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历史----东莞

   2022-11-21 23:51:29 网络840
核心提示:东莞是我的家乡,作为一名东莞市民,我为东莞而感到骄傲。历史悠久的东莞,人杰地灵,山川秀丽,民风淳朴,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的特产水果——荔枝,传统的民风民俗,以及蓬勃发展的IT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制造基地——东莞的硅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特产水果

身边的历史----东莞

东莞是我的家乡,作为一名东莞市民,我为东莞而感到骄傲。

历史悠久的东莞,人杰地灵,山川秀丽,民风淳朴,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的特产水果——荔枝,传统的民风民俗,以及蓬勃发展的IT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制造基地——东莞的硅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特产水果——荔枝

从万里稻海到四季果香,从蔗林连片到菜尨纵横,从个体散养到现代化养殖场,我们看到了东莞农业的迅速发展……

东莞土地肥沃,光、热、水丰沛,配合协调,既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又有利于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农业条件十分优越,素有“鱼、米、果之乡”的美称,岭南佳果荔枝、香蕉更是久负盛名。

按照东莞市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大致区分为东南部、中南部、东北部与西部四个区域。而中南部以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宜于种植果树。这里的荔枝种植历史悠久,是东莞市荔枝的重要产区,以大岭山为中心,糯米糍、桂味果质优良,饮誉国内外。这里还种植龙眼、菠萝、黄皮,是东莞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

据说有条村叫“基岗村”。很久以前,村里有一户穷苦农家,主人叫陈大圆,妻子叫刘惠珍,小儿叫陈桂美。一家三口,过着贫苦的日子。陈大圆经常出村替人打杂赚钱,惠珍在家除了做些家务之外,有时到地里种些蔬菜。一日,惠珍带了六岁的桂美到地里锄草。桂美年幼,在树荫下追捉蝴蝶。追呀,追呀,不觉追到村霸陈贵显的荔树下,蝴蝶高飞,竟飞在荔枝树上。桂美抬头一望,望见树上鲜红的荔枝,便忘记追蝴蝶而伸手在低垂的树桠上摘了两颗荔枝。

刚好陈贵显(地主)巡园路过,便大喝:“大胆,何方小盗,竟敢在光天化白日偷我荔枝!”这声音似晴天霹雳,吓得桂美惊魂失措,转身便逃。陈贵显疯也似地追上前去,一手抓住桂美的衣领,一手去夺回荔枝。

谁知桂美死死捏住荔枝不放,并且拼命哭叫:“我要荔枝!我要荔枝!”陈贵显火了,张开手掌,连向桂美打了几个耳光,然后抓住桂美的胸膛向地一推,桂美跌了个仰面朝天,随着贵显又起脚踢去。正在这时,桂美妈妈闻声赶到,见此光景,急急扑上去,一手抱住孩子,哭着向贵显求饶道歉:“大老爷,恕我管教孩子不严,偷摘你的荔枝,我回家一定重责他,请你息怒。”桂美见到母亲,紧抱母怀,又惊又怕,拼命哭叫:“我要吃荔枝,我要吃荔枝!”母亲见孩子满身泥汗,又心疼又怜惜,闷闷不乐地抱他回家。

第二天,桂美因受了一场惊吓,便发高烧,终日昏迷不醒,茶饭不思,还时常叫吃荔枝。夫妇十分忧虑,一连煎了几服汤药给他吃,但病情有增无减,日见严重。惠珍见此,心如刀割,含泪对丈夫说:“唉,孩子的病因,都是为了吃荔枝而引起的,不如你去仙村,买些荔枝回来,以息他终日思忆的心愿,病情或会好转。”大园依了妻子,到仙村买了几颗荔枝回来,拿到儿子面前说:“美儿,你看,妈给你几颗又大又红的荔枝。”

桂美听了荔枝两个字,微微睁开双眼,见到了几颗鲜红的荔枝,笑了笑,便颤抖着手,接过了荔枝,轻轻放在胸前。突然两眼一黑,小手一垂,头一歪,凄惨地离开了人世。大园夫妇忍着悲痛,将孩子埋葬在后山的一个土丘里,并将那几颗荔枝也放在坟里。

