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有什么好玩的景点,还有

   2023-01-10 09:48:19 网络620
核心提示:1、南捍东岳庙 推荐1南捍东岳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翼城县东10公里的隆化镇南捍村始建年代不详,正殿檐下斗栱题有“至元二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字样。现存建筑献殿、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清代建筑。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献

翼城有什么好玩的景点,还有

1、南捍东岳庙 

推荐1

南捍东岳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翼城县东10公里的隆化镇南捍村始建年代不详,正殿檐下斗栱题有“至元二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字样。现存建筑献殿、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清代建筑。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献殿、正殿,正殿左右各有耳殿三间,东西两侧有配殿廊房等。献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顶部灰筒板瓦铺盖,檐下斗栱为四铺作单下昂。前后檐对外敞露,檐柱柱头之上施圆木兰额,略加砍之而用,形状粗犷古朴,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前檐插廊,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彻上露明造,结构为三椽栿前搭牵通檐用三柱。……[详细]

2、乔泽庙戏台 

推荐2

乔泽庙戏台乔泽庙戏台(第六批国保)时代:元地址:翼城县东南七公里处的南梁镇武池村西乔泽庙内亦称水神庙,庙已毁,戏-存。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1984年重修。戏台坐南朝北,台基高1.6米,沿袭宋金舞亭建筑规制。平面方形,面阔9.4米,进深9.35米,单檐歇山顶,举折适度,筒板布瓦覆盖。台前及两侧前部敞朗,四角立角柱四根,两侧后半部与背面墙内立撑柱四根,共为八根柱子支撑顶部荷载。角柱之上施大兰额结成井字形框架,八根由外向内支撑华丽的八卦藻井,结构精巧,设计合理,是我国现存元代戏台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研究元代杂剧和中国戏剧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06年5月,乔泽庙戏台作为元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3、临汾关帝庙 

推荐3

关帝庙所祀之神是三国时的蜀国大将关羽。位于需、城内村南大街西侧的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七年,重修于1988年,是临汾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翼城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关羽,谷称“关公”,字云长,山西解州常平村人。他忠义勇武,名播天下,历代帝王便把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作为样板,大加吹捧和封赏,用来“教化”臣民。宋代封其为“义勇武安王”,明万历年间特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清顺治元年封为“关圣大帝”。明清时代,关羽不仅是一位义结千秋、忠贞不二的英雄好汉,而且还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察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法力。由于关公成了国家祭祀的高级神祗,因此佛道两家争相把他拉入自己的教门充当0神,以壮声威。正是由此,民间各行顶礼膜拜,历代统治者也以其为偶像,用来“教化”臣民,以维护其统治。这就是修建关帝庙或武庙的原因所在。城内关帝庙是我县古建筑最具特……[详细]

4、翼城四圣宫 

推荐4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翼城县城东南50公里外西闫镇曹公村。创建于元代,因供奉“尧、舜、禹、汤”四圣而得名。四圣宫建筑保存比较完整,中轴线由南向北建有舞楼、献殿(已毁)和正殿,东、西两侧有廊房和看楼。正殿和舞楼均为元代建筑,其中舞楼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造型古朴庄重,是元代戏台建筑中的优秀作品。四圣宫东侧有关帝庙,建有戏台(已毁)、正殿及东、西看楼,是自成一体的一组清代建筑。……[详细]

5、石四牌坊和木四牌坊

推荐5

四牌坊(包括石牌坊、木牌坊)四牌坊(包括石牌坊、木牌坊)(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翼城县旧城南十字街心创建年代不详,石牌坊为四柱三楼青石结构,单檐十字歇山顶。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清乾隆、民国年间屡有修葺。平面方形,坊下四面可以通行,面阔、进深均为5.5米。梁架、斗栱、椽飞、垂莲柱等均为木构,下层柱枋花板台基等均为石质,石柱、额枋上浮雕人物、禽兽、花卉等。木牌坊位于城北,与石四牌坊相对峙,四柱三楼木结构,重檐十字歇山顶。总高20余米。重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31年),清康熙、民国年间屡有修葺。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6米,四面可以通行。石四牌坊雕刻逼真精美,采用圆雕、镂空雕、半圆雕、平雕等各种雕刻手法,将人物、鸟兽、花卉等纹样不落俗套的饰于石柱、额枋上。主体突出,立体感强,雕刻线条流畅自如,错落有致,使得石四牌坊给人以精美大气之感,有巧夺天工之美妙牌楼。建在交通要道的牌坊比较常……[详细]

