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赐福牌怎么挂法

   2022-11-10 01:20:31 网络490
核心提示:天官赐福是五清镇:法应挂在对面朝向你的大门,挂在你门上对淮口外面,是替别人所挂,对己有损无益,镇让不是随便挂的,要开光还要择日不然有害无益,慎之。 :天官赐福,是道教术语。农历正月十五日,谓天官下降赐福,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元节。《梁元帝旨要》

天官赐福牌怎么挂法

天官赐福是五清镇:法应挂在对面朝向你的大门,挂在你门上对淮口外面,是替别人所挂,对己有损无益,镇让不是随便挂的,要开光还要择日不然有害无益,慎之。

 :

天官赐福,是道教术语。农历正月十五日,谓天官下降赐福,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元节。《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图中天官人物及蝙蝠。天官头戴如意翅丞相帽,五绺长髯,身穿绣龙红袍,扎玉带,怀抱如意。

以天古、蝙蝠为主组成,“蝠”与“福”同音,借以表达吉祥、天官降福之意。

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旧时用作祈福消灾的吉利话。

中国民间贴对联,上联“吉庆有余”,下联“天官赐福”或“受天百禄”。其周围再配上灵芝或杂宝,多用于祝贺生辰的画稿、礼品装饰等处。

还有用于影壁上的方形装饰画—“福字灯”。一般内容为“天官赐福”,画面上除绘有天官和“天官赐福”字样处,再加四季花和祥云等内容,是中国民间新年装饰品。

参考资料:

天官赐福——百度百科

请问,这个艺术品叫什么?有什么寓意?谢谢

天官赐福”,原是道教术语,语出《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中元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为解厄之辰。”人们通常认为“天官赐福”的意思是天官大帝把幸福、福气赐予人间。过去,人们常用这四字作为祈福消灾的祝福吉语。

道教里的天官与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清宣统年间,大藏书家叶德辉据明刻绘图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一说为元版《新编连相搜神广记》的异名)翻刻《三教搜神大全》,此书第一卷的“三官大帝”部分介绍了天官的全称:上元一品九气天官紫微大帝,又称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帝君,“总主士宫诸天帝王士圣高真三罗万象星君”。也就是说,在道教庞大的神仙体系里,天官是统领天上诸神的帝王,且其名称里有天官赐福字样。

为何是天官赐福而不是其他大神赐福呢?

原来,古时,人们把岁星又称为福星。早期中国采用岁星计年法,古人通过观测岁星不同时间在天空运行的情况确定季节的区分,进而指导农业生产。人们每年隆重祭祀岁星,希望能够获得好收成、五谷丰登,如果真的获得了大丰收,人们就觉得是岁星带来的福气,故而敬称岁星为福星。

了解了这层意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是天官赐福了。道教把民间对福星的信仰引入后,福星就成了道教所说天官的臣子。这样,天官赐福就很容易说通了:天官派福星降到人间,给人们带来福气、好运。这是道教成功引入民间信仰的范例。在天官赐福说法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人们把这句话更通俗地理解为天官降下幸福好运。

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一幅清杨柳青年画“天官赐福”,我们发现天官头戴前后呈方形的幞头,插如意形展脚,身穿华丽的圆领蟒衣,装束类似明代的高级文官,和《三教搜神大全》的版画像并不一样。在《三教搜神大全》里,天官、地官、水官都是头戴通天冠、佩方心曲领、穿素色纱袍的帝王形象。其实,不仅杨柳青年画里的天官是文官打扮,很多地方年画里的天官也是文官模样。这又是为什么呢?

天官赐福 清 杨柳青年画 中国美术馆藏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在过去老百姓的眼中,帝王离大众的距离实在遥远、高不可及,可是,朝廷里的天官还是有可能见到甚至接触到的。老百姓实际上是以自己所理解的朝廷天官形象为基础来描绘年画里的天官的,也可以说,老百姓把天官赐福里的天官就当成了朝廷里的天官,没有觉得他是天官大帝。

朝廷里的天官是什么官呢?其实就是号称文官之首的吏部尚书。吏部尚书一职首次出现于三国两晋时期。三国的魏司马师执政时,任命山涛为尚书吏部郎,西晋建立后,改任吏部尚书。至隋朝,吏部尚书成为六部尚书之一,此后各王朝沿袭了这个制度。唐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改吏部为天官,吏部尚书改称天官尚书,直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才复原名。武则天的改制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官成了吏部尚书的别称。