第二年的清明节,孩子的墓前长出几珠荔枝苗。大园很爱惜,小心地把荔枝苗挖起,栽种在孩子的坟墓前左右,并给浇水施肥。十年后,荔枝长大了,此地竟成了一个翠绿茂盛的小荔园。荔树开花,结出了红红的荔枝果。这荔枝不但特别清甜,且又爽口。

为纪念儿子,大园把小荔园改名为桂美园。自此有桂美荔枝问世。至于后来人们把桂美写成了桂味,可能是因为地方方言的“美”与“味”的读音相近演变而成。

我的外婆是大岭山人,她有一片荔枝林,每到6、7月份荔枝成熟的时候,我便与亲朋好友一起爬到树上摘荔枝吃。剥开荔枝身上的红皮,便可以看见晶莹的果肉,一口咬下去,一阵甘甜划过心底,吐出果壳后,便吃完果肉。啊!美味极了!

传统的民风民俗

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就像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蕴含着充满智慧的一个个文化结晶。

东莞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及传统习俗,如:东坑的“卖身节”、桥头的“荷花节”、石龙的“龙舟节”、黄江的“艺术节”等,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最有名的是东坑的“卖身节”。据《东坑镇记》记载,东坑的“卖身节”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该镇塘唇村出现的“卖身”现象(即出卖劳动力)。当时,一些没有自家田地的青壮年,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纷纷到街边,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示“卖身”,等着财主前来雇请。有田地的财主也在这一天来塘唇村,挑选卖身的青壮年,一雇就是一年。接着,这快人杰地灵的宝地于是传出了很多《遇仙记》。传说有天上的神仙在“卖身节”这一天下凡到东坑来普济众生,到东坑观看“卖身”,并行善事、普救众生云云。比如,《曲磨臂》、《直鱼钩》、《金色的锄头》、《‘东仔’故事》、《糖不甩》、《连天阴天、天必半晴》。神乎其神,真有仙人下凡相助的事。于是,“卖身节”便越传越开,越传越神奇。于是乎,“二月初二”这一天,小河岸边、木桥两侧,真是人山人海,远近商贾云集东坑。远者,省、佛、陈、龙从水路乘船以至,近者周边乡里,步行而来,说要遇仙,真是盛会空前。走时,人人都要买一件物带回去,以示遇到了仙人,带回去好运。明清以来,一直至今。1928年《民俗》第十五、十六期载李建青《东莞风俗的一斑》说卖身节,“各乡贫苦的人家,都携着儿子来这里找寻雇主了,而各处的雇主,也就来这里找寻雇童了。如果大家讲得允肯,那雇童就跟那雇主回家去做工,那些雇童的工作,总离不了耕田看牛这几种,除了赚得饭吃之外,完全没有工钱,只是到了年尾的时候,由雇主给他一套新衣服和一双鞋,就算报酬了,所以叫做“卖身”。 卖身者头戴一顶“鱼鳃甲”的竹帽,肩搭一块“蒙巾”(是一块方巾,平时可擦汗水,扛东西时可以护肩,下河洗澡时可以遮住下身换衣服,购物时可以作包袱),等财主来买。一旦合约讲成,雇主请雇农上茶馆吃饭。雇农“卖”了身,得了定金,当年工作有着落、生活有着落,也就在墟上买些家庭必需品和东西回家庆祝。同样地主、富农也纷纷来东坑,挑选合意的雇工。他们身上有钱,也愿意在集市上吃吃喝喝,并购回一些农具、日常用品。这就是卖身节的来历。

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足以说明,东坑之所以形成“卖身节”这个奇特的节日,是因为东坑有着“农耕年代”的辉煌。

