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视频是什么意思,4k超清是什么意思?

   2022-05-23 19:51:17 网络750
核心提示:4K表达的是视频的清晰程度,是一种高清显示技术。超高清4K视频即:水平清晰度3840,垂直清晰度2160,宽高比16:9,总约830万像素的视频。4K数字电影是指:分辨率为4096×2160的数字电影,即横向有4千个像素点,是目前分辨率最高

4k视频是什么意思,4k超清是什么意思?

4K表达的是视频的清晰程度,是一种高清显示技术。

超高清4K视频即:

水平清晰度3840,垂直清晰度2160,宽高比16:9,总约830万像素的视频。

4K数字电影是指:

分辨率为4096×2160的数字电影,即横向有4千个像素点,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数字电影。

扩展资料:

4K清晰度发展历程:

在电影和标准清晰度电视竞争的时代电影和电视各有优势并形成了某种平衡因而维持了共同发展的局面,从技术层面上看电影具有综合信息量比电视大得多的优势。

电视引入高清晰度技术后其清晰度达到了接近2K的水平,打破了电影和电视原有的平衡,电视再次对电影构成了威胁。

为了应对高清晰度电视的挑战,电影必须引进新的技术标准以便在技术层面上继续保持对电视的优势。

于是在2004年7月1日,由好莱坞7大电影公司组成的数字电影推进联盟(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修订并推出了其技术文档4.0行业标准。

规定的数字影院清晰度分为两级,即DCI 2K(2048x1080,每秒24帧或48帧)和DCI 4K(4096x2160像素,最低每秒60帧),其中DCI 4K(4096x2160)的信息量则是高清电视的4倍多。

因此4K确保了数字电影对高清晰度电视在技术层面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是今后电影与电视竞争时绝对需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4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4K分辨率

好莱坞电影技术怎么形容的

水平清晰度3840,垂直清晰度2160,宽高比16:9,总约830万像素。

4K,是一种高清显示技术。主要应用于电视行业、电影行业、手机行业等。

作为电视行业显示技术的革命性突破,4K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常青树,热度从2012年开始就一直是有增无减。那么,为何4K的热度一直有增无减呢?

画质技术作为电视的核心要素,与3D、多屏互动等技术相比,画质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不是一时新鲜感,它是从本质上提升电视的表现力,让用户能够感受到最优秀的画质所带来的视觉盛宴。

2004年7月1日,由好莱坞7大电影公司组成的数字电影推进联盟修订并推出了其技术文档4.0行业标准,规定的数字影院清晰度分为两级,即DCI 2K(2048x1080,每秒24帧或48帧)和DCI 4K,其中DCI 4K(4096x2160)的信息量则是高清电视的4倍多。

在经历多个版本的修订后,国际电信联盟于2012年8月23日发布了超高清电视(Ultra HDTV)的国际标准:ITU-R Recommendation BT.2020。标准对超高清电视的分辨率、色彩空间、帧率、色彩编码等进行了规范。

扩展资料:

高清和超高清4K区别

高清意味着高分辨率。超高清比高清分辨率高。超高清包括超高清4K和超高清8K。

4K,是一种高清显示技术。

高清意思是“高分辨率”。一般所说的高清,有如下四个含义:高清电视,高清设备,高清格式,高清电影等。

超高清是指国际电信联盟最新批准的信息显示“4K分辨率”的正式名称,被定为“超高清”。超高清源容量是巨大的。同时这个名称也适用于“8K分辨率 ”。而目前技术上的全高清电视分辨率为1920*1080的物理分辨率。

参考资料:

4K—百度百科

4K是什么意思

好莱坞电影技术怎么形容的,数字化电影制片方法作为电影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从70年代以来已经大规模展开。每一个电影人都不可避免地投身其中。该行业的前沿及成就,必定属于那些勇于探索、善于利用变革的开拓者。对此,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道:“视觉娱乐影像制作的艺术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

从70年代开始,因为数字技术具有种种传统技术所不可能达到的能力和优势,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影视制作界的标准工具和通用的制片方法,而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贵族玩意儿。

上世纪90年代的爆炸式发展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末,信息产业爆炸式的发展使得数字相机、底片扫描、MP3随身听、全球通手机、国际互联网、网络游戏、虚拟生存这些原本概念上的东西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思想。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打开了从未有过的广阔天地,影片的画面风格与从前大不相同,数字技术与故事情节结合得更为紧密,甚至数字技术本身也成为影片的重要角色!同时,数字技术在电影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已不单单停留在视觉效果的层面上,而是在制片等各个阶段改变着电影的制作流程。

1999年底,一部革命性的电影作品在众多特效制作电影中脱颖而出,这就是由对漫画和网络狂热痴迷的沃卓斯基兄弟指导的《骇客帝国》。

影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凝固时间”的场面:女主角崔尼蒂在旅馆跳起踢翻警察;救世主尼奥在楼顶躲避警探子弹的射击;尼奥和警探在地铁里飞起双枪对峙……这几组镜头都是把一个瞬间的动作放大了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造成了极其震撼的视觉冲击。