6、翼城故城遗址

推荐6

故城遗址故城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商、周地址:翼城县南梁镇故城村该遗址南边跨故城水库至水库南岸,北边抵南庙村南沟壑,东边伸入上、下二涧峡,西边与北常村接壤,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1900米,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尤其是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相当丰富。仰韶文化遗存以尖唇夹砂罐为主,龙山文化遗存中最常见的器类为鬲、甗、盆、折肩罐和豆。周文化遗存在遗址文化堆积中为主,分布最为广泛,遗迹、遗物最为丰富,延续时间较长,自西周早期至春秋战国。古城城址位于遗址的中心,城四垣尚存有遗迹。……[详细]

7、裕公和尚道行碑

推荐7

裕公和尚道行碑裕公和尚道行碑(第二批省保)时代:元地址:翼城县城关镇老城内据碑侧面题记和民国十八年《翼城县志》记载,原立于翼城县旧城同颖坊东隅金仙寺内。寺毁后,于明万历元年移置旧城东部高阜上的后土圣母庙内。1938年,圣母庙被日寇焚毁,独此碑幸免。1992年新建了六角碑亭、围墙和大门,加以保护。碑为青灰色石灰岩,碑首方形,雕刻二龙戏珠,碑额篆书“金仙裕公和尚道行碑”三行九字。碑身高2.54米,宽1.14米,厚0.34米。楷书,间有行书,字径寸余。碑文主要记述了裕公和尚的功德和才华,是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撰文并书篆的。……[详细]

8、苇沟——北寿城遗址

推荐8

苇沟——北寿城遗址苇沟——北寿城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商、汉地址:翼城县西北包括南寿城、北寿城、东寿城、苇沟、老君沟、后苇沟、营里、曹家坡、凤架坡之间的一大片古代遗址,以苇沟——北寿城晋文化城址为代表。遗址地形大体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指后苇沟村与苇沟村之间,包括凤架坡村在内,地处绵山(覆釜山)东南,属于由西北而东南,高差50米的坡地。主要遗存为龙山和东下冯类型文化,凤架坡村中和村北坡地上为墓葬区,村民居住的院落内和窑洞中以及冲沟断崖上,到处可见土坑坚穴墓葬的痕迹。南部指苇沟村以南、老君沟村以东,包括南寿城在内,与翼城县城连成一片,以晋文化为主的遗迹,遗物丰富,战国至汉代的遗存较集中在东半部。东西长约2900米,南北宽约3000米,总面积近九百万平方米。……[详细]

9、河云遗址

推荐9

河云遗址河云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周地址:翼城县西南约12公里的南唐乡河云村四周地处浍河下游北岸之阶地上,地势较平,东与南丁遗址,西与下阳遗址几乎相接,东西长约1900米,宽约900米,总面积171万平方米。遗址包括居住区和墓葬区。村东为聚落区,断崖上随处可见暴露的灰坑、灰层和文化遗物,文化堆积层厚约0.6—2.5米,主要为仰韶、龙山、文化遗存,遗物以红陶、彩陶为主,灰陶次之,器型有罐、盆、尖底瓶、豆、鬲、簋等村西主要为东周、汉代文化遗存,曾出土过西汉墓和春秋时期的编钟、编磬、钟鼎等重要随葬品。……[详细]

10、枣园——南撖遗址

推荐10

枣园——南撖遗址枣园——南撖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翼城县城东约10公里处遗址位于隆化镇(原北撖乡)的浍河及其支流史伯河、浇底河、海子沟、石门河两岸,地处太岳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地带。包括南撖、北撖、南卫、枣园四个村庄之间的部分区域,重点为四个遗址区,总面积约130万平方米,1957、1982、1986年进行过三次调查,1991年复查了北撖、南撖、殿儿垣等遗址,新发现了枣园、南撖遗址。90年代清理发掘了北撖、枣园等遗址。1999年秋进行了小规模发掘,揭露面积约190平方米。发现的主要遗迹有房址和窑穴,主要遗物为陶器,以钵、盆、壶、尖砂罐等器物为主要组合,是庙底沟文化早期的遗存。为重新认识晋南地区仰韶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及其渊源和归属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详细]

