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款珐琅彩花鸟纹瓷碗

   2022-11-20 01:19:30 网络790
核心提示:我国瓷器品种多样,形制、釉色、用途甚广。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中华文明绵延千年,朝代更迭中不同的社会文化风潮异彩纷呈所致。冗长的时光里,我国古代能人巧匠不断的升级改造制瓷技艺、先后出现了宋代流芳百世的五大名窑。而釉色也有闻名世界的青花瓷、单色釉等

成化款珐琅彩花鸟纹瓷碗

 我国瓷器品种多样,形制、釉色、用途甚广。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中华文明绵延千年,朝代更迭中不同的社会文化风潮异彩纷呈所致。冗长的时光里,我国古代能人巧匠不断的升级改造制瓷技艺、先后出现了宋代流芳百世的五大名窑。而釉色也有闻名世界的青花瓷、单色釉等,中国瓷器的精美华丽、胎质细腻等等优点受到了中西方众多人的喜爱,以至于中西方贸易交流开始后,瓷器也成了中国面向世界的一块独具魅力的明信片。便是现在西方瓷器已经逐渐发展成熟起来,但是中国瓷器在国外的各大拍卖场中依旧是万人瞩目的焦点,需求庞大。

      而如果要追溯中西方瓷器文化交流的临界点,大明成化年间一点不容忽视。成化官窑瓷器作为明代瓷器中传世稀少的珍品,珍稀名贵程度堪比宋代汝窑,除去博物馆珍藏,全球私人藏家所持有的不过数十来件而已。成化时期的瓷器不管是釉色、成型、画工等都达到了鼎盛时期,上世纪初期,成化瓷器便被西方收藏家奉为收藏神物。近些年来关于成化款瓷器的高价也屡见不鲜,2008年一件明成化年间的青花狮子戏球纹碗,成交价为750万;2010年中嘉拍卖场中,一件明成化青花花叶纹碗也拍到了761万;而上世纪中期,英国肯里夫爵士收藏的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买入时花费475英镑,而在近几年香港拍出时价格已达到了1.41亿港元!

     上图所示这款瓷器,为成化款珐琅彩花鸟纹瓷碗,高5cm,口径为12cm,底径为4.5cm。一说到珐琅彩,想必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从欧洲传入我国的画珐琅工艺制作的掐丝珐琅瓷器等,但其实追其来源,该是中国隋唐时古西域传出的“法蓝” ,也被称为“景泰蓝” 。 

      这件珐琅瓷碗,白釉胎底雪白细腻、显的轻盈纯洁、釉色温润透亮,如羊脂白玉。外部花纹则是琅釉为底,饰花卉缠枝鸟飞祥云纹,釉色鲜艳明快,亮丽纯正,具有早期珐琅釉色的显著特点。

     成化瓷器一改永宣瓷器雄浑浓重的特点,在题材和描绘风格上更倾向于笔法轻盈流畅、花色简洁隽秀、富有自然生命的艺术效果。深受明清两朝皇帝之青睐,特别是明万历和清雍正皇帝,出现了许多仿造成化瓷的作品,从而促进了珐琅彩瓷器、青花瓷器的进步与发展。

      观其底部,还有“大明成化年制”的款式,双边圈底、字迹清晰秀丽。

      珐琅瓷器是西洋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代表,是东西方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晶。这件成化珐琅彩瓷器,融合了中西方的历史文化特点,当为举世难得的精美工艺品。联系珐琅瓷器的时代背景、了解中西方那个时期的文化艺术特色,正是我们欣赏和典藏珐琅瓷器的价值所在,而其工艺之美已经不用多说,当为精品瓷器之一。

这两个瓷器是真品吗?

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器物名称:珐琅彩开光牡丹纹大碗

从图片上看,这对碗的形制和釉色均与雍正时期相符。但其用彩明显为现代化工彩料,制胎比雍正本年的同类瓷器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应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应付日本商人的全球疯狂购买而烧制,当时仅景德镇周边仿制的各朝各代瓷器就达到数百万件,其中多数被日商买走,也有一部分留在国内。

该批仿品后从通过日本又有流至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近年大量以回流瓷的名义涌向大陆市场,市场上所谓回流瓷大多属于此类。

