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林业专硕招多少人

   2022-09-10 17:54:14 网络990
核心提示:11人。园林与林学院的前身是1993年创建的园林花卉技术专科专业,2000年增设园林本科,同年获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学位点授权,历经园艺系、园林园艺系、环境艺术系、环境艺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等变迁。2012年4月,成立园林与林学院。学院设

青岛农业大学林业专硕招多少人

11人。

园林与林学院的前身是1993年创建的园林花卉技术专科专业,2000年增设园林本科,同年获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学位点授权,历经园艺系、园林园艺系、环境艺术系、环境艺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等变迁。2012年4月,成立园林与林学院。

学院设有园林、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虚拟设计)、林学四个本科专业,拥有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设有园林花卉、园林树木、园林设计、园林工程。

园林美术和林学6个教研室,是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特色花卉研发与推广中心、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中国玫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拥有一个青岛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它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最新方案出台!明确云南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

一、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华南地区具有鲜明林业生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

二、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简介

学院立足林业生态特色,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以培养林业生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技能、彰显特色”为办学理念,构筑“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下设生态工程系、风景园林系、园艺系、环境艺术设计系、经济贸易系、生态旅游与文化系、信息工程系、基础教育部等8个教学系部。所有课室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学生宿舍和课室均配备空调,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拥有400米8跑道标准塑胶运动场、室内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学生运动设施齐全。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建设。现已开设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会计、文秘、环境艺术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等25个专业。依托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国家花卉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广东省花卉协会、广东省湿地协会、广东园林学会、店长职教集团等机构拓展了8个协同育人平台。拥有广东现代林业公共实训中心等省级实训中心和平台3个,建立了园林技术、信息技术等校级实训中心6个,园林制图、3D模拟导游、3D打印、林业3S信息技术等实训室20多个。成立了森林培育研究中心、植物有害生物防控与生物环境健康技术研究中心、南粤风景园林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等首批3个校设研发机构。

学院重视学生技能培养,聚焦职业能力提升。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技能培养激励机制,鼓励师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项目屡创历史新高。推行和实施“双证书”制度,已建立起覆盖林业、园林等行业的技能鉴定考试站点。课程教学通过引进企业工作任务、生产项目、典型新技术、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项目,以出产品或其他实践教学成果形式的技能包,来突出课程的前瞻性、职业性、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120多个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每年向社会输送实用性技能人才2000多人,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广泛欢迎。

学院积极营造育人氛围,生态文化逐步形成。学校注重将“生态”元素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中,拥有近50个社团组织及协会,常年举办音乐、书法、绘画、摄影、舞蹈、插花、社交礼仪等第二课堂活动。65载风雨兼程,几代教育者坚持不懈,形成并传承了“团结、勤奋、敬业、创新”的良好校风,塑造了追求“高教学质量、高服务质量、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质量文化观,营造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文化氛围,形成了“自律为主、创新出彩”的质量文化雏形和“校园文化+专业文化+企业文化+质量文化+双创文化”五层对接的文化育人体系。

风起扬帆时,能者立潮头。目前,学院正乘势而上,立足林业行业,对接绿色产业,打造生态品牌,加大创新步伐,壮大办学规模,走行业特色发展之路,行开放开门办学之策,全力打造南粤绿色摇篮,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信阳农林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具体如下:

总体目标

——到2020年年底,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有效遏制区域分化、规范区域开发秩序、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到2025年,“做强滇中、搞活沿边、多点支撑、联动廊带”的发展布局基本形成。滇中城市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373个抵边行政村全部建成新时代边境小康村,形成便捷畅通的交通体系,实现更高水平通关便利化,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我国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到2035年,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全面形成。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到本世纪中叶,建立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强化“做强滇中”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推动以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滇中新区为龙头,推动各类开发区提质增效,着力培育若干万亿级、千亿级产业,改造提升烟草、冶金、石油和化学工业等产业,加快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稳妥发展新型煤化工,建设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等产业集群。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鼓励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

