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2025战略,中国汽车品牌的一场荣誉之战|汽车产经

   2023-04-26 16:31:50 网络970
核心提示:撰文 | 陈昊、赵玲伟编辑 | 于杰出品|汽车产经“2003年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我加入了吉利,这一年,吉利第10万辆轿车在宁波下线。”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演讲中,回忆起自己加入吉利18年来,亲历的几

吉利2025战略,中国汽车品牌的一场荣誉之战|汽车产经

撰文 | 陈昊、赵玲伟编辑 | 于杰出品|汽车产经

“2003年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我加入了吉利,这一年,吉利第10万辆轿车在宁波下线。”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演讲中,回忆起自己加入吉利18年来,亲历的几个重要时间点——

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依然是合资品牌如鱼得水。吉利在对消费升级的研判下提出了3.0精品车战略。“我们坚信,好产品就是打开市场的钥匙。这把 钥匙,也让我们在2017年第一次尝到了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的滋味,并持续保持销冠至今”。

今年,淦家阅担任吉利汽车集团CEO,在这样一个节点,他在这场发布会上展示了下一个五年里吉利该有的样子。

这次发布会核心是吉利汽车的“十四五规划”,包括最新发布的“雷神动力”和九大龙湾行动。

这是吉利给自己的承诺,也是一场让中国品牌赢得世界尊重的荣誉之战。

“雷神”,让吉利混动系统赶超日系

曾经,先发优势的日系车企拥有混动系统的绝对权威,如今,有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在混动领域,日系起到对消费者进行混动技术教育的工作,有的时候对手也是帮手,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于混动技术已经不陌生,这其实也是助力后来者的市场。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在后续的采访中表示,“吉利在汽车行业的对标的对象肯定不是中国品牌,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合资品牌,技术标准要跟更高级的产品对标,包括动力也是一样的,混动一定要对标全球最好的混动对象”。

于是,吉利发布了雷神动力科技品牌,致力于多元化智能能源的探索与解决方案,汇聚每一种能源的力量。

据吉利介绍,雷神智擎Hi·X拥有六大混动天花板级别的技术:比如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3.32%;40%以上节油率,油耗低至3.6L/100km;首次实现混动系统FOTA升级,多达20种智能驾驶模式;可匹配A0-C级不同车型,适配HEV/PHEV/REEV等全混动系统……

一句话总结就是,“全面优于竞品”。

今年年底,雷神智擎混动将首先搭载在吉利中国星上;未来三年,搭载雷神智擎混动的车型将达到20余款,实现混动主流细分市场销量第一。

在纯电动车的舆论声量明显强势的当下,吉利为什么研发了一款更复杂的混动系统?

碳中和、碳达标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政策,也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林杰认为,排放政策不可能永远不变的,动力电池所需材料涨价很高,混动技术路线也是节能的好路线。

“我们认为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并不能在一条路线上,这也是吉利汽车集团为什么要把极氪分离出去:极氪做纯电发展,吉利品牌跟领克在插电、混动包括增程的节能汽车领域,深挖潜力”。

如果说吉利在技术上的优势是在别人的肩膀上往上爬,那么在了解用户和市场,以及价格成本控制方面,在汽车消费大国的本土市场上还有合资品牌很难企及的主场优势。

面对市场,吉利仍然是理智派,淦家阅表示,“对中国品牌来说,不要用所谓的‘中国情怀’让消费者买单,唯一能够让他买单的只有更高价值的产品。所以成功与否关键要看产品,以及更好的使用体验”。

吉利优势也正在向海外市场拓展。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瑞平表示,因为吉利在欧洲的研发体系已经成熟,让自身的软硬件也具备了国际标准的要求,海外合作伙伴的认可也让吉利慢慢建立了信心。

