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心脏不好对胎儿有影响吗

   2023-05-07 15:01:19 网络1030
核心提示:女性在怀孕期间,身体的各个系统连同母体,都是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的,当然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也不例外。那 孕妇心脏不好对胎儿有影响吗 ?心脏病对于胎儿的影响,是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的,同时还与心脏功能代偿期的状态有一定的联系。 孕妇心脏

孕妇心脏不好对胎儿有影响吗

女性在怀孕期间,身体的各个系统连同母体,都是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的,当然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也不例外。那 孕妇心脏不好对胎儿有影响吗 ?心脏病对于胎儿的影响,是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的,同时还与心脏功能代偿期的状态有一定的联系。

孕妇心脏不好对胎儿有影响吗

心脏病对于胎儿的影响,是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的,同时还与心脏功能代偿期的状态有一定的联系。病情较轻、代偿机能良好者,对于胎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若是引起心衰,可能会由于子宫淤血或者是缺氧,而导致流产、早产或死产。

女性在怀孕时期,会导致血液总量的增加,心率也会加快,心脏的博出量也会增加,并且会在到妊娠32~43周达最高峰,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以后逐渐减轻,产后4~6周恢复正常。

女性在分娩期,会导致心脏的负有更加明显的加重。而在生产后的1~2天内,由于滞留在组织内的水分就会进入到血循环,从而增加体循环血量,也会再一次加重心脏的负荷。心脏病孕妇在妊娠32周时、分娩期及产后3天内心脏负荷最重,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心脏病患者若是合并妊娠,是一定要提高警惕的,早日做好防治措施。

孕期如何预防胎儿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

1、妈妈在妊娠早期避免感冒,如注意保温,少到公共场所,尤其是少逛大商厦。据检测,密封较好的大商厦的空气质量是非常差的,这是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2、在心脏发育接近完善时,大约是在妊娠2个月的时候,做彩超查一下胎儿心脏的发育情况。但是超声波胎儿心脏发育情况水平要求比较高,这与医院的设备、医生的个人水平都有关。

3、家庭装修造成的空气污染对心脏发育的影响不确切,但是肯定是不好的。它可能不会影响小孩的心脏发育,但可能会影响小孩其它方面的发育。

4、父母饮酒、抽烟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精彩推荐:

四维彩超最佳时间

B超数据看胎儿性别

胎心监护

胎儿性别预测

生男生女早知道

小孩心房缺损对身体的影响

孕妇做了房间隔缺损之后,以后对宝宝会有影响吗?

对于这种疾病,有很多朋友不知道。特别是一些正在考虑生孩子的朋友,可能对这种疾病知之甚少,听说有一定的遗传可能性,因此非常担心如果他们有孩子,他们会继承。下面介绍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怀孕和生一个有房间隔的孩子。

间隔膜病确实是一个家族遗传史。但请注意,这种疾病的病因非常复杂。遗传只是原因之一。如果你自己的家庭没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而你是唯一一个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这意味着这种疾病在你的家庭中,因为遗传原因的可能性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控制,你可以怀孕生子。怀孕时如果孕妇有这种情况,则在怀孕期间应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体力劳动,避免过度情绪波动。确保每天至少睡10个小时。中午最好睡半小时。

严格控制钠盐用量。每天不要摄入超过5克的钠盐。注意控制好营养。尤其是怀孕20周左右。此时,胎儿发育非常迅速,营养需求相对较大。这时,孕妇可以适当地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关于心房间隔可能怀孕和分娩,这里简单介绍。如果孕妇在怀孕时有耳间隔膜,有蓝色色调、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这可能表明心力衰竭的迹象。孕妇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急救,以避免疾病对患者和胎儿的突然影响。间隔膜可能影响妊娠。

如果缺失的面积小于1平方厘米,并且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在医疗检查后进行妊娠。如果患者的缺失面积为2平方厘米,则应在身体恢复健康后消除疾病并考虑怀孕。如果孕妇的尿道间隔较大,可能会加重心脏重量,导致肺循环异常。严重的心力衰竭很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审间隔膜对孕妇的健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它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而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因此,怀孕前一定要做好准备,积极接受治疗。治疗耳间缺损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如果患者积极配合,预后良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术后应结合使用抗凝剂和β受体阻滞剂,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孕初期睡姿会不会影响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先心病的发病率约为出生活产婴的7~8‰,未经治疗者约34%可在1个月内死亡,50%在1岁内死亡,生后早期死亡者多为复杂畸形或病情较重者。各类先心病中以室间隔缺损最多,其次是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和房间隔缺损。近年来小儿先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复杂的心脏畸形在婴儿期,甚至新生儿期就能得到及时确诊和手术治疗,因此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已大为改观。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畸形疾病。

