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译者?他们各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翻译作品?

   2022-12-26 18:13:24 网络770
核心提示:说实话,中国著名的译者很多。解放前就有很多人出国留洋,学成归国后在高校任教并翻译了很多经典著作。本文仅列举几位特别著名的翻译大家及其经典作品,可供大家参考。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许渊冲是北京大学教授,有名的翻译家。小编曾在山西许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译者?他们各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翻译作品?

说实话,中国著名的译者很多。解放前就有很多人出国留洋,学成归国后在高校任教并翻译了很多经典著作。本文仅列举几位特别著名的翻译大家及其经典作品,可供大家参考。

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

许渊冲是北京大学教授,有名的翻译家。小编曾在山西许渊冲翻译学院的学术会议上看过许老的现场视频,他本人也参加过董卿主持的《朗读者》,为中华文化外译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多年,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他的译作包括中英法等语种,翻译成就集中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他还独创韵体译诗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第一人”。有《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他翻译的很多经典诗被高校老师和学生用在论文研究中现在。而且,96岁高龄的他现在仍然坚持每天翻译至凌晨三四点。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活着的时候翻译完《莎士比亚集》,实在是一位值得敬佩的翻译大家。

杨绛《唐·吉诃德》

杨绛是钱锺书的夫人,也是中国着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她通晓英法西语,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并已经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的散文集《隐身衣》出版了英语译本。此外,她还在巴黎出版社出版了法译本《洗澡》及《乌云的金边》。

杨宪益和戴乃迭《红楼梦》

杨宪益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专家。他的夫人是英国的戴乃迭女士。她的父母也非常热爱中国,她与中国的缘分也颇为深刻。她曾说:“我不是嫁给了杨宪益,我是嫁给了中国文化”。

杨宪益曾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了多部中国经典著作,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他们的译作也同时获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

赵彦春《三字经》

赵彦春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他翻译了《英韵三字经》。据悉,他的英译版本是第13个英译本。但是,他的版本比较特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三个英文词对译三字经的版本。三个英文单词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2016年冬天,赵教授来学校做讲座,专门介绍了他的《三字经》及其他译作。他非常热衷于中华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曾组织志愿者,教授适龄儿童学习英文三字经。此外,他还英译了许多经典汉语歌曲,也被有名的歌唱家演唱。

微信公众号:夏夜星空梦 欢迎大家关注,这位有颜有趣又有料的翻译女。

鸠摩罗什在哪个时代?

百岁翻译家许渊冲逝世

百岁翻译家许渊冲逝世,1921年,许渊冲出生于江西南昌;17岁时,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2010年,许渊冲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4年后,他获得“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这是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之一。

百岁翻译家许渊冲逝世1

中新网客户端6月17日电(记者 应妮)记者从许渊冲先生家人处获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17日早逝世,享年100岁。

许渊冲

澎湃新闻记者从许渊冲先生友人处获悉,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6月1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8年,他到巴黎大学留学,期间热情学习马克思主义,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认识到报效祖国才是真正的出路。1983年起许渊冲进入北大工作,任教授。2010年,许渊冲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他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尤擅中国古诗英译,并探索出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提出翻译“优化论”,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加以概括,以“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总结翻译的理论与方法。许渊冲治学勤勉,耄耋高龄仍笔耕不辍,累计发表各类作品一百余部,翻译的著作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皆是国内外译界的典范。

1921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西南昌,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的许渊冲,择一事,终一生,致力于中英、中法文学翻译,希望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许渊冲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一百多部,他将中国的《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翻译成英文、法文,还将西方名著如《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约翰·克里斯托夫》等译成中文。他的中译英作品《楚辞》,被美国学者誉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西厢记》被英国出版界评价为“可以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2010年,许渊冲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93岁的他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得主。

他将自己的翻译人生总结为“知之、好之、乐之”,就是说,好的译文,不仅要让读者“知之”,就是知道原文说了什么,也要让读者“好之”,就是喜欢,觉得美;最后还要让读者“乐之”,就是从中得到阅读的乐趣。

百岁翻译家许渊冲逝世2

翻译家许渊冲最近一次公开谈起“接班人”是2021年4月,他的百岁生日前夕。

6月17日上午8时许,翻译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在京逝世,享年100岁。

许渊冲的一名学生向新京报表示,许老是 “安详地去世”。

儿子在国外,2018年妻子照君去世后,许渊冲独自一人生活在北大畅春园的小房子里。学生说,许老家里没有很亲近的亲人了,日常生活都由保姆照顾。

1921年,许渊冲出生于江西南昌;17岁时,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2010年,许渊冲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4年后,他获得“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这是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之一,许渊冲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94岁时,他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翻完14本后,他不翻了,“(莎士比亚的)每一本书不会都喜欢的,的确有些也不好。”许渊冲最新的翻译作品是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伊人倩影》(《The Portrait of a Woman》),此后,他开始写自传《百年梦》。

如今,《百年梦》永远不会有机会再写完了。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寻找接班人是他经常提起的话题。在他的百岁生日前夕,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去采访,问他有什么生日愿望,他转而问对方:“你在哪里念的外文?”记者觉得诧异,反问他:“您想让我当您的接班人啊?”许渊冲用自己招牌的大嗓门回应称:“只要有可能,你别小看,我也没想到我会成今天的。”

