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出现了弧菌病,应该怎么预防和处理?

   2023-01-16 01:42:59 网络730
核心提示:弧菌分为:溶藻弧菌(黄)、副溶血弧菌(绿)、霍乱弧菌(黑)、荧光弧菌(晚上发荧光)一、溶藻弧菌感染症状:水体偏绿、塘边有绿色死藻,虾有慢性肠类,慢料,肝脏白膜不明显。处理:方法(一)1、大换水,2、用高浓爽水芽孢,三倍用量。方法(二)用蛭弧

南美白对虾出现了弧菌病,应该怎么预防和处理?

弧菌分为:溶藻弧菌(黄)、副溶血弧菌(绿)、霍乱弧菌(黑)、荧光弧菌(晚上发荧光)

一、溶藻弧菌

感染症状:水体偏绿、塘边有绿色死藻,虾有慢性肠类,慢料,肝脏白膜不明显。处理:方法(一)1、大换水,2、用高浓爽水芽孢,三倍用量。方法(二)用蛭弧菌

二、副溶血弧菌

  感染对虾早期为红腿红尾、红须断须、肝胰脏发红、肠胃发红等症状,后期多表现为空肠、空胃、肝胰脏萎缩、红体、偷死等症状。处理:方法(一)先用鱼虾安(一元二氧化氯泡腾片)、高铁酸钾等消毒,之后大换水,再用池底解毒丹改底,高浓爽水芽孢连用三天。方法(二)蛭弧菌泼水内服(由于蛭孤菌不稳定,效果时好时坏)。方法(三)用中草药:含黄连、连翘等复方中药连用二次。

三、霍乱弧菌

  瞎眼病,在水面下二三十公分处侧游乱游反应迟钝,易见水鸟在水面飞,肝脏坏死率高,易爆塘和爆料。处理:1、保肝护肝:三黄散+特免皇泼水,连泼两天;2、氧化池底:臭氧片1亩/瓶,4小时后大换水,下午池底解毒丹1亩/包,连用两天;3、内服:恒胺康+三黄散+特免皇,毎天2餐,连用7天;4、以菌抑菌:EM原液+高浓爽水芽孢,连用两次。

四、荧光弧菌

 哈维氏弧菌,主要感染虾苗期,这两年开始感染大虾,活虾不发光,死虾轻微发红才开始发光,2012年、2013年海南感染较厉害。处理:质量好的蛭弧菌外泼内服(质量好的标准:浓度高、新鲜、菌种纯)。

五、总体防控措施:

1.曝晒:塘底要彻底曝晒至龟裂状。

2.池塘消毒:进水充满池底后,用鱼虾安1亩/包。

3.选择健壮和不带弧菌的虾苗放养。

4.建蓄水池,养殖用水要经过沉淀、过滤和消毒。

5.定期检测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正常水体的黄菌小于800个/毫升,绿菌小于200个/毫升,黑菌为无,当水体弧菌超标时用世纪金碘2亩/瓶全池泼洒。

甲鱼怎么养

我国规定对凡含有药物的饲料添加剂,均按兽药进行管理,并公布以下药物为饲料添加剂允许使用的品种:

(1)抗球虫药类:氨丙啉、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磺胺喹恶啉、硝酸二甲硫胺、氯羟吡啶、氯羟吡啶+苄氧喹甲酯、尼卡巴嗪、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氢溴酸常山酮、氯苯胍、二硝托胺、拉沙洛西钠、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海南霉素。

(2)驱虫药类:越霉素A、潮霉素B。

(3)抑菌促生长剂类:喹乙醇、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北里霉素、恩拉霉素、维吉尼霉素、黄霉素、土霉素钙、金霉素钙、氨苯胂酸、磷酸泰乐菌素。

(4)中草药类:苍术、杨树花、陈皮、沙棘、金荞麦、党参、蒲公英、神曲、石膏、玄明粉、滑石、牡蛎。

(5)微生态制剂类(又称生菌剂、活菌制剂):嗜酸乳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枯草杆菌(只限于不产生耐抗菌素的菌株)、粪链球菌、噬菌蛭弧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脆弱拟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胞菌、酵母菌。

(6)酶制剂类: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支链淀粉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纤维素分解酶、胰酶、乳糖分解酶,β-葡萄糖酶、脂肪酶、植酸酶。

(7)维生素类: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B2、β-胡萝卜素、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烟酸盐、维生素B1硝酸盐、维生素B6、DL-泛酸钙、D-泛酸钙、烟酸、烟酰胺、叶酸、维生素C、氯化胆碱、维生素B12、维生素H(生物素H)、饲用酵母。

(8)微量元素类: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碘化钾、碳酸钙、磷酸氢钙、硫酸亚铁、亚硒酸钠、氯化钴、乳酸铁。

以上品种的质量按《中国兽药典》、《兽药规范》等有关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执行。

怎样养水蛭?

