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诊《六》

   2022-12-19 11:24:07 网络260
核心提示:中医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瑰宝,它价值连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知,关键是要发挥它作用,中医以防病为主。 本系列文的目的: 就是要搭建中医治疗疾病的大体框架。 现在的关键是: 中医大师级的医家,太少了,日诊量在二三百人。 差异的

中医舌诊《六》

中医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瑰宝,它价值连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知,关键是要发挥它作用,中医以防病为主。

本系列文的目的:

就是要搭建中医治疗疾病的大体框架。

现在的关键是:

中医大师级的医家,太少了,日诊量在二三百人。

差异的原因是:

即所谓失去了的中医精神,通过天地思考探索,从而进一步思考人体之道,没有一种适应于所有人行之有效的方法 。

国医大师其实就是脉学大师。

为了你的健康,你必须了解中医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你自己的体质特征,改变和补充自己的体力。

在个人看来,领会中医实质,特别是生活方式,它是一门包括人得吃喝,全方位的行为科学,对人的身体,影响深远。

弄懂中医,研究中医所长,就会对自身健康管理,如虎添翼。

快速提高人的免疫力方法是补气。

中医理论把气的作用,归纳为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四个方面。

气是人的健康卫士。

补气,常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 ,山药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补肺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肾气丸。

补气包含有补元气,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

补脾气,白术,山药,白扁豆。

补肺心,甘草。

补心气,西洋参,红参。

补肾气,六味地黄丸,以补肾阴为主。

因为吃什么?吃在实际在进补。

喝什么 ?

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有目的的,选择所喝的茶性。

把人的行为管理叫健康管理 。

中医是驱逐人体自身亚健康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诸如:排毒等)

首先要弄清身体,虚还是实?

在中医看来,有虚证和实证之分,弄不清虚实,最好别碰两大类药:即补药和泻药。

虚证是内病,体内阴阳失衡而引起

实证是外病,其气候变化,外部因素造成,宇宙间负能量引起。

实则泻之,久病必虚,虚则补之。

虚证进补实证不能补,越补越坏。实证只能排泄,疏解。

瘀,痰和湿,既不属于寒症,也不属于热症 。

中医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这八字是八纲辨证的精髓。

阴阳为总纲,虚实反映了疾病的正邪力量,寒热反映了疾病的性质,表里反映了疾病的位置。

实证又分为两大类,寒症和热症。

中医的水平就看基本功,重点是脉诊,开诊几件事,望,闻,问,切。

四诊(据搜狗百科)

四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上,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基础理论之上。

四诊并用,四论并重,四诊合参。

医生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征象

如:人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指甲 ,舌像。

排出物(痰液,大小便)分泌物(脓 ,液)

医生通过听觉,声音,嗅觉,气味,了解病人的病情。

通过询问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的状况,以及与其它疾病有关的情况,这是诊病的第一手资料。

从春秋时代起开始,望,闻,问,切就是中医诊病的原则。

以望诊为首 ,通过只看面部和舌头 ,就对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舌诊是望诊的重要一环,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其病情 。

中医望诊

共分七诊

(手诊,舌诊,指诊,皮诊 ,火诊,腿诊)

