”改为“嵊”县,始名嵊县。

现有百丈飞瀑、崇仁古镇、浙东大龙谷、瞻山风景区、南山湖、书圣园、溪山第一楼 、马寅初故居、越剧博物馆与温泉湖等景区。

有百丈飞瀑、天兴龙潭、书圣故里、中国领带城、浙东瞻山、贵门更楼、独秀山、剡溪、剡提毓秀、石和尚、溪山第一楼、艇湖、钟鼓楼、山雩古庙、清风古庙、华堂王氏宗祠、十王禅寺等。

现存马寅初故居、王金发故居、王晓籁故居、张伯岐故居、竺绍康故居、金声故居、苍岩老街、始宁街、崇仁老街、中山路、华堂老街、民族号手诞生地东前街、马寅初故里名人街、应天塔、艇湖塔、天章塔、越乡古戏台、绳武堂古戏台、玉山公祠古戏台、黄胜堂吕氏宗祠古戏台、炉峰庙古戏台、瞻山庙古戏台、卢氏宗祠古戏台、三国井——方井、古董井——东王井、双口井——吕字井、庭院井——玉山公祠井、井群井——观音井、罗星亭、清风亭、环水亭、止水亭、瞻山亭、义乐亭、金兰桥、玉成桥、访友桥、清风桥、逵溪石拱桥、苍岩石窗、崇仁老台门、竹园台门、御史台门、旗杆台门、百鹿台门、百鸟台门等。

美食有小笼馒头、鸡蛋大饼、年糕、小红毛、马头汤包、麦镬烧、麦虾汤、春饼、臭豆腐干、油氽果、青饺、粽子、榨面、麻糍饺、糯米果、油条、八宝饭、陈氏炖鸭、糟鸡糟肉、六谷饼、糖炒栗子、煨六谷蒲、糯米糖、河蟹。

风俗有鸡蛋婚俗、亮眼汤、七月半家祭、冬至果等。

宁强县景点

历史在时光的流逝中容易被淡忘,但有些却能长久地留在人们的眼中,比如名胜古迹。嵊州有一万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名胜古迹众多,一本《剡录》是建县两千多年历史的见证。人事代谢,山川却依旧,好多名胜古迹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嵊州有些地名意蕴很深,却不知何故改成今名;也有一些地名,牵强误会,张冠李戴。现笔者作些议论。囿于笔者学识粗浅,所纠内容可能不当,有待诸位方家指正。

一、红佛寺应称石屋禅寺

红佛寺在四明山下的黄泽镇华峰村。当地老百姓都知道山上有个天然的大石屋,石屋前有座寺院,岩壁上书有一个红红的“佛”字。可翻遍历代《嵊县志》,就是找不到“红佛寺”,显然这是个俗称。正名应叫石屋禅寺,是由石屋而成寺的。最早记载四明山石屋的是元代的王逵,他有一首《秋日游石屋》诗:“爱此好岩石,日影寒萧森。草荒虎留迹,山空猿一吟。流泉有细响,老木无繁音。忽惊飞鸟堕,机械何其深。”寺始建于何时不详。清道光《嵊县志》载:“石屋禅寺,在县东四明山,乾隆八年(1744年),僧恒传自天台来,居石岩中募建,因名石屋禅林。三面倚山,石壁千丈,灵峭幽峻。前为第一楼,西瞰百里外,山水云物,晦明出没,变幻不可名状。山腰有洗心亭,上林庄监生张克昌建。”说得最清楚的是清乾隆间嵊县棠溪人吴金声写的《游四明石屋禅院记》:“殿北有石屋,内可坐十余人,乾隆初恒传长老未成院时鸣鱼之所也。石屋前有茶树一株,大如斗,数百年物也。又有菜圃十余级,山麓略平者辄开掘之,砌以石,寺僧资食焉。阁后壁立万仞,左壁最高处,朱书一‘佛’字,至今字迹如新。”这或许就是俗称红佛寺的来历。关于“佛”字,民国《嵊县志》载:“佛字摩崖:此字刻灵筮金区大石屋庵东崖,径六尺,无题名。”

二、天兴潭应称三悬潭

天兴潭在贵门乡丰潭水库区域内,潭上崖壁新凿有“天兴潭朱熹题”字样。这天兴潭又是个俗称,正名应称三悬潭。《剡录》载:“贵门山。县西有细岭山,有三悬潭,山下有普济龙祠。给事李易有诗:‘云巘分佳茗,风潭矗怪松。书疑黄石授,税可紫芝供。抵玉那惊鹤,探珠欲近龙。晚来听尽雨,乞水濯尘容。’又:‘铁骑侵淮海,龙潭路始通。云生依宝刹,月出现珠宫。泻涧泉喷薄,依岩树郁葱。神交难独擅,吾党契元同。又题龙潭壁诗:贵门今是鹿门山,尽室扶携万壑间。流水相随真自悟,遥岑一望若为攀。风翻竹坞清如洗,月过松扉静不关。潭底卧龙烦一起,正须霖雨济尘寰’。其山崖嶂干云,崚嶒森错,老蝙蝠如鸦乱飞。绝西为仙岩,山峭矗,峰入天,一峰尤卓立。其余诸山皆耸削崚嶒,壁立万仭,佳木老树,阴翳森挺。山有石洞,有仙人迹,可受数人。又有三泉迸出石穴,不假斤凿,浑然天成,有龙居之。”知三悬潭又称龙潭。从宋代到民国,历代嵊县志均没提及天兴潭。民间传说有天兴潭,但毕竟是俗称。至于朱熹题天兴潭更是无稽之谈。