1、调节养殖水体。

通常将养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3.2毫克,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池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

2、及时排污,科学换水,依据水色定期排出底层有机物。

3、合理分池,及时清池,大小甲鱼分级饲养,调整养殖密度。

健康养殖过程中,同池投放甲鱼苗尽量做到规格一致,这样可避免大小撕咬,生长差异悬殊,影响整体生长效果。同时合理分养,也利于管理,便于掌握投喂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改进。

4、投喂优质饲料,提高饵料转化率,减少残饵、粪便污染。

还要对各种规格、各级养殖池,要分别建立生产档案,对每池在生产中的水化学因素、投饵情况、疫病发生与预防、池内甲鱼的规格、数量等都必须记录建档,以便技术人员参考,用来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方案和应采取技术措施的依据。

5、定期预防,适当控制浮游动、植物数量,有效调节水质。

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如菌毒双克、三黄散、肝胆康等)、抗菌药(如蛭弧菌制剂、海洋放线菌等)及抗应激制剂(如Vc原粉、免疫多糖、电解多维等)等防病药物。同时,定期采取池水消毒、清池分养时泼洒降应激药物(如高抗应激灵、)等预防措施,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如生物底改9+1、双效池底净等)进行池底质、水质改良,必须按生产计划严格执行。

日常管理中,及时抽检各池生长状况。根据进食情况确定群体中是否发病,一旦发现病甲鱼,立即捞出隔离,确诊病症,及时治疗。并对全池进行药浴或药物预防,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遇天气突变、暴雨过后、换水后等养殖环境变化情况应及时使用降应激药物(如Vc原粉、低聚糖+、等)等预防措施来降低甲鱼的应激反应。

6、饲料使用控制。

所选择的甲鱼饲料应首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中华甲鱼配合饲料》(SC/T1047-2001)的有关规定。饲料还要妥善保存,一般养殖场环境比较潮湿,要保持饲料房内的阴凉、通风和干燥。注意饲料的新鲜,要尽快使用配制好的饲料。每次投喂前要检查饲料,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的投喂要科学、规范,除了坚持“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原则外,投喂量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尽量使投饵率低于其饱食水平(八分饱即可),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率并保持良好水质的目的。

另外为了增加饲料营养价值提高消化率,减少排泄,进而相应地提高甲鱼的质量,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粉状配合饲料。这类饲料一般在临喂前加水和油脂等,制成软颗粒饲料来投喂,软颗粒饲料质地松软、适口性好。

由于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生理和营养需求不一样,选用对应阶段的饲料配方是非常重要的,稚甲鱼、幼甲鱼、成甲鱼饲料不可乱用、混用,否则会造成饲料的浪费,成本增加,甚至会引起甲鱼的营养性疾病。

甲鱼养殖除了要做好饲养管理外,还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才能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螃蟹弧菌病怎么治疗?

(一)医蛭的饲养管理

(1)用新鲜的猪、牛的凝血块,于下午5~6点钟投放在池边,血块一半浸入水中,一半留在岸边,这样即可引诱医蛭吸食,又可防止水的污染。剩余的血块要及时清除,防止发霉变质引起污染。每隔5天投喂一次。

(2)水质污染变臭时,要及时换水。换水时不要大量或全部换水,以防温差变化较大,影响医蛭的消化能力或引发其他病症,要少量逐渐地换水,先放出少量旧水,再注入少量清水。

医蛭个体较小,作为中药使用饲养价值不大,因此其有关的养殖方法不多介绍。下面将重点介绍宽体金线蛭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二)宽体金线蛭的饲养管理

(1)水质要求肥、活、清、含氧量充足。水肥度不够时,可将少量的牛粪或鸡粪等发酵后撒入池底,既保证了水的肥度,又使池底保持松软。但水不能过肥,过肥时,容易缺氧。发现水质恶化时,要及时逐渐更换以部分净水。为防止水质恶化,正常养殖时,注水和出水速度相均,使池水处于极微流的状态下。

