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湿地有什么植物?

   2023-04-15 11:36:38 网络860
核心提示:比如壳斗科植物群落、豆科植物群落、蔷薇科植物群落等。计划种植植物种类共计101种,其中包括云南特有植物物质大果枣、牛氏荸荠、绿萼梅等,充分体现云南植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宝丰湿地生物多样性重点展示区,主要建设和展示内容围绕滇

宝丰湿地有什么植物?

比如壳斗科植物群落、豆科植物群落、蔷薇科植物群落等。计划种植植物种类共计101种,其中包括云南特有植物物质大果枣、牛氏荸荠、绿萼梅等,充分体现云南植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宝丰湿地生物多样性重点展示区,主要建设和展示内容围绕滇池高原湖泊湿地与湖滨生态系统进行构建,包含十二种植物群落。

宝丰半岛湿地横跨入滇河道新宝象河东西两侧,总占地面积1633.8亩,含生物多样性核心展示区286亩,是展示滇池保护治理,反映滇池自然面貌、自然属性、湿地净化的实景点。湿地内,水生—湿生—陆生复合生态带层层叠叠,草木葱茏、绿意盎然,自然之美尽在其中。

在重点植物展示区内,壳斗科植物群落、豆科植物群落、蔷薇科植物群落、唇形科植物群落、云南特有湿生肋果茶群落、湿生水杉植物群落、鸢尾科群落、莎草科植物群落、凤仙花科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海菜花群落等12个植物群落有序排开,一株株形态各异的植物让人目不暇接。

:

滇池生态治理和保护工作以及滇池金线鲃等特有濒危物种的保护、繁殖情况。

昆明市自2003年启动了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建设,滇池湖滨生态系统初步恢复,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截至2020年,昆明全市湿地面积62403.27公顷。

秋日的宝丰湿地处处是美景,精心布置的景观和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令人流连忘返。作为COP15两个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633.8亩的宝丰湿地不仅呈现出美丽的滇池自然景观,还是昆明着力保护生物多样性、营造生物物种库的一个好例子。

亮点一:

丰富的植物群落吸引大量鸟类

宝丰湿地位于官渡区滇池东岸,紧邻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它拥有286亩生物多样性核心展示区,是“水生—湿生—陆生”复合型生态带,也是一个与城市紧密相接的湖滨湿地。据介绍,它以生态环境复育为核心,以水质净化为基础,在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维持土地利用的前提下,进行了精心的生态修复。

湿地内,有一个隐蔽式观鸟廊。有了丰富的植物群落和良好的水系,栖息地和食物来源都有了,一些曾经离去的珍贵鸟类又纷纷回归,彩鹮、灰鹤、池鹭、白鹭等100多个品种的鸟类在这里出现。站在观景台眺望,远处是起伏的西山山脊和城市天际线,近处的水里是茂盛的各种水生植物和鱼类。白鹭等鸟类不时起飞,一幅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在人们眼前展开。

在生物多样性重点展示区,可以看到原生板栗、滇青冈、云南含笑、大果枣、冬樱花等植物。别看区域不大,这里涵盖了壳斗科植物群落、豆科植物群落、蔷薇科植物群落、唇形科植物群落、云南特有湿生肋果茶群落、湿生水杉植物群落、鸢尾科群落、莎草科植物群落、凤仙花科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海菜花群落、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等12个植物群落,共计101种植物。

此外,宝丰湿地还利用现有的塘体种植荷花、在田埂上种植云南本土树种,在田地内种植水稻,营造了农田、鱼塘、湿地环境,不仅提升了湿地水循环及生态功能,还营造出世界少见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资源和湖滨生态系统。据悉,宝丰湿地自今年国庆期间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为昆明市民提供了科普、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亮点二:

“观鱼走廊”展示滇池特有鱼类

滇池特有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滇池金线鲃,也在宝丰湿地内进行了复育和繁殖。雪白淡雅的海菜花盛开水面,滇池金线鲃、昆明裂腹鱼、云南光唇鱼、中华倒刺鲃……众多的鱼类在水里欢快游弋。在宝丰湿地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区,有一条长长的下沉式“观鱼走廊”,它的正式名字是“滇池湖泊生态系统活体展示缸”,科学家们用植物、鱼类、螺、蚌、鸟类等生物来帮助修复湿地、治理滇池,展示出云南高原湖泊的理想状态。除了众多鱼类,就连水底的水草都很有讲究,里面是滇池原生的沉水植物,包括了苦草、黑藻、金鱼藻、狸藻等,复原了过去滇池的水中生态。

经过多年的实践,杨君兴等科学家对这套生态修复模式进行了不断完善和扩展,复育着滇池中的许多原生生物,并重点“修复”受污染的湖泊水体,让内源污染物离开水体。这条廊道中欢游的鱼和长势良好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证明,只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应对,滇池的生态完全可以恢复,而且将会越来越好。