三、罗星亭在棠头溪村

嵊州有罗星公园、罗星亭、罗星幼儿园等地名,皆缘起于罗星亭。亭原在长乐江与新昌江的交汇处,后溪江改道,在市内罗星公园内。可真正的罗星亭并不在市内。

据民国《嵊县志》记载:“罗星亭,在县东十五里崇信乡七都棠溪。村西数百武,一望平畴,秀壤交错,环以长堤,隐若城郭,柳阴一带,莺语千声,堤以外巍然高矗者为罗星亭。”棠溪即棠头溪村,也就是说亭在今浦口街道的棠头溪村。

那么,今天的罗星亭以前叫啥呢?应叫文星台,俗称螺青亭。《嵊县志》载:“文星台,在拱明门外,明万历三十四年知县文典章建,未就,施三捷嗣成之,历三级而升,竖楼于上,屹为剡溪砥柱。清顺治六年知县罗大猷修之。”知此建筑是先有台而后改成楼的。

文星,是天上星官的名字,也叫文昌星,民间认为它是专门管理人间读书和功名的一个天上官员。科举在古代知识分子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地方官员十分重视,往往选风水之地构亭筑台,以期文运昌隆。剡山的文星亭,剡溪的文星台,就是因此而建并成为溪山胜景的。清知县李以炎《募修文星台引》云:“嵊邑夙号名区,素称仙域。青螺四绕,面面画图,碧玉千回,层层襟带。……文星台者,乃合邑之要领也。位列青阳,地临碧水,束溪流之锁钥,转地脉之枢机。”文中有“青螺四绕”一语,应是螺青亭俗称的由来。

四、大明寺在石磺镇寺根村

嵊长线甘霖镇蛟井村独秀山上有座新建的寺院,叫大明寺,香火日盛。可查历代《嵊县志》,大明寺应在石磺的大明寺根,即今寺根村。《剡录》载:“大明寺,居独秀山,面大溪,有古井可五尺,深数仞,水不曾少竭。山之西为韶国师所凿,有坑甚深。晋天福四年(939),有姚氏女舍宅为寺,曰崇明寺。治平二年改今额。西五十里。”知石磺独秀山之大明寺废为民居后,渐为人们淡忘,甘霖独秀山新起寺院后,好事者不加考证,误定为大明寺,以致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

其实甘霖的独秀山是大有来历的,旧称刻石山。《剡录》引《十道志》文曰:“一名穿山,相传以刻石为名,不知文字所在?升明末,县人倪袭祖行猎,见山上有文,凡三处,苔生其上,刮苔视之,其大石文曰:‘黄天星姓萧氏道成,得贤帅,天下太平。’”《旧经》曰:“或言卫夫人碑堕此中,因以为名。唐宝历元年,观察使元稹使人访碑不获。”言山中有刻石及碑,这应是刻石山的来历,但并没提及山中有寺,唯一能查到山上有建筑的是一庙一庵。民国《嵊县志》载:“独秀山,在县西南三十里桃源乡。晋王羲之尝游乐于此。山顶广平,鹅池墨沼在焉。乡人立祠祀之。”设乡主庙,祀王右军。民国《嵊县志》又云:“刻石庵,在独秀山,内装观音像,灵应丕著。道光十六年僧自愿募建大悲阁。”说刻石庵供观音大士,至于刻石山改名独秀山,因《剡录》无载,是明代或明代后的事,尚有待考证。

白龙湖景区、汉水源森林公园、青木川古镇、羌博园、汉江源景区等。

1、白龙湖景区:白龙湖属川陕交界处水利水电人工湖泊,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广坪镇西南角,也是陕西省的最西南角,地处川陕交界。距汉中110公里,有旅游公路可直达。白龙湖为四川北部宝珠寺水库扩容后形成的湖泊,总面积约73平方公里,库容量22亿立方米,湖区流域跨越陕甘川三省。入川230公里,可达九寨沟风景区。

2、汉水源森林公园:位于陕西西南边陲的宁强县,地处嘉陵江上游、汉江源头。森林公园距汉中110公里、四川广元67公里,距宁强县城17公里。京昆高速公路依公园而过,108国道与森林公园大门相接,交通极为便利。森林公园总面积278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7%。公园呈东西走向,海拔900-1859米,山体陡峭,沟谷深陷,多呈“V”形构成,山顶地势开阔,局部形成坦地,中部四平里南侧的独秀山峰为公园最高点,海拨1859米,北部的长寿谷为公园最低点,海拨900米。公园年平均气温12.9℃,极端最高气温36.2℃,极端最低气温-10.3℃,无霜期189天,年平均降水量1178mm。

3、青木川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属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小镇——青木川,位于陕,甘,川交界处,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邻甘肃省武都县、康县,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是陕西最西的镇,距县城108公里,距汉中市197公里。古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植被良好,历史人文资源丰厚,传统老街区、古老民风、民俗、民情以及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具,都具有独特的风情画意;古建筑、古摩崖、古祠堂、古寺庙、古题刻等,展现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4、羌博园:是羌文化博物园是宁强县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方面,它以羌族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载体,乃集旅游要素齐全、功能完备、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民族特色浓郁的“大观园”,其意义在于弘扬和传承了羌文化。

5、汉江源景区:属于国家4A级景区,位于陕西宁强县,亚热带季风气候,着名景点有金刚峡等。

以上就是关于独秀山的故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