这对碗属于现代批量生产的仿品,缺乏市场交易价值,但做工尚算精细,如果喜欢,可以留着赏玩。

明.《永乐年制》瓷胎薄胎掐丝珐琅彩牵牛花纹斗笠碗 赏析

两件瓷器均烧制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收藏热刚兴起时制作的赝品。

两件瓷器中,青花瓷为仿明青花缠枝花卉龙文花口盘,此盘造型、画片都极为拘谨,形制与明代不相符,有现代做旧痕迹,明显为近仿;另一件珐琅彩博古花卉纹碗为仿雍正款式,但从图片显示来看,明显为现代釉、现代彩料。

两件瓷器均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开始时兴收藏,古玩商烧制的赝品。有收藏存在就有赝品存在,这是必然的。

两件瓷器中,青花瓷器制作过于做作,为典型的初学仿制者的作品,不具备收藏价值,建议放弃;珐琅彩碗画片仿制不错,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可以作为仿古艺术品留着欣赏。

清代大清雍正年制琉璃珐琅彩花鸟纹碗值多少钱

        表面烧有珐琅釉的金属器叫珐琅器,掐丝珐琅器是珐琅器的一个品种。据考古发现,掐丝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古希腊,大约在宋、元时期通过阿拉伯人传入中国。掐丝珐琅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制胎,用金属(以铜为主)制出胎;掐丝,用铜或金银掐丝出纹饰并粘于胎体;烧焊,将铜或金银掐丝出的纹饰焊在铜胎上;点蓝上釉彩,上一次珐琅釉烧一次,重复多次(十次左右),直到珐琅釉面与掐丝齐平;磨光,将釉料与掐丝磨光;抛光并描金。元代的铜胎掐丝珐琅器制造技术不太成熟,生产规模不大,存世稀少,已经很难见到。到明代,掐丝珐琅工艺进一步受到朝廷重视,由宫庭“御用监”大量制作掐丝珐琅器,在宫庭内掐丝珐琅器得到广泛使用,形成了掐丝珐琅器生产和使用的高潮。这些掐丝珐琅器大都是以铜为主的金属做胎。

          本人收藏了一只《永乐年制》的洒金粉瓷胎掐金丝珐琅彩牵牛花纹斗笠碗,采用黄金材料掐丝,并在瓷胎釉里洒金粉,卓显皇家气派,实为希罕难得,珍贵无比。

碗口径:136mm,高度:40mm,底足径:40mm。碗敞口,浅弧腹,圆圈足。在洒金粉瓷胎的基础上用黄金掐丝珐琅工艺装饰出三组牵牛花,每组两朵成花一朵花蕾;瓷胎的厚度2.6毫米左右,属于薄胎瓷的范畴。瓷胎掐丝珐琅彩工艺水平在瓷器中为最高级别,掐丝细匀,掐丝与釉面齐平;碗内甜白釉面洁白细腻光泽如玉,碗外用纯黄釉作底色使掐丝珐琅彩牵牛花更加鲜艳光彩夺目,倍显皇家风范。底足圆圈内隐形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双行款。永乐官窑精细的薄胎瓷器与掐丝珐琅工艺结合在一起,用黄金拉丝掐勒出大花大叶的精美图案粘附在洁白莹润的胎面上,再填以鲜艳透明的珐琅彩料,富丽堂皇,精美绝伦。这类瓷器是在景德镇烧好瓷胎后送进皇宫,在宫内御用大师监作掐丝上珐琅数次回窑烧制,由于工艺太复杂,要解决掐丝图案在瓷胎上的固定问题,金属、珐琅料与瓷胎的膨胀系数不一样造成的附着难问题以及瓷胎易碎打磨难等,导致生产成品合格率极低(成品合格率10%)。

明朝从永乐以后,官作再未发现有瓷胎掐金丝珐琅器,一般采用掐丝材料为黄铜。根据文献和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此件明代《永乐年制》瓷胎薄胎掐金丝珐琅彩牵牛花纹斗笠碗,无论从用料和工艺及年代将彻底改变瓷胎薄胎掐丝珐琅彩瓷器传记的历史!

    《重庆收藏》编辑部供稿

底款大清雍正年制珐琅彩瓷器带阿拉伯数字款,这一种瓷器的阿拉伯数字往往是在制作时的编号,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另外阿拉伯数字在13世纪左右传入我国,但真正开始应用不倒200年的时间,雍正朝(1678--1735年)距今已有280年。雍正时期的珐琅彩...1113

以上就是关于【天元藏·荐】成化款珐琅彩花鸟纹瓷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