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藻类的的限值是多少

   2022-07-26 23:33:34 网络1360
核心提示:藻类密度没有限值,但是一般情况下超过10的7次方就会有比较严重的颜色变化.但与藻类种类的不同还是有区别的,要是水中有大量产毒性的藻类如微囊藻是不能作为饮用水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推荐的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限值、藻类生物

饮用水中藻类的的限值是多少

藻类密度没有限值,但是一般情况下超过10的7次方就会有比较严重的颜色变化.但与藻类种类的不同还是有区别的,要是水中有大量产毒性的藻类如微囊藻是不能作为饮用水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推荐的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限值、藻类生物量和MC-LR浓度关系以及毒理学实验所得到的藻类的元作用浓度而制定饮用水源中藻类限值。结果推荐饮用水源中藻类三级限值分别为:安全限值:1.0×10~4个/升警戒限值:2.1×10~5个/升危险限值:1.2×10~6个/升。

罗丹明藻密度

很难讲的,和温度光照采样地点都有关,不采样看的话说不准的。只能说看水质比较清澈透明的话,那就没有赤潮水华的现象,藻密度在10的5次方个每立方米(量级)以下。因为在这个量级之上就有爆发赤潮水华的可能了。

who设定的微囊藻毒素浓度

经查询可以知道,罗丹明藻密度是密度 1.2504 ,300 °C(lit.)

密度 1.2504 (rough estimate)

折射率 1.6470 (estimate)

储存条件 Keep in dark place,Inert atmosphere,Room temperature

溶解度 ethanol: soluble

形态Crystalline Powder

颜色White to light yellow

最大波长(λmax)499nm (MeOH)496nm (H2O)

BRN 4631860

求蓝藻检验方法及标准

微囊藻毒素是分布最广、毒性最大的藻毒素种类之一,该毒素因可能具有促肿瘤作用而备受关注。 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很难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MC-LR提出建议标准1μg/L。我国目前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均将微囊藻毒素列为检测项目, 规定MC-LR 含量<1μg/L。 在微囊藻毒素的研究和监测方面国外较早,我国起步较晚。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淡水水体中微囊藻水华的频繁发生,卫生、环境监测等行业相继启动了微囊藻毒素监测工作,需要适用于常规监测的简单、快速、准确且具有可比性的统一检测方法。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方面的进展,对这些技术进行比较后,提出了水环境检测工作中的应用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的建议。 生物毒理检测技术 优点: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可粗略地判断是否有毒性。 化学监测技术 HPLC检测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法 薄层色谱法(TLC) 毛细管电泳(CE) HPLC检测法 是WHO和包括我国在内的若干国家权威机构推荐的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 HPLC检测法 主要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层析柱、磁力搅拌器、细胞破碎机、旋转浓缩蒸发仪、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冷冻高速离心机、抽滤设备及SPE固相萃取柱等 HPLC检测法 优点 :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及能对微囊藻毒素进行单个异构体种类鉴定。不但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可对微囊藻毒素进行纯化和分离,故应用范围较广。 HPLC检测法 应用:近些年来,HPLC检测微囊藻毒素技术被从各个方面进行优化,以期找到最适合的检测程序。相关报道多集中在对色谱分析条件、样品的前处理(如微囊藻毒素的提取等)、洗脱液、SPE 柱、淋洗剂及浓缩定容过程的优化处理上。 液质谱联用(LC/MS) 法 1990 年,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技术首次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一项调查发现,全球大部分的湖泊和水库都存在着严重的富营养现象,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别有53%、28%、48%和41%的湖泊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而我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已达80%以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曾对其境内的淡水湖泊、水库等饮用水源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进行了报道,其中位居前列的危害是由蓝藻水华造成的。蓝藻水华污染会产生不同种类的藻毒素,其中产量最大,检出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种类是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MCs)。当污染严重时,一方面会破坏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由藻类产生和释放的藻毒素会对人类及动物的用水安全构成威胁。在《饮用水卫生基准》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浓度应低于0.001 mg/L。此外,暂定MCs的日容许摄取量(Tolerabledaily Intake, TDI)不得超过0.04 g/(kg·d) 。我国在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GB 5749—2006)中规定:将MCs的标准值定为0.001 mg/L。尽管目前并没有藻毒素造成人类急性死亡案例的报告,但是长期饮用残留有藻毒素的水与癌症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已经得到证实,因此如何有效去除饮用水中的藻毒素,保证饮水安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蓝藻密度的测定 最简单的方法 就是先随机取一滴水进行镜检 若数量不大 则直接计数 如数量巨大 那么 改用仪器取1ml 然后稀释一定倍数 比如10倍或100倍 视具体密度而定 然后用红细胞计数那种毛细管吸取1um进行计数 ok 就这样了 至于蓝藻长到什么程度要换水 这个要看你的水是什么用途 有饮用水标准 畜禽水标准 水产养殖用水标准 也有工业用水标准 建议你说明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饮用水中藻类的的限值是多少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