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集团的特钢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2023-03-25 13:14:58 网络980
核心提示:作为西王集团的重要产业板块,特钢板块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西王特钢是山东省领先特钢制造商、山东省唯一的特殊钢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用特殊钢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全国钢标委同意,设立了国内唯一的特殊钢国家标准研发工作站。目前已成功研发交

西王集团的特钢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作为西王集团的重要产业板块,特钢板块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西王特钢是山东省领先特钢制造商、山东省唯一的特殊钢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用特殊钢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全国钢标委同意,设立了国内唯一的特殊钢国家标准研发工作站。目前已成功研发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重点领域用高品质特殊钢新品种120余种,全部面向高端装备制造。西王还建设了从铁矿石到炼铁、炼钢再到轧钢的全产业链。同时,公司目前正全力建设国家高端稀土特钢新材料保障基地,致力于破解国家特钢细分领域“卡脖子”问题,引领特钢行业转型升级。如果认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忙采纳下

长城特钢现状及前景

2005年全国32家特钢企业共生产特殊钢4695.3万吨,占当年全国粗钢产量的13.4%

2006年全国32家特钢企业共生产特殊钢5091.5万吨,占当年全国粗钢产量的12.2%

2007年全国32家特钢企业共生产特殊钢7086.0万吨,占当年全国粗钢产量的14.5% 中国特钢行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够;专业化高效化不够;特钢产品的深加工及延伸不够等问题。因此中国特钢行业要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势头就应该提高中国特殊钢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特钢行业的技术创新步伐。

“十一五”期间,中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2010年的47%。而世界经济也将保持适度增长,由此,对钢铁工业继续形成较强拉动作用。就中国的产业结构来看,“十一五”期间,中国各大产业都将进行升级换代,中国将着重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水平,特别是要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这为中国特殊钢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特殊用途钢是指制成的另构件在特殊条件下工作,对钢有特殊要求,如物理、化学、机械等性能。

特殊性能钢也是特殊质量合金钢,这些钢是指有电磁、光、声、热及电化学等效应和功能的钢。常用的有不锈钢、耐热钢、电工硅钢、电子纯铁及各种精密合金(软磁合金、象磁合金、弹性合金、膨胀合金、热双合金、电阻合金、电偶材料等)。

不锈钢以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得名,它主要合金成分为铬和镍。铬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在氧化介质中能生成致密坚韧的纯化膜;另外,当铬含量超过11.7%时,能使合金的电极电位明显提高,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合金的进一步氧化。镍也是易化元素,在铬钢中加入镍,可提高合金在非氧化性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当铬、镍含量一定时,钢中碳含量愈低,其耐腐蚀性能就愈好。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还与基体组织的均匀程度有关。当形成均匀一致的合金固溶体时,能有效地减少钢在电解溶液中腐蚀速度。

奥氏体不锈钢属铬镍系不锈钢,是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它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低温韧性、压力加工和焊接工艺性、无磁性、广泛用作腐蚀介质中工作的低温钢和无磁钢;铁素体型不锈钢主要含有铬,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有相变发生,是硝酸、氮肥工业常用的耐磨材料;马氏体不锈钢由于含碳量较高,帮淬透性好,淬火后获马氏体组织,此类钢,低碳者韧性好,可制造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耐冲击零体;高碳用于制造弹簧、轴承、手术刀片等;由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混合组织为基体的不锈钢是比相不锈钢,它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晶间腐蚀等优点。其中DoCr18Ni5Mo3Si2钢主要用于制造炼油、化肥、造纸、石油、化工等工业的热交换器和冷凝器,OCr26Ni5Mo2用于制造海水腐蚀设备;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因含有大量的铬、镍及能析出沉淀硬化相的钼、铌、铅、铜等元素,使其经过淬火时效处理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主要用于制造弹簧、垫圈、波纹管等。