在中医的望诊中,面色是否红润而有光泽,肤色晦暗,提示气血运行不畅,有微循环障碍。

面色苍白,有可能是突然受惊,心,肾,胃 ,肠有问题。

萎黄是贫血的典型信号,脸色发青发黑,则标志着肝,胆,肾,出现功能障碍。

面部感觉,布满油脂,则脂质脂肪代谢紊乱 ,或者是胃肠积热,毒素较多。

嘴唇有红晕光泽,变淡说明可能是贫血,便暗提示有淤血,舌头应当是淡红而有光泽,变淡说明气虚,颜色越重,说明体内积累毒素越多 。

如果是舌苔腻,像有一层豆浆和牛奶敷在舌面上,很可能是心,脑,肺出现问题。

伸出舌头假如舌边上有齿痕,代表着脾湿气虚。

1,眼

观察眼睛症状和疾病的几个重要方面。

眼睛周围的症状,眼睛本身的毛病 ,眼睛功能上障碍,眼睛的分泌物。

2,口

观察口,口腔的症状

嘴部周围,口腔内的症状,分泌物,

3,舌

观察舌头的几个部位

舌头的形状,舌头的动作,舌头的颜色,舌头的大小,舌苔的厚度,舌苔的颜色。

4,鼻

观察鼻子的几个部位

鼻子的形态,鼻子的皮肤状态,鼻子的分泌物,

5,脸颊

观察脸部的几个部位

脸色,脸上的皮肤状况。

6,牙齿

观察牙齿的几个问题

牙齿的状态,牙龈的状态。

7,头发

观察头发的几个部位

头发的发质,头皮的状态,

8,指甲

观察指甲的几个部位

指甲的形状,指甲的颜色

一,听病人的语言,声音的高低,强弱,青浊及咳嗽,呼吸等。

说话的声音低微,为内伤虚症。

细语反复为神思不安,妄言诳语为热盛神昏 ,高声骂詈为癫狂之症。

呼吸微弱,为气正虚。

气粗为肺胃有热。

呼多吸少为痰阻。

喉间有拉锯声为痰喘症。

出气困难似乎断绝,长吐一口气为快的,为肾虚,不能纳气。

时时发出叹息的,多为情怀不畅。

在咳嗽中,暴咳声嗄的肺实。

久咳声瘖的为肺虚。

在咳时费力无痰的为肺热。

咳时有痰的为肺湿。

(肺热,用芦苇根熬制药汤来清热)

气味

口内出气秽臭的,胃有湿热。

暖气带酸味的有宿食。

痰有腥臭气味的为肺有热。

大便酸臭糖稀,为肠积热,食滞。

(胃肠湿热,用中成药人正合剂)

小便腥臭浑浊,为膀胱湿热。

矢气奇臭实为消化不良。

(胃肠湿热大便秘结,用小承气汤)

中医通过嘴唇的颜色来辨别健康的方法。

唇色的变化,中医通过望诊,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

正常人的唇色应呈现健康润泽的红色,若嘴唇的颜色异常 ,说明身体有疾病。

a,嘴唇麻木,胰脏衰落。

b,嘴唇脱皮,缺乏维生素B2。

C,嘴唇过红可能上火。

红色,中医里代表着热症,体内囤积了过多的热。

D,唇色苍白,可能是贫血。

E,唇色青紫,警惕先天性心脏病。

唇部的各种健康问题,同人的脾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当双唇不再滋润 ,娇艳,健脾,补气,养血就很重要了。

二,用嗅觉来辨别病人的口气,病气和大小便的气味。

舌诊的诊断方法核心,就是通过舌 ,健康的舌,亚健康和病人的舌,想像成一种放大的图,仔细区别出各个部位的差别。

1,舌是舌质,苔是舌质上的一层薄垢。

看舌质是辨别脏器的虚实,看苔是辨别胃气的清浊和受外感时的邪的性质。

舌尖是心和肺区,舌中是脾和胃区 ,两边是肝胆,舌根是肾区。舌尖是上焦,舌中是中焦,舌根是下焦。

正常人的舌苔,一般舌地红润,上面一层薄薄的白苔,以不干不湿为标准。

多痰多湿的人,舌苔往往较厚。

阴虚内热体质的人,舌苔多对微黄 。

嗜好烟酒的人,舌苔较黄而腻或带灰黑色。

有属于先天性人的舌光无苔,以蛇多裂纹 ,只是平常如此,一般属于正常范围。

舌苔分为白,黄,灰黑色。

白苔,白薄而滑,为感冒初期象征。

白滑而粘腻,为内有痰湿之症。

白而厚腻,为湿浊较重。

白如积粉,为湿腻浊气较重。

白腻较重如碱,为滞腻湿浊之病。

黄苔,舌面呈淡黄色而不干者,为邪气入里

黄而腻,为湿热脏里。

黄且垢腻,为湿盛于热。

黄焦裂,为热盛于湿。

黑灰苔:舌面呈灰而不腻滑润,为停食阴寒

灰甚为黑,而舌苔干燥为热,重伤津,若滑润者为阴虚寒盛。

舌质分淡,红,绛,紫,蓝五色。

同时还要辨别舌头,老,嫩,干,润 ,软,硬。

舌上无苔为光舌,多为阴虚。

舌光有裂纹或舌苔燥裂,为津液伤损 。

舌生红刺或红点为内热极重。

苔生白衣如霉腐,有蔓延称做糜,多为阴阳之证。

质地淡白为虚寒证,或为大量失血后的贫血现象。

鲜红为湿热证,或为阴虚火旺,舌尖红为上焦热盛,或心火上攻,舌边红为肝热。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同饮食,六问胸椎,七聋八渴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回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文章正在修改未完)