翼城佛爷山旅游景区怎么走

金沙滩 金沙滩在县城南30公里处的黄花梁脚下,是当年宋、辽交战的古战场,也是传说中杨继业兵败罹难的地方。京剧、豫剧、晋剧、湘剧、川剧、秦腔等都有“金沙滩”这个剧目,金沙滩人也有自己一代一代流传的故事。传说宋、辽在金沙滩一带交战中,辽王心怀叵测,佯请宋王到辽营举行“双龙会”,妄图一网打尽宋室君臣。宋室君臣四下派人打探情报并掌握了辽王的这一真实意图后,深知是“鸿门宴”,为确保宋王迅速安全地撤离危险地带,杨继业让大郎假扮皇帝赵光义,命二郎延安、三郎延定、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八郎延顺等随行保护,自己带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等,保驾宋君突围。双龙会上,大郎用袖箭射死辽天庆王,辽臣见状,即命四下伏兵包围了赴宴的宋室全部文臣武将。经过一场恶战,四郎、八郎被俘,大郎、二郎、三朗战死,而三郎死得最惨,在荒荒草滩被乱马踏成肉泥。据说,三郎当年遇难之处就是现在金沙滩西三里处的盐丰营村南那片多年生芨芨草滩。如今芨芨草长得高大茂盛,老人们说那是三郎碧皿浇灌的结果。再说六郎在前开路,杨继业和七郎断后,父子三人拚力征战,终于使宋王突出重围,安全返回宋营。六郎回头一看,却不见父亲杨继业和七弟延嗣,六郎将宋王妥善安置后,掉转马头,杀进重围寻找父亲和七弟,结果三人都遭围困,辽军却潮水般涌向金沙滩和两狼山。七郎奉父命到雁门关搬取救兵,潘仁美公报私仇,以七郎临阵脱逃为由,将七郎绑于一株老松树下,命军士乱箭射死,同时七郎身后的老松树也因射穿洞窟而死。据说,这株老松树是棵“树王”,“树王”一死,这一带绿树便落叶纷纷,相继死去,最后变成一片荒漠。由于救兵不至,杨继业便如《今公殉国——李陵碑》一文中说的,兵困两狼山,血染李陵碑,为宋室江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据史载,杨继业兵败陈家谷(令朔城区境内),被俘绝食而亡。这个地点离金沙滩有百里之遥,是宋王朝讳言杨继业碰碑,还是民间艺人变幻出杨继业碰碑,众说不一,但金沙滩确实是当年宋、辽两军激烈角逐的战场。如今金沙滩早已改变了昔日风沙弥漫的荒凉景象,纵横交错的防风林带和硕果累累的经济林,既给其披上常青绿装,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金沙滩古战场因杨继业父子可歌可泣的抗辽壮举而闻名于世,杨继业父子作为一代忠烈古令传诵,有关金沙滩古战场和杨继业父子抗辽的传奇故事,当地民间更是有口皆碑。为纪念杨继业父子英雄业绩和他们浴血鏖战的古战场,这里相继有冠以古战场名字的金沙滩镇政府,金沙滩林场、金沙滩火车站、金沙滩煤运站、金沙滩农牧场等金沙滩镇是这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成为怀仁县经济开发区之一。清凉山清凉山在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主峰有一座砖塔名华严寺砖塔,砖塔高约十多米,七檐八角,辽代所建,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在须弥座上。主峰砖塔与峰北山凹处的石窟遥相呼应。据考证,石窟、佛雕和砖塔均建于辽、金时代。每逢夏秋之季,石窟所在的山凹里以及紧挨山凹的山坡上,各类灌木郁郁葱葱,多种野花遍地开放,为当年这里的佛事活动提供了更加幽雅清静的环境条件。现在古建筑遗址和佛教活动所留遗物比比皆是,由此可以推断当年这里的佛事活动十分兴盛。明代有一诗人,曾这样吟:咏清凉山清凉山对射堂开,几欲临流问渡杯。抵是阳城勤抚字,非缘孟尉不追陪。盟虚鸾鹤渐逋客,望入烟云护梵台。雪勒春寒花事晚,只今犹及看花来。清凉山还留下一些神奇的传说和故事。一谓“舀不尽的锅头钵儿的水”。据传,清凉山建寺前,半山腰的岩石中有一钵儿坑水清澈透明,无论多少人饮用都舀不尽,永远是那么满那么清,清凉山建寺后,和尚和游人都饮用此水。人们因奉其为“神水”而建一石窑将水保护起来。后来,时过境迁,随着庙毁窑倒,此水渐渐干涸了。二谓“早种晚收的红糜子土地”。据传,在砖塔所在山峰东侧的半山腰处,有一块坡地约40平方米,原系和尚们种菜之用。一天,和尚们从深山里采集回一些红糜子籽种,为加快籽种发芽,他们用“神水”浸泡了一下,第二天将籽种撒在菜地里,不料产生了奇迹:人们眼睁睁地看见红糜子出土、拔节、抽穗,晚上就能收割。不知是这片荒地有宝,还是“神水”神奇,反正此后和尚们不愁吃不愁喝,可以一门心思念佛修行。三谓“金牛运石碾出车道沟大道”。据传,清凉山当年并没有沟道,而是绵延一片的山峦,清凉山建寺后,不知何时有一金牛拉着一辆金车住在主峰深处,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金牛便驾着金车往山外运石头,从不歇息。