电工钢亦称硅钢是含碳量低于0.05%的铁硅二元合金。具有铁损小、矫顽力小、磁导率和磁感应强度高等特点,是常用软磁(作短暂或反复磁化的材料)材料之一,影响电工钢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硅对电工钢磁性影响最显著,当纯铁中加入3.0%Si时磁导率增加1.6-2倍,磁滞损耗降低40%电阻率增大4倍(可减少涡流损耗)、总铁损降低一倍,但硬度和强度也明显提高。通常硅含量不超过4.5%,否则太硬,不易加工。有害杂质(N、C、S、O等)的存在,将造成钢的晶格畸变,增大应力,阻碍磁化过程,因此杂质含量要严格控制。

硅钢主要用于电机、变压器、电器、电工仪表等电力工业用,大多轧成0.3、0.35、0.5薄板,有热轧和冷轧两种。冷轧硅钢薄板形关均匀、表面平整、无氧化膜、有利于提高组装质量和效率。

电工硅钢的牌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和两组数字表示,“DR”表示热轧、“DQ”表示冷轧无取向(钢的各方向的磁性差别很小)、“DQ”表示冷轧取向;第一组数字表示硅钢板的铁损(单位瓦特/千克)最大值的百分数,第二组表示硅钢板轧制厚度的一百倍。

除电工硅钢外,电工纯铁也是应用广泛的软磁材料。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长城特钢现状及前景很好。长城特钢属于我国特殊钢行业,我国特殊钢行业经过建国以来的发展,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特殊钢的建设和改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以长城特钢发展前景特别好。

我国特种钢材都产量不高?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20年疫情下,我国钢铁供需依旧保持强势增长态势,人均消费量持续增长。

中国钢铁产量在疫情下仍保持增长

尽管处在21世纪,钢铁依旧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是钢铁工业大国,每年为全球供应超过一半以上的钢铁。2020年尽管疫情席卷而来,中国钢铁产量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长。2020年,中国生铁产量达到887.5百万吨,同比增长9.65%粗钢产量为1064.8百万吨,同比增长6.97%。

中国钢铁需求持续扩大

在需求方面,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钢铁需求国。2020年,我国是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各行各业较早恢复生产。钢铁作为众多行业原材料,其需求持续扩大。2020年,我国生铁表观消费量和成品钢表观消费量逆势大增,表观消费量分别为893.1百万吨和995百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20%和9.11%。

在人均消费方面,我国成品钢人均表观消费量也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由2016年的481.6千克增长至2020年的691.3千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钢产量世界第一,但特种钢材却严重依赖进口

特殊钢是重大装备制造、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先进武器所需的核心、关键材料,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标志。

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表示,我国特钢发展的关键是要占领高端市场。在徐匡迪看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要在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上受制于人。其中,核心技术主要是指控制系统和软件,核心部件主要是材料不过关。尤其是飞机起落架、高速列车车轴、轴承等抗疲劳高强钢,核电站用耐高温、抗辐射不锈耐热钢管,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的高温合金叶片等材料,目前尚且不能实现国产化。

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翁宇庆同样认为,通过产业和产品升级,提升高端特钢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是我国特钢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高端特钢受制于人

从世界范围来看,特钢产业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日本和德国,两国在全球特殊钢市场所占的份额分别达到20%和18%。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表示,相比日德等发达国家,我国特钢产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品种结构上,从而导致主要特钢品种出口单价和进口单价之间存在较大落差。

以不锈钢棒材为例。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不锈钢棒线材4.46万吨,平均到岸价格为3991美元/吨;出口3.14万吨,出口单价仅为2993美元/吨。同期,我国共进口不锈钢板带31万吨,平均单价为3216美元/吨;出口36.98万吨,平均单价仅为2336美元/吨。

