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36人

   2022-09-27 11:50:20 网络700
核心提示:2015年,贾跃亭造车风生水起。在国外控股法拉第·未来(FF),国内成立“乐视超级 汽车 ”,与此同时,还在 汽车 产业链上下游投资了10多个项目,浙江造车企业“电咖 汽车 ”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乐视 汽车 资金链断裂,贾跃亭出

汽车36人

2015年,贾跃亭造车风生水起。在国外控股法拉第·未来(FF),国内成立“乐视超级 汽车 ”,与此同时,还在 汽车 产业链上下游投资了10多个项目,浙江造车企业“电咖 汽车 ”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乐视 汽车 资金链断裂,贾跃亭出走美国,出清了乐视持有电咖的35%股份,时任乐视 汽车 CEO张海亮“盘”了下来(后升级为天际 汽车 ),担任董事长。后来,乐视 汽车 在国内的团队大概800人,有100多人追随张海亮去了天际。

加入乐视之前,张海亮在上汽干了20年。从供应、物流、规划、产品工程、行政管理,一路干到上海大众 汽车 总经理、董事,上汽集团副总裁。2016年,互联网造车浪潮兴起,张海亮离开上汽,加盟乐视 汽车 任COO。在乐视 汽车 CEO丁磊因“身体 健康 ”原因离职之后,张海亮又接替丁磊,短暂地执掌了乐视 汽车 一段时间。但那个时候,乐视 汽车 已经大势将去,贾跃亭把战场转移到美国FF,国内的 汽车 项目逐渐停掉,张海亮只得收拾下残局,带着手下自谋生路。

对于张海亮而言,天际 汽车 是一场不得不继续的冒险。只是这一次,成败都落在了他自己肩上。

天际 汽车 董事长张海亮

张海亮入主天际 汽车 后,与浙江省政府达成合作,在浙江绍兴规划了占地1000亩、项目总投资额55亿元的整车工厂。重组控股了泉州西虎 汽车 ,在宁波慈溪落地了商用车生产基地。此外更重要的,拉来了上市公司、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的65亿人民币融资。

和威马类似,张海亮也选择了自建工厂,他认为自建工厂对质量的控制,是代工远远达不到的。跟制造业打了20多年交道,“前面工人装错了,后面工人看到了也不管,装上去再说”这样的事情,他见过不少。

“质量首先是个质量文化。代工厂是人家公司的员工,你怎么跟他做文化交流?”张海亮说。

电咖最早定位低端市场,2017年11月,找东南 汽车 代工生产了一台NEDC续航255km、售价6万左右(补贴后)的纯电动轿车,根据官方,这款车后来只销售了3000多台。张海亮过去后,开始规划中高端产品线。并在去年11月品牌升级,推出了“天际” 汽车 。

品牌定位要掌握平衡,定的太高影响初期销量,太低又会牺牲未来的品牌溢价,张海亮认为,国内的初创车企——蔚来和威马走了两个极端。天际首款量产车ME 7,是一台续航500公里、补贴前售36.68-38.18万元的中型SUV,对标蔚来ES8、特斯拉Model X。

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这台由前保时捷设计师Hakan Saracoglu担任总设计师的SUV吸引了不少围观。除了造型设计,另一个吸引人驻足的特点是这款车内置了5块屏幕:12.3英寸液晶仪表盘、15.6英寸中控触控屏、12.3英寸副驾驶 娱乐 屏幕,以及后排可选装的两块12.8英寸 娱乐 屏幕。五屏之间可以实现交互。

天际接管了原乐视车联网的一部分团队,把办公室设在北京。张海亮认为,相比于互联网、 汽车 电子电器,软硬件结合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与车联网的系统更加接近。而天际车联网团队的很多员工,最早都是从乐视手机、乐视电视征调的。

在浙江绍兴,天际 汽车 的工厂已经完成土建,正在安装设备。计划中,今年8、9月份,天际ME 7就将开始投产,年底、明年初向用户交付。可以预期的,未来在30万市场,这台车将会与蔚来两款SUV正面相遇,以及特斯拉Model 3、Model Y。

张海亮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2800万,新能源只有100万。如果新势力们一起把总量做到1000万,那么大家都能活下来。相比于相互之间的竞争,他们现在更需要消费者认同,新能源车这个大品类,有好的产品可以买 。而爆款是给整个市场背书的。

一旦总量增长上来,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普遍是感性的。张海亮相信,天际 汽车 一定有机会错位竞争。

“我们担心大家觉得新能源不是方向,不愿意买,还是那100万辆,没有增长。一旦这个市场形成了,买车的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为这个消费太分散了。”张海亮说。

天际ME 7

36氪:ME 7定位在30万中高端市场,怎么看这个市场的竞争?