◆病 因

妊娠后第2-8周胎儿心脏发育处于关键时期,孕妇受到内在(主要指遗传)因素或外来因素(包括感染某些病毒,接触大量放射线或服用某些药物)的影响,使心脏发育中断或异常而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根据调查 8%属于遗传因素,2%属环境因素,90%由多因素造成。

◆症 状

根据血液分流方向及解剖学概念,将先天性心脏病分成三大类

1、左向右分流型: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末闭等。这类心脏病出生后没有青紫,在疾病晚期或患重症肺炎时可以出现青紫。

2、右向左分流型:又叫青紫型心脏病,例如法洛氏四联症。这种心脏病生后不久即出现持续青紫,一般很少能活到20岁。

3、无分流型:心脏各部分之间没有血液的分流,所以也无青紫的出现,例如主、肺动脉狭窄。

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病表现不同,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有无先天性心脏病:

1、生后不久或者3、4岁以前查出小儿有四级以上的心脏杂音。

2、母亲怀孕时患过风疹或"重感冒"并服用过大量中西药。

3、小儿生后发育营养比同年龄的小儿差;稍活动易气喘、疲劳、反复患肺炎,而且病情比一般肺炎要重,易出现青紫,不易痊愈。

4、小儿生后不久即发现青紫。如果怀疑小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应到医院请医生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日渐完善,常用的有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这些检查是无创伤性的,无痛的,易被家长和患儿所接受。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心房、心室及动静脉的形态异常和畸形部位。尤其超声心动图能定时、定位、定量精确地了解心脏的改变。基本能对心脏的畸形做出诊断。

◆治 疗

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都能通过手术治疗。

◆预 后

取决于血管畸形的种类,例如小的房间隔缺损,预后比其他先天性心脏病要好,平均寿命35岁左右,而某些复杂的心血管畸形,生后不久即于襁褓时死亡。此外合并各种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也是促成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成功率提高,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择期手术,此病的预后并不十分悲观。

先天性心脏病有以下常见症状,但轻症先天性性心脏病可无明显症状。

青紫:青紫是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错位,法乐氏四联症等)的突出表现。可于出生后持续存在,也可于出生后三至四个月逐渐明显,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最明显。而潜伏青紫型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平时并无青紫,只是在活动、哭闹、屏气或患肺炎时才出现青紫,晚期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持续青紫。

心脏杂音:多数先天性心脏病都可听到杂音,这种杂音比较响亮,粗糙,严重者可伴有胸前区震颤。心脏杂音多在就诊时被医生发现。部分正常儿童可有生理性杂音。

体力差:由于心功能差、供血不足和缺氧所致,重症患儿在婴儿期即有喂养困难,吸吮数口就停歇,气促,易呕吐和大量出汗,喜竖抱,年长儿不愿活动,喜蹲踞,活动后易疲劳,阵发性呼吸困难,缺氧严重者常在哺乳、哭闹或大便时突然昏厥,易出现心衰。

易患呼吸道感染: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增多,平时易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又进一步导致心功能衰竭,二者常常互为因果,成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死亡原因。

发育差:先天性心脏病多有发育迟缓,有青紫者尤其明显,严重者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影响。

其它症状:先天性心脏病如有左心房扩大或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则自幼哭声嘶哑、易气促、咳嗽;合并其它畸形,如先天性白内障、唇腭裂和先天愚型等;心室增大可致心前区隆起,胸廓畸形;持续青紫者可伴有杵状指,多在青紫出现后1~2年形成。

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上述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以确诊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要时作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一旦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应尽早去心脏外科就诊,由医生决定手术时机,现在心脏外科发展很快,手术日新月异,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可完全治愈的疾病。

你自己上去看看拉。

http://www.msdchina.com.cn/manual/section_19/19-261/2.html

小儿患先天性心脏病为什么说责任在母亲?

