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天新生儿复查全身运动GMs录像评估,单调性全身运动(pr)什么意思,懂得医生麻烦告知?

   2022-08-29 15:29:38 网络960
核心提示:“GMs就是英语General Movements的简称,翻译成中文便是: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是一种针对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新型的神经运动评估方法,能够十分有效地评估年幼神经系统的功能。GMs技术的突破之处在于能够在3个月内早期预测脑性瘫痪,比现

42天新生儿复查全身运动GMs录像评估,单调性全身运动(pr)什么意思,懂得医生麻烦告知?

“GMs就是英语General Movements的简称,翻译成中文便是: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是一种针对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新型的神经运动评估方法,能够十分有效地评估年幼神经系统的功能。GMs技术的突破之处在于能够在3个月内早期预测脑性瘫痪,比现有方法提早很多时间。

这种评估一般都是发生在早产儿,为了宝宝的健康建议宝妈听从医嘱

nbna评分是什么意思

神采菲扬(供专业学习参考)

婴儿良性痉挛概念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婴儿的运动现象通常是非随意性的,有时很难归类为癫痫性运动或非癫痫性运动,其中可能包括痉挛样发作。

非癫痫性痉挛被报道为“婴儿早期良性肌阵挛”或“婴儿良性非癫痫性痉挛”,通常建议使用简化的描述性术语—— “婴儿良性痉挛”(benign spasms of infancy, BSI)。

  BSI是一种非癫痫性的运动现象,常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通常是自限性的,无需治疗。BSI的表现与癫痫性疾病(如West综合征)相似,区分BSI和癫痫发作对指导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加拿大学者报道了一例反复发作的肌痉挛婴儿,通过视频脑电图监测诊断为BSI,进而讨论了BSI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并提出了将婴儿阵发性运动分为癫痫性和非癫痫性的诊断路径。

一例6个月大的男婴因肩部和上肢急促收缩(间歇伴有头部下垂和躯干屈曲)持续一周收入急诊。

在清醒状态下上述表现每天成簇发生多次。没有明显的诱因,男孩在发作后立即恢复正常活动。体格检查显示,男孩身体健康,神经和发育状态正常。

询问病史,患儿因胎儿心率不稳定,经紧急剖腹产后出生的。患儿的Apgar评分是9分(1分钟)和9分(5分钟)。从患儿出生的第一天开始,人们注意到他在睡眠中有抽搐的动作。出生后第3天,发作时的脑电图记录没有显示出癫痫样活动,诊断为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

家族史显示有发作史和West综合征史:患儿的姑妈在3个月大时诊断为难治性癫痫痉挛,发展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22岁时因癫痫持续状态去世。患儿的父亲在三岁时有一次强直性阵挛性癫痫发作,患儿的姑妈也有多次高热性癫痫发作,自童年开始后两患者均未再发作。

基于上述家族史,怀疑患儿患有癫痫性痉挛,故进行了48小时的视频脑电图监测。令人惊讶的是,脑电图背景和发作间期表现正常。共捕获了30次发作,均无癫痫样相关表现。患儿发作表现包括耸肩和头部下垂,偶尔伴有躯干屈曲,通常持续1-2秒,在清醒时发生。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检查结果,患儿被诊断为BSI并出院。随访显示正常发育和正常脑电图(包括多次睡眠剥夺的脑电图)。痉挛频率从12个月龄时下降,至18个月龄时停止。

1977年,Lombroso和Fejerman首次将BSI描述为“ 婴儿早期良性肌阵挛 ”。1986年,由于发作时的临床相似性, Dravet将其改名为“良性非癫痫性婴儿痉挛”。 考虑到“ 婴儿痉挛”一词最近已被国际癫痫防治联盟改为“癫痫性痉挛”, 笔者建议使用简化的描述性术语“婴儿良性痉挛”,即BSI。

  “婴儿早期良性肌阵挛”是一个不恰当的说法,因为 典型的BSI发作期比肌阵挛发作期长 ,而且通常情况下,BSI的发生年龄不是婴儿早期而是中晚期。

颤抖发作 (Shuddering attacks):

特征通常是涉及头部、躯干和手臂的颤抖样运动,对婴儿没有意识损害或不造成痛苦,持续几秒钟。通常被视为正常运动的变体,并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内自发缓解。