小儿舌苔基础辩证

舌诊是通过观察舌头的状态来判断身体状况 很多生理问题与舌头的外在表现是相互关联的 所以可以从这得出一些判断 但并不是完全靠舌诊就能下最终诊断并开药

问诊也是一样 通过询问病人的自我感受 获得基本信息

这两种方法都是诊疗的手段 但并不是只靠这两种手段就可以确诊所有病症 懂?

没有哪个医生会说我只看患者舌头或者只问患者问题就可以确诊,OK?

别天天伪科学伪科学的 你先把科学是什么搞清楚 然后再来谈伪科学 从你的问题就能看出来你对科学都一知半解

(中医分享)十大舌诊案列

一天当中的舌苔不一样,早上一般较厚,较一天里较准确。

舌诊是中医诊病的方法之一。舌头是反应孩子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尤其是肠胃消化功能,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及时了解宝宝的小舌头,就能防患于未然。

舌的脏腑分布

上焦:心肺区

中焦:脾胃区

下焦:肾,膀胱

两侧;肝胆区(左肝右胆)

观舌:色形苔中医药大学罗大伦舌诊博士

全面观察综合分析

标准舌像:舌体柔软灵活(生病的孩子偏软和老人僵硬)大小适中(胖大舌不好)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舌质干湿适中。——“淡红舌,薄白苔”

一望舌色

淡白色:血虚

粉红色:正常(不太得病的孩子,气血很足)

红色:体内偏热

紫红色:体内更热

青色:受寒

二望舌形

老嫩

胖瘦

裂纹

嫩舌:质地细腻

裂纹舌:右深浅不一的裂沟——阴虚 (熬夜易导致)

胖大舌:伸舌满口——体湿

齿痕舌:脾虚有湿气——阳虚

瘦薄舌:舌体瘦薄—— 阴液不足 气血两虚

三望舌苔

正常: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舌面的中部和根部较厚。

A望苔质:

a看厚薄 (以见不见底为标准) 变薄说明邪气正复,变厚说明邪气浅盛。

厚苔:外邪入里或内有宿食积滞

b看润(润泽而有津液,胃气旺盛) 燥(干燥无津,阴虚热症) 腻(湿热症)

B望苔色:单独或相兼表现

a白苔 :薄而润 正常; 厚为湿浊内停或为食积 ;厚如积粉 为湿邪与热邪相结。

b黄苔 :胃火旺 热邪熏灼  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

灰黑苔:

  c无苔(镜面舌) 阴虚

d花剥苔(地图舌):舌苔剥落。  胃阴不足。阴虚

草莓舌:积食有热

案例分析:

舌1(254):1号,无苔,镜面 阴虚    2号 薄白苔,水湿比1号重,有寒象。   

舌2(219):脾和肾舌苔厚,有积食;肝胆区有草莓点 ,体内有热,胃热淤积  

舌3(291):肝胆区有草莓点,体内偏热。中焦有苔,体内有积食。  

舌4(其他):淡白舌,齿痕 气虚 ,胖大舌  蔬菜多吃,水果要少吃。 问题一

舌5(318):紫色舌,体内有淤症 ;湿气重,腻状,脾胃区掉苔,脾胃弱;胖大舌。气虚  寒湿严重。  

舌6(011): 都是胖大舌,气虚  舌苔都比较厚,有积食。都有草莓点,有热症。

舌8: 地图舌  有凹陷,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胃阴不足。  

舌9(299): 舌苔厚腻,满白,脾虚,需健脾和胃。瘦舌。阴虚。 肝胆区有草莓点,有积食。

舌9(315): 中间舌苔白,舌体红,体内太热,需尽快清热,消食。

问题一:王老师讲到舌4时上来就说蔬菜要多吃,水果要少吃,但是没有说为什么。而且我想问问多少量合适。谢谢!

问题二:初识中医,基础理论比较薄弱。对于老师说的一些名词比如气虚,脾虚,阳虚,阴虚,理解的不是很透彻。能不能让王老师给简单解释下。谢谢!