虽说该效果用很多台照相机在表演的瞬间同时释放快门、捕捉下瞬间的影像、然后连续放映出来就可以实现,但需要多少照相机、要拍多少张、用什么角度和方向拍摄都在当时成了问题。于是,计算机的功力凸显出来。具体操作是:用视频摄像机对替身演员的动作进行拍摄,然后把影像传送到计算机中,分析演员动作,便可以制作出演员的计算机模型。在三维软件中,把多个相机按照设想的轨迹排放在三维空间中,然后从每一个相机的位置生成一张画面,将它们连续放映,就初步得到了预先设想的效果。

欧洲艺术电影和好莱坞商业电影在内容和创作上有什么不同

4K是一种高清显示技术。

4K图像是由4096×2160个像素构成的,其中4096表示水平方向的像素数,2160表示垂直方向的像素数,宽高比16:9,总约830万像素。

2004年7月1日,由好莱坞7大电影公司组成的数字电影推进联盟(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修订并推出了其技术文档4.0行业标准,规定的数字影院清晰度分为两级,即DCI 2K(2048x1080,每秒24帧或48帧)和DCI 4K(4096x2160像素,最低每秒60帧),其中DCI 4K(4096x2160)的信息量则是高清电视的4倍多。

扩展资料:

当前在数字影院中热播的基本来自好莱坞,因此好莱坞对电影的拍摄和播放标准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单纯从技术而言,最高级别的4K电影的分辨率为4096×2160,总像素超过800万;目前国内数字电影放映机流行的是2K级别,为2048×1080的分辨率。

当然,还有一些乡镇和流动放映车采用的是1.3K的投影机,1280×1080分辨率。其中2K放映的画面和当前高清电视的全高清FULL HD标准1920×1080非常接近,只是在长宽比上更偏向电影的银幕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4K

对于习惯看美国电影的人来说,欧洲电影就是另类!

首先,欧洲电影比较情绪化,个性突出,节奏不像好莱坞那么快,结构也比较脸色,故事性不太强,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味道。用商业生产的观点看,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其次,更加重要的是,欧洲人和美国人的文化理念不大相同,欧洲人看重艺术标准,而好莱坞似乎更注重研究标准艺术,也就是能够适合全人类的口味,因为它恰恰要淡化这种地方色彩,以便于它更方便地进入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这里用得上一句文学术语,没有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

客观地说,不管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引领当今世界电影潮流的还是美国影片。在整个欧洲,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幸免”美国电影的冲击。据欧洲电影评论界的统计,欧洲国家电影市场平均70%至80%是美国影片,只有法国略好一些,但美国影片也占其国内电影市场的50%。至于电影出口,除法国和西班牙影片等由于语言和文化优势,可以分别出口到欧洲、非洲等法语国家和拉丁美洲等西班牙语国家外,其他欧洲国家的电影几乎已经完全地方化,很难在国际上找到市场。为了扶持欧洲电影,欧盟给成员国售出5个拷贝以上的影片提供一定资助,但这也如杯水车薪。电影的发展需要市场,而市场的决定者是观众。

美国电影的优势是它的商业化、全球化和贴近观众,即便是发生在美国的事,也能引起其他国家观众的共鸣,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电影无法比拟的,它也是美国电影赢得市场和观众的原因。

面对美国影片的强大实力,中国电影远没有走俏欧洲。比如在比利时,不少美国影片的DVD可以轻而易举地销售上万张,而中国电影的DVD最多销量也不足2000张。尽管中国的许多导演和演员在世界上已颇有名气,但要让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中国电影人还要进行电影商业化的探索。

1.国际电影市场概况

在人类诸多的文化艺术形式中,电视和电影的影响力最大。电视作为最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介,是诸多艺术表达形式的载体,而电影是美术、戏剧、音乐、摄影等多种文化艺术的汇流。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优势互补的。二者的合作以及政策上的扶持,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其他文化形式的熔炉和舞台。并且,以此二者的合作为契机,可以形成多种文化形式的大市场,这是很多国家从政府到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和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入口,由此也说明了电视和电影的文化敏感性。

这种敏感性首先体现在国际贸易法规的制定中。事实上,自从1947年关贸总协定谈判以来,电影业的问题就成为诸多纷争里的一个焦点。美国希望电影业被囊括进谈判条约里以便于电影能和其他商品一样参与流通。欧洲国家则坚持认为电影业应该被排除在条约之外,因为没有配额制度和关税规定的保护,他们的电影业将抵挡不住主要来自美国的冲击。当时谈判协商的结果是做出规定,允许个别国家保留配额制度。

在1993年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谈判中,美国又一次提出关贸总协定中应该包括电影和电视节目。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则以“文化例外”为旗号,经过激烈争论,终于在关贸总协定里成功地将这两个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排除在适用于一般商品的规定之外。

对于欧洲来说,在关贸总协定里就电影和电视节目所做出的抵制,超出了一般经济上的意义。因为在欧洲和其他一些地方电影被视为民族文化资产的一部分。商业文化产品和服务例如电影和电视节目、唱片和书籍等,在加拿大被称为“文化产业”,在英国被称为“艺术行业”,而在美国它们则成了“娱乐业”。现在,许多国家对文化业实行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上的保护和管理,对什么是文化和什么是娱乐还没有做出区分,而将二者一律视为文化范围提供保护。