再如合金钢锻材。上半年我国共进口3000吨,平均进口价格高达5000美元/吨;出口4.76万吨,平均出口价格仅为1554美元/吨。

在锅炉钢管上,上半年我国共进口4.43万吨,平均价格达到7697美元/吨,出口量为3.25万吨,出口单价只有2215美元/吨。

综合来看,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上述主要特钢产品91万吨,进口金额达到23.2亿美元,平均进口价格为2549美元/吨。相比之下,上半年我国合金钢棒线材和合金钢板带的平均出口价格只有648美元/吨和606美元/吨。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特钢行业的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对国际主要特钢产品的定价权上。进口单价与出口单价的巨大“落差”充分证明,若要摆脱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我国特钢产业必须延伸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业内专家指出,特钢深加工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是高端特钢产品的发展趋势之一。例如,特钢板带、特钢棒线材、特钢管材以及工模具钢、高速钢等都具备深加工的潜力。

质量稳定性亟待提高

2009年,我国累计生产特殊钢3470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比例只有6.11%。相比之下,在世界范围内,特殊钢在一个国家钢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为10%~15%,其中,OECD国家达到15%~20%,瑞典接近30%。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主持的《中国特钢产业现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认为,我国特殊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高品质特殊钢比例低,结构不合理,部分高端产品不能满足国内行业发展及重大工程需求;特殊钢板带材、管材、棒材、锻材和复杂型材生产技术水平亟待提高;特殊钢生产的高资源和高能源消耗状况亟待改善等。

通常来讲,洁净度、均匀度、组织细化度和尺寸精度等是特钢的本质特征,而质量稳定性是其品质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以高品质轴承钢为例,其含氧量必须不大于10PPM,可靠性不小于99.99%。

该课题组对汽车、轴承和机械等主要用户行业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特钢产品质量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有:表面质量不稳定、表面发纹、公差超标、弯曲度超标现象时常出现;交货期不准时情况时有发生;连铸材料低倍偏析;夹杂物不均;表面裂纹;为用户服务理念较差;使用寿命相当于进口材料的四分之一;钢材硬度不均匀、钢中碳含量和氧含量控制波动较大、中心疏松与夹杂物富集等质量缺陷较为普遍等。

把握制造业升级契机

众所周知,特殊钢是制造业用钢最主要的钢类,其市场需求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

当前,国内特钢的主要消费市场包括汽车行业和机械行业,其中,汽车行业占35%,机械行业占24%。以汽车行业为例,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消费钢材同比增加约700万吨,同比增长22%。

业内专家认为,就中高端量大面广的特钢品种来看,轴承钢和结构钢与市场高度融合,是最具市场前景的两大特钢长材。

2009年,我国特钢行业轴承钢生产量达到240万吨,预计今年达到250万吨。

在汽车用钢方面,我国汽车用优质钢材约占汽车用钢材量的30%,汽车用特殊钢占全国特钢总产量的35%左右,其中,合金结构钢、弹簧钢、冷镦钢和易切削钢都是各个特钢厂的支柱产品,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也极大推动了国内特钢需求。

根据不同车型的耗钢情况,按照我国汽车产量中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比例进行加权测算,2008年我国整车汽车用优特钢数量达到500万~600万吨;根据2008年底的汽车保有量计算,我国汽车维修用优特钢达到200万吨。综合上述两项数据,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每年将消耗特钢700万~800万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认为,为满足机械工业的用钢需求,我国特钢行业必须加强研发、调整结构。

具体来说,主要是:新能源机械行业、风电行业要提高轴承钢寿命,进而提升轴承钢材纯净度,同时提高增速齿轮箱寿命,以解决钢材超细组织问题;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用钢材要早日研发各类品种,早日鉴定、成型,进而完全替代进口;汽车行业要在继续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钢材质量的一致性;重型机械用锻件主要解决机加工能力和热处理水平;通用机械用特钢应向易切削钢材、非调质钢材、调质后钢材、银亮钢材等品种倾斜;工程机械需求向特种性能钢材发展,农用机械向低成本发展。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所言,“十二五”期间,我国对高品质特钢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为振兴特钢产业,必须牢牢把握住当前制造业升级的有利契机。

以上就是关于西王集团的特钢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