在东坑,有“卢家地,谢家田”的著称。连接寒溪江畔,一条青鹤小河得天独厚地成为当时贯通省城的运输大动脉。广州、东莞、石龙、惠州等货船常到东坑。东坑麻石街卖糖墩成为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的中转码头。蚕桑种养、蔗糖加工、谷米加工、榨油加工,相继兴起。尤其夏收夏种之后,一河两岸,斗蟋蟀的蟋寮,连绵一片。其赌馆、烟馆、妓馆昌盛。省港粤剧红伶濒临东坑闹市,载歌载舞,灯红酒绿,人称为“小澳门”。特定的运输环境,特定的农耕需求,谱写成了一曲“二月初二”的颂歌。

几度沧桑,随着时代的变迁,“卖身节”不但没有被人们所淡忘,而饰演变得更富有时代气息。游人爱在大街上用玩具水枪射水作乐,故又名“射水节”。“二月初二”来趁欢乐的人们都希望在这一天,让东坑之水洒一身吉祥,带回去一身好运。

还有桥头的荷花节:

东莞桥头荷花节,桥头人钟爱莲,明清时期面积达100多公顷的莲湖尽显“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景色。每逢盛夏,莲湖荷香阵阵,欢歌笑语,划船赏荷者络绎不绝,兴趣盎然。每到盛夏,莲湖边游人如织;每到冬春,湖水满盈,碧波荡漾。莲湖成了桥头的名胜之地,人们到桥头必到莲湖,看到荷花就想起桥头。莲湖曾两度发现并蒂莲,引来赏荷热,莲湖成了桥头的知名品牌。2004年6月23日第一届桥头荷花文化艺术开办。

桥头人钟爱莲,明清时期面积达100多公顷的莲湖尽显“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景色。每逢盛夏,莲湖荷香阵阵,欢歌笑语,划船赏荷者络绎不绝,兴趣盎然。

莲湖地处桥头镇中心,是东莞市著名旅游区,广东省最佳赏荷胜地之一。莲湖原名莲塘湖,属天然湖泊,是桥头地区五大湖之一(东太湖、莲湖、面前湖、新湖、朗厦湖)。建国前,桥头处于“三天无雨车头响,三天有雨水荡洋”的恶劣环境中。乡民为了自助自救,便从外地挖来种藕种植各湖,几年时间莲荷种植面积就发展到了上千亩。每当洪涝灾旱之年,乡民便以莲藕、莲子充饥。据说,那时乡民对莲湖视若救命稻草,谁都不能践踏。每到盛夏,人们纷纷前来赏荷,不少青年男女或划小艇,或扒秧盆,出没于碧绿的荷叶之间,笑声荡漾莲湖,尽显“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之诗意。

新中国成立后,桥头同全国各地一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围湖造田,莲湖被改成了水稻田。20世纪90年代初,桥头镇政府退耕还湖,在镇中心区围成了面积达300余亩的莲湖,重新种上莲荷,恢复了荷叶田田、荷香阵阵的美景。从此,每到盛夏,莲湖边游人如织;每到冬春,湖水满盈,碧波荡漾。莲湖成了桥头的名胜之地,人们到桥头必到莲湖,看到荷花就想起桥头。莲湖曾两度发现并蒂莲,引来赏荷热,莲湖成了桥头的知名品牌。

从2004年6月23日第一届桥头荷花文化艺术起,东莞桥头荷花文化艺术节至今日已经举办了7届。东莞桥头荷花文化艺术节从每年的6月23日岛6月28日止一共为期6天,举办地点为桥头镇的连湖风景区,文化广场。

2000年投巨资建成了莲湖公园,并请关山月为公园题名,省书画家为艺术长廊献墨,名人名作,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莲湖风景区总面积50多万平方米,有300亩莲湖、古典门楼、松山观光楼、观莲亭、健身园、美食街、文化广场、情人路、游湖径等景点组成。周边配套建有体育中心、酒店服务、高尚住宅等中心区,形成现代建筑与自然风光相互辉映,别具欧陆风情的城市亮点。2006年,桥头镇投入1000万元,实施莲湖景区首期改造工程,兴建了赏荷长廊、亲荷休闲区、观景亭等观赏景点,进一步提升了莲湖景区的文化品位,增强了莲湖景区的观赏性。