“我们现在具备了扩展全球市场的能力。而且从战略发展的策略上来讲,我们希望能跟国际市场竞争一下。希望雷神动力做成一个跟行业共享的技术平台、产品平台,就要从高端做起,从品牌做起。拿下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这是最容易获得其他人认可的”。

除此之外,雷神动力最不能被忽视的特点还有广泛的包容度。2022年,吉利将推出“雷神智擎甲醇混动“车型。

未来,吉利还将推出全新的科技新能源换电出行品牌,基于专属架构平台,到2025年陆续推出5款可换电的智能纯电产品,为用户提供智能出行服务。

攻破智能化的临界点

80后的淦家阅从来不是个工业化汽车的盲目信徒,吉利也还是个35岁的年轻企业。兼顾工业力量与当前智能化转型,对他们来说正是水到渠成。

就在前几天,一颗小小的芯片“智能座舱芯片SE1000”送到了他的办公室。

“芯片”虽小,但只有它才能支撑起智能科技生态网。这颗“芯片”是由“芯擎”科技自研,是中国第一颗7纳米制程的车规级SOC芯片。芯擎科技是由亿咖通科技与安谋中国共同出资于2018年9月成立,其中,亿咖通是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独立运营的科技生态企业。

这款芯片完成车规级认证后,明年即将量产。

过去10年,吉利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超1400亿元,主要通过内涵式自研、外延式投资方式,积极拓展创新,突破技术边界。2020年研发投入218亿元(占比6.7%),位居车企前列。

在“2021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发布,在这个排行榜上,吉利是排在前十的唯一汽车企业。

“很多朋友问我,这么大的研发投入,意味着什么?我回答了三个字:临界点”。

如何理解淦家阅所说的临界点?于外,能源与环境的危机、工业4.0、万物互联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汽车才是满足用户极致出行体验的“硬核”。于内,吉利正处在“智能出行科技型企业”新的临界点。

淦家阅表示,保证研发投入,就会有持续性的资金来源。“未来25款技术领先的新能源车型,可以确保2025销量目标的达成,2025年实现EBIT超8%。通过全面架构造车,提升规模效应,降低车型研发及供应链成本,研发效率提升30%,到2025年实现销量规模提升2倍,实现单车平均收入提升30%”。

这些数字中蕴含着吉利一方面重度投入研发,一方面迅速反哺收益的企图心——EBIT(扣除利息和税金前收益)代表着产品的盈利能力,据业内人士评价,目前EBIT能够达到8%的车企很少,可见吉利对自己五年后的行业地位颇有信心。

除了智能化方向,吉利车辆本身的电子架构也在不断精进。

吉利为CMA架构下的星越L导入了GEEA2.0电子电气架构,支持高度智能驾驶辅助,实现了燃油车的整车OTA。后续,智能架构打造的吉利、领克、几何新款智能汽车都将搭载GEEA2.0 电子电气架构。

GEEA2.0电子电气架构加持下的星越L支持高度智能驾驶辅助,让燃油车也实现整车OTA。后续,用智能架构打造的吉利、领克、几何新款智能汽车,都将搭载GEEA2.0 电子电气架构。

面向2025, 吉利智能架构将进化至GEEA3.0中央计算平台架构,引领智能汽车从“域控制”向“中央超级大脑”进化转变。

吉利以科技武装的不止汽车的大脑与骨架,目前吉利还是全球唯一具备卫星通讯和定位、高精地图和导航、汽车芯片到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汽车企业。

如何拆解365万辆的目标?

