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观的意境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2023-01-08 03:42:32 网络650
核心提示: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幅人为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植物景观配置景观在形式上必须满足简单、统一与协调、平衡、重点变化、比例与尺度等原则,而在内容则需满足功能性、主题与情节等原则。 1)简单原则 简单原

植物景观的意境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幅人为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植物景观配置景观在形式上必须满足简单、统一与协调、平衡、重点变化、比例与尺度等原则,而在内容则需满足功能性、主题与情节等原则。

1)简单原则

简单原则要求植物景观配置主题鲜明突出,配置形式简练,脉络清晰连贯,元素一致性高。简单能带来宁静感,简洁明了的东西能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简单能够显现大气。

简单的对立面就是复杂,复杂往往导致杂乱,导致无序。杂乱无序的作品会给人带来烦恼。

在实际应用中,简单原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则,因为创作者经常有意无意地东加一点点,西加一点点,或者因为很多外来影响同时强加进来,最后把简单原则给忽略了。

达到简单原则并不容易,因为没有量化的标准和公式可以求解,在实际应用中,可用可不用的元素会占很大的比例。对于初学者者说,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去掉那些可用可不用的元素选择。

2)平衡原则

平衡是一种哲学的东西,如同中国的阴阳平衡哲学。任何创作离不开平衡原则。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平衡原则是景观创作的精华。平衡能带来整体稳定感,平衡确定了景观脉络的秩序性,从整体上界定了作品的结构要求。正是有了整体的平衡要求,作品可以产生趣味,产生惊奇和激动点而整体上不会导致杂乱对称配置是达到平衡的最重要方法。

3)统一与协调原则

在植物景观配置中,统一与协调原则乃是最重要的原则。

统一是指通过一种脉络线将作品的各部分或要素贯穿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整体感,这种整体感既可以是形式风格上的,也可以是主题内容上的。

完全随机和毫不关联的要素所组成的作品看起来会繁杂不堪,既不能带来形式上的美感也不能表达什么有意义的内容。

协调是指各部分、各元素间乃至与环境保持适配而不产生冲突。

要达到统一与协调原则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选定一个元素作优势元素,要么是数量上,要么是空间上分配上占据优势地位。

4)重点变化原则

我们知道:变化产生趣味!作品要活泼有趣,就必须有变化。从头至尾一成不变的作品将会非常单调沉闷。并且暗变比明变更有趣味,更能从变化中达到统一原则。

5)比例与尺度原则

由于具有空间三维特性,植物要素之间以及植物要素与环境要素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形成美感,确定什么是好的相关比例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去感觉。一般来说,感觉到差的比例比感觉到好的空间比例要容易得多。比如说,在普通别墅门前栽植很大规格的加那利海枣会使别墅显得小气。而在会所,小区比较豪气的大门前栽植棕榈,会使整个景观显得小气。

与硬体景观不同,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关空间比例不仅要考虑三维空间关系,还要考虑到植物在时间上的三维变化。比如说, 在上海的中小别墅里种植一些小规格的大乔木象香樟,是不适宜的。即或香樟现在的比例尺度没有大的问题,但它将来会长得很大,会使树体与别墅的空间比例严重失调。

有时植物景观的比例尺度关系反映在类别的配置上。比如说,大树适宜与硬质铺装,硬质覆盖物,或良好的草坪、整齐的禾草、规格比较大且比较一致的灌木相配。

6)满足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衡量一个作品是否适用的最终标准。满足不了功能,无论形式有多好,作品都是失败的。功能性原则不仅要满足环境美化这一中心要求,还要满足客户在时效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7)主题与情节原则

主题与情节原则并非植物景观配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具有主题和情节的作品不失为好的作品。它常能给作品增添文化因素,能带来更多趣味和紧凑的结构。

综合上述几个原则来说,从审美角度,一个好的植物景观配置须是这样的:首先要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如果有主题和情节更好;其次作品在结构上必须是一个平衡的整体,有清晰的景观脉络线贯穿始终,并且在整体之中寓于着适度的变化;最后作品从整体层面,还是作品元素个体层面都必须保持协调,协调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创作要素的各个方面。对于有足够空间间隔的不同区域,他们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含有境意的植物