——构建县市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重点实施滇中城市群高速公路环线,建成武定至倘甸至寻甸、昆明至倘甸等高速公路,建设长水至双龙、陆良至寻甸等高速公路,扩容国高“卡脖子”路段,强化县级节点互联互通。逐步实施滇中铁路环线建设,建设完成渝昆高铁、弥蒙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昆楚大丽高速铁路、成昆高铁云南段、深南昆高铁云南段,规划研究渝昆和沪昆高铁连接线等铁路。建成昆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推进昆明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新建蒙自、宣威、楚雄、玉溪等机场及昆明第二机场,合理布局一批通用机场,强化与玉溪、曲靖、红河、楚雄等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昆明市与滇中新区“市区融合”,形成以昆明为引领,曲靖、玉溪、楚雄、蒙自为带动,其他县城和特色小镇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以节点城市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提高滇中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带动全省城镇化率提高。

——提高创新能力。建立与中央驻滇科研机构的长效合作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推进铝工业研究中心、硅工业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在滇中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高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能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双创”升级版。

——推动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支持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其他高校提升内涵发展质量。推动国家心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争取国家呼吸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落地云南,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带动消费和房地产健康发展。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积极申报国家级步行街试点。引导家政服务与养老、托幼、托育融合发展,形成消费新业态。增加服务消费的中高端供给,促进服务消费结构加快调整和升级。健全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四)以“搞活沿边”、“联动廊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水平。积极融入孟中印缅、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以及中缅、中老泰、中越经济走廊建设。高水平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提升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及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贯通沿边高速公路,建成腾冲至陇川、瑞丽至孟连等高速公路,建设泸水至片马口岸、瑞丽至弄岛口岸、金平至金水河口岸等高速公路,实施G219国道云南部分、S327省道等升级改造。建成大瑞、大临、玉磨等铁路,建设西南沿边铁路猴桥至那坡(百色)段、临沧至清水河等铁路,规划研究连接重要景区的高速铁路、连接重要边境口岸的铁路。新建勐腊机场,实施西双版纳嘎洒机场、澜沧景迈机场等改扩建项目,推进普洱思茅机场迁建前期工作,规划研究新建孟定机场。打造一批区域性口岸城市交通枢纽。推动中老高等级电力互联互通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尽快开工建设。推进省内天然气支线管网与中缅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

——推进更高水平贸易通关便利化。加强与周边国家口岸的功能衔接、信息互通,为跨境贸易提供集成通关、便捷式运输等综合性物流服务。建设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口岸(通道)联检查验设施建设,争取在磨憨口岸探索实行“一地两检”等便利化措施。推动落实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关政策。推动商业银行在沿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推动边境小康村建设。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守边固边工程,制定实施边境小康村建设方案,加大投入力度,突出抓好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态宜居、社会进步、乡村治理等领域工作,确保用3年时间,将373个抵边行政村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新时代边境小康村。

——促进边境特色产业发展。引进高水平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零配件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周边国家市场。积极发展跨境旅游,推动珠宝玉石等特色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壮大,拓展跨境金融合作,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一批产业基地。率先推动瑞丽在跨境电商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河口在加工贸易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五)构建“多点支撑”的城镇体系

——推动城镇群建设。实施城镇品质提升行动,以昆明市与滇中新区“市区融合”推动滇中城市群建设;以大滇西旅游环线推动滇西、滇西北城镇群建设;以面向北部湾和越南的区域合作推动滇东南、滇西南城镇群建设;以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推动滇西南城镇群建设;以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示范区推动滇东北城镇群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做强做大县域特色产业,形成高原山地型、沿边口岸型、民族文化型、生态自然型等多样化的小城镇体系。

——纵深推进滇西发展。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为抓手,沿线建设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腾冲、德宏等旅游城市,加快大理古城、大研古城、和顺古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康养小镇以及大型文旅综合体、半山酒店等。构建以大环线为主干、小环线为补充的大滇西公路网,加快实施德贡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老君山、独龙江、梅里雪山、巴拉格宗、泸沽湖等创建5A级景区,推进景区、景点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把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造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

(六)加快特殊类型地区发展。聚焦怒江州、迪庆州、昭通市等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县,瞄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短板弱项,加大政策措施、资金投入支持力度,集中力量打赢“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基础上压茬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保持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把革命老区、老工业地区、资源型地区、生态退化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七)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高标准建设“一部手机办事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充分流动。完善区域交易平台和制度。深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按照中央部署,适时推动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探索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鼓励引导开展水权交易;适时扩大碳排放权交易的行业覆盖范围;开展电力现货交易试点,打造区域性国际化电力交易中心;加快花卉、中药材等国际交易中心设立工作,推动咖啡、茶叶等国际交易中心提质增效。