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搬运和碾压,清凉山主峰该缓则缓,该陡则陡,愈显得挺拔。俊秀。同时在主峰南边碾压出一条几丈宽的沟,当地人为怀念金牛功绩,称这条沟为“车道沟”。现在清凉山景区已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一个绝好去处。有诗曰:清原十里彩云谁,好景愿宜首昙来。山色不随春色去,花颜困闸笑颜开。休乘宝筏寻真境,目酌金层对法吕。北颐玉龙谁蹈尺,皇归知是否徘徊。怀仁的“利民大桥”1月9日,怀仁县新建的新华大桥在雪后显得格外壮观。这里原来是一个横跨铁路、公路,而且居民多的三角地带,交通隐患极大。去年,该县投资2800余万元建起了这座全长550多米的高架立交桥,被当地群众誉为“利民大桥”。丹阳王墓丹阳王墓位于怀仁县城北4公里的大运公路边。《怀仁县志》记载墓主人是丹阳王叔孙建,但无确凿史料及出土文物为证。建造年代当是北魏无疑。该墓分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和东西侧室。墓室平面均呈弧边长方形,四角攒尖顶,墓室高7.2米,墓室面积前后室为8平方米,东西侧室为28平方米。墓室内有少量的砖,砖的了头制有阳文魏体“丹扬王墓砖”五字。四条甬道壁及前后甬道、前后室的地面都是考古资料上未见的花纹砖。花纹有类似宝相花瑞兽,各种忍冬,变形龙、凤,武士纹等共15种类型。在墓道和甬道交接处两边各有1.5平方米的壁画。绘着三面六臂手持异形武器的武士、瑞兽、花卉等。1994年在省、市考古部门的支持下,该墓已全部复原。该墓从尺寸、形制上看比方山永固陵、司马金龙墓都大,但不如其精致。未发现随葬器物和人骨架,只发现少量金箔屑,是研究北魏墓葬习俗及修正史料的重要遗迹。丹阳王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滩墓群在怀仁县城南25公里的金沙滩镇第三作村南及尚南头村西一带。年代为汉代。大型封土的墓葬现存共16个,没有封土的墓葬比比皆是。配合基建施工曾发掘了7个大中型、30余个小型墓葬,大多数是汉代墓。大中型墓都是砖室墓,分为单室墓、多室墓两种,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小型墓有竖穴土坑和砖室两种。随葬品主要有陶壶、陶楼、陶灶等,也有少量釉陶、漆耳杯、漆盘、石桌、铜镜。曾出土汉代墓葬中罕见的铺地方花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严寺砖塔华严寺砖塔位于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2.5公里的清凉山。山分为南北两峰,南峰海拔1467米,北峰海拔1500米。二峰之间山凹盆地上有华严寺遗址。考之残垣断壁和部分残存筒板瓦等,当系辽代始创,清代重建。寺院坐北朝南,全部范围原有正殿、乐楼、东西厢房等。寺之西北有蹬道,通向山脚,为进入寺院的道路。寺前方靠右散存三件残石雕像和塔址遗迹。正北山腰开凿石窟,石窟背山面谷,依岩雕凿。窟前砖砌出前檐洞,外檐砖雕精致,明间上题曰“清凉寺”。石窟的开凿年代史籍无载,从现存佛像考查,系辽金时期雕凿。窟门洞上有咸丰八年(1858)重装题记。至于窟檐洞和砖雕当系清代重加无疑。东侧有文殊院遗址。石窟是寺中附属奉佛场所。在西南峰顶端造塔,为主要建筑。这些文物的遗存,足证这里当年是佛教的繁盛之地。华严寺砖塔,俗称清凉山塔。创建年代不详。从其他佐证和现存结构分析,应为辽代中期遗构。塔耸立在山巅,座北朝南,平面呈八角形,八隅边长1.50米。七级空心,通体施各种尺寸的沟纹砖砌筑,高13米左右。最下层砖砌单层须弥座,高约1米。座下施石材,也不设方形基座,依塔身用砖直砌数层,逐渐内收,为束腰。每面束腰上枋、下枋以倚柱划分为三间壶门,壶门中凸肩收成曲线,高0.26米,宽0.50米。倚柱做成金刚、力士支撑上部平座和塔身。塔身由外壁、塔心室组成。外壁各转角处都砌成抹角方形壁柱,高约2.5米,上承普柏枋。塔身正南面开高1.55米、宽0.60米的砖券门,上置门额,供人出入塔心室。室内空间较小,平面呈方形,四隅各宽1米,稍有收分,总高3.4米。顶部用大小不同的砖挑叠砌成方形和八角形,逐层递减内收,使攒尖顶略收即平,形式与制作都比较精致。塔身上檐设仿木结构的四铺作斗拱一周,以上各层不用。斗拱放于普柏枋上,其用材较大。配置情况:角柱上各施转角铺作一朵,其做法栌斗上用足材泥道拱上承柱头枋,中间隔以散斗。外挑出华拱一道,上托撩檐枋挑撑着塔檐。塔檐雕拼成椽、飞、连檐、瓦口等。