对于2025年的目标,淦家阅说,“创造超越用户期待的智能出行体验,打造科技引领型全球汽车企业,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与科技出行的核心智能水平

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曾经表示,规模是汽车行业永恒不变的基本盘。

未来吉利规划很清楚——(2025年销售)365万台,极氪分担65万台,吉利汽车集团分担300万台。“吉利汽车目前有110万-120万台的销量,通过转型、产品力提升,卖到130万台我认为做得到”。

对于更大的增长点,是对领克的期望,“领克肯定是要跟合资品牌去竞争,这个目标我们非常自信”。今年1-9 月,领克总销量为 147960 辆,同比增长近 40%,累积销量已近60万辆。

而对于计划,淦家阅坦诚地讲,“几何之前确实做得不够好。不过这不是因为战略,战略是定对了,产品力也没问题,只是在执行中资源匹配没有做到位”。

通过一系列对于终端渠道的优化管理,几何今年1-9月的总销量已经同比增长了192%,其中9月订单首次过万,2021年第三季度累计订单量26330辆,环比接近翻倍。目前的订单已经超过1万台。淦家阅相信,“几何五年后达到30万台,是可以的”。

写在最后

吉利这次发布会内容给人的观感,是将庞杂的工作高度概括为九大龙湾行动,从销量目标、技术投入、盈利要求等等一应俱全,甚至还包括了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这需要体系力强大才能hold住。

细细想来,混动系统与智能化研发,都是过去几年里吉利一直在投入,并且有些已经在终端看到了用户积极反馈的工作。

将各个重要模块统领起来,这一次,吉利用目标为自己坚定了方向。

这一切的目的,远不止在国内的汽车上坐稳头把交椅。打破合资品牌最擅长的动力系统技术壁垒,重注智能科技的超车路线,以及唯快不破的市场与用户响应速度,将让吉利在全球市场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吉利汽车是如何从传统车企转型到行业新物种的?

“吉利从品质、技术到服务,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并非太悬殊,价格却总差人家一大半,为什么?”近日在北京举行的汽车品牌求证大讲坛上,一向直率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坦承:品牌是吉利发展的短板。

为此,吉利提出战略转型,即从简单的低价策略向品牌营销、技术领先转变。近来,吉利发动机广告亮相CCTV,李书福在济南为远景签名售车,悬赏360万元全球征集新车标,都是这次转型的一个个注解。

昔日的价格杀手,欲抹煞消费者心目中“低质、低价”的固有思维,树立品质标杆,吉利能否借此“鱼跃龙门”,一举走出低端形象的阴影?

“低价杀手”缘何重塑形象

“我专门去参观生产劳斯莱斯的工厂,有好多手工作坊式的东西,手工制造在中国生产最合适。”李书福笑着说道。吉利要造小劳斯莱斯的传闻由来已久,虽然,梦想还未变成现实,但吉利的动作从未停止。

7月下旬,吉利汽车收购股东吉利汽车集团5大整车资产,实现整体上市。8月8日,吉利汽车宣布,已获英国锰铜控股集团通知,将委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桂生悦及洪少伦为英国锰铜非执行董事,并于今年9月25日生效。

根据此前吉利汽车与英国锰铜达成的协议,自2008年下半年起,由吉利汽车持有51%股份、与英国锰铜联营的公司,将在上海生产基地投产英伦帝华出租车及两款小型轿车,吉利将持有英国锰铜22.83%的股份。

吉利在实际项目操作层面得心应手,却受困于品牌建设。

“讲品牌,我是个门外汉,不懂品牌到底怎么建设。以前我最反对做广告,但现在不做不行。”李书福调侃道。从最初只关注产品到现在欲重塑企业整体形象,吉利清醒地意识到:国际竞争需要拥有多件装备。

吉利曾公开宣称,2015年产量要达到200万辆,其中2/3要出口海外市场。1/3在国外生产,2/3在中国生产,在中国生产的汽车,1/2要出口。“就是这样一个规划。我们一直没有改变目标。”李书福说。

但是,从吉利汽车公布的7月份销售数据显示,其持有46.8%股权的4家联营公司7月份的汽车销量为11236台,同比增长34.6%。不过,该公司今年前 7个月累计销售汽车95623台,同比下跌4.7%,仅为全年目标销售24万台的40%。

