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蔓荆子起什么功效

   2023-04-12 02:01:36 网络1140
核心提示: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2、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

中药蔓荆子起什么功效

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

2、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多配合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 痛 ,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蚕、荆芥、防风等同用。

3、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取其祛风透疹止痒之效。

4、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5、此外,本品芳香辟秽,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痧胀腹痛吐泻等症,常配藿香、佩兰、白扁豆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其叶长于发汗,梗偏于理气。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药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I-薄荷醇(I-menthol)、1-薄荷酮(I-menthol)及薄荷 酯类等。

薄荷油内服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薄荷油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能对抗乙酸胆碱而呈现解痉作用;薄荷油能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而对呼吸道炎症有治疗作用;体外试验薄荷煎剂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森林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肠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射性地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

芎菊上清丸 哺月子里能吃吗

芬必得最管用。 【别名】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 【外文名】Fenbid 【适应症】 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适用于扭伤、劳损、下腰疼痛、肩周炎、滑膜囊炎、肌腱及腱鞘炎。牙痛和术后疼痛、关节炎等。 【用量用法】 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2粒。晚间服药可使疗效保持一夜,亦有助于防止晨僵。 【注意事项】 一般肠胃不适或皮疹、头痛、耳鸣。肠胃道病人慎用。 禁忌症:活动期消化道溃疡病人。对本药过敏者,因服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诱发哮喘、鼻炎或荨麻疹的病人。 【规格】 胶囊:300mg/粒。 芬必得是采用专门工艺生产的布洛芬缓释胶囊,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本品能抑制前列素的合成,具有镇痛、解热、抗炎的作用,可用于中度的关节痛、肌肉痛以及偏头痛、头痛、痛经、牙痛、神经痛的镇痛治疗,也可用于减轻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烧。 与普通型布洛芬相比,芬必得具有以下特点:①能保持血清浓度平稳、避免普通剂型多次给药形成的血药浓度波动,从而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②口服简便,只需早、晚各服一次;③睡前服1粒,药效可持续12小时,有助于防止夜间痛和晨僵的发生,作用持久、副作用轻微,所以,芬必得被列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尽管如此,在应用芬必得时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芬必得为对症治疗药物,不宜久用。一般来说,用于止痛时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时不得超过3天。若在应用芬必得后症状不缓解时,应停用芬必得或咨询医生换药处理。 2、对芬必得及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过敏者禁用。 3、用药期间如出现胃肠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视力和听力障碍、血象异常,应立即停止用药。 4、芬必得有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因此,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患者慎用。 5、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包括凝血或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慎重使用芬必得或在医生具体指导下应用。 6、勿过量服药,如发生服用芬必得过量或在应用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7、本品为缓释胶囊剂型,当药品的性状发生改变时应禁止服用。另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亦应禁用。 8、儿童使用芬必得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以免发生过量服药的危险。

熟地黄24克,山药、山茱萸各12克,茯苓、泽泻、丹皮各9克。石斛12菊花9决明子12红花12赤芍1

。5.体虚者慎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芎菊上清丸的不良反应偶有恶心、胃肠不适等反应。

下面是这种药的一些个功效,我建议在月子里最好是注意不要吃这个药,如果吃了的话,有可能孩子吃了母乳以后会闹肚子

清热解表,散风止痛。芎菊上清丸的临床功效主要就是清热解表,散风止痛。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邪所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等症状。这是一种中成药制剂,需要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进行辨证使用。

这个药物的主要成分包含很多,比如川芎,菊花,黄芩,栀子,炒蔓荆子。黄连,薄荷,连翘,荆芥穗,羌活,桔梗,防风,白芷等。口服药物期间,患者需要忌烟酒以及辛辣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的中药等。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也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服用。服药之后大便次数增多,而且不成形者需要遵医嘱酌情减量。体虚患者需要慎用。建议所有的患者都应该遵医嘱口服药物,而且口服药物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有没有副作用出现等。