(八)拓展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各地区联动合作。引导建立跨州(市)重大问题协调机制,有序发展跨州(市)行业协会商会,鼓励组建跨州(市)合作平台。深化省际区域合作。积极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建设,推动滇粤、滇黔、滇桂、滇川、滇琼深化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落实。积极开展国际区域合作。鼓励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领域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澜湄合作机制作用,深化云南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农业政策对接和标准互认,深化跨境农业合作。

(九)深化区域互助合作机制。深化沪滇、粤滇扶贫协作和交流合作。鼓励广大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到我省投资兴业,参与脱贫攻坚。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推进干部双向挂职、人才双向交流。探索建立省内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对口帮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制度。

(十)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实行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对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给予更多支持,完善省内重点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落实长江流域和南盘江、赤水河流域省内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确保资源价格能够涵盖开采成本以及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成本;对在贫困地区开发能源资源的新建项目,采取资金、资产折价量化为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

(十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稳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与州(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在省级承担较高分担比例的基础上,实行州(市)差别化分担,贫困地区承担相对较低的支出责任。完善有关转移支付制度,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向特殊类型地区倾斜。加快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支持各地区与教育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机构合作,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跨区域共享,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跨区域流转衔接制度,健全区域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探索推广“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和建设。

(十二)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发挥州(市)比较优势,增强财政、产业、土地、环保、人才等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和联动性。保障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用地需求,对边境和特殊困难地区实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倾斜。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监管。鼓励各地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十三)健全区域发展保障机制。加强州(市)、县(市、区)规划衔接,鼓励州(市)、县(市、区)联合编制区域规划,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等各类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建立区域发展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建立区域发展风险识别、防控和应急制度。

组织实施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领导,压实属地主体责任。省级有关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方案,及时对接国家部委,完善有关配套政策。州(市)要建立工作落实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顺畅运行。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加强对全省县域经济运行的监测,重大问题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云南网)

信阳农林学院 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信阳。信阳地处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楚风豫韵交汇交融,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是中国著名的宜居之城、旅游之城、创业之城,其优越的地理区位、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活跃的地方建设,为莘莘学子学习深造提供了优越条件。

学校前身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成立的汝宁府中等实业学堂。一百多年来,学校发扬“艰苦创业、负重奋进、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秉承“志向立高远、学问做精细”的校训,已建设成为一所服务农林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集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为一体,具有鲜明豫南特色和良好办学基础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人,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校园占地143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1万余平方米。在校学生1万余人,教职工8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5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3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10余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省管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校设有农学院、林学院、水产学院、茶学院、牧医工程学院、食品学院、园艺学院、规划与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文学艺术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共19个教学单位,设置有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林学、林学(经济林方向)、水产养殖学、茶学、茶学(茶文化与营销)、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园艺(观赏园艺)、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网络工程、网络工程(网络软件开发)、物流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商务英语18个本科专业和若干专业方向,以及生物制药技术、畜牧兽医、酒店管理、会计与审计、环境艺术设计等40多个专科专业。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建有植物保护、植物组织培养、林木繁育、水产养殖、茶叶加工、动物疫病检测、食品营养与检测等各类实验室70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0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农林实习场1个。图书馆藏书100万余册,学术期刊1000多种,可利用电子图书35万册(种),建有较完善的现代图书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思想,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实施“质量提升,内涵带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建设有河南省特色专业13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河南省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资源课程2门。获省级教学成果50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7项。

学校坚持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为目标,强化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牵头组建了河南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河南省水库生态渔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建立豫南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和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面向信阳及周边地区粮食、林果、水产、茶叶、畜禽、花卉等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近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得省部级奖85项,获国家专利80余项。获批建立2个省级培训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5个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近年依托河南省博士服务团、科普传播工程项目及省市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驻村第一书记等为载体,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每年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数百场次。

在省市领导大力支持和全校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办学赢得多方肯定,先后获有“省级文明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在中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银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掀开学校建设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关于青岛农业大学林业专硕招多少人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