由于 婴儿癫痫通常不表现为颤抖 ,从发作的视频足以诊断这种良性婴儿运动现象。

非癫痫性头下垂和肌阵挛 (Non-epileptic head drops and myoclonus)

是婴儿期的良性阵发性运动,通常在4-7个月大时出现,并在出生后第二年消失。

它们在临床上可能无法与癫痫性疾病区分,因此需要记录发作时EEG以排除癫痫样活动。

BSI、震颤发作、良性非癫痫性头下垂和肌阵挛在以前的研究中被归为同一类疾病。在缺乏遗传标记或缺乏常见已知病因的情况下,目前仍不清楚这些发作是否为同一类疾病的不同表现。

其他自限性婴儿运动障碍包括 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 、 良性阵发性强直性向上注视、Sandifer综合征 、 点头痉挛 和 良性阵发性斜颈 。这些非癫痫症状在临床上都不同于BSI,但也经常被报道为癫痫类似症(epilepsy mimickers)。

West综合征或癫痫痉挛

以前称为婴儿痉挛,是一种与发育停滞或退化相关的癫痫性脑病,可通过及时的抗癫痫治疗得到改善。癫痫痉挛通常出现在生命的第一年。发作时包括颈部、躯干和四肢肌肉的短暂收缩,持续时间长达2秒,通常成簇发生。发作间期脑电图通常显示高度的节律失常、高度无序的背景活动、高压不规则慢波混杂多病灶棘波和多重棘波。记录发作时EEG,通常显示出癫痫痉挛期间的高电压锐波或慢波,随后是低振幅快速活动和电压衰减,这是区分West综合征和BSI的必要条件。

婴儿期肌阵挛性癫痫 (Myoclonic epilepsy of infancy)是另外一种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正常发育的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也可能会有类似表现。发作可在清醒期间每天发生多次,以短暂的肌阵挛为特征。发作期EEG异常,但患者也可能在发作间期显示正常的EEG,这意味着与BSI进行区分时面临挑战。

婴 儿期严重肌阵挛性癫痫 (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of infancy)或Dravet综合征,与其他癫痫不同,它通常在发热的情况下发生,最初表现为全面性或单侧阵挛性或强直性阵挛性发作,肌阵挛性发作一般只在之后发生 (一岁到四岁之间) 。

鉴于婴儿期癫痫发作的症状学不同,Dravet综合征不应被视为BSI的主要鉴别诊断。

建议诊断路径

如果详细的病史和神经检查显示存在神经发育异常,或个人或家庭成员有癫痫发作病史,应怀疑为癫痫性疾病。

常规脑电图显示癫痫样活动或高度节律失常可用于诊断West综合征或其他婴儿癫痫性疾病。

然而,如果常规EEG没有捕捉到发作性事件,则应结合阵发性事件的长程EEG(最好是视频EEG和EMG)进行评估。

据报道,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可能足以诊断BSI。然而,笔者强调的是,正常的发作间期EEG不足以诊断脑脊髓损伤,因为与脑脊髓损伤非常相似的癫痫情况也可以出现发作间期正常EEG。

对痉挛进行视频EEG监测,以便在EEG上捕捉发作性癫痫样活动,是婴儿阵发性运动分类的金标准,并可能为治疗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参考文献:

Ghossein J, Pohl D. Benign spasms of infancy: a mimicker of infantile epileptic disorders. Epileptic disorders: international epilepsy journal with videotape 201921(6): 585-9.

GMS全身运动评估NF是什么意思?

nbna评分中文意思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法。

本检查只适用于足月新生儿。早产儿孕周纠正至40周时评估20项NBNA总分40分于生后2-3天,12-14天,26-28天3次测定,以一周内新生儿获37分以上为正常,37分以下尤在2周内≤37分者需长期随访。

具体要求需要在光线半暗、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先将新生儿放在上述环境中30分钟后测试,在两次喂奶中间,睡眠状态开始。室温要求24-28℃。全部检查在10分钟内完成。

检查工具:手电筒1个(1号电池两节)、长方形红色塑料盒1个,红球(直径6-8cm)1个,秒表1个,检查人员经过2周训练,每人至少检测过20个新生儿并经过鉴定合格方可达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扩展资料: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是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专家、北京协和医院鲍秀兰教授根据美国布雷寿顿新生儿行为估价评分和法国阿米尔-梯桑新生儿神经运动测定方法的优点,结合自己的经验建立的,主要用于了解新生儿行为能力。

该项测查可以了解新生儿行为能力,并能及早发现轻微脑损伤,以便早期干预,防治伤残。为了解不同生理因素是否会影响正常新生儿NBNA的结果,为从出生开始进行的早期教育提供依据。

此方法是检测新先儿神经系统发育完整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评估共20项,满分为40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

怎样对婴儿脑性瘫痪进行运动能力评定的?