1、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效好。麻黄可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的头面四肢水肿,或急性水肿兼表证,如越婢加术汤(麻黄生石膏苍术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肾炎水肿;麻黄配熟地、白芥子、当归散阴疽,消徵结,如阳和汤(麻黄白芥子熟地鹿角霜炮姜肉桂甘草)消散阴沮,痰核、流注结块,故有“麻黄得熟地通络而不发表,熟地得麻黄则补血而不腻膈”;麻黄配干姜祛除深入肌腠中风寒之邪,治风寒痹症肢体疼痛。注意:肺虚作喘、外感风热、单鼓胀、痈、疖等均不用。

2、桂枝:温经、祛风寒、活血通络、助心阳、温化水饮。配茯苓、猪苓、泽泻、白术、紫苏、桑白皮、炙草治疗水饮凌心的心悸,怔忡、浮肿;配瓜蒌、薤白、红花、五灵脂治疗心阳不振致的胸痹,常用于治疗心功不全、心绞痛、心梗等。桂枝有横通肢节的特点,引诸药横行至肩、臂、手指,故为上肢病的引经药。桂枝配姜黄,可治肩臂痛,治风寒痹症肩臂疼痛。注意:阴血虚乏、素出血、身无寒邪、阳气内盛者不用桂枝。

3、荆芥:风热、风寒表证均可应用;配防风、当归、川芎、苏梗治产后受风;兼能清血分伏热,理血止血。荆芥适用散全身风邪;荆芥穗适于散头部风邪;荆芥炭适于止血,治产后失血过多和血晕症。荆芥去血中之风,故风病、血病、产后病常用;荆芥善治皮里膜外及血脉之风邪,防风善治骨肉之风邪。荆芥穗引药入脑,治脑血管病常加此药。注意:用荆芥期间禁食鱼蟹、河豚、驴肉等。

4、防风:祛风解表,治全身疼痛效果比荆芥好,荆芥祛风解表发汗作用比防风强,常荆芥、防风同用。防风有明显的祛风解痉作用,治疗肝风内动、风痰上扰、破伤风等常于全蝎同用,增强祛风解痉作用;防风能入肝经气分,用于肝郁伤脾致腹痛、腹泻的治疗,如痛泻药方(陈皮白术防风白芍);治疗肠风便血,配地榆炭、槐角炭、炒槐花等;另外防风有杀附子毒、增强黄芪作用。

5、紫苏:解表散寒用紫苏叶(后下),行气宽中用紫苏梗;和胃止呕用紫苏(叶、梗同用),降气消痰用紫苏子。苏梗还有理气安胎作用;苏叶芳香辟秽,祛暑化湿,解鱼蟹毒。

6、羌活:治风寒表证,对身冷无汗、头痛明显显效,尤对夹湿邪的感冒特效;近年常配独活、桂枝、赤芍、红花、威灵仙、防风、附子、知母、薏仁、松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羌活偏于祛上半身的风湿,善治脊、项、头、背部的疼痛;独活偏于祛下半身的风湿,善治腰、腿、足、胫的疼痛;羌活善祛散头项背部风寒,桂枝善祛散肩臂手指风寒。羌活常用治疗上半身疼痛侯后头部疼痛的引经药,有治疗“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特点,常用治脊柱病。

7、独活:治风湿性关节炎偏于虚寒性者配伍桑寄生、川断、补骨脂、威灵仙、牛膝、红花、泽兰、附片等,尤其对腰腿痛效好;独活配细辛治少阴头痛;独活配牛膝、木瓜、苍术、地龙、五加皮、川断治两腿风湿痛,软弱、行走困难。独活外用于风湿痛,骨节痛熏洗常与桂枝、透骨草、乌头、当归、红花、防风、生艾叶同用。注意:血虚头痛、肾虚腰痛、阴津不足不宜用。

8、白芷:五大功效:散风、除湿、通窍、排脓、止痛。善治各种头痛,尤其前头痛或眉棱骨痛,还治牙痛、胃痛、疮疡痛;白芷与细辛均治牙痛,细辛偏于治齿髓痛或夜间痛,白芷偏于治齿龈连面颊部疼,血虚有热或阴虚火旺忌用,痈疽已溃宜少用,以免耗伤气血。