莲湖公园的建筑风格,吸取苏州与杭州等地园林的精髓进行修建,古色古香。主要由古典牌楼、600多级登山石梯、半山亭、山腰曲径、书画长廊和七层观光塔楼等构成。“莲湖公园”和“松山塔”之名,是著名书画家关山月题写。大门牌楼两边是栩栩如生的汉白玉浮雕“八骏图”和“九龙壁”。书画长廊沿山脊而建,花鸟画、山水画、风俗画、古代人物画等千姿百态,廊壁书法龙飞凤舞,加上唐诗点缀,整个长廊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松山塔楼耸立在海拔60米高的松山之巅,呈八角形,楼高38.8米。塔底周围的扶栏全是汉白玉浮雕花纹图案,工艺精湛。登上塔楼,万千景象尽收眼底。公园自开放后,游客四季不绝如缕。

2006年6月22日,由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主办,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东莞市旅游局、东莞市桥头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20届全国荷花展(分会场)暨第3届东莞桥头荷花艺术节在莲湖风景区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和日本、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80多个单位的荷花精品汇聚桥头莲湖。展出全国各地近400个品种10000多盆荷花,并展出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品30幅,以及马元浩荷花墨影画作品展等,吸引了全国各地及海内外游客50多万人次。

在2010年6月23日第七届桥头荷花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桥头旅游形象歌曲《等你在桥头》给市民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闭幕上,《等你在桥头》通过歌伴舞再一次让观众沉醉。

“相约在荷花飘香的时候,等你在浪漫迷人的桥头,一起去荔园散步,一起去莲湖泛舟,看多少有情人喜成佳偶。”动人的旋律,优美的歌词,在著名歌星张朝夕的演唱下,将桥头风光如画、荷香四溢的美景融入歌曲中,观众似佛被带到莲湖边欣赏荷花美景一样,听得如痴如醉。

观众的评语是这样的:这首歌非常好听,非常诗意,把我们桥头美丽的景色都在这首歌曲中体现出来了,如诗如画,很美。

IT产业制造基地——东莞的硅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从改革开放前制造锄头、犁耙、收割机等农具到改革开放初期生产玩具、服装、塑料制品等初级产品,发展到现在生产电脑、手机、彩色显示管……我们仅用20多年的时间做过了西方工业国上百年的发展历程。IT,这两个莞人无人不晓的字母彰显了现代制造业名城的魅力……

1994年,东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安施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例如电子、电器类。目前东莞市的高科技生产水平比较高,世界上一些高精密的机械零部件都能在东莞生产。力图加工电脑整机所需要的零部件,95%以上可以在东莞配齐。如今,东莞的工业内部结构已从过去的以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等为主转向以电子、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电子元件等为主,电子及通讯产品生产已成为第一工业支柱。外贸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往的纺织服装等为主逐步转向以电产品为主,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1436.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2.5%,工业结构得到了不断的优化。

东莞市抓住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机遇,大力引导外资投向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目前,东莞市已有外向型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约3300多家,产值约3600亿元。东莞已成为国际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与实践,很多镇(区)形成了自己工业的发展特色,例如虎门发展纺织制衣工业,成为我国著名的“服装名城”,年销售额约100亿元,虎门镇从1996年起每年均举办国际性的服装交易会。东莞市大力发展电脑资讯产业,使东莞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电脑资讯产品制造基地之一。石龙、清溪、黄江、石碣等镇(区)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电脑生产基地。厚街镇和大岭山镇的家具制造、大朗镇的毛纺业均享有盛名。

改革开放后,沉浸了数百年的东莞大地涌动着建设高潮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成为蓬勃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名城,是镶嵌在南粤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为一名东莞市民,我为东莞而感到骄傲!