先天性心脏病既然是从娘胎里带来的,那就与胎内的环境密切相关,或者说,与母体密切相关。如果在怀孕期间(主要是前三个月)母亲患了病毒感染,尤其是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就很可能造成胎儿心脏畸形,因为心脏的发育成形是在怀孕后的头三个月;怀孕的母亲服用太多的镇静药、抗菌素(主要是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奎宁等也是原因之一;母亲患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时,也会使胎儿心脏发育不正常;高龄妇女的多产儿容易有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畸形;怀孕期间接触放射线,饮食中缺乏叶酸,孕妇的心情不佳等,均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关系;另外,也可以见到在同一家庭中,双胎或几个孩子都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畸形,家庭成员中有人患心脏病时,小孩得先天性心脏病的也多。这些情况都说明先天性心脏病和遗传有关。母亲在怀孕期间,如能避免上述不利因素,特别是预防病毒感染,尽量少吃药(包括中药在内),这对于预防胎儿心脏发育畸形是很有好处的。

先天性心脏病会遗传吗?

先天性心脏病不一定有遗传因素,但是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儿却与遗传有关,不过不一定父母有心脏病,而是父母的染色体中有问题,譬如象2 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这些有染色体位置改变或异常的都是与遗传有关的。所以说父母有心脏病,孩子不一定有心脏病;父母没有心脏病,孩子不一定就不会有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正常心脏是一个肌肉泵,可以将含氧多的血液自左心室泵入主动脉,再经全身的动脉系统至全身,满足身体对血液所携带的氧及营养成分的需求。同时静脉系统自全身将已经消耗了氧和营养物质,而携带了组织代谢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及废物的静脉血进入右房,右室,然后泵入肺动脉及肺,在那里血液可以获得充分的氧气,以后再经过肺静脉、左心房回到左心室。 心脏及大血管的主要结构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右心室、主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右侧称三尖瓣,左侧称二尖瓣。主动脉与左心室之间,肺动脉与右室之间的瓣均为三个瓣叶,称半月瓣,或称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左右心房之间有薄的肌性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厚的肌性隔,分别称房间隔及室间隔。

出生时就有心脏结构的异常称为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右心房之间的隔有缺损称房间隔缺损,右心室与左心室之间的隔有缺损称室间隔缺损。各处瓣膜均可有狭窄或闭锁,如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心室亦可一侧发育不良或缺如,如左心发育不良、单心室。心脏各腔及动、静脉之间连接亦可以异常,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或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也可能多种畸形同时存在,如法乐氏四联症等。

先天性心脏病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大约1%(0.6%—1.2%),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按我国10亿人口计算,大约有1千万人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有些家庭有多个子女患不同种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多个堂兄弟姐妹患病。一般来讲一级亲属中有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则其他人患病的机率上升3倍,两个成员患病则机率上升为9%,如果三个成员患病,则其他成员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上升至50%。

一些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如大家多见的先天愚型(唐恩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约50%患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心内膜垫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分别占32%及29%,其次为房间隔缺损占11%,法乐氏四联症占7.9%,动脉导管末闭占6.7%。18三体综合征约90%患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为室缺、动脉导管末闭等。近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共同基因的缺失,如CATCH综合征,为第22对染色体之一短臂11位点缺失,可合并法乐氏四联症,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干,主动脉弓中断等。单纯房间隔缺损大部分呈多基因规律,先症者同胞和子女的再显风险率为2.5%- 4.6%。少数家族中可见连续数代均有本病患者的情况。单纯室间隔缺损呈多基因遗传,先症者同胞的再患风险为 3.3%-4.4%,子女为3.7%—4%。先症者同胞中单纯室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20倍,一致性病损为30%—60%。动脉导管未闭呈多基因规律,子女再患风险率为3.4%—4.3%,同胞为2.6%—3.5%。一致性病损占50%。法乐氏四联症为多基因遗传,患者子女的再显风险率为3.0%—4.2%,同胞为2.5%—3.0%。一致性病损小于50%。不一致的病损以室缺、肺动脉口狭窄和大动脉转位最常见。

主动脉狭窄简介

孕初期睡姿会不会影响胎儿

孕初期睡姿会不会影响胎儿,对于孕妈妈来说,肚子里的宝宝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很多孕妈妈十分害怕自己不经意的举动伤害到肚子里的宝宝,比如睡觉的姿势,那么孕初期睡姿会不会影响胎儿?