翼角为砖木混合结构,下出老角梁,仔角梁。上部六层檐、椽做法亦同。顶部刹杆、宝瓶等其他构件现已不存。塔的立面形象呈圆锥体,和其他辽塔一样。二层以上的塔身骤变低矮,塔身宽度由底向上递减,塔檐距离较近,形成微微膨出的曲线轮廓,故造型优美秀重。塔下采用须弥座,使用大量的浮雕,如壶门、束腰、柱额、墙面、塔檐各部完全模仿木构建筑,这是辽、金时期佛塔的重要特征。其次,把各种动、植物图案和飞天、力士等雕拼上去,以达到华丽美观的作用。另外,塔身上檐柱端及补间无施斗拱,和同时期的塔相比较,常可见到。塔的最下层很高,以下各层间距特短,外部塔檐层层紧接。层间不设门,不开窗孔,这种做法,在辽塔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塔重叠数层,但毫无重压之感,处理得很自然。辽代统治者崇信佛教,在五京辖地广建寺院,不仅吸收融合了当时汉族建筑文化,同时继承和发展了隋、唐时期的固有结构和施工技术,创造出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佛寺殿塔,如大同下华严寺薄迦教藏殿、善化寺大雄宝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门等,均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砖、石塔得到空前发展,其式样与类型增多,雕拼手法更加洗练精熟,和早期塔比较,辽、金塔以雕刻细腻、装饰华丽和逼真的仿木构形式取胜。特别是从辽道宗清宁初年开始,和我国富有传统的建造技法相结合,如台基、平座斗拱,不同式样的勾栏拼上去,多姿华丽,成为辽、金塔高基座形式的重要特征。辽代中期砖塔平面设计盛行八角形,塔体做成密檐式,空心塔之构造大多承袭唐代“单套筒”构制。塔的外轮廓线呈锥体状,和唐以前的不同。须弥座大多雕字纹样式或歌舞、伎乐、金刚、力士等。再如斗拱的使用,辽塔转角大都有45°斜拱,其他各代却不同。就塔檐变化来说,唐代以前均为古老的叠涩檐,而辽代塔檐做法与我国木构建筑的出檐结构可谓惟妙惟肖,如连檐、瓦陇、翼角等。上述时代特征是很明显的,可以华严寺砖塔的年代相印证。华严寺砖塔,不仅为研究当地历史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且重要的是对研究中国造塔的结构做法、体例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鹅毛口遗址在怀仁县城西北10公里鹅毛口镇鹅毛口村西1公里处的瓜地沟内。瓜地沟又分为大瓜地沟和小瓜地沟,是桑干河的支流——鹅毛河的两条小冲沟。遗址就在两条冲沟的源头一带和源头周围几个相连的小山包上。该遗址是一个石器制造场,范围约两万平方米,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1963年7月在山西北部考察时发现。制作石器的原料以凝灰岩为主,次为煌斑岩,极少数是石英岩制作的。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龟背状斧形器、石斧、石锄、石锤、石镰等。鹅毛口遗址的石器绝大多数是打制的,其中一些类型很原始,而某些类型如石斧、石镰、石锤等又具有新石器时代特征,因此属新石器早期。鹅毛口遗址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怀仁第一街]通泰路景点独特已于近日正式竣工通车的208国道泰路已景点独特,路面宽阔,绿化面积大而受人们称赞。改造后的208国道由原来的7米统一拓展到现在的27米,其中中间的绿化隔离带宽为6米,两侧行道各为10.5米。道道路全部为沥青铺面,水稳层厚达20厘米,沥青路面铺设总面积2.3万平方米。隔离带全部种植草坪,绿化面积为2.3万平方米,中间点缀松柏球树303株,形成了3.5公里长的绿色长廊。通泰路两侧新装单臂灯170杆,中间隔离带新装花灯40杆,照明总瓦数814万瓦,路两侧人行道用压花砖硬化,总面积1.36万平方米。新修建的云西广场总面积4536万平方米(约合6.8亩),整个广场造型设计小巧精制、美观大方。广场的三座雕塑各具特色,特别是中心雕塑《超越》,象征着怀仁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表达了怀仁人民奋发向上,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努力建设一流塞外明珠城的豪迈气魄。中间隔离带中还设立了7个特殊景点,这些景点由野生植物仙人掌和象征吉祥的动物构成,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历山风景区门票是多少?