扭动阶段正常通常标示为:N,

正常的不安运动存在通常标示为:F

全身运动GMs(general movements)是由欧洲奥地利“发育神经学之父”HFR Prechtl创建, GMs极大提高高危儿早期及超早期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的预测,能够在3月龄内对脑瘫及严重神经学发育障碍做出早期预测,GMs是一种针对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新型的神经运动评估,能敏感的提示特定的神经损伤。GMs质量评估已在国外广泛应用于神经发育高危新生儿的临床随访之中。国内研究表明GMs评估在高危新生儿出生后3-5月龄内可对后期神经发育结局做出准确有效的预测, 对脑瘫的预测更为准确。同时,GMs它还能早期鉴别出那些“虽有高危因素但神经发育结局预测正常”的儿童,这一点同等重要,缓解积极参加高危儿随访的家长焦虑状态,避免过度医疗,造成家庭、社会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运动的发育是随着神经系统而发育由于新生儿的大脑皮质发育不成熟,神经纤维髓鞘化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新生儿的运动是无规律而且不协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质的功能逐渐完善,条件反射也日益增多,儿童便逐渐掌握了各种新的运动和技巧所以儿童运动的发育,能十分准确地反映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是客观评定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依据

运动的发育是以姿势为先导的所谓姿势是非自觉的稳定的表现身体各部位之间所呈现的一定的位置关系,也就是机体在相对静止时,在克服地心引力情况下所呈现的自然位置如仰卧俯卧坐位立位等都是一种姿势姿势是产生自发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是为运动做准备的,运动则为姿势变动的结果只有保持正常的姿势,才能出现正常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是相辅相成的,很难将两者分开

1.姿势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运动的发育包括粗大运动(grossmotor)及精细运动(finemotor)的发育,前者主要是指头躯干上下肢的运动,后者指手的运动儿童的姿势和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保持正常状态的,其发育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

(1)头尾方向发育的规律:头尾发育表现在脊柱的支持稳定性,是自颈椎向胸椎腰椎骨盆方向进行,即从头部开始,首先是头抬起与竖直,然后是胸部离床,上肢逐渐支撑胸椎与腰椎,最后才是坐位与立位的发育

(2)近位到远位的发育规律:如俯卧位时,先有肩部的支持,然后是肘支撑,最后才是手支撑爬行时也是如此,从腹部贴床的低位爬行,到膝手支撑的手膝位向膝立位立位发展

(3)联合运动到分离运动的规律:新生儿出生后神经功能不健全,髓鞘不完全,运动是由皮质下及脊髓功能控制,表现为刺激后产生总体运动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3个月以后的小儿,逐渐出现近位关节及远位关节的分离运动

(4)由原始反射向随意运动发育的规律:新生儿最初是反射性的不随意运动,如放在右手掌中的物品,开始只是一种握持反射,以后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完善,才出现随意性的手抓握动作

(5)由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的规律:儿童手抓握动作的发育呈现为开始是全手掌的抓握,以后逐渐发展为拇指食指对指能捏起米粒大小的东西的精细动作

2.头部控制能力的评定在婴幼儿所有运动功能发育过程中,头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头部克服了重力的影响,建立了正确姿势之后,才能发展眼-手的控制,以及视觉的正确性和对抗重力的各种平衡

(1)俯卧位:将患儿置于俯卧位,治疗师从患儿侧面观察头抬起的情况患儿可表现为:①患儿很容易将头于身体正中线抬起,并保持这个姿势②患儿可在垂直方向将头抬起,但不能保持这个姿势③患儿可抬头,但头不能在身体正中线上④患儿无法将头抬起