作业:2舌诊分析

1号:胖大舌(体湿)  淡黄苔(体内有热症)   

2号:舌尖红(心肺热) 脾胃有白苔(有积食)  胖大舌(体湿)

3号:脾胃区掉苔(脾胃弱) 舌中有沟壑 (胃阴不足,中气不足) 肝胆区有草莓点(积食严重) 瘦舌(气虚)

4号:肝胆区有草莓点(有积食)

5号:白苔面积大(有积食)  有草莓点(有积食)

6号:舌尖红(心火大)  津液多腻(湿热)

7号:胖大舌(体湿) 草莓点(有积食) 下焦白苔多,肾虚有热

8号:舌体偏白(气血虚) 草莓点多(有积食)

9号:瘦长舌(阴液不足,气血两虚)两侧有草莓点白苔面积大(有积食)

10号:黄苔(有热症) 有草莓点(有积食,体热)

看舌苔治疗靠谱吗?

标准舌

①圆润②饱满③淡红舌 ④薄白苔 ⑤平整度

01三角舌

也叫气郁舌

①颈椎不好②脑供血不足③心肺功能弱

④脾气不好

02布袋舌(蘑菇舌)

①肾虚(肾亏)

小孩:易缺钙,尿床,影响生长发育(肾主骨髓),个子矮,生殖问题(卵子,精子存活率)

大人:腰酸涨麻痛 妇科 男科问题 月经少

03齿痕舌

脾虚,脾湿

症状:

①大便不成形,黏马桶            ②流口水    ③乳房下垂      ④易胖,易疲  ⑤有头屑    ⑥含胸驼背      ⑦月经 不调

04胖大舌

脾虚

(齿痕舌有的症状均有,湿气更重)

05地图舌

胃气,胃阴不足所造成

06乳腺舌

红点在乳腺区域(一级增生)

红点多(二级增生)

黑点在乳腺区域(三级增生)

黑紫点在乳腺区域,舌质变色(四级增生,乳腺癌前期)

[喜欢生气,熬夜,流产多,不喂奶]

07裂纹舌

气血不足,津液不足 与脾胃有关

胃区:胃炎,胃溃疡

肝区:肝血不足

肠区:  痔疮

08阳虚舌

舌头发白,贫血,怕冷

女性:月经量少

09颤抖舌

气血不足 易流产 肝血不足 45岁后易出现心脏问题

10歪舌

易发生:中风 面瘫 脑梗

镜,只要看一眼舌苔疾病就无处遁形,鉴别舌苔的能力也就成了衡量医生医术高明程度的标准,所以舌苔在中医里具有非常崇高地位的,如同各种绝世神功的内功心法一般。

实际上“舌苔”这个词也来源于中医,用来描述舌背之上的苔状物,中医理论认为这种苔状物是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之气生成。但在现代医学中,是没有舌苔之说的。

想找个懂你的人倾诉?来soul,和你匹配,寻找有趣

广告

图片

舌苔其实就是舌头的一部分

现代医学通过解剖发现所谓的舌苔并不是如老墙根上的苔藓一样是后天生成的,而是舌体的一部分。

原来我们的舌头并不是如口腔内其他粘膜一样平滑如镜的,上面存在很多突起的结构,称作舌乳头,根据形态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除了丝状乳头,其他舌乳头上都分布有味蕾,是我们的味觉感受器。但是丝状乳头却构成了我们舌苔的大部分。

对着镜子伸舌观察,我们看到舌背上丝丝绒绒的结构,这就是我们的丝状乳头,丝状乳头表层是角化细胞,角化细胞因为富含角化物质,呈现我们看到的白色。无数的角化细胞排列成角化树,角化树间隙可容纳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菌,食物碎屑以及死亡的白细胞等,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肉眼看到的舌苔。

舌苔异常可能是什么原因?

正常的舌苔

正常人的舌苔白色,薄而均匀的平铺在舌面,在舌面中部以及根部稍厚。但是有的人舌苔比较厚,有的人舌苔比较薄,有的黄,有的腻,甚至有的人舌苔呈现黄黑色,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如果你是一个中医大夫,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写出一本煌煌巨着。但是西医从形态学、细胞学以及分子生物学上进行解释就简明扼要得多。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舌诊《六》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