孕初期睡姿会不会影响胎儿1

孕妇睡姿不好对胎儿的影响

对于孕妇的妊娠早期来讲,睡姿随意都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但是,如果是孕中期或者是孕后期的孕妇,睡姿不好就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有些说法称,心脏在人的左心房,因此建议右侧睡姿比较好,然而这种做法不适宜怀胎数月的孕妇。

右侧睡姿对胎儿不好,是因为子宫在怀孕之后会不同角度地向右旋转,如果一直是右侧睡姿的话,会增加子宫右转的频率,这时就会使血管受到压迫,造成胎儿的供血不足。而仰卧睡姿则会可能引起营养物质运输受阻,胎儿缺营养,最终导致胎儿缺氧、发育不良,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孕妇最佳睡姿是什么

虽然有人说,胎儿会根据孕妇的睡姿进行自我调整,但对于孕中期或者孕后期的.孕妇来讲,医生一般建议是采取左侧睡姿,这样的睡姿对胎儿最好。为什么说左侧睡姿对胎儿的生长最好呢?

首先,可以保障胎儿的正常供血和供氧。通常,孕妇的子宫会不断地向右旋转,左侧睡姿可加快子宫和胎盘的血流量。

其次,左侧睡姿可以缓解孕妇的浮肿现象。到了孕后期的孕妇来讲,脚和腿都很容易浮肿,要想缓解这种现象,就可以采用左侧睡姿了。

最后,孕妇左侧睡姿可以慢慢纠正胎位不正、缓解失眠等问题。

孕初期睡姿会不会影响胎儿2

1、在孕早期的时候,孕妈不用小心翼翼

怀孕前期的时候,孕妈不必那么在乎睡姿,主要以自己舒服为主,因为此时胎儿还不是很大,孕妈的肚子也还不太明显,所以孕妈的睡姿对肚中的宝宝没有太大的影响,孕妈可以不用那么小心翼翼,怎么舒服怎么睡,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睡眠质量,因为只有孕妈的休息得到保证,胎儿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育。

2、在孕中期的时候,孕妈要注意保护

到了孕中期的的时候,胎儿慢慢发育长大,孕妈的肚子也会随之慢慢隆起,怎么睡都不舒服,这时候孕妈就应该注意保护肚中的胎儿了。有些孕妈平时睡姿比较豪放,这时候就应该收敛收敛了。除了睡姿要规矩,孕妈在睡觉的时候也要尽量要避免趴着睡,避免外力的直接作用。如果孕妈感觉下肢沉重,睡着不舒服,可以采取仰卧位,用松软的枕头稍抬高下肢,让自己躺的舒服一些。如果孕妇羊水过多或双胎妊娠,就要采取侧卧位睡姿,给肚中胎儿一个足够安全的成长环境。

3、在孕晚期的时候,孕妈尽量采取左卧侧的睡姿

孕晚期的时候,胎儿越来越大,此时孕妈的睡姿对胎儿和自己的影响都十分大,孕妈晚上可以选择左卧侧的睡姿,在妊娠晚期,子宫呈右旋转,此种卧位可纠正增大子宫的右旋,还能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的压迫,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对胎儿的供血量,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是孕妈的最佳睡眠姿势,另一方面,左侧卧姿可改善孕妈脑组织的血液供给,对正常孕妈妈来说,有利于推迟或避免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发生,对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孕妈妈来说,可促使水肿消退,有利于防止抽搐,推迟或避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所以,孕妈妈采取左侧卧位对于优孕优生、母婴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疾病分类4 疾病概述5 疾病描述6 症状体征7 疾病病因8 病理生理9 诊断检查10 鉴别诊断11 治疗方案12 预后及预防附:1 治疗主动脉狭窄的穴位 1 拼音

zhǔ dòng mài xiá zhǎi

2 英文参考

aortarctia

aortic stenosis

3 疾病分类

心血管内科

4 疾病概述

主动脉狭窄是由左心室出口至主动脉起始部间发生狭窄,可划分为瓣膜狭窄、瓣膜上狭窄和瓣膜下狭窄等三种类型。

症状:1.病情较轻时不出现症状。但是,病情超过中等程度以上时,随病情出现呼吸困难或失神。2.不出现黏膜发绀症状。3.股动脉脉搏出现迟缓,因此脉压变得狭窄且微细,变得感知困难。4.可在第3~4肋间的胸骨缘听到最强3/6~6/6度的收缩期输出性杂音,并在同一部位感触到震颤。

5 疾病描述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系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后,引起主动脉瓣的瓣叶交界处粘连、融合和逐渐钙化,导致主动脉瓣狭窄和开放受限。多数同时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病变;而单纯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罕见。

