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所需的条件?

   2022-08-21 21:36:03 网络280
核心提示:1、池塘选择与消毒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在土池的四周种植0.8~1米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等,并用篱笆或网片围栏,这样既可防止鳗鱼外逃,又可遮阴,利于其生长。放养前应挖除土地内过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进、排

鳗鱼养殖所需的条件?

1、池塘选择与消毒

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在土池的四周种植0.8~1米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等,并用篱笆或网片围栏,这样既可防止鳗鱼外逃,又可遮阴,利于其生长。

放养前应挖除土地内过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进、排水口,在鳗种下池前10~15天每10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25千克清池消毒,彻底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然后在鳗种下池前5~7天注水0.6~0.7米深,进水口用60目筛子过滤。

最后施基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泼施腐熟猪牛粪300~400千克,待水呈淡绿色或黄褐色后再放鳗种,使其下池后可吃到充足的天然饵料。15天左右将池水加深至1.5米。

2、鳗种处理与投放

鳗鱼生长的适温为20~28℃,水温在12℃时开始摄食,因此投放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投放前,先将鳗种包装袋放入水中浸泡20~30分钟,以适应水温,袋内外温差小于5℃时才能拆袋,然后用小水盆向袋内倒入2~3盆池水,使鳗种从高溶氧状态逐步适应低溶氧状态。

投放的鳗种要求体色青灰、肌肤丰润、富有弹性、游泳活跃,同池鳗种规格要整齐一致,否则因鳗鱼间的相互争食会影响到个体弱者的摄食。

放养密度一般为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5000尾20克左右的鳗鱼;50克左右的可投3000~4000尾;100g左右的可投放2000~3000尾。

同时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混养鳙鱼50尾、鲢鱼30尾、罗非鱼200尾,一方面可滤食浮游生物,食净鳗鱼排泄的粪便,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增加鱼产量。

3、饲料种类与投喂

鳗鱼人工养殖主要依靠专用配合饲料(市上有售),并在每50千克专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维生素a、b、c、e)50~60克、鱼肝油1.5~2千克。幼鳗适当少加,成鳗多加。若暂时缺少专用饲料,可用小杂鱼、畜禽内脏、蚕蛹等动物性饲料绞碎拌面粉代用,其粗蛋白质含量必须在40%以上。

鳗鱼是肉食性鱼类,贪食。投喂时要实行“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质:即保证饲料的质量。调制好的饲料要软硬适度(加水量为1.2~1.3倍),新鲜洁净,不能变质腐败。定量:即投喂量要根据鳗鱼的规格、摄食、消化及天气、水温、水质状况适量投。

一般日投饲量为鳗鱼体重的1.5%~2.5%,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定时:即鱼体规格小、密度大,每日上午8时、下午4时左右各投喂1次;鳗鱼规格在100克以上,每日上午8时~9时投喂1次即可。定位:即饲料投放在固定食台上,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设置2~3个食台。

4、日常管理与防病

每天早晚巡池,观察鳗鱼活动与摄食状况,雨后检查排水口等,防止逃鱼。平时每10~15天加注新水1次,夏、秋季每5~7天1次,每次换水量为全池的10%左右。同时注意使pH值在7~8.5之间,pH值过高时应换入新水,过低则每1000平方米用15~20千克生石灰调节。

扩展资料:

1、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是鳗鱼养殖最基础的一个条件,如果没有适合的养殖场地,那么就不要谈养殖鳗鱼了。鳗鱼养殖的场地一般至少都需要五十亩左右的规格,其次就是养殖场中要配有注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温和降温系统、增氧机等,同时还要规划好鳗鱼池。

2、水质要求

水质对鳗鱼的养殖至关重要的,而水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就是水温,一般情况下水温最好是二十五到二十八度,但温度在十五到三十度之间也是可以的。其次就是水质最好是微酸性,这样鳗鱼的生产力更强。

然后就是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要充足,最好是在五到十二毫克每升。还有就是水体重钙元素、硝酸盐以及这期、硫化氢、氨气以及铁元素等含量都要合理,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否则也会影响鳗鱼的正常生长。

3、饵料要求

鳗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那么我们在养殖鳗鱼的时候,对饵料也是有要求的,如果饵料不合理,也会导致养殖失败。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有充足的蚯蚓或者是小型的昆虫和小鱼之类的饲料供给。其次就是可以用人工养殖的新鲜的鱼类通过绞肉机绞碎后进行投喂。

4、养殖技术

鳗鱼的养殖技术是高产、高收益的一个重要条件,很多养殖户养殖失败的原因就是养殖的技术不专业,在养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最终导致鳗鱼大量死亡,损失惨重。那么我们在养殖鳗鱼前,最好是进行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育和实践操作之后,如果没有问题再进行养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鳗鱼

鳗鱼苗的养殖条件及技术

鳗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闽江以及珠江等地,随着渔民的捕捞,野生的鳗鱼也越来越少,大多为养殖户工厂化养殖。现在市场上鳗鱼的经济价值非常可观,尤其是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模式投入高回报率也高,同时集约化养殖模式也造成了鳗鱼养殖中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