B:感悟

改革开放后的东莞已经跟上了时代的脚步,时代的潮流。

东莞有许多特产与独特的文化习俗,通过深入的研究,我不仅了解到这些富有东莞传统特色的日子,也由这些日子中读出了感悟。

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好的继承这些传统的日子,让这些日子持续的开展下去,不要遗忘与丢失,更不要像“端午节”一样被其他国家“据”为己有,而要好好的保持,并且加大宣传力度,让子子孙孙铭记在心,通过吸引外来游客的注意来提高知名度,促进东莞的经济发展,打出东莞的知名文化品牌,把传统节日与现代经济商品贸易相结合,兼有娱乐性、商业性与文化性,把它们作为东莞的旅游资源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对于新兴发展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我认为应该加大生产力度,提高生产质量,支持创新、创造与发明,打出一片属于“中国·东莞”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推出专属的发明、创造与专利,以高新技术来推动东莞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市民们的平均收入,让生活在东莞的人民都过上无忧无虑,丰衣足食,幸福安康的生活!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并提名申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目前,国际编号为3476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东莞星”。

“东莞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78年10月28日发现的。此星以中国广东省珠江流域,被誉为“鱼、米、果之乡”的城市——东莞而命名。东莞市一个蓬勃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具有现代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是镶嵌在珠江三角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东莞星象征着东莞,使东莞的名字伴随着小行星遨游于太空之中,永垂不朽,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番禺区沙湾镇有什么著名街道及其典故,历史,有什么名人居住过??跪求

本团体吸收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和名誉会员。

入会条件:拥护本团体章程,有加入本团体意愿。

(一)单位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省会城市花卉协会;

2 .经济特区花卉协会;

3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花卉社团;

4 .花卉及相关的科研、教学等事业单位;

5 .花卉及相关的企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花卉协会,为当然单位会员。

(二)个人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在花卉界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知名人士;

2 .热爱并支持花卉事业的行政人员;

3 .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等人员;

4 .对花卉业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

有友友知道陈村花卉世界是怎么样的么?

沙湾古镇

沙湾是珠三角著名古镇,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民居建筑式样多,亲水性和实用性强,是珠江三角洲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全镇现存古祠堂约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其中,以车陂街、安宁西街为中心的沙湾古村落约2.4万平方米,为著名文化遗址和商业遗址。

2010年,沙湾古镇入选“番禺十大城市名片”。

沙湾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番禺境内。总面积52.7平方公里,人口12万,毗邻穗港澳。

沙湾镇是一个具有800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璀灿的文化。沙湾自古以来文风鼎盛,名家辈出,文化积淀丰厚。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何氏三杰”,涎生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传世名曲;沙湾留耕堂、宝墨园、三善古庙群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杰作;沙湾飘色不愧为名闻遐迩的民间艺术瑰宝;还有醇香诱人的传统小吃——姜埋奶……。沙湾因此面享有“文化之乡”的美誉。1998年以来,沙湾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广东醒狮之乡、广东飘色之乡、广东省体育先进镇、广州市高标准文明示范镇、广东省文明示范镇和2000年广东农村综合实力“经济强镇”。

编辑本段概况

沙湾镇地图

沙湾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番禺境内。总面积52.7平方公里,人口12万,毗邻穗港澳。

沙湾镇是一个具有800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璀灿的文化。沙湾自古以来文风鼎盛,名家辈出,文化积淀丰厚。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何氏三杰”,涎生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传世名曲;沙湾留耕堂、宝墨园、三善古庙群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杰作;沙湾飘色不愧为名闻遐迩的民间艺术瑰宝;还有醇香诱人的传统小吃——姜埋奶……。沙湾因此面享有“文化之乡”的美誉。1998年以来,沙湾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广东醒狮之乡、广东飘色之乡、广东省体育先进镇、广州市高标准文明示范镇、广东省文明示范镇和2000年广东农村综合实力“经济强镇”。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沙湾镇,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历史优势,合理的城镇布局,快捷的交通网络,优越的投资环境,精心打造着一个适宜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环境。