如果考察年画大兴的明代,可以发现,根据明代官制,文官公服装束中,官员戴前后呈方形的幞头,插末端微上翘的展脚,但不穿绣满华丽图案的袍子或穿绣暗花纹的袍服,更多的是穿素色袍服。明朝皇帝常常赏赐高级官员不同等级的赐服,最高等级的便是蟒衣,上面绣有华丽的蟒纹。撷芳主人在《Q版大明衣冠图志》中为我们还原了明代公服和蟒衣的穿戴样式。如果和“天官赐福”年画中的天官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年画里的天官头戴展脚幞头、身穿蟒衣,是对明代公服和蟒衣赐服的混搭。

可能是木雕,寓意:(1)“吉祥如意”,图案上通作一童子手持如意,骑在大象背上戏耍;或在大象背上戏耍;或在大象背上驮一宝瓶,瓶中插“戟”及“如意”③,借“戟”与“吉”,“象”与“祥”音相谐,意为“吉祥如意”;亦有以汉字“吉祥”配如意构成纹样者。

(2)“平安吉庆”。图案为花瓶之中插三支利戟,戟上悬挂一磬(一种古代乐器)。“瓶”与“平”,“戟”与“吉”,“磬”与“庆”谐音。瓶中安插“戟”、“磬”,即寓意“平安吉庆”。

(3)“八宝吉祥”以“法螺”、“**”、“莲花”(亦称“吉祥花”)“天盖”(亦称“白盖”)、“金鱼”、“宝瓶”(亦称“宝壶”、“舍利壶”)、“宝伞”、“盘长”(“长”一作“肠”,又称“八结”、“百结”)等八种吉祥物构成图案,每件物体上均缠有风带。寓意为吉祥如意、富贵长命。文献资料载:“供物以盖、鱼、罐、花、轮、螺、伞、肠为一分,名‘八宝吉祥’。④另,“(蟒袍)花样则名目繁多,以二则团花为敬,有二龙团光者,有拱璧形者,有八吉祥者。”⑤

(4)“万事如意”,图案中通常以“万年青”、“”字和“柿子”、“如意”等物象组成。以“”与“万”,“柿”与“事”谐音以代“万事”。亦有不用柿子,仅以“”字为底纹,而上绘如意纹者。

(5)“年年如意”,图案由两条鲶鱼和如意构成图案。因“鲶”和“年”谐音,另此图案在物象的表现上将“如意”变形为“水纹”与“浪花”,如鱼在水,颇具新意。由莲花和鲤鱼组成的图案即谓“年年有余(鱼)”。

(6)“事事如意”,“事事”亦即“万事”或曰“一切之事”。通常以两个柿子或柿蒂的纹样来表现。相传柿树有七德:一为长寿;二为树荫大;三无鸟巢秽物;四无虫蚀;五叶彤而美艳,可供赏玩;六硕果累累;七落叶肥大可供书写(参见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故以“柿”谐“事”音之中加融入诸多吉庆美善内涵;再和“如意”之物象绘绣在一起,组成“事事如意”的吉祥图案。

(7)“如意连云”,亦称“如意云”,以浮动相连之流云构成图纹,或曰以“如意”之首端,或灵芝,或祥云纹饰,与“如意”之柄相互连结,构成祥云流动连结的图案、故名。清卫杰撰《蚕桑萃编》卷十“贡货花样式”目下即列有“如意连云”之名。

(8)“四合如意”,即以如意头为基本纹样,作四向对称连续即“四方连续”图案。1975年福建福州浮仓山宋墓出土的物品中,有褐色四合如意纹。磁州窑即产有白釉划花四合如意纹如意头形枕。

(9)“必定如意”,亦称“一定如意”。以“毛笔”、“墨锭”或“银锭”和“如意”等构成图纹,“笔”与“必”,“锭”和“定”均为谐音,合为一体,寓意为“必定如意”。

(10)“和合如意”,“和合”传说为两位仙人,即“寒山”、“拾得”,两人姓虽相异,但亲逾兄弟。两人同爱一姣好女子而彼此不知,及至寒山临婚,始知拾得亦爱恋其女,于是断然弃家出走,至苏州枫桥削发为僧,结庐修行。拾得知悉此情后,亦舍女往觅寒山,探得寒山茅庐之所,乃折一盛开花荷前往礼见,寒山见拾得远道寻来,喜出望外,恐其饥馁,急捧一食盒出迎,二人喜甚,俱为僧侣,开山立庙,称“寒山寺”。“寒山”、“拾得”二仙形象,常出现于画幅及工艺品中,两人蓬首笑面,著绿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借“荷”、“盒”谐“和”、“合”,取其“和谐合好”之寓意。此题材及纹饰多出现于民间图案之中,有大量实物传世。