(2)扶坐位:将患儿置于仰卧位,治疗师双手抓住患儿前臂将他拉成坐位,治疗师从患儿前面观察其头抬起情况患儿可表现为:①在整个过程中,患儿的头由后仰变为前屈,下颌贴近前胸②在整个过程中,患儿的头由后仰变为稍前屈,下颌不贴近前胸

③在整个过程中,患儿有时可保持头部与身体呈一直线④患儿不能自我控制头部与身体呈一直线

(3)站立位:将患儿置于立位,治疗师从患儿前面观察患儿头部空间保持的情况患儿可表现为:①患儿可将头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并保持这个姿势②患儿不能将头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但可以保持这个姿势③患儿不能将头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突然后仰或前屈,摆动较大,很难维持一个固定姿势

3.翻身能力的评定这项检查主要测试患儿独自完成翻身动作和获得体位变化的能力将患儿置于仰卧位,用玩具引诱他向身体一侧翻转至俯卧位,然后再返回到仰卧位,治疗师在患儿进行体位变化的过程中,观察其头部躯干部骨盆下肢的旋转情况,以及身体翻转的程度患儿可表现为:①患儿身体各部分可较协调地翻转至俯卧位②患儿可翻至俯卧位,但不能翻回来③患儿仅上半身或下半身翻转,可至半侧卧位,并保持这个姿势④患儿有翻身的意识,但无法完成动作

4.坐位保持能力的评定这项检查主要测试患儿保持坐位的能力及坐姿情况检查可在各种坐位姿势下进行患儿可表现为:①患儿可独自取坐位,整个背部伸展②患儿可独自取坐位,但需双上肢支撑,背部稍弯曲③患儿必须躯干前屈双上肢支撑才能保持坐位,整个背部弧形弯曲呈“猿背”④患儿不能保持坐位

5.坐位平衡能力的评定这项检查主要测试患儿保持坐位后,在受到一定外力或双上肢抬起时的动态情况下的坐位维持情况患儿取坐位,治疗师分别自患儿前后左右推动患儿,或让患儿双上肢抬至身体不同高度进行观察患儿可表现为:①患儿可承受治疗师施加的外力,或将双上肢充分伸展举过头顶②患儿可承受治疗师施加的部分外力或部分方向的外力,或让患儿双上肢伸展,肩关节水平外展90°③患儿不能承受治疗师施加的任何外力,但双上肢可在身体前参与作业活动④患儿既不能承受外力,也不能使用双手参与作业活动,只能维持坐位姿势

6.爬行能力的评定这项检查主要测试患儿独自获得爬行能力爬行姿势的情况

将患儿置于俯卧位,用玩具在其前方诱导他,让他独自向前爬患儿可表现为:①患儿可以手膝位,四肢交替爬行②患儿可以手膝位,但行进时双下肢不能协调运动,而是同时运动③患儿以腹部紧贴地面,双上肢和双下肢交替匍匐爬行④患儿以腹部紧贴地面,双上肢交替运动,双下肢不运动,被托带爬行⑤患儿以腹部为支点,原地打转

7.站立正常情况下8个月的婴儿,可开始拉着栏杆尝试着使自己站起来,然后逐渐独立站稳脑瘫患儿站起时间较正常儿晚,站立时主要观察患儿对抗重力和躯体的伸展能力

8.行走通过和正常儿行走发育规律的对比,了解患儿的发育水平,同时注意观察:

(1)是否能两脚左右交替地轮流支持身体重量,而使身体向前移动

(2)是扶行,还是独立行走

(3)独立行走时采取的姿势如何,有无双腿交叉双手高举内旋屈腕肘双手屈曲大腿内旋膝过伸步基过宽用脚尖行走无法直线行走双手摆动异常等

9.上下楼梯正常小儿18个月左右即可开始上下楼梯脑瘫患儿何时可以上下楼梯,取决于他运动发育的水平应观察患儿,在应上下楼梯时期是否能独立上下楼梯,是否需扶手,或虽能上下楼梯但姿势异常等现象

10.手功能的评定从人体的发育角度来看,人从降生之日起,就逐渐开始对外界及自己身体各部分进行认识,而第一个被认识的,就是人的手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经常看到婴儿把自己的手放在口中吸吮,这是他们对手的最初的认识之后,他们靠手去触摸自已的嘴巴脸和腹部,抱着自己的脚往嘴里送这些都是婴儿逐步学会用手去完成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手的功能评定包括以下各项:

(1)JEBSEN-TAYLOR手功能检查:

1)写一句话;2)翻卡片,翻书;3)捡拾细小物品;4)搭积木;5)拿起大而轻的东西;6)模仿进食;7)拿起大而重的东西

(2)PURDUEPEGBOARD测试:检查用品:有两列共50个小空的模板,细铁钉,垫圈,项圈

1)左手在30秒内用最快的速度将铁钉插入模板小孔,并记录数量;2)右手在30秒内用最快的速度将铁钉插入模板小孔,并记录数量;3)左右手同时操作,在30秒内用最快的速度将铁钉插入摸板小孔,并记录数量;4)被检者用最快的速度,按一个垫圈一个项圈,再一个垫圈一个项圈的顺序,在1分钟内依次套在铁柱上,并记录数量

(3)转移物品能力的评定:这项检查主要测试患儿将一只手中的物品送到另一只手中去玩的情况治疗师取一个2cm~5cm的方形积木,观察患儿玩积木的能力患儿可表现为:①患儿可随意自如地将这只手中的积木传递到另一只手中去玩,而不会让积木掉到地上②患儿可完成双手间积木传递动作,但不能用一只手将另一只手中的积木抽出来③偶尔可将一只手中的积木递到另一只手中,有时积木会掉到地上④患儿不能用双手传递积木

(4)双手粗大协调性的评定:患儿取稳定体位,治疗师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塑料智力拼插块,让患儿将它们拼插在一起患儿可表现为:①患儿双手可在身体前正中线,自如地将两块拼插在一起②患儿双手可完成拼插动作,但不能在体前进行,而是在体侧完成

③患儿先将一拼插块放在体前,再用另一只手抓住另一块拼插上去④患儿不能完成拼插动作

(5)双手精细协调性的评定:患儿取稳定体位,治疗师取一套直径1cm的训练用螺丝,让患儿将螺母拧上去或拧下来,观察患儿双手操作情况患儿可表现为:①患儿双手可在身体前正中线将螺母拧下来②患儿只能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去拧,反过来就不能完成③患儿在体侧完成拧螺丝动作④患儿只会双手同时转来转去,不能将螺母拧下来

(6)手眼协调性评定:这项检查主要测试患儿手和眼的配合能力治疗师让患儿将带孔的圆木块插到木棍上,观察患儿操作情况患儿可表现为:①患儿可准确将圆木块插到木棍上,头部始终保持在身体正中直立位②患儿可完成插木块动作,但头转向一侧,用眼余光视物③患儿可完成插木块动作,但头转向一侧,患儿用手去触摸木棍的位置,然后插上④患儿无法完成这个动作

(四)运动发育评定量表—KIDS(KINDERINFANTDEVELOPMENTSCALE,KIDS)

KIDS是属于可以一次性进行大量检查的“筛查”,它采用“母亲记录”的方式,可以快速容易地实施检查

因为婴幼儿的大部分生活都是在家庭中度过,而且母亲对婴幼儿的行为是最关心和留意的,因此我们从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出发,以母亲的角度,来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和发育情况,在临床中比较有价值

KIDS具有以下特点:

①母亲记录式;②不需要特定的检查场所,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施;③可以评价所有的日常生活;④记录的时间很短(约15分钟);⑤可以明确发育年龄发育指数大概范围等;⑥因为检查项目依照婴幼儿发育顺序的结构,由母亲来记录,所以可以作为养育孩子的参考;⑦该表于1989年由日本38个都道府县6090名孩子的数据标准化而来;⑧该表中没有性别差异的项目,所以处理数据比较容易;⑨该表中项目能通过表示与该发育年龄范围内65%~69%的婴幼儿发育情况相当KIDS分为以下四个量表:

1)A表(红色):适用于1个月~11个月的婴幼儿

2)B表(蓝色):适用于1岁~2岁11个月的婴幼儿

3)C表(绿色):适用于3岁~6岁11个月的幼儿(上学儿童除外)

4)D表(黄色):适用于1个月~6岁11个月的婴幼儿(疑似发育障碍儿)

以上就是关于42天新生儿复查全身运动GMs录像评估,单调性全身运动(pr)什么意思,懂得医生麻烦告知?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