张海亮:目前还没有形成市场竞争,都是新进入者。中高端的新能源车,吸引的是买传统中高端车的人,它是一个成长中的市场。你有这个消费能力,对电动车、新技术有兴趣,(认为)传统车噪音、舒适度没有电动车好,(才会买新能源车)。

36氪:三四十万的市场,未来会遇到Model 3/Model Y?

张海亮:这是好事情。你观察消费者,如果有更多人认为新能源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就要基于,市场中有很多好的品牌,有好车出现,让大家能够形成共识。而不是说,开到三环抛锚了,还得(用手)推。好的车是给这个市场背书的。

宝马、奔驰、劳斯劳斯做出纯电动车出来,大家马上改变观念,说纯电也是一个可以信赖的车型了,会有更多人来买。中国不缺总量,2800万销量,电动车现在才100多万。如果做到1000万,大家都有的分。

第二,一旦这个市场形成了,买车的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特斯拉舒适性差,如果我们质量做好,错位竞争,中国人消费还是很感性的,市场总会有的。因为这个消费太分散了。我们担心大家觉得新能源不是方向,不愿意买,还是100万辆,没有增长。

36氪:你们是怎么做品牌和目标用户定位的?

张海亮:有人做的很豪华四、五十万,六十万,对树立品牌好,但是对初期销量不好。如果定在二十万,中端的,2米75左右的A级SUV,用户量多了,但是你的品牌定低了,将来再推高端就难了。威马和蔚来就定了2个极端。

36氪:ME 7有5块屏,你们是怎么做产品定义的?

张海亮:我们讨论觉得,车联网,要给用户有个硬件载体。4个人坐在车上,没办法交互。硬件做好,软件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的屏比特斯拉的设计好多了。他就是挂一个PAD在上面,车联网没我们好的。

车联网现在三种人在做:第一,互联网人;第二种,做电子电器的,制动系统;第三是智能手机,家居。我们的团队是做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的人,系统和车联网是最接近的。

36氪:工厂是怎么规划的?

张海亮:我们小车在东南 汽车 代工的。大车自己建厂。我们去年4月绍兴工厂开始建设,年底土建完成,现在安装设备,还要等工信部验收。品质控制要靠自己。(代工厂)也没坐过这么好的车子。质量首先是个质量文化,人家公司的员工,你怎么跟他做文化交流。比如前面工人装错了,后面工人看到了也不管,装上去再说。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每个人装配的时候的一种责任心,当成自己家里的事情。

36氪:很多新造车公司,商业上很难持续,你们是怎么规划的?

张海亮: 我们做到4万台以上能(打平)。明年卖2、3万台,后年应该可以达到。

36氪:你们是怎么控制成本的?

张海亮:我们辛苦点,但人少,不用这么多人。(有的公司)一个人能干的,找了两个人,协调不好,上面再找一个领导,负责协调这两个人,一个人(的活儿)变成了3个人的。(人员成本)太重。

36氪:蔚来、小鹏最近都推出了轿车,电咖之前做轿车,轿车市场怎么样?

张海亮:SUV的溢价能力更高。因为SUV进入中国市场晚,同样尺寸的SUV都卖的比轿车高,这是个福利。轿车,一样做,会比SUV难受,更要体现你的水平。还有,SUV的差异化容易做出来,轿车的差异化更难做。轿车总量比SUV大一点,但竞争更多。

36氪:出行你们和分时租赁公司有合作,是怎么规划的?