9、藁本:善治头顶痛,为治头顶部疾病的引经药,也治风寒侵入腰部而致腰脊冷痛。羌活善治后头疼,散太阳经风寒;白芷善治前头痛、眉棱骨疼,散阳明经风寒;川芎善治两侧头痛,搜少阳经风邪。

10、细辛:细辛有升浮之性,可用于头面部诸风百疾。主要特点是窜透开滞的功效,开胸中滞气,通肺窍,疏通关节,而治疗咳逆上气,寒痰喘嗽,眼风流泪,鼻塞不闻香臭,风寒痹痛等。细辛可入肝、心、肾、肺四经。蚕沙也能通凝滞,偏于祛风湿滞于肌肉而致的肌肉疼;细心主要搜风湿寒邪滞于肝肾而致的筋骨疼痛,对经久不愈疼痛常效果好。独活善搜肾经气分伏风;细辛善搜肝肾血分风寒。

11、辛夷:治鼻病的要药,治风寒感冒鼻塞配荆防、细辛、苍耳子;治鼻炎配白芷、细辛、苍耳子、菊花、双花、川芎。苍耳子也治鼻病,偏散头部风湿,兼治风头痛,辛夷偏散上焦风寒,开宣肺窍。细辛也辛通走窜,可通全身之气,偏于入心肾两经;白芷也芳香通窍,主要散头面风寒治前头痛、鼻塞。注意:阴虚火旺忌用本品。

12、苍耳子:祛风湿、通窍、散结功能,治皮肤病如各种癣、痒疹、麻风等。另秋季采鲜苍耳子,连茎叶切碎,水煮取汁熬膏,摊于布上,贴于肚脐及囟门,治疗小儿疳积,肚大黄瘦,两目少神,消化不良等,也可用膏贴瘰疬、疖疮肿毒。

13、香薷: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扁豆健脾化湿而消暑;荷叶升达清气而消暑,香薷散风利湿浊而祛暑。冬季伤寒表证用麻黄,夏季伤暑表证用香薷。

14、生姜:解表发汗,发散风寒,可用单味生姜切碎加红糖煮汤治疗风寒感冒。生姜配半夏和胃止呕,解半夏、南星毒;生姜汁可化痰止呕治风痰口禁不语,风痰阻络半身不遂配竹沥汁。生姜发散风寒、止呕;干姜温中祛寒、温肺化饮;炮姜温经止血;煨姜治胃寒腹痛,和中止呕,比干姜而不燥,比生姜而不散;生姜皮行水气,消浮肿。

15、薄荷:为辛凉解表药,常用治风热感冒,头晕头痛,咽喉肿痛。具有发散风热、清肝明目、还能消食下气,消胀、除霍乱吐泻作用。薄荷、桑叶都常用疏风清热,桑叶偏于凉血清热,疏风明目;薄荷偏入气分,富有辛凉解散作用。注意:久病、大病之后,禁用薄荷,以免汗出不止。

16、菊花:疏风散热,用于风温初起治风热感冒。也是眼科常用药,主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两目昏花,见风流泪,目生云翳,常配黄芩、密蒙花、青箱子、草决明、木贼草、桑叶、蝉蜕等;菊花、薄荷均散风热、清头目,但薄荷偏于发散,辛凉发汗力量大于菊花;菊花偏于清肝热,祛肝风,有兼养肝明目作用,菊花可常用,薄荷不能久用。野菊花有清热解毒治疗疔疮肿毒作用。

17、牛蒡子:辛苦性凉,散风除热,宣肺透疹,清热解毒,常用治疗咽喉疼痛,与山豆根、玄参、桔梗、甘草、黄芩等同用;也可配银花、连翘、苦参、归尾、赤芍治疗疮疡肿毒,促进痈结消散。牛蒡子还有“利腰膝凝滞之气”作用,配川断、牛膝、用于腰膝气滞串走疼痛。