然而,在1993年乌拉圭谈判僵局中,美国的贸易代表、1988—1993年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的主管Peter Morici则将电影业基本等同于一般商业。“当我们谈论电影的时候,我认为它主要是一个商业问题,而非一个文化问题。”“从全球范围来说生产什么主要由好莱坞自己决定。我们拥有一个竞争力很强的行业,这个判断当然是根据我们销往世界各地的电影的数量做出的。”

正是因为电视和电影在文化产业中的独特地位,在国际贸易法规的许可范围内,围绕着二者所进行的国际文化贸易战已经在全球展开。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博弈,就客观实力而言,其他国家根本无法与美国电影相提并论。一方面,美国电影牢牢控制着美国本土的市场主导权(其国产片票房占全年票房总收入的96%),另一方面它还跨国界控制着其他国家半数以上的电影市场份额。法国著名影评人克洛德·卡利说 :“一些国家,再也不能讲述自己的故事了,他们的市场九成被并不反映他们生活的美国形象所占领。”在这样的贸易战中,欧洲国家始终没有放弃。

2.欧洲电影业的保护

在美国制作的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大举进攻前,欧洲许多国家勉力维持着各自的文化特性。对于具有相似政治文化背景和共同历史文化传统的欧洲而言,政策壁垒是它们最有效的手段。制定文化保护法是保持民族创造力不竭的方法之一。如此一来,美国的许多贸易合作伙伴在从鞋子到计算机的各种商品都大开通商之门,但在外国视听产品的交易中坚持实行严格的配额制度和关税。文化保护法允许许多国家鼓励本国的电影创作,否则在好莱坞攫取全球市场的努力面前那些国家的这一行业将难以为继。然而即便有了这样的法律保障,大部分国家自己的电影业利润只相当于美国娱乐业的一小部分。而且,美国发行商将这样的法律称为贸易壁垒加以抵制。

2003年8月31日,欧盟各主要国家的文化部长们出席了在威尼斯电影节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个发布会的主题是如何促进欧盟各国间电影的相互交流,推动欧盟各国电影业的共同发展。这份最终报告的题目是:欧洲电影作品在欧盟内部的运作机制和新技术。报告一开始就欧洲电影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给予了说明,尽管欧洲拥有非常优秀的电影传统,而且各国每年电影的产量也很高,但是电影的收益却不容乐观。很多国家的电影只能在本国流通,并且面临来自美国商业大片的强大冲击。报告认为,欧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欧洲的电影只有全面进入欧洲市场,才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的,欧盟各国之间就必须加强合作。就像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意大利文化部长的发言所指出的,欧盟各国部长们实际上探讨了振兴欧盟电影业的第三条道路,就是在既不实行电影保护政策,又不改变欧洲电影固有的艺术风格的同时,通过加强欧盟内部各国之间的发行体制,实现欧洲电影的复兴和繁荣。③

为了减弱美国文化的影响力,欧洲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一些欧盟成员国通过设立某种标准,规定电影院放映非欧洲本土影片的最高比例,在法国这个标准被定在40%。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引进较小比例的美国影片以缓和国内电影业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这种方式上,法国政府的立场比较强硬。每一张由法国影院售出的电影票,票价的一小部分都会用于资助法国的电影制作。因此如果美国电影票价销售占到法国总票房的60%,将会有一大笔钱被法国电影行业利用。第三种方式是欧洲国家进一步互相开放市场,而且还接纳了一定数量的非欧美国家电影。以法国电影为例,其本国电影所占份额已经达到38%,如果再加上其他欧洲国家电影所占据的6%,其他非欧美国家所占据的2%,这个松散的“非美电影集合体”基本占据了接近半数的法国电影市场。换句话说,在法国电影市场上,非美国家电影所占份额几乎可以和强大的美国电影平分秋色了。正如有的理论家所说的,“人们试图以好莱坞的全球战略来抗衡好莱坞”。强调艺术的欧洲电影产业与崇尚商业的美国电影产业在相互博奕之间逐步达成一种动态平衡。④

此外,为了支持欧洲视听文化的发展,欧盟建立了“媒介计划”(the Media Program)。欧洲委员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构筑一个欧洲的纪录片、动画片和多媒体制作的工业机制,从而与非欧洲的视听产品相抗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欧盟在2001-2005年里为之设立了40万欧元的预算拨款。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欧盟还试图尽量充分利用欧洲的电视频道资源以获得视听业最大程度的发展。开发和巩固市场花费甚巨,但欧盟认为这将提高该行业的经济收益。如果欧洲的诸多电视频道能够把它们的一部分资源用于欧洲电影的宣传上,将会大大提高后者的普及度;而且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尽管跟美国的奥斯卡相比差距还很大,但它对欧洲电影业的发展也是个极大的促进

以上就是关于4k视频是什么意思,4k超清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