张海亮:我们和Gofun联合运营,拿200、300辆车出来,进入这个市场研究下怎么做。我们是适度参与,不会很重。

高管离职再添风霜 天际汽车未来不被看好

赶在北京车展前夕,天际ME7和 高合HiPhi X相继上市。天际汽车和华人运通,这两个正被逐渐淡忘的新势力车企,以一种惊人的默契,重回媒体的视线。

故事总是这般巧合,这两家车企的灵魂人物,张海亮和丁磊,都曾是上汽集团旗下合资车企的高管,并先后加盟乐视汽车,居贾跃亭麾下。

在传统车企的低调实干与贾跃亭“生态化反”的交织中,张海亮和丁磊对汽车的理解,也随着这两款车型的上市,实现隔空对话。

各自发迹,相继登顶

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丁磊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1963年出生的他,22岁从复旦大学原子核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三年后,拿下了复旦大学固体物理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1988年7月,丁磊走出象牙塔,迈进了上海大众的大门。这一年的张海亮还怀揣梦想,在高中苦读。与丁磊充满神秘色彩的专业不同,张海亮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烙上了汽车的印记。1994年,张海亮从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本科毕业,上海大众也迎来了未来的掌门人。

上世纪90年代的硕士学位,可是香饽饽,丁磊在上海大众的晋升一路绿灯。张海亮加入上海大众的第二年,丁磊已被委任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浦东轿车项目组质量小组负责人。这个“浦东轿车项目组”就是后来的上海通用,今天的上汽通用。

2005年初,42岁的丁磊被任命为上海通用总经理,职场浮沉17年,终成一方诸侯。虽然早期的晋升速度不如丁磊,张海亮的后劲却异于常人。在多个部门历练后,2010年,张海亮用时16年,在上海大众实现登顶。

即便如此,张海亮依旧没能在级别上追平丁磊。2007年11月的张海亮还在爬坡,丁磊已在原有职务之外,被任命为上汽集团副总裁。在媒体眼中,丁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上汽集团的未来。

出走败走,殊途同归

张海亮囿于上海大众这一方天地,丁磊心中却另有乾坤。

商而优则仕。2011年2月,丁磊挥别上汽集团,调任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兼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丁磊当年的声望,从证券市场上可见一斑。丁磊将调任张江高科的消息甫一传出,其股价持续上涨,2011年2月23日调令发布当天,张江高科继续涨停,次日高开,短短数日,股价逼近11元。

不曾想,在上海通用创下不败神话的丁磊,却在张江高科被打落凡尘。任职期间,张江高科的业绩大幅滑坡,股价不断缩水。2013年8月,丁磊调任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时,张江高科的股价已不足5元。故事讲究前后呼应,同年8月24日起,张江高科的股价在一个月内涨至近9元,似对丁磊的“欢送”。

商转仕这条路,丁磊走得并不顺遂。而那几年中,依仗中国车市的增长,张海亮终于等坐到了最前排。2014年8月,张海亮被任命为上汽集团副总裁,与7年前的丁磊同级。当时有媒体预言,张海亮与同期被任命为集团副总裁的王晓秋,未来有望接替陈虹和陈志鑫。

遗憾的是,这近在咫尺的远大前程,贴着一个遥不可及的价码。2016年3月,思量再三的张海亮决定离开上汽集团,这个奋斗了22年的地方。

一个月后,张海亮坐在了一张印着LeSEE logo的桌子前,宣布加盟乐视汽车,出任总裁兼COO。在他身旁,是同样受够了体制内的条条框框,刚刚于上一年加盟乐视的丁磊,其职位是乐视汽车联合创始人、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

张海亮和丁磊在公开层面,第一次有了真真切切的交集。

自立门户,江湖再见

当年横跨资本、科技和娱乐圈的贾跃亭,确实有能力把张海亮、丁磊两位能人招致麾下。在“生态化反”的弥天口号中,张海亮与丁磊的这段缘分,只维系了不到一年。

2017年3月20日,乐视方面发布消息称,丁磊由于身体原因不再担任乐视超级汽车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等职务,但应邀担任乐视生态研究院战略顾问。

“身体原因”永远是顾全双方脸面的最好说辞。3个月后,丁磊携手丰实资本的卢长奇,成立了东海岸资本。正当所有人以为丁磊就此隐退,投身资本之际,8月21日,华人运通成立。9月26日,丁磊宣布回归,出任华人运通董事。

在丁磊休养生息、借道资本的这几个月里,贾跃亭的汽车还停留在PPT,张海亮却没闲着。

相较于丁磊的另起炉灶,张海亮选中了乐视汽车旗下11家子公司之一的北京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据传曾是乐视汽车分时租赁汽车的制造商。2017年2月,张海亮成为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在耗时7个月历经5次股东变更后,同年9月4日,与丁磊复出几乎同时,张海亮终于将其中乐视汽车的股份彻底剥离干净。