18、蔓荆子:散风清热,凉肝明目,治头痛,最大的特点是能散头部风热而治头痛,尤其对发于头部两侧近太阳穴处头痛,常与荆防、菊花、白蒺藜同用。单用蔓荆子泡酒可治慢性头痛;配养血祛风药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羌活、防风可治头风头痛。藁本治风寒头痛,白芷治风湿头痛,蔓荆子治风热头痛。蔓荆子偏于肝风上扰致眩晕头痛,蔓荆子偏于风热上攻之头沉昏闷头痛。注意:对血虚而致头痛、目痛忌用。

19、浮萍:辛凉发汗药,轻浮升散,用于风热表证,本品疏风散热,善达肌表,常用治热邪郁于肌表而致麻疹不透者,与牛蒡子、蝉蜕、薄荷、葛根同用;也可治风热瘾疹(荨麻疹等),还有宣肺利水、消水肿作用,用于全身水肿而兼发热者,如急性肾炎水肿。注意:体虚自汗者忌用。

20、蝉蜕:四大功能:发散风热、透发麻疹、祛风解痉、退翳明目。适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对兼有喑哑,咽痛者效好,配射干、胖大海、桔梗,适于小儿麻疹发热疹出不透者,用蝉蜕散热透疹,防热毒内陷,配牛蒡子、银花、薄荷、芦根、葛根等。配防风、荆芥、浮萍、白鲜皮、赤芍治疗风疹;用于破伤风,对高热惊厥、颜面神经麻痹有祛风止抽、缓解痉挛作用,常与全蝎、钩藤、蜈蚣、僵蚕同用。适于风热攻目之目赤目昏,目生云翳之症;还可以治小儿夜啼,常在和胃、清热、消食药中加蝉蜕1.5—6克,往往收效。蝉蜕散风热、退翳、透疹、祛风解痉;蛇蜕有小毒,善除风邪,亦善退翳膜,多用治皮肤疥癣、瘙痒与皮肤病。注意:虚证及孕妇及无风热者不用。

21、柴胡:(1)和解少阳:能使外感侵入与半表半里之邪由半表半里出表而解,典型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食欲不振、心烦欲呕,舌苔薄白,脉弦,用小柴胡汤,对急性发热性疾病如流感、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等常以小柴胡汤加减;(2)疏肝解郁:肝气郁结,人体阴阳、气血不得正常升降流行,上可致头痛、胸胀胁痛,下可致腹痛、脐痛,腹中结气,经闭等,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3)升举阳气:能引清气上行而治脾胃虚弱、清阳下陷所致气短腹坠,泻痢久久难愈,肛门下坠,腰腹沉重,月经过多,小便频、脏器下垂、子宫脱垂等,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柴胡用于升阳时,用量宜小。(4)治热入血室:妇女外感发热期间遇月经来潮或适遇月经刚完外邪乘血室空虚侵入,致寒热发作,甚出现入夜高热谵语等,可在应证用药中加柴胡以开热邪内闭,提邪气由血分出气分,从内而外,或用小柴胡汤加减。(5)治疟疾:如先寒后热,寒热发作定时时,小柴胡汤加减;发时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者,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如发热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常在上方基础上加常山、草果、槟榔常获良效。用于慢性肝炎表现右胁隐痛或两胁均痛,脘闷迟消,腹胀,尿黄,大便欠爽,食欲不振,舌上有苔或白或黄,脉弦滑,肝功化验长时间不正常者可用:柴胡9—15 黄芩12 川楝子9—12 半夏10 红花9 皂刺3—5 白蒺藜9—12 片姜黄9 刘寄奴9 焦四仙各10 炒莱菔子10 草豆蔻10 方明燮枢汤,加减抗肝脏损伤。柴胡配黄芩清散肝胆气分热结;柴胡配黄连清散心经血分郁热;柴胡配白芍、当归和血调经,治腹痛。柴胡先降后升,宣气散结而开郁调经,前胡先升后降,下气降火而化痰止咳。南柴胡药力柔和,适疏肝解郁;银柴胡性较凉,适退虚热,治骨蒸;竹叶柴胡药力最薄,只适用于气郁轻症;北柴胡和解少阳,退热升阳、疏肝治疟。注意:阴虚内热,阳气易生动者忌用。