沙湾镇经济建设

2001年10月,沙湾镇被中央宣传部等5个单位联合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称号。2003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0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9.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8.8亿元,财政收入1.36亿元,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幅,税收4.0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沙湾镇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得益于对外招商引资和民营、私营队伍的壮大,到目前止,全镇有私营企业440家,外资、合资企业137家。投资金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美国亨氏美味源食品有限公司、佳口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广州港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沙湾珠宝产业园等大型企业,是沙湾的重要经济支柱。

农业生产、水利建设,为沙湾奠定了经济基础,大力推进农业“四、五、六”工程,积极发展水产、蔬菜、畜牧、花卉、园林绿化等项目,形成了“三高”农业生产的格局。

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番禺奥林匹克花园、德宝花园、荷景花园、金沙湾花园、新世纪花园等大型住宅,为人们提供了安居乐业理想的地方。“广东音乐”、“沙湾飘色”、“沙湾醒狮”、“沙湾兰花”和沙湾姜埋奶饮食文化已成为文明古镇的五大品牌。

编辑本段农业发展

沙湾镇农田水利

沙湾镇生产布局合理,各项农业均衡发展。到2002年为止,全镇农业生产布局为:早稻面积2410亩;常年蔬菜面积8764亩(其中韭菜3337亩,由于种植年限及土地肥力问题,面积还将有所缩减);花卉面积4884亩,是2000 年的4倍(其中兰花约占10--15%);

其它经济作物2765亩(以柠檬、甘蔗和香蕉为主);水产养殖面积8727亩(其中四大家鱼面积占56.5%,鳗鱼面积占19.3%,优质鱼例如:叉尾、桂鱼、太阳鱼和甲鱼等占24.2%)。

沙湾镇将花卉业作为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大力推广花卉种植,花卉业得到发展的有利契机,种植面积比往年大幅增加,蓬勃发展。沙湾镇于2002年9月15日在区农业局和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登记注册成立了“沙湾镇花卉协会”,现已拥有在册会员350多人,辐射市桥、黄阁和化龙等镇。在此基础上,沙湾镇加强了对花卉业宏观调控的力度,及时根据市场信息进行生产调整,主动适应市场,使花卉业得以迅猛发展。2002年是沙湾镇兰花大丰收的一年,兰花生势好,发展快,价格上扬,兰户增收,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在众多大型的比赛中屡获殊荣,得到外界的一致好评。专家估算沙湾镇兰花价值达8000万元,沙湾镇被外界誉为“兰花之乡”。

在大力发展花卉业的同时,沙湾镇不断发挥禽畜业原有的优势,挖掘市场潜力,加强进入、流出管理,建立多层次的检测、监控制度和规程,将禽畜业进一步市场化、产业化和规范化。镇密切联系、关心、扶持、指导禽畜养殖大户的同时,又注意发挥他们的辐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禽畜业的发展。还根据各村的有利条件,开展夜游鹤、火鸡、孔雀、珍珠鸡、良种乳鸽等禽畜养殖试验。力图创出新的农业品牌,带动农民增收。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沙湾镇沙湾供电所

沙湾镇的北面与番禺市中心城区仅一河之隔,有市桥一桥、二桥、三桥与沙湾相连接。市南、市良公路纵横镇境而过,

镇内各村路网如今四通八达,交通十分畅顺。沙湾距广州27公里,佛山21公里,距深圳130公里,距香港、澳门均为64海里。番禺市变电站、自来水厂均座落在沙湾。沙湾有自来水厂两间,日供水量80万吨水厂,高低压电网,大小水管遍布全镇各地,大大地超出全镇经济发展和居民主活的需要。

沙湾水乡特有的路堤,既是抗台风、防洪水的大堤,又是没着江畔通往各村的公路,人们都称它是“水乡长城”。

沙湾大桥是广州市地区的重要桥梁之一,全长1168米,是广州市至国家级的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番禺至东莞、深圳,广州经番禺至珠海的必经之路。

沙湾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银行、电信、医疗、供水、供电、公安等,满足工农商各项生产和事业动作的需求。