佛爷山风景区内,东面有辽寨河,西面有张马河,常年流水潺潺。山顶有一清泉,水质甘冽,清澈透明,景区空气清新,没有污染,主峰佛爷山,西面有娘娘岭,南面有七座仙女峰,北有五龙山,东有尖山。从主峰向四面眺望,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在秋高气爽的晴朗日子,登上佛爷山可以看日出,滚动的火球从峦峰间突突升起,蔚为壮观。

此处是翼城境内,除舜王坪之外的又一处集避暑、度假、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历山风景区门票是30元/人。

历山,是中条山脉的一段,位于山西南部地区翼城、垣曲、阳城、沁水4县的交界处,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最高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

历山的秋天是各种野果成熟的季节,到处都是硕果累累一片丰收的景象,特别是一夜秋霜过后,层林尽染,红叶在秋阳照耀下热烈而绚丽,灿烂而鲜亮,有的深红,有的浅红,深深浅浅组成了一个红叶的世界,覆盖着秋天的历山。

扩展资料

历山的迎客松是一棵有400多年生长历史的苍劲有力的古华山松,是我省现存最古老的华山松之一。已被列入《山西省古稀树木大全》。它高约8米,粗3米有余,树冠12米。它虽不是历山最大和最古老的树,但树枝粗壮,主枝盘绕着向外伸展,恰似龙凤相依。

当地老百姓的风俗,每年都要来大树下烧香磕头,青年男女,新婚夫妇祈祷婚姻美满,白头到老;中老年人祈求消灾去病,健康长寿。古时也有“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之说。因此,迎客松被人们敬之为“神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山风景区

以上就是关于翼城有什么好玩的景点,还有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