6 症状体征

1.症状 男性多见,单纯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少见,大多同时合并有关闭不全和(或)二尖瓣病变。

(1)左心室代偿期: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可多年无症状。尸解发现约5%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而突然猝死。

(2)左心室失代偿期: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特征性症状有心绞痛、晕厥和心力衰竭。

①心绞痛:主动脉瓣狭窄出现心绞痛,常提示瓣口面积小于0.8cm2,与冠心病心绞痛不易区别。主动脉瓣狭窄产生心绞痛原因可能与心肌肥厚所致需氧量增加和冠脉流量相对减少所致供氧不足,从而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据统计不论有无心绞痛,约50%的40岁以上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并存冠心病。

②晕厥:常在劳动后或突然从平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时出现眼前发黑或短暂意识丧失。其产生可能与心绞痛发生机制相同,即心肌氧需求增加时心肌供氧则降低。劳力性晕厥是由于劳力使外周血管扩张,但心排血量无相应增加。直立性晕厥是由于突然站立时心排血量无法增加所致。有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时亦可出现晕厥。即小剂量硝酸酯可引起外周静脉明显舒张,而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使心脏前负荷下降;当剂量增加时,外周阻力性小动脉也出现舒张,致使左心室后负荷亦下降,但心排血量无相应增加,导致脑循环供血 不足。此外,心肌缺血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如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等也可导致晕厥或猝死。有晕厥或心绞痛患者平均存活2~5年。

③左心衰竭:从早期劳力性呼吸困难,进而发展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早期心衰可能与左心舒张功能障碍有关;晚期则与收缩功能障碍有关。主动脉瓣狭窄伴左心衰患者的寿命预计不超过2年。

④心性猝死:可作和主动脉瓣狭窄首发症状,亦可有反复心绞痛或晕厥发作史,猝死原因多为急性心肌缺血诱发的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有关。

2.体征 (1)左心室代偿期: ①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②心尖区可扪到缓慢的抬举性冲动;主动脉瓣区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 ③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④听诊特点:

A.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于主动脉瓣区听到一响亮(≥3~4/Ⅵ级)、粗糙、音调较高时限长的吹风样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此杂音是由于收缩期血流通过狭窄瓣膜,在升主动脉内血液产生涡流所致杂音呈菱型,在S1后出现,于收缩中、晚期达高峰,并在S2后消失。向两侧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传导,随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加剧杂音越响亮持续时间越长,且菱型高峰后移。但当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伴心功能全或心动过速时,此时杂音变短而柔和。

B.主动脉收缩早期喷射音:当主动脉瓣轻、中度狭窄时,于主动脉瓣区或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收缩早期喷射音,紧接S1后有一短促而响亮的额外音,系主动脉瓣突然开放使高速血流冲击狭窄的主动脉瓣而引起震动多见于儿童、青少年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若系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由于瓣膜粘连、增厚,影响其瓣膜活动度故很少听到此种喷射音。

C.主动脉瓣区S2减弱并有逆分裂: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时,因左心室收缩的机械或电的延迟,引起左心室射血时间显著延长而出现S2逆分裂(paradoxical splitting)后者是由于第2心音的第一成分(主动脉瓣成分)延迟到第二成分(肺动脉瓣成分)之后而形成的。深吸气后因肺动脉瓣关闭延迟,逆分裂消失,深呼气后因增加左心回流血使主动脉瓣关闭更延迟,故逆分裂加重当严重瓣膜增厚、钙化A2可减弱甚至消失。

D.其他: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出现左心室肥厚时,由于左心室顺应性下降,致使左室舒张晚期左心房加强收缩,故心尖区可闻及S4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可伴有轻度反流故常可在胸骨左缘三、四肋间听到轻度舒张早期泼水样杂音。

E.血管体征:脉搏细弱而缓慢,收缩压降低,舒张压正常脉压差变小。

(2)左心室失代偿期: ①晚期主动脉瓣狭窄引起左心室扩大时:可产生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于心尖区可闻2~3/Ⅵ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后者在左心功能改善和左心室缩小时杂音可减轻,反之则加重。 ②左心功能不全时:在心尖区可听到S4奔马律。

7 疾病病因

慢性反复发生的风湿热造成主动脉瓣瓣环肿胀、交界处的融合粘连,瓣尖游离缘收缩和僵硬,在瓣叶表面上可产生钙化结节,从而引起瓣口狭窄。这些病理变化常造成狭窄与反流同时存在。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多同时合并二尖瓣病变。