22、大黄:有泻血分实热、下肠胃积滞、推陈致新功能,常用通便泻热,消痈散结,清热燥湿活血通络。胃火炽盛的人口舌生疮,口渴咽燥,齿龈肿痛,大便秘结,衄血、吐血者,可用生大黄3—6克,开水浸泡20—30分,服汁每天一次,连服三天,凡大便干结数日不行的实证均可用此法。热痢初起,由肠胃湿热积滞而里急后重,大便不爽,可用生大黄配黄连、木香、槟榔泻肠胃积滞,痢可止。大黄还可以清热除湿,治阳黄,除茵陈、栀子、车前子、黄柏外,适当加大黄可加速清热除湿退黄的效果。大黄粉外撒治黄水疮、湿疹。妇女因血瘀而月经闭止,可在调经药中加大黄活血通络。生大黄配甘草止呕,遇怵服汤药,每喝汤药即吐,把汤药煎好后,各用1克煎水一小杯,慢慢喝下,服后15—20分钟如不吐,赶紧服汤药即可不吐,生大黄、生甘草、生赭石、旋复花、半夏、党参、槟榔治神经性呕吐效好。黑白丑泻下有小毒,攻逐腹部积水,大黄泻下推荡肠胃积滞、热结;巴豆、大黄均为峻泻药,但巴豆性热,大黄性寒。大黄生用泻下力猛,酒炒则能达身体上部而驱热下行,并助其泻力,目赤、牙痛、口疮、胸中焚热者适用;熟大黄泻力缓,使用老年人及体弱者;炒碳用于大肠有积滞大便下血、有止血作用。大黄合芒硝同用使泻下之力增强且快速;大黄配黄芩、栀子泻肺火;大黄配黄连泻心火;大黄配龙胆草泻肝火;大黄配生石膏泻胃火。注意:元气不足、胃虚血弱,病在气分及阴虚便燥不宜用。

23、芒硝:为盐类泻下剂,主治一切热邪炽盛致大便秘结,常与大黄同用,有软坚破血作用,配当归、红花、桃仁、川芎治妇女血瘀经闭;治腹中症瘕配二术、三棱、莪术、牡蛎、郁金、山楂核、丹参等;芒硝煎水外洗治疗目赤、痔疮;芒硝配硼砂、冰片研粉治疗口舌生疮,或吹喉用治咽喉肿痛。玄明粉泻下作用缓和,多用热较轻体弱者。

24、番泻叶:治火热内结便秘,5-7克开水浸30分,取汁分两次服,4-5小时服一次,见泻即止。习惯性便秘可与每日睡前或早晨服一次,本品小量清除胃内宿食而开胃进食,适量可泻下,过量引起恶心、呕吐。注意:哺乳期、孕期、妇女经期、痔疮不宜用。

25、郁李仁:能开幽门之结气,润大肠之燥涩而行气,润燥、通肠并有利水消肿作用。火麻仁偏入脾与大肠血分,生津润燥,增液缓脾而滑肠通便;郁李仁偏入脾与大肠气分,通幽散结,行大肠气而导滞润肠。

26、蜂蜜:多用于老人、虚人、津液不足、肠道滞涩而致大便燥结。饴糖、蜂蜜、大枣均味甘补中,饴糖性微温主入脾,能缓急止腹痛,滋润滑肠之力不如蜂蜜,蜂蜜兼润肺治肺燥咳嗽;大枣甘温补中,专补脾胃,无润肠通便之力。

27、川木通:利水通淋、导热下行,通经下乳,临床最常用利尿止淋药。川木通能降泄心火,导心经湿热由小便而出,如导赤散。川木通明显利水清热作用,治膀胱结热而致热淋、血淋等,如八正散。川木通与泽泻都利尿去湿,但泽泻偏于泻利肝肾经之湿热,川木通偏于泻利心与小肠经之湿热。川木通通利小便且能兼通大便,这也是川木通一个特点。近代报川木通有显著利尿强心作用,配茯苓、猪苓、桑白皮、紫苏子、泽泻治疗心功不全致小便不利、两足浮肿、全身浮肿、烦闷喘促等。注意:内无湿热、滑精、气弱及孕妇忌用。