(2)投喂食物。幼苗期即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供小水蛭吸食,5月下旬后向水池中投放活的河蚌或田螺供水蛭吸食。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50克重的河蚌100只左右。投放量少,不够水蛭吸食,投放量多,易导致缺氧或与水蛭争夺空间,每半月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一次,供水蛭吸食或河蚌滤食,每2个月补投河蚌30只。

(3)池水温度应保持在15℃~30℃,低于10℃时停止摄食,高于35℃时,表现烦躁或逃跑。水温较高时,可适量注水提高水位,以调节水温,也可增加换水量。

(4)防治农药、化肥及水质污染。宽体金线蛭的耐污性和抗药性都差,池水中含有0.28×10-6浓度的升汞或0.14×10-6浓度的硫酸铜即可杀死它,因此养蛭池周围的农田最好不打药并少用化肥。同时,不要有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渗入、排入养殖池内。

(5)注意防逃。条件不适时,水蛭会逃跑。要经常巡塘,发现逃跑水蛭要及时捉回并采取相应的防逃措施。对进入生石灰沟内死亡的个体要及时捡回凉干,备作药用。在阴天或雨天注意巡视池周,防止水蛭大量逃跑。

(6)设立围网,防止蛙、蛇、鼠类捕食。为防止鸟类特别是水鸟捕食,可在池周围设定1~2个稻草人恐吓。

(7)保持水边土壤湿润。特别在4~5月份,水蛭正处于繁殖季节,要经常在岸边喷水,保持土壤潮湿,防止土壤干燥和板结,为水蛭的交配、产卵创造良好的条件。

(8)冬季越冬期间要防止水蛭受冻害。水蛭多在浅土或枯草树叶下越冬,很易因突变的寒冷天气受冻而死。为此,越冬时在池边近水处加盖一些草苫或玉米秸秆等,并适量提高池水的水位。

一般经过6个月的生长,早春放养的幼苗到10月份即可长成与成体一样大小,然后就可捕捞加工了。需要留种时,选择个体较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667平方米留种15~20千克即可。将留下的水蛭种集中放入到育种池中越冬,越冬前要把水放掉,池面和池周围加盖草苫或秸秆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带冰越冬,但一定要将池水适当加深,防止完全结冰冻实。

感染了弧菌病的螃蟹,在于预防,用中询生物蛭弧菌死蟹现象很少出现了,检测后发现弧菌也少了,据分析,感染弧菌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生长慢,一般在水体的下层缓慢游动。病蟹由于发病,蟹体比较瘦弱。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蟹体色浑浊,在池边缓慢活动,有的昏迷,有的沉于水底而死亡,且容易出现大批死亡现象。

注意:发现疑似弧菌病蟹,要在确诊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误治而耽误病情。

螃蟹弧菌病怎么治疗?

方案:全池水体泼洒

对有发生蟹弧菌病的螃蟹池塘,全池泼洒,治疗病蟹可用水稀释中询生物蛭弧菌-克弧灵后直接泼洒,用量为150ml/亩*米,每周1-2次。水体环境恶化时:用水稀释后直接泼洒,用量为300ml/亩*米,连用3-5次。

一般72小时内弧菌数量下降到安全值以下。

可快速裂解养殖水体环境中的副溶血弧菌(绿弧菌)、哈维氏弧菌(发光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等,有特效,同时可裂解水体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及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可在使用前后通过弧菌测试剂盒检验证明。

产品是以蛭弧菌为主导的微生物菌剂。采用日本先进的微生物驯化技术,使蛭弧菌能够快速精准的识别弧菌,并以无鞭毛端为先导,接触弧菌后快速旋转,通过弧菌细胞壁进入周质空间,然后使其膨胀成球状蛭弧体,短时间内就可完成繁殖并破裂弧菌胞体,释放到水中的新生蛭弧菌进入下一个裂解弧菌的循环。

本品可全天候使用,不受天气、溶氧、有机物、水质和pH值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对水体有益菌、藻类、浮游生物、养殖水生动物有影响。

【保存方法】请冷藏密封保存。

【执行标准】Q/ZXSW840-2021

以上就是关于南美白对虾出现了弧菌病,应该怎么预防和处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