8 病理生理

主动脉狭窄常位于降主动脉峡部,即左锁骨下动脉和动脉导管韧带附近处,甚少位于弓部远端。狭窄段一般很短.约lcm。狭窄部组织呈纤维环或隔膜,管径可小至2~5mm甚至针孔大小。主动脉弓和左锁骨下动脉常扩张,远侧降主动脉长期承受血流旋涡冲击而形成狭窄后扩张。少数病人狭窄段较长,呈细管状。狭窄段以下的肋间动脉由于与锁骨下动脉分支建立了侧支循环往往粗大,以第4~第7对尤为明显。部分病儿未氧合血经动脉导管分流入降主动脉,引起下半身.尤其足趾发绀。此类型称谓婴儿型。本病除可伴有动脉导管未闭外,尚可合并室间隔缺损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畸形。主动脉狭窄,血流受阻,使上身血液增加,上肢血压上升,而下身血流减少,下肢血压下降。上肢高血压而下肢低血压往往与狭窄程度成正比。高血压引起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心力衰竭,亦可诱发脑溢血,降主动脉动脉瘤形成,破裂出血。下肢则出现缺血症状。

9 诊断检查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多见青少年有风湿热史,多数同时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病变.单纯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罕见。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随年龄老化而逐渐增多的一种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与钙化,可发生在原先正常瓣膜或有轻度瓣膜发育异常的患者其瓣叶交界处无粘连和融合。后者是与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病理学鉴别要点。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的占先天性主动脉瓣异常的50%以上。历经几十年后才逐渐形成主动脉瓣狭窄,其中约40%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上述主动脉瓣狭窄的诊断可根据病史和体征结合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导管检查,一般可作出病因诊断。

10 鉴别诊断

现将常见鉴别诊断分述如下。

1.风湿性先天性及老年退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鉴别。

2.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的鉴别诊断分为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下狭窄和主动脉瓣上狭窄三种类型。以瓣膜狭窄最多,瓣下狭窄较少,而瓣上狭窄最少见。

3.肺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与肺动脉瓣狭窄鉴别。

4.肥厚型心肌病尤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当胸骨左缘出现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时,需与主动脉瓣狭窄杂音相鉴别。

11 治疗方案

1.无症状轻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需定期密切随访 ①有风湿活动者应抗风湿治疗;②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在进行牙科、胃肠道和生殖泌尿道手术及器械检查时。应进行抗生素预防。

2.有症状主动脉瓣狭窄者处理 ①限制体力活动防止晕厥加重或猝死;②伴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时,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详见心律失常);③有胸痛者需作冠状动脉造影,以诊断伴发的冠心病,此种情况应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时。注意剂量宜小,防止在原先存在心排血量减少基础上剂量过大引起外周动脉扩张<,导致晕厥发生;或因动脉压下降使冠脉血流更为减少;④左心功能不全时可用利尿药。但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心排血量减少。

3.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和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适应证  (1)有反复发作晕厥、心绞痛史或经药物已控制的左心衰竭者。(2)主动脉瓣口面积<0.7cm:跨瓣压力阶差≥50mmHg。 (3)瓣膜本身发育完全并由交界处粘连引起的先天或后天性狭窄。(4)瓣膜无明显钙化:可伴有轻度关闭不全。

12 预后及预防

预后:

主动脉狭窄预后与左心室主动脉之间的压力阶差有关。某些极轻度的瓣口狭窄,患者可终身无症状;轻度瓣口狭窄的患者,可有20~30年的无症状期;中度狭窄的患者,可有10~20年的无症状期;重度狭窄的患者也可有较长的缓慢进行的病程。但多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晕厥或心绞痛,当出现这两种并发症时,患者平均寿命有2~3年,某些可发生猝死主动脉狭窄的患者最终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出现心衰后均寿命2~3年。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约20%可发生猝死。

预防:

风湿性心脏病是可以预防的,如果能有效地控制甲链咽炎的感染,就不会得风湿热、风心病就不会发生。预防主要措施有:

1.一级预防 指防止风湿热的初次发作,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甲链性扁桃体炎。凡发热、咽痛或不适、头痛、腹痛、咽充血和腭扁桃体有分泌物者都应在治疗前作咽拭子培养,确定有无甲链生长,如为阳性,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 除了青霉素过敏者对所有病人青霉素应为首选药物,理由是:①所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株对青霉素同样敏感;②在应用40多年后青霉素对这种细菌的平均抑菌和杀菌浓度没有发生变化,仍在0.005μg/ml左右;③没有出现对青霉素抵抗的征象;④至今没有别的抗生素抗链球菌感染的活性和临床效果超过青霉素G;⑤青霉素相对价廉,抗菌谱较窄,因此不会抑制正常菌群,可避免二重感染。并较其他有效的抗生素副作用少。芐星青霉素适用于不能完成10天口服青霉素疗程者;有RF个人史或家族史者;或地理、社会经济环境属RF高发区的患者。单用芐星青霉素肌注较痛,用芐星青霉素加普鲁卡因青霉素混合的针剂注射时。混合针剂所含芐星青霉素剂量应为:<27kg的患者为60万U,>27kg的患者为120万U。对于多数小患者。用芐星青霉素90万U和普鲁卡因青霉素30万U的混合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这种制剂不适于青春期或成人患者。对RF低发地区,可予青霉素V口服治疗。青霉素V具有酸稳定性、吸收较好,产生青霉素血药浓度较高。对儿童和成人,剂量均为250mg3次/d,共10天。必须强调应连续服药10天的重要性,即使服药几天后症状消失,也应服满10天,少于10天效果明显减低。但多于10天亦不能增加疗效,其治疗链球菌咽炎的疗效与口服青霉素相同或几乎相同,对成人,2次/d给药疗效不可靠以3~4次/d为好。但最大剂量不超过1g/d,其次选用先锋霉素Ⅳ、Ⅵ 0.25g4次/d,共10天。但对青霉素过敏休克病人不能用。四环素国内已不生产,磺胺嘧啶不能清除链球菌,因此不能用于治疗链球菌性咽峡炎。但持续应用磺胺嘧啶对预防RF复发是有效的。

2.二级预防(风湿热复发的预防) 对有明确风湿热病史或现有风心病者都需要连续的抗生素治疗。预防风湿热的复发。

(1)预防期限:取决于复发危险性大小,一般来说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居住拥挤、医疗条件差者以及多次发作史者复发的危险性高,预防用药时间宜长。反之,可适当缩短。已经有过风湿性心脏炎的病人心脏炎复发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应接受长期抗生素预防直至成年或终身预防。相反,没有患过风湿性心脏炎的病人复发时心脏受累的危险性低,抗生素预防几年后便可停止。一般情况下,预防应持续至病人到二十几岁或末次风湿热后至少5年。

(2)预防方案:<①肌注芐星青霉素G:常用方案 是长效青霉素制剂芐星青霉素G 120万U,肌内注射每4周1次,在急性RF高发国家和地区,以及高危病人,最好每3周肌注1次。 ②口服抗生素:RF复发危险性较低的患者。例如已到青春期末或青年期或至少5年没有风湿热复发者,可改为口服抗生素预防;按下面推荐的剂量服药:

A.磺胺嘧啶:体重>27kg者,剂量1.0g,1次/d<。体重≤27kg者,每天0.5g,副作用轻而少见。偶可致白细胞减少,宜每2周查1次血细胞计数。妊娠晚期患者禁用,因为磺胺嘧啶可透过胎盘屏障;与胎儿体内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

B.青霉素V:剂量为250mg,2次/d。过敏反应与肌注青霉素相同,用前宜作青霉素皮肤试验。

C.红霉素:250mg,2次/d,适用于青霉素和磺胺药均有过敏者。

D.中药如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蒲公英、板蓝根、穿心莲;中成药如银 *** 、银翘片、抗炎灵片、银黄针等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均有良效,可选择应用。根据WH0最近报告,在1986~1990年对16个国家33651例RF或RHD患者注册进行二级预防治疗。但只有大约63.2%的病人完成了二级预防。其中95.7%的病人用长效青霉素每月肌注1次,2.1%口服青霉素 0.1%用磺胺嘧啶,2.1%用红霉素。0.3%病人对青霉素有不良反应。有53例RF复发,占0.4%病人/年。如果不进行预防,风湿热的复发率高达60%病人/年。

治疗主动脉狭窄的穴位 气管

方略偏左,在气管分为左主支气管处,形成食道的一个狭窄。最有临床意义的是:气管与食道上方,均与咽部有接...

食道

以上就是关于孕妇心脏不好对胎儿有影响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