28、通草:利小便、下乳汁、写肺热、舒胃气。川木通降心火引热下行而利水,其性降中兼通(通血脉、通大便、通利关节);通草泻肺热助气下降而利水,其性降中兼升(使胃气上达而下乳汁)。灯芯草清心热,引热下行而利水;通草降肺气,渗湿清热而利水。王不留行、川木通主要行血脉,通瘀滞而下乳汁,通草主要使胃气上达而下乳汁。一般用量3-9克,通乳可用15-18克或30克。注意:孕妇忌用。

29、茯苓:利水除湿、宁心安神、益脾止泄。凡五脏六腑各部出现水湿停留皆可用茯苓,配党参、白术、半夏、陈皮、猪苓、泽泻、桑白皮、冬瓜皮等治脾虚湿停而全身浮肿;苓桂术甘汤加炒白芍、木香、吴茱萸、肉豆蔻治疗肠功能紊乱(出现脾虚、中焦水湿不化致消化不良、大便不整);用于心脾两虚,心神不宁,失眠健忘之证,配当归、白术、柏子仁、远志、酸枣仁、朱砂0.6-0.9克。猪苓利水之力大于茯苓,但无补益之性,多用于祛邪,不用补正;茯苓淡渗利湿,益脾宁心,兼补益之性,祛邪扶正均可用。赤茯苓偏于清热利湿,茯神偏于宁心安神;茯神木偏于舒筋止挛,茯苓皮利水消肿。茯神木治心掣痛,神惊,健忘并平肝祛风,治冠心病心绞痛时,在宽胸、通阳、活血、开窍剂中加茯神木15-30克,可收到止痛效果。

30、猪苓:利水渗湿,各种水肿、尿少、湿盛泄泻、淋浊、黄疸等。猪苓配泽泻增强利水效果。车前子利水不伤阴兼清热,猪苓主专利水。

31、泽泻:主泻肝、肾二经之火,逐膀胱、三焦之水,主用于利尿,祛湿清热药。临床常在补肾药中佐用一些泽泻,以防补药生热而致产生肾火。治疗肾、膀胱或肝肾有火邪、湿热时,泽泻首选。泽泻配白术,治支饮及胃内停饮而致头目眩晕。泽泻利尿消水,适用消水鼓之腹水,泽兰行血消水,适于行血鼓之腹水。

32、车前子:利水清热、通淋、益肝肾、明目、止泄泻。可用于肝火上升而致目红、目肿、目痛等急性眼痛,常与菊花、桑叶、草决明、黄连、黄芩、蔓荆子、银花、密蒙花等清火、散风热药同用,还可用于肝肾阴虚致两目昏暗,视力下降,有治疗因湿盛引起水泻,用“分利止泻”法。夏季小儿腹泻,大便如稀水状,多日不止者,用五味异功散(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加车前子3-9克、桔梗0.9-1.5克效好。车前子清热利水、明目止泻;车前草利湿清热兼凉血止血,可用于尿血、吐血、衄血。滑石与车前子均利水,滑石兼能祛暑,车前子兼益肝肾明目。

33、滑石:利水去湿、通淋滑窍,消暑止渴,常用治热淋、血淋、砂淋等所致尿道疼痛,小便不利等。滑石粉外用滑润皮肤,清热祛湿,用于痱子、湿疹、脚趾湿痒,可单用,亦可配石膏、枯矾、薄荷。冬葵子与滑石都利尿滑窍,但冬葵子兼通乳汁,滑石兼清暑热。通草、川木通、滑石皆利小便,通草能引肺热下行而利小便,川木通导心火下行而利小便,滑石除膀胱湿热利小便。