展示缸建设的主要参与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在现场介绍,上世纪80年代,滇池水质变化导致金线鲃等鱼类减少。为此,团队提出以保护和恢复滇池关键土著物种作为生态系统重建的重点,在滇池不同环境下回植高原湖泊特色植物,构建土著水生生态群落。经过不断完善,创建了一套“共生、互养”的生态修复模式。团队在滇池、洱海和杞麓湖等湖泊进行了前期试验,证实了这是用得上、效果好的关键技术。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曾对此专门做过报道,肯定此举“有能力拯救珍稀物种,且能恢复已消失的生境”。

亮点三:

用特殊材料铺成的“有机步道”

宝丰湿地中有一条长200多米的步行道,远远看上去只是一条褐色的人行道,没什么特别之处;而走上去人们才会发现:用于铺路的材料是一块一块的,踩在上面软绵绵的,整条路走起来有种很特别的感觉。

这条步道上的铺路材料,全部来自日常对湿地公园中的树木修剪时留下来的树枝。把这些树枝分割成一半手指那么长的小块,直接用于铺路。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透水性好,下雨时落在路上的水可以很快渗入土中,回到水系里面;二是分解性好,树枝是有机的天然材料,易于分解,不会造成污染;三是可以帮助维持微生物环境,保持微生物多样性。腐朽的枝条是菌类和微生物繁衍的良好场所,一些微生物的存在有利于保持整个湿地的生态平衡。

什么是格桑花

千屈菜

千屈菜也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植株比较高,可以长到一百多厘米。茎叶比较多,花瓣比较碎小,一簇一簇的,多呈现紫红色。它的花期主要在夏季和秋季。千屈菜在生长过程中比较喜欢光照,多见它生长在浅水的环境中。

鼠尾草

根据花色的不同可以分为蓝花鼠尾草、紫色鼠尾草等。它属于一年生草本,植株比较低。它的花朵呈伞状,喜欢生长在阴凉的环境下或者是水边,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湿地草本植物。

黄菖蒲

黄菖蒲属于多年生草本,植株比较高的可以长到将近一百厘米。它的叶子呈剑的形状,没有叶柄,全年呈现绿色。它可以耐寒,但是不能耐严寒,主要生长在华东地区,可以过冬。它是典型的湿地花卉,也是主要的水景植物之一。

燕子花的花语是什么

1、格桑花的植物形态

格桑花学名叫“金露梅”,属蔷薇科委陵菜属,俗名(青海)叫扁麻,藏名叫班那。藏区群众称金露梅为“格桑梅朵”,也就是格桑花。 金露梅只因花型似梅、花色金黄而得此名。

格桑花的称谓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人们的口头文化中,但并非指具体的某种花,在植物学上,没有具体的哪种花叫格桑花。

2、格桑花的生长环境

格桑花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及云南;东北、华北等地。

在青海境内北起祁连山,南达澜沧江,东从民和县,西至柴达木盆地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在青海东部(经度95°以东)分布居多。

金露梅在垂直分布上一般在海拔2300~5000多m的半阴坡、山麓和河谷的平缓地段,半阳坡和阳坡也有,是青海分布最广的树种。 

金露梅为落叶灌木,高0.5~2m,可耐-50℃低温,喜微酸性至中性、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也耐干旱瘠薄。茎多分枝,树皮纵向剥落,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羽状复叶,花五瓣,色金黄,鲜艳而美丽,花直径1.5~3cm,花期长,为良好的观花树种。

3、格桑花的药用价值

格桑花(金露梅)也是一种常用药物和保健产品,它的花和叶均可入药,叶能清暑热、益脑调心调经,健胃,主治暑热眩晕,两目不清,胃气不和、滞食、月经不调等;花可治妇科疾病。嫩叶蒸炒后可代茶用。

4、格桑花的寓意

格桑花代表着藏民族的性格,代表着藏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藏族人民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就像这格桑花一样,历经岁月的沧桑和风吹雨打,顽强屹立在美丽的雪域高原。

5、格桑花的栽培技术

格桑花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移植,并摘心,也可直播后间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则生长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过肥,枝叶易徒长,开花减少。7~8月高温期间开花者不易结子。种子成熟后易脱落,应于清晨采种。波斯菊为短日照植物,春播苗往往叶茂花少,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齐、开花不断。

燕子花代表这幸运必然会来。

燕子花是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围有棕褐色毛发状的老叶残留纤维,生于沼泽地、河岸边的水湿地,云南生于海拔1890到3200米的高山湿地,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及云南,也产于日本、朝鲜及俄罗斯。为著名的观赏花卉,世界各地植物园广泛栽培。

以上就是关于宝丰湿地有什么植物?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