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家庭花卉施肥技术的意义是什么?

   2022-11-05 05:27:50 网络830
核心提示:肥料是花卉生长发育的“粮食”,是保证花繁叶茂的物质基础。施肥的目的在于补充土壤中营养物质的不足,满足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家庭养花常采用盆栽。由于盆栽环境的特殊性和盆花需肥规律的复杂性及养花者追求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家庭花卉施肥

掌握家庭花卉施肥技术的意义是什么?

肥料是花卉生长发育的“粮食”,是保证花繁叶茂的物质基础。施肥的目的在于补充土壤中营养物质的不足,满足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家庭养花常采用盆栽。由于盆栽环境的特殊性和盆花需肥规律的复杂性及养花者追求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家庭花卉施肥的特殊性。盆花除要求肥料中养分齐全外,还要求养分释放速度缓慢,肥效持久和无毒无害、无臭味、不污染环境,同时还要慎用盐指数高、副成分积累后易引起盆土盐渍化、酸化、连作障碍的肥料品种。

根据当地庭院土壤肥力状况,肥料资源与特性,所种家庭花卉种类与需肥规律,养花者的爱好与兴趣等诸多因素,可直接购买商品肥料,也可自行配制花卉专用肥。目前家庭花卉常用的肥料有两大类: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一、家庭花卉常用有机肥料狭义上讲,有机肥料专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等)和植物残体(饼肥类、作物秸秆、落叶、枯枝、草炭等),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病原菌、病虫卵害、杂草种子等),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NY525-2012)及法规的一类肥料。但广义上讲,俗称的农家肥,包括以各种动物、植物残体或代谢物组成,如人畜粪便、秸秆、动物残体、屠宰场废弃物等,以及饼肥(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等)、堆肥、沤肥、厩肥、沼肥、绿肥等均可视作有机肥。

有机肥料是一种完全肥料,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养分,是家庭花卉比较理想的重要肥源。有机肥除具有供应花卉养分、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作用外,还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培肥地力,促进土壤生态系统循环的特殊功效。由于有机肥施入土壤后须经微生物分解重新合成腐殖质,并释放无机态养分供根系吸收利用,因此肥效迟缓而持久,适合作基肥施用。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可提高肥效,缓急相济互补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增产增质潜力和养地效果。目前我国花卉生产中,有机肥料的施用量和种类上都占有重要份额。常见的有机肥养分含量及性质

常见花卉有机肥的养分含量及其性质

常见花卉有机肥的养分含量及其性质

有机肥对花卉有哪些作用?

花、果实、种子花是被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数量与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观赏效果,而且还影响花卉种子的形成。

果实是花卉的花经传粉、受精后,由雌蕊的子房或由花的其他部分参加而形成的具有果皮、果肉及种子的器官。而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

施肥不仅影响花卉的开花数量,也能显著影响花卉的开花质量,并对果实膨大及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养花如何做到合理施肥?

有机肥的作用

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经常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维持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二、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土壤有机质、碳酸钙和多糖类物质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有良好作用。施用有机肥比施用厩肥更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尤其是能产生较多的五碳糖、六碳糖和多糖。这特别有利于水稳性团粒的形成,如使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粒明显增加。

三、提供养分。

有机肥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有机肥的使用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中养分,尤其是钾的含量。1995年农业部对全国12个省份耕地的调查,耕地中磷含量较之1990年以前有所增加,而缺钾和缺微量元素的耕地面积却有所扩大,因此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有利于部分归还土壤钾素。

四、调节土壤的氮素供应。

微生物在分解C/N大的秸秆初期,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组成自身的体细胞,导致土壤氮素的生物固定,起到了暂时保存氮素的作用。当微生物死亡后,这部分氮又分解释放。此外,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的能源物质,也有利于生物固氮,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可达30%左右,相关资料显示,每氧化1.0g碳素释放的能量,可供固氮微生物固定10~40mg氮素的需要。

五、提高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活性。

施用有机肥后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距离施有机肥处近的土壤尤为明显,这对加速有机态养分的释放,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有良好的作用。此外,有机肥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所显示的优点还包括:

1、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明显,肥效高;

2、改善农产品品质;

3、抑制病原菌,减轻病虫害;

4、疏松、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的污染;

5、增加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增强作物抗旱及抗倒伏能力;

花卉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有什么关联

养花如何做到合理施肥?

肥料为花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是保证花卉健康的基础。施肥的目的就是补充土壤中营养物质的不足或者不均衡,满足花卉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合理施肥营养充足,花卉就会生长健壮枝繁叶茂。相反,施肥不合理,不仅不能促进植物生长,还会造成花卉徒长,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花卉死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施肥那?

一、适时适量施肥。

适时就是指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施肥。如花卉开花结果前、生长停滞时、很少孕蕾等时期。在这个时期施肥能帮助花卉快速生长,已达到我们需要的结果。适量就是指要根据时间、天气、花卉植物的大小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肥料的用量。在给花卉施肥的用量上我们可以遵循“四多、四少、四不”的原则。

二、因“种”施肥。

“种”指的是花卉不同的品种。我们需要根据花卉不同品种和不同的生长时期对花卉施肥。不同品种的花卉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喜欢酸性土壤的栀子花、茶花、杜鹃等花卉,在施肥时应该用硫酸铵、硝酸钾、过磷酸钙等酸性或者生理酸性的肥料: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也会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如修剪后的花卉要多使用磷钾肥,以利于新枝叶的萌发。观花类花卉开花时需要完全肥料,有利于花朵的艳丽;观果类花卉在孕蕾期我们要适量提高磷氮肥用量,但在开花期需要控水控肥,壮果期则又需要补充完全肥料。