编辑本段教育事业

教育强镇

沙湾镇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生活待遇,全镇上下形成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的良好风气。三年来全镇各级对教育的投入达1.5亿多元,先后新建象骏中学、中心小学、沙坑小学、中心幼儿园等10间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对象贤中学、象达中学等一批中小学进行扩建改造,大力改善教师居住条件。镇政府在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双基”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被评为广州市尊师重教先进集体。1998年有一批中、小学评为广州市及番禺市一级学校,象贤中学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居全市镇级学校首位。1999年被省教育厅定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十个试关之一。2002年6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评估,成为番禺区乃至广州市首个“广东省教育强镇”。

象贤中学位于自然保护区滴水岩旁,占地面积103亩。学校依山而立、楼宇鳞栉、气势雄伟、亭榭雕塑、芳草如茵,一派园林景色,不愧为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办学六十载,桃李遍天下,涌现出有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大学校长、市长、镇长等一批治学兴邦之士。近十年来,学校教育质量连翻六番,两次获广州市高考工作一等奖,四次获二等奖,四次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输送合格学员,2000年高考象贤考生刘健鹏获全国地理科状元,高中升学率达到85%。参加全省高中毕业会考科科合格率、优良率超省平均。

象贤中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观念现代、底蕴雄厚、业务精、素质高的干部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目前有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2人,中、高级职称教师56人,省“名师”培训对象1人,广州市“名校长”培训对象1人,番禺区“名师”培训对象1人,番禺区教师中级职称评委5人,还有一批在广州市和番禺区有影响的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宝墨园

宝墨堂

始建于清末民初,当时只占地3亩。现扩建至160多亩,以弘扬包公清官文化为主线,特具岭南园林建筑风格,南国水乡特色。艺术精品琳琅满目。昔日广州荔枝湾风情、清代珠江紫洞舫等佳景的缩影再现园中。

何氏大宗祠

(即留耕堂),始建于元朝正年(公元1275年),距今700多年。最大规模扩建重修是清代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总占地面积3千多平方米,是一座由青砖、石、木、牡蛎构成的古建筑。清代最后一次重修也比广州陈家祠还早170年。是番禺区年代古、规模大、艺术精、格调高的何姓族人的祖祠。其特点:以柱多而闻名,一共112条木、石柱,它汇集了元、明、清各个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凝聚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加上高超的砖、木、石雕手工艺,闪烁着东方古代建筑艺术的光彩。1986年,重新修茸,恢复原貌。1989年列入广东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至今一直对外开放,让游人参观。

牌坊正面“诗书世泽”,背面“三凤流芳”,是明朝理学家陈献章(陈白沙)书写。“留耕堂”、“大宗伯”木牌匾分别由陈白沙及明代广东省中书参知政事郑允成书写。

魁星楼

沙湾镇魁星楼

沙湾“魁星楼”,又称“水绿山清阁”。这是源自“鲤鱼跃龙门”、文魁”独占鳌头“传说构想建筑的。始建于康熙60年,距今二百八多年。何氏先祖以此激励后人发奋图强、勇夺头标。

《栋梁》——留耕堂建筑以多栋梁闻名于世,也许是寓意祈望何氏多出栋梁之材。

鳌山古建筑群

位于沙湾镇三善村鳌山脚,由报思祠、鳌山古庙、社稷神庙、先师古庙、神龙古庙、观音庙等组成,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古庙群,属清代建筑,保存完好。报思祠是为纪念清初巡抚王来任上疏力陈迁海之弊,主张解禁复民,挽救了无数生灵,百姓感恩而建的。先师古庙,俗称“鲁班庙”,曾有鲁班等许多手握规、矩、斧、尺塑像,反映当地村民多从事建筑行业。其它建筑亦各具特色,整座建筑布局极有岭南地方色彩,其中的壁画艺术,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画都栩栩如生,美伦美奂。