(11)“四季如意”,画面以柿子、枇杷、葡萄、西瓜、石榴、荔枝、白藕等四季瓜果或梅、兰、竹、菊等四季花卉配合“如意”构成纹样。

(12)“路路顺利”,以两只或数只奔鹿构成图案。“鹿”在古代被目为祥瑞之兽,“鹿”不仅与“禄”谐音,而且与“路”谐音,数鹿并驰、畅行无阻,寓意为一帆风顺,四通八达。此外,还有“岁岁平安”、“百岁平安”、“平安多吉”、“九安同居”、“年年大吉”、“室上大吉”、“安居乐业”。

“吉祥图案”中的“福、禄、寿”及“富贵寿考”之类的题材,是民间最为广泛、最为普遍和最为喜尚的题材之一,也是磁州窑审美文化装饰题材中最富特色的题材之一。

(1)“五福捧寿”等,均流行于明清时期。所谓“五福”即指的五种福运。语出《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汉桓谭《新论》另有新解:“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通常以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组成圆形或方形图案。按“蝠”与“福”谐音,其与“寿”字组合,含有“富贵”、“长寿”之寓意。

(2)“历元五福”,旧历以冬至为一岁之始,平朔为一月之始,夜半为一日始。平朔、冬至同在夜半之一日称“历元”。借指新年。通常以“荔枝”、“桂元”或“铜钱”和五只“蝙蝠”构成;借“荔枝”寓“历”,借“桂元”或“铜钱”和五只“蝙蝠”寓意“元”和“五福”。其“五福”者,亦有以“寿桃”寓“寿”,“牡丹”寓“富”,“桂花”寓“贵”,“鹌鹑”或“鹿”寓“安”或“乐”及“石榴”寓“多子”构成。“五福”之具体蕴意,从汉桓谭撰《新论》之说。

(3)“天官赐福”亦称“受天福禄”。旧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民间传说是天官下降,赐福人间。因以之用作民间装饰图案。通常由天官和展翅飞翔之蝙蝠构成图纹。借“蝠”寓“福”。亦有天官手持字轴为纹饰者,上书“天官赐福”四字。广泛应用于民间器物绘饰雕塑及年画题材。

(4)“福从天降”图案以“蝙蝠”、“祥云”图纹构成,喻福运临门。

(5)“福寿如意”,多以“蝙蝠”、“佛手”、“桃子”及“如意”等构成吉祥图案。亦有以“寿”字代“桃”者,用“灵芝”代“如意”者。“蝠”、“佛”均与“福”字谐音;“桃”亦称“寿桃”,象征长寿,合为图案,寓意为“福寿如意”。明清时较为流行。

(6)“福禄相连”,“鹿”被视为古代之瑞兽,有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为白鹿,复五百年化为玄鹿之说。以“鹿”与“禄”谐意,故寓“官禄”、“俸禄”及“禄位”等。“禄”即古代官吏俸给之谓。“鹿”与“蝙蝠”组成图案,组成首尾相连之环形图案,即谓“福禄相连”。其他还有与“寿桃”合为一体者,金元以降则尤为盛行。

(7)“鹤寿延年”,民间视鹤为长寿之禽,故有“鹤寿”之说。《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观台磁州窑第3探方第5层出土,编号为110号的白釉白地黑花椭圆形枕所绘纹饰,即“鹤寿延年”。

(8)“松鹤遐龄”,亦称“松鹤同春”、“松鹤长春”、“鹤寿松龄”,画面以青松、仙鹤构成。松树长青不老,恒苍劲挺秀而延年;仙鹤传为千岁之禽,常翩跹起舞以遐龄。“松”、“鹤”均为长寿永年之物,合为一体,寓意吉祥长寿,则顺理成章。流行行于明清之际。

(9)“刘海戏蟾”,刘海为道教人物,相传其睹异人垒钱之危而悟道成仙。图案通常以刘海作童稚状,蓬发大口,身著博袖之衫,戏钓三足金蟾。因刘海被视为吉星福神,故绘饰以取富贵幸福之吉祥寓意。

(10)“八仙庆寿”,亦称“群仙庆寿”、“八仙祝寿”等。传统图案有以“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李铁拐、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等相聚一起,把酒祝寿构成的。

以上就是关于天官赐福牌怎么挂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