34、石韦:清肺经气分之热,利膀胱湿热而利水通淋。海金沙与石韦都能清利膀胱湿热而治淋,但海金沙偏入血分,石韦偏入气分,海金沙多用于砂石淋,石韦多用于湿热淋。

35、扁蓄:清利膀胱湿热,主治热淋,小便不利,近年常配黄柏、川木通、茯苓、泽泻、瞿麦、石韦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据实验扁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皮肤霉菌有抑制作用。

36、瞿麦:清心热,利小肠、膀胱湿热,本品能入血分,清血热,治血淋、尿血常用,并有活血化瘀作用。瞿麦穗利尿作用比茎效好。扁蓄清利膀胱湿热为主,兼治黄疸、湿疹;石韦清肺与膀胱湿热为主,偏入气分,多用于湿热淋;瞿麦清心与小肠、膀胱湿热为主,偏入血分,多用于血淋。

37、海金沙:利尿、清利小肠与膀胱湿热。海金沙配冬葵子、牛膝、金钱草、泽泻、泽兰、赤芍、槟榔(或沉香)、王不留行等治疗泌尿系结石,腰痛明显加桑寄生、续断、狗脊、杜仲、乳香、没药等,瞿麦、萆薢、海金沙皆治淋,瞿麦多用治血淋,萆薢多用治膏淋,海金沙多用治石淋。

38、金钱草:利水排石,能清利肝、胆、膀胱、肾经湿热,主用利尿通淋和排出结石。配柴胡、黄芩、半夏、枳实、槟榔、大黄、玄明粉、茵陈治胆结石;配猪苓、茯苓、冬葵子、滑石、牛膝、槟榔、海金沙、泽泻、泽兰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

39、冬葵子:利尿、滑肠、通乳。治泌尿系结石方:冬葵子15 牛膝15、泽兰12 黄柏12 泽泻9 猪茯苓15 金钱草30 扁蓄12 生大黄6 乌药6 瞿麦12 黄芩12;车前子清利湿热通淋,兼利湿止泻;冬葵子滑利达窍而通淋,兼滑肠通便。王不留行通行血脉而下乳,冬葵子滑利除滞下乳。

40、薏苡仁:微寒,生用利湿、排脓、舒筋,炒用健脾胃。木瓜与薏仁均能舒筋,木瓜偏于治寒湿所致筋脉拘急和腿肚转筋;薏苡仁偏于治湿热所致筋急拘挛,肢体难伸。扁豆、薏苡仁均健脾,扁豆偏于消暑除湿以健脾,薏苡仁偏于淡渗利湿以健脾。本品味淡力缓,病重者需重用和久服。注意:滑精及小便多不宜服用本品,孕妇忌用。

41、防己:利水、祛风、通行经络、泻下焦血分湿热。汉防己、木方剂作用大致相同,汉防己偏于祛湿利水,治下焦湿热,下半身水肿,湿脚气时用;木防己偏于祛风通络、止痛,治上半身水肿及风湿疼痛。通草甘淡,去气分之湿热,防己苦寒,泻血分之湿热。木瓜酸温,化湿兼能舒筋活络,善治筋挛、足痿;防己苦寒,利水兼通络泻热,善治水肿脚气。本品大苦大寒,不宜大量食用,恐害胃伤中。注意:阴虚及无湿热实邪者忌用,热在气氛不宜用。

42、木瓜:利湿理脾,用于中焦湿盛致吐泻、腹胀,也可治湿邪流注于小腿,足跗而致的湿脚气;舒筋活络,治筋病筋急者能缓,筋缓者能利,用于(1)暑湿伤中,发生吐泻不止而致两腿腓肠肌痉挛,与霍佩、扁豆、党参、吴茱萸、白芍、甘草等同用。(2)因湿邪侵袭,经络不和,筋挛关节不利,肿胀沉痛之湿痹,常与牛膝、五加皮、当归、川芎、威灵仙、海风藤等同用。白芍治筋病,主要柔肝缓急而养筋;木瓜治筋病,主治利湿温肝而舒筋。

 对溃疡病致长期胃痛,属于虚实并见,寒热夹杂,气血皆病证候效好。

以上就是关于中药蔓荆子起什么功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