三、用合适的方法施肥。

施肥时我们还要注意方式方法,选择花卉合适的方式方法施肥。施肥的方式有施用基肥和追肥。基肥也就是在栽种花卉时,把肥料与土壤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垫在盆底或者四周。追肥就是在花卉生长期给花卉补充营养。追肥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喷施、穴施、液施、撒施。在花卉刚刚定植或者是幼苗期,花卉根系不发达或者叶片较少光合作用较弱,我们就可选用喷施。但要注意喷施的时间选择,温度在18度到25度时适合此法。颗粒状的复合肥我们通常会选择撒施,就是把肥料均匀地洒在盆土上,让它慢慢融化深入到土壤中。对于腐熟农家肥我们一般选择穴施,这样可以掩盖农家肥的气味。

花卉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属于花卉需肥的共性。但不同的花卉种类、品种、生育期、栽培环境及管理技术等,对养分的需求量、吸收能力、转化速率等也存在很大差异。甚至个别花卉还需要特殊的养分,这就是属于花卉需肥的个性,即营养的特性。分述如下:

1.碳、氢、氧碳、氢、氧是构成花卉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大量存在于水和空气中,一般露地花卉栽培生产中不预考虑这3种元素供应。但是在温室栽培中,当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0.01%~0.015%时,就会影响光合作用。若适量适时施用二氧化碳气肥,能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花卉的生长。然而当二氧化碳气肥浓度过高时,也会抑制花卉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养分的吸收。因此,在设施栽培花卉时,应适当调控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含量,以满足花卉对碳、氢、氧的需求。

2.氮 氮在花卉生命活动中占有首要地位。它是蛋白质、核酸、核蛋白、酶、叶绿素、植物激素、维生素、生物碱的组成成分。花卉体内含氮量约为干重的2.5%~4.5%。实践证明,花卉依种类、品种、生育期不同,对氮需求量也各异。大多数观叶花卉在整个生育期均需要较多的氮素供应,而大多数观花、观果类花卉,在营养生长期间需要较高水平的氮素供应,在进入生殖期生长期间,氮素供应不宜过高。冬季进入休眠期的花卉应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降低花卉的抗性。一年生花卉在幼苗期对氮的需求量较小,以后随生长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在春季需较多氮素以供其旺盛生长。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在生长初期均需要大量的氮肥以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

生产实践证明,在一定氮肥用量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花卉的产量和质量也随之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值时,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花卉经济指标明显降低,且花期短、花色差,病虫危害严重。

3.磷 磷是花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腺三磷(ATP)、植素的组分成分,能促进碳、氮、脂肪的代谢。花卉体内磷的含量一般占干重的0.1%~1.0%。增施磷肥可增加花卉茎、枝的坚韧性,促进新梢木质化和根系的发育,提高花卉的抗逆性。幼苗期施磷肥以满足磷素营养临界期的需求,增强抗性;当花卉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以后,更需要充足的磷肥来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结果。磷肥适量时,花色艳丽,香味郁浓,花期长,果实大,着色好。

4.钾 钾虽不是花卉体内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但参与活体内各种物质的合成、转运与积累。因为钾是许多酶的活化剂。钾在花卉体内含量一般占干物重的0.3%~1%。增施钾肥,能使花色鲜艳,并增加茎长、茎粗、花径及花朵数量,提高花卉的经济指标,还能增强花卉的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的能力。钾肥还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尤其是对球根类花卉的根系发育和球根(茎)的形成有极好的作用。

冬季温室花卉栽培中,增施钾肥可弥补光线不足、温度偏低的缺陷。

5.钙 钙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元素。钙在花卉生长旺盛的叶片中含量约占干重的0.2%~1.5%。钙可直接被花卉吸收,增强花卉抗性。我国南方红黄壤栽培北方花卉时,常用石灰来中和土壤酸性,北方石灰性土壤种植南方花卉时,常需用石膏来中和土壤碱性。钙在体内也能调节细胞的生理平衡,能消除H+、Al3+、Na+、K+等离子的毒害作用。

6.镁 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分,能促进呼吸作用,促进花卉对磷的吸收。镁在磷酸和蛋白质代谢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镁在花体内约占干重的0.05%~1.5%。在花卉栽培中缺镁很普遍。因为没有专门的镁肥供应,而在浇水多的情况下易流失镁。镁不足影响到磷的吸收,因而降低花卉的商品指标。

7.硫 硫是植物蛋白质的成分之一,也是细胞质的组分,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硫的生理作用非常广泛,在花器官中分布也很均匀。硫还能促进豆科花卉根瘤菌的形成,从而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

8.微量元素 铁在叶绿素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呼吸、氮代谢、光合作用等方面的氧化还原过程,也具有良好作用。铁在花卉叶片中的含量范围为75~125毫克/千克。在花卉栽培中铁元素是最容易缺乏的一种微量元素,尤其是我国北方栽培南方酸性花卉时,最易发生缺铁而叶片黄化,甚至整株死亡。如杜鹃、山茶、八仙花等。

硼对花卉的生殖生长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有利于受精结实。因此,以花器官中硼含量最高。硼在正常生长时的浓度为20~100毫克/千克。硼能改善氧的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和豆科花卉根瘤的形成。花卉蕾期喷硼,不仅能增大花朵直径,使花色更加艳丽,还能延长花期,并有利于下次开花前的花芽分化。

锰在叶绿素的形成、糖类积累、运转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种子的形成等均有良好作用。铜和锌与许多的酶活性有关。锰、锌、铜在花体内的正常含量依次为50~100毫克/千克、25~100毫克/千克、5~15毫克/千克。

以上就是关于掌握家庭花卉施肥技术的意义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