张海亮,再次与丁磊站在了同一个高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浪潮汹涌的造车新势力群体中,天际汽车算不上显眼,而近期这家造车企业被业内广为关注却是因为一则高管离职传闻。

CMO离职 天际处境雪上加霜

2月27日,有媒体曝出天际汽车正在进行重大人事调整,天际汽车董事、首席营销官(CMO)向东平已从天际汽车离职。据知情人士表示,接替向东平的人选也已确认,新任CMO为陈敏,且两人已完成工作交接。有消息称向东平或将回归传统媒体,下一站或将任职北京现代。对此,天际汽车公关传播副总裁赵焕表示“他(向东平)目前在休假,以官方消息为准。”北京现代相关人士回复“暂未收到消息”。

资料显示,向东平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8年加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之后在上汽集团国际销售有限公司、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分别担任副总裁、执行副总经理职位。2017年10月,向东平加入天际汽车任天际汽车董事和首席营销官(CMO)。

在任职天际汽车CMO期间,营销经验丰富的向东平成绩可喜。2018年7月,他携电咖汽车旗下全新高端品牌ENOVATE正式与公众见面;同年11月ENOVATE品牌中文名定为“天际”并亮相收款车型ME7。在此期间,向东平主导的“产品+服务创新模式”为天际带来积极影响。

此次向东平的离职,对处境不佳的天际汽车而言可谓雪上加霜,首款车型ME7的交付再度延期。

疫情加持 首款车型交付无期

天际汽车成立于2015年,原名电咖汽车,2019年3月更名,是集纯电动汽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属造车新势力之列。原乐视超级汽车全球CEO张海亮任电咖汽车董事长兼CEO、牛胜福任CTO、陈晓斌任CFO、向东平任CMO。值得注意的是,电咖汽车也即天际汽车前身,隶属于乐视汽车系,乐视汽车倒闭后独立。

2019年4月上海车展上,天际汽车的首款产品ME7正式公布售价,新车共推出两款车型,补贴前售36.68-38.18万元。新车定位为中型SUV,其在NEDC工况下综合续航里程为500km。9月份正式上市,并计划于12月启动交付。

但天际ME7的交付并没有如期实现,2019年12月,天际汽车有款豪华智能电动SUV—ME7正式下线,天际汽车称,ME7已收到8000辆订单,2020年一季度正式交付。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波及全行业,车企普遍延迟复工,天际汽车首款车的交付也遭遇困境。目前,天际汽车除湖北地区之外的员工已基本复工,但交付依然受到影响。据内部人士透露,原定今年一季度交付的ME7,因疫情原因,工厂在重新排期,具体交付时间还没确定。

而面对竞争激烈的造车新势力大局,迟迟未能实现交付的天际汽车未来前景并不明朗。

最后三家新势力 天际汽车不被看好

2月26日,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在一场线上沙龙重申卡位新造车前三的目标,在谈及名单排位时,他表示“肯定有威马,第二个我认为小鹏,可能还有蔚来。只是个人想法,每个人说法不一样,反正我认为威马肯定能活下去。”针对此番言论,威马汽车集团公关部高级总监石凯峰解释称并不是说最后只有这三家能活,这是一个假设。

关于新造车势力最后三家的说法,源于美团CEO王兴的一条帖子。1月6日,王兴发文表示国内汽车圈最后只会剩下“3+3+3”家车企:3家是央企:一汽、东风、长安,3家民企是吉利、长城、比亚迪,3家造车新势力是理想、蔚来、小鹏。对此,沈晖与王兴定下赌约,威马一定会是造车新势力TOP3之一。

由此不难看出造车新势力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数量多达近百家的造车新势力中,未来能生存下来的必然不多,对于当前的几家头部企业而言,头顶仍然高悬达摩克里斯之剑,何况尚未进入量产交付阶段的新势力们。而无论在是沈晖还是王兴预测中,天际汽车都不是被看好的那一个。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特斯拉的强势入局让本就艰难的一众新势力车企压力倍增,洗牌时刻已然来临,面对早已销量过万的蔚来、威马等车企,天际汽车想要成为“最后3家”造车新势力,还有着重重困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关于汽车36人 | 离开乐视之后,天际汽车张海亮造了一款5块屏幕的电动车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