在全国汽车高增长的背景下,吉利销量增速放缓甚至下降,这无异于一个危险信号。

对此,吉利汽车解释说,虽然在6月份收到近3万台轿车的订单,但被宁波厂房产能所限,令部分型号延迟付运。另外,由于低价型号轿车销量明显下降,令今年以来整体销量并无大幅增加。

但是,反观国内另一自主品牌奇瑞汽车,其2005年销售18.92万辆,仅比吉利多出4万辆,而2006年奇瑞汽车销售已经达到30.52万辆,远超吉利13万辆之多。如此反差,值得深思。

李书福认为,长期以来的低端品牌形象,是阻碍吉利在更高级别市场大显身手的主要原因。当然,他深知,形成品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并不是用语言、金钱或是权力可以换来的。这也许是李书福舍得砸下360万元巨资征集一个标志的最终出发点。

“吉利碰到了品牌的天花板,需要在品牌提升上下一些工夫。”吉利集团一高层人士告诉记者。

培养独特风格

李书福提出“以丰田为镜”,围绕“学习丰田”,吉利已做了一系列尝试,其中的重头戏是,将5月上市的首款中级商务轿车远景与丰田同期入市的全球车卡罗拉进行比试,“结果是,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工艺品质,远景并不逊色于卡罗拉。”

为此,李书福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吉利向丰田学习不能限于产品层面,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企业管理、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长期以来,丰田的生产和管理系统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和高效率的源泉。”

吉利拿远景和卡罗拉做比较,得出的结论免不了有一方之词的嫌疑,单从吉利方面公布的油耗、排放及碰撞测试看,两者表面上的差距确实不大,但业界分析,在底盘、电子控制、降噪、安全性能方面,卡罗拉肯定胜过远景;此外,卡罗拉在几十个国家接受了各种市场环境及实际路况的考验,而远景才刚刚开始。

吉利是不是说“大话”,暂时按下不表。李书福也明确宣称,要全方位地学习丰田,谋求“丰田第二”。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则表示,自主品牌要在国际市场立足,需要明确的定位和差异化的竞争力。

“吉利不是贵族,也没必要把自己定位成贵族。吉利给我的印象就是血气方刚,后生可畏。吉利金刚就有点这个味道,把金刚的元素,在造型中间体现得很好,体现了吉利的品位和性格,”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提出观点:吉利要跟国内的汽车行业竞争,必须创出独特品位。

吉利汽车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国产汽车品牌,那么吉利汽车是怎么从传统车企转型到行业新物种的呢?大家请看我接下来详细地讲解。

一,新的销售模式

在近日举行的2018中国汽车新零售发展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霞表示:“线上+线下的新型汽车零售模式正在发展。”新零售已经成为汽车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上汽通用与大白汽车达成战略合作,韩腾、京东、Luxjet、大苏车、当当车将开辟新的零售渠道。一段时间以来,汽车公司已经进入了新的零售领域。以蔚来汽车、领克汽车、宝马汽车等为代表的汽车企业都建立了不同于传统4S店的自有品牌体验中心,并结合线上销售渠道,打造了全新的零售模式。

二,使传统车企与共享汽车结合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它就与联合云租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开发汽车共享、分时租赁、融资租赁等业务。与联东云的合作是观致汽车进入新零售领域的良好开端。自成立以来,linkCloud发展势头强劲,业务覆盖海南、成都、重庆、南京、昆明、武汉、长沙等20多个省市。作为战略合作伙伴,linkCloud使用了大量的车辆,其中大部分是观致汽车。

三,注重产品自身质量

观致汽车在销售和渠道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品将继续是汽车企业发展的动力。对此,宝能汽车执行副总裁兼观致汽车总裁李峰表示:“宝能有研发安排。每年投入研发资金不低于100亿元。今年观致研究院规模将达到1000人以上,将形成强大的研发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宝能汽车全球研发体系的

以上就是关于吉利2025战略,中国汽车品牌的一场荣誉之战|汽车产经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