为推动花卉业走上产业化的道路, 1998年陈树镇兴建了集花卉生产、销售、观光旅游、科研、信息五大功能于一体的花卉交易中心——陈村花卉世界。陈村花卉世界总体规划10000亩,设两大市场一大公园——中国花卉交易广场、国际兰花交易中心和花卉世界公园,分三大功能区:销售区占3000亩、高新种植区占6000亩、综合服务配套区占1000亩。现已开发土地4500亩,引入资金4.3亿元,并吸引了280多家分别来自台湾、香港、澳门、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荷兰、法国及国内各地的花卉专业公司进场经营。

陈村花卉世界以惊人的速度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己被确定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全国重点花卉市场、中国花木之乡、广东省农业现代示范区、佛山市及顺德市的高新农业旅游项目,并成功地举办了“广东省首届花卉展销会暨陈村第十五届迎春花市”、“陈村第十六届迎春花市暨花卉世界兰花博览会、岭南奇石博览会”,这两次盛会都分别吸引了100多万游客前来赏花、购花,花卉交易额均超3亿元。

2001年9月28日至10月7日,陈材花卉世界将迎来由中国花卉协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由广东省花卉协会和顺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暨第三国中国花卉交易会”。中国花卉博览会四年一度,前三届在北京举办,第四届在上海举办,是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花事盛会。本届花博会适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际,又是首次在我国著名的花卉生产基地和重点花卉市场举办,更显其意义重大。博览会将分为三个区:室内展览区、室外展览区、交易区,全方位展示花卉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大会还将组织专题讲座、现场插花表演、陶瓷艺术展、书画名家即席挥毫、摄影比赛、花车巡游、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预计届时国内参展的花卉企业将达400家以上,国外(境外)参展花商达100家以上,参观人数达到100万人以上。

陈村花卉世界整个布局和设施都以花卉为主题,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中心构想,使之成为消闲、旅游的好去处。来到花卉世界,首先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抽象造型主门楼——欢乐蝴蝶和景色怡人的主人口广场。然后,您将进入万紫千红、花团锦簇的花海之中,每个花卉公司都是一个亮丽的景点,有一座座造型各具特色的精致庭园,既有中式的小桥流水,又有西式的园林景观,蓝天、碧水、风车、青草和美丽的鲜花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优美画卷。步入这里,即可以惊叹于花卉超市之宏大规模,目不暇接于奇花异卉之琳琅满目,也可以倘祥在万紫千红当中,细心欣赏之余,挑选心爱的花卉;亦可安坐于咖啡茶座,在鸟语花香中稍事休息。现在,这里己是世界名花异卉的集散地和花卉文化交流中心,免费对外开放。

陈村是著名的岭南花乡,有两千多年的花卉种植历史,素有“岭南千年花乡”和“中国花卉第一镇”的美誉。作为佛山新八景——花海奇观的陈村花卉世界整个布局是以花卉为主题,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中心构想。总占地面积约5000亩,规划10000亩,总投资达6.8亿元,花卉品种达5000多个,是国内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是集花卉生产、销售、科研、花卉展览、花卉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大型花卉交易中心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

它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及香港、澳门、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国内外花商进驻经营。在这里成功举办了广东省首届花卉展销会、三届陈村花卉世界国际兰花博览会、首届全国牡丹展、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首届国际盆景雅石博览会、2004首届花卉汽车展等多项国际展会等。

来到花卉世界,首先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抽象造型主门楼——欢乐蝴蝶和景色怡人的主人口广场。然后,您将进入万紫千红、花团锦簇的花海之中,每个花卉公司都是一个亮丽的景点,有一座座造型各具特色的精致庭园,既有中式的小桥流水,又有西式的园林景观,蓝天、碧水、风车、青草和美丽的鲜花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优美画卷。步入这里,即可以惊叹于花卉超市之宏大规模,目不暇接于奇花异卉之琳琅满目,也可以倘祥在万紫千红当中,细心欣赏之余,挑选心爱的花卉;亦可安坐于咖啡茶座,在鸟语花香中稍事休息。现在,这里己是世界名花异卉的集散地和花卉文化交流中心,免费对外开放。

以上就是关于身边的历史----东莞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