全园划分为五个景区: 

岳湖景区为开朗空间是序幕 

竹素园景区为内向的庭院空间是起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风荷景区和曲院景区是高潮,表现“曲院风荷”的主题     

密林区则是尾声,使人陶醉于自然之中有余味不尽之感。 

岳湖景区 

    包括庙前广场、碑亭和岳湖。以岳庙山门为中轴线,统筹安排两旁的服务建筑,组织庙前广场空间,衬托岳庙大门。岳湖景区保存了清康熙帝御题的“曲院风荷”景碑小院,那块景碑是仅存的两块康熙题“西湖十景”原碑之一。

竹素园景区 

      仿湖山春社的布局恢复,建有聚景楼、十二花神廊、临花舫等原古园景观,采用仿宋代结构,并用太湖石筑起小桥曲水,相得益彰。园内栽梅、桂等四季花木,置松、柏盆景百余盆。整个竹素园植物配置以竹为基调,突出幽趣,体现“独坐幽草里,弹琴复长啸”的意境。竹素园与旁边的江南名石苑连成一体。江南名石苑集中陈列着江南的各类名石,其中有一块大型英石络云峰,为名石苑中的极品。此石高2.6m,狭腰处仅0.4m,以其瘦、皱,“形同云立,纹比波摇,体态秀润,天趣宛然”而著名,与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石”。

风荷景区 

    以荷花池为中心,占地108亩,有水面36亩,池中种植近百个品种的荷花,沿池布置道路和建筑。北面的迎熏阁是此区的主体建筑,从此南望荷花池,设计了一条透景线,池中的碧莲洲,是环池观荷视线的焦点。池面园桥六座,以平曲桥为主,便于游人近观荷莲景色,人行其中,仿佛行走在莲荷丛

曲院风荷全园以夏秋景为主的植物景观,使水面、陆地相互映衬,达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独有景观效果。以“曲院风荷”这一意境为主题,在植物配置上突出体现“风荷评彩”之意趣,充分利用曲折迂回、开合多变的大小湖面,种植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珍稀名贵品种,并点缀适量的睡莲,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曲院景区 

    由水杉密林围合成的园中之园,以建筑、围廊组成各种院落,空间有开有合,疏密有致,成为名副其实的曲院

滨湖密林区 

      公园的安静休息区。园内现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位于公园西部。濒临金沙港畔的密林度假村,绿树遮天,地被植物如茵。建有幢幢架空的桦木小屋、木板平房供游人租用,同时还出租吊床、营帐和炊具等供游人野炊。

含有境意的植物

含有境意的植物芭蕉。

李清照中后期有一首词写芭蕉,这首词特别特别美,我们先来欣赏下原作

添字丑奴儿·芭蕉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初看这首词,或许你会觉得很奇怪,芭蕉这种叶大高壮的植物,也不如梅兰竹菊那样纤细、柔美,怎么会入李清照的法眼?实质不然,芭蕉在花木文化中,往往有一种伤感凄怆的意象。

南渡之后,李清照是北方人,来到多雨的南方,看到雨打芭蕉,一点一滴,好似离人之泪,同时想起逝去的丈夫,自己又身处动荡乱世,毫无往日的安全与归属感,便触景伤怀了。

对于芭蕉这个意象,计成曾说:

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

蕉窗听雨,同时也是古典园林里一种独特的造景手法,在园林造景的术语里叫「声景」;

欣赏的是雨天游园,透过园林里的漏花窗,看窗外的芭蕉,听雨打滴落的声音。

谢他窗外芭蕉雨,叶叶声声伴别离。(黄机《鹧鸪天》)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两三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

当然,跟雨联系起来的植物与景,也有类似的意境。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梧桐叶大,雨滴滴答,勾连起人的思念。

窗在梧桐叶底,更黄昏雨细。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欧阳修 《一落索》)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离别(周紫芝《鹧鸪天》)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张炎《清平乐》)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 更漏子·玉炉香 》 )

以上就是关于植物景观的意境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