记者说自己40岁了:“现在还能来得及当翻译啊?”老人摆摆手,笑眯眯地继续说道:“我60岁了才开始,你只要现在开始,没有来不及的……将来就看你们了,我认为可以的,我可以超过前人,后人可以超过我。”

百岁老人

许渊冲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百岁生日会。

4月18日,在北京大学博雅酒店的会客厅里,许渊冲坐在沙发上睡着了。接连几天的大风过后,许渊冲在卡其色的西服套装内穿了一件同色系的薄款羽绒服,保暖又体面,这是老人家的讲究。

许渊冲半个身子仰靠在沙发上,脑袋微微地向上仰着,眼睛紧闭,发出轻微的呼声。不大的会客厅里,三三两两站着前来参加生日宴会的宾客们,有北大的老师,也有从上海、洛阳等地赶来的学生们。宾客们进门后不自觉地压低了讲话的声音,偶尔侧头看看打盹的老人,生怕吵醒了他。

实际上,100岁的许渊冲已经很难听清别人讲话了。和人聊天前,他总是一边大声地告诉对方:“我听不到,你大点声”,一边伸手指指自己的耳朵。年轻时,许渊冲嗓门就大,加上脾气火爆,得了个外号叫“许大炮”。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许渊冲的场景:“许老师嗓音洪亮如钟,说话语速极快,气势如虹、气壮山河,他的气场之大,我几乎没有插嘴的机会”。

现在听力衰退,担心别人听不见,许渊冲讲话的声音更大了。

临近下午3点,许渊冲醒了,他缓慢地抬起头,看了看周围的人。宾客们被请出门外,几分钟后,许渊冲坐上了轮椅,被学生推着走向宴会厅。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为他送上了生日礼物:一副写着“愿持山作寿,常与鹤同侪”的书法作品和一束鲜花。

大部分时间,许渊冲都静静地坐在台下。当播完一段以韩宁翻译的《将进酒》为主要内容做成的视频后,许渊冲接过俞敏洪递过来的话筒,给出了自己的评价:“翻得不错”。

台上分享的是他的学生,台下坐着的,也是他的学生,许多已经退休了。许渊冲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简称信息工程大学)当过20年老师;1983年,许渊冲调往北大任教,直至1991年退休;1999年起,他又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中国古代诗歌翻译与赏析”课程。

许渊冲的学生太多了。在北大举行生日会的前两天,他不同时期的学生们已经给他过了两次生日了。学生们从上海、洛阳、郑州等地赶来,把老师请到离家不远的湘菜馆里吃饭。

学生王裕康还记得,吃饭时,许渊冲兴致起来,在饭桌上和同学们说起了翻译。“大家都知道他主张翻译要讲‘意、形、音’三美,但吃饭的时候,他又提到三美要根据情况表达,不要拘泥于每篇文章一定要实现三美,要看具体的场合和作品。”

和人聊天,许渊冲的话题总是离不开翻译,在北大生日会现场亦是如此。在20分钟的发言里,许渊冲的讲话从对“道”的翻译开始:“ ‘道可道,非常道’,他们(外国人)把‘道’翻译成‘DAO’,中国人也不懂。什么叫‘道’?这很简单,‘道’是道理。英文来说,可以翻译成truth,所以‘道可道’(可以翻译成)truth can be known,真理是可以被知道的。”

结束时,他又语重心长地说,“诗句里面不知道多少翻译错误。这种翻译拿出去怎么能让外国了解中国?……在座的诸位,这就是你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中国近、现代有哪些著名翻译家﹖

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昔有琉璃瓦王浩然真名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1.杨绛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1] 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2.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 、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 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3.林纾(shū)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

4.梁实秋

梁实秋 ,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5.草婴

草婴,原名盛峻峰,俄罗斯文学翻译家,1923年出生在浙江省宁波镇海。南通农学院肄业。他是我国第一位翻译肖洛霍夫作品的翻译家,他还曾翻译过莱蒙托夫、卡塔耶夫、尼古拉耶娃等人的作品,在中国读者中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后来草婴以一人之力完成了《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翻译工作,这一壮举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是谢鸿鑫。

中文名

王浩然

饰    演

谢鸿鑫

登场作品

昔有琉璃瓦

谢鸿鑫,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

2019年,参加综艺节目《演技派》 ;2020年,正式签约星宇娱乐  ;2021年,参演的古装剧《周生如故》播出,饰演谢辰。2019年,参加综艺节目《演技派》 ;2020年,正式签约星宇娱乐  ;2021年,参演的古装剧《周生如故》播出,饰演谢辰 。

扩展内容:

《昔有琉璃瓦》是由田宇执导,陈钰琪、林一领衔主演,晏紫东、马丽、唐旭、房子斌、苑冉、天爱、孙凯等主演的都市青春剧  。

该剧根据同名原著小说改编,以文物修复匠人们居住的胡同内外为背景,讲述了一场流浪翻译家和文物修复师之间的爱情故事  。

该剧于2022年1月26日在优酷视频播出  。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译者?他们各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翻译作品?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