1.水温:鳗鱼是温水鱼类,其养殖生长期水温要求为11~33℃,以25~28℃时最为合适。

2.酸碱度(pH):对鳗鱼的生长来说,一般微碱性的水,生产力比酸性的略高,养鳗用水pH范围为6.0~9.0,最适宜范围为7.2~8.0。

3.溶氧量:养鳗用水的溶氧量以5~12毫克/升为适宜。一般地下水溶氧量较低,必须通过曝气后才能使用。

4.钙和硅酸盐:水中钙离子少,硅酸根离子多,鱼死亡率就高。硅酸盐和钙的比值是1:3.5时,对鱼没有害处,所以钙多、硅酸盐也多时较为有利。

5.沼气和硫化氢:这两种气体是在水中氧气缺乏而有机物大量分解时产生的,这些气体有毒,对鱼类危害甚大,养鳗用水的沼气和硫化氢含量必须在0.1克/立方米以下。

6.氨:氨在地表水中含量较多。据埃利斯(Ellis,1944)报道,养鳗用水的氨含量必须在1.5克/立方米以下,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否则也会影响鳗鱼的正常生长。但是工厂化养殖过程中随着喂料的增加,水中的氨累计会越来越高。所以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优兰宝(丝兰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饲料蛋白利用率,减缓氨氮的排放,并且可以改善鳗鱼肠道健康维护肠道PH值菌群平衡。

7.铁:养鳗用水含铁量要求在1克/立方米以下,最适宜是0.05克/立方米以下。

用于养鳗的水质必须符合我国政府规定的渔业水休水质标准和养鳗用水的特殊要求,才能保证养殖商品鳗鱼的食用质量,生产的鳗鱼无异味,体内有害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卫生规定的标准。返回

鳗鱼学名为鳗鲡,为暖水性名贵食用鱼类,营养价值高,有“水中人参”之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下面我分享了鳗鱼苗的养殖条件及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鳗鱼的养殖条件

1、水源:平原地区以河、湖水为主,山区以溪水、泉水为主,最好要有地下水,以便于提取深井水备用,适宜的水质是pH值7~8,透明度20厘米以上,无工业污水危害。

2、电源:养殖场需充足的电源,一般每亩鳗池需配备1千瓦动力的增氧机,一个年产100吨食用鳗的养鳗场,至少需要1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而且要保证常年不停电。

3、其他:建场土质以壤土为最佳,地形要求平整,气候温暖,若能利用热电厂的温排水或温泉水则效益更为明显,此外要求水陆交通方便,以便运输饲料和商品鳗。

鳗鱼的养殖技术

1、水质环境:选择水面开阔、水质良好、风速较小且低潮时水深能保持4米以上的河口附近海域设置网箱,要求水温范围在8~30℃,海流速度1米/秒以下,以流速0.5米/秒的水域为最好。

2、网箱规格:采用3×3×3米或6×3×3米无接缝网片网箱,网目规格为养黑仔鳗、幼鳗0.5厘米、成鳗0.8厘米,网箱内置1×0.5×1米多层网架为休息台,网箱敞口留置15厘米防逃网檐。

3、苗种投放:放养鳗鱼以幼鳗最好,其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投入150尾,若无幼鳗而投放黑仔鳗则密度为每平方米放500尾,鳗苗投放前应先用药浴消毒以防染病。

5、水质管理:鳗鱼养殖的水质管理特别重要,要求海水比重为1.01~1.02,溶解氧为每生5毫克以上,pH值7~8.5。

6、投喂饲料:饲喂鳗鱼应做到“四定”。

①定时:除初春和冬季每天晚上8时投喂1次饲料外,其余时间每天早上5时和晚上8时各投喂1次。

②定位:投喂在固定设置的饵料台上。

③定质:投喂加入鳗鱼特用多种维生素的全价配合饲料。

④定量:日粮总量成鳗期为15%,幼鳗期为3%,黑仔鳗期5%左右,高温、越冬期为0.5~1%。

7、及时分箱:鳗鱼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后密度大增,个体差异也更悬殊,必须及时筛选分箱饲养,按体质强弱、个体大小分开,筛选分箱过程中操作要小心细致,避免擦伤鱼体。

8、更换网箱:为保持网箱清洁卫生、预防疾病和保障水体交换畅通无阻,应及时更换网箱,夏秋两季每10天更换1次,初春和冬天每50天更换1次,换下来的网箱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9、日常管理:对网箱实行分组管理,每天检测水质,做好气象、水温、pH值、投饵、防治疾病等详情记录,观察鳗鱼摄食、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鳗鱼苗分池驯养

1、一级池:一级池用于鳗苗引食训练并将鳗苗养到0.2克左右,这个阶段一公斤苗约7000~8000条左右,面积为50~60平方米,池深0.8~1.0米,水深0.5~0.6米。

2、二级池:二级池饲养体重0.2~2克鳗种,这个阶段一公斤苗约500~5000条,面积200~40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8~1.0米,注意这个阶段体重分化厉害,因此要经常的分池。

3、三级池:三级池饲养体重2~20克的鳗种,这个阶段一公斤约50~100条,面积400~800平方米,池深1.4~1.5米,水深1.0~1.2米。

鳗鱼苗怎么放养

1、放养密度:鳗鱼苗因养殖方式不同放养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以低密度放养成长较快、成活率高。

2、鳗苗消毒:鳗鱼苗体质娇嫩,在采捕、暂养和运输中容易擦伤而感染水霉菌和细菌性疾病,因此在放养时必须进行消毒,一种是用容器进行药浴,一种是全池泼洒药浴。

3、鱼苗放养:鳗鱼苗在水温15℃以上才能正式开始摄食与生长,露天培育鳗鱼苗种以自然水温达到13℃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鳗苗经过短期暂养适应环境后当水温上升时即可开食。

1. 如何采捕和训养鳗鱼苗

2. 如何放养鳗鱼苗

3. 如何养殖丰产鲫鱼

4. 淡水鱼苗应如何放养

以上就是关于鳗鱼养殖所需的条件?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