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小知识

   2023-01-05 17:29:52 网络380
核心提示:1.学园林设计需要学哪些知识 虽然我不是园林 就我个人理解 园林最重要放在设计上 学植物学是为了了解各种观赏植物的特性 在造园的时候知道怎么搭配好 制图和绘画是为了培养你造园的美学基础 园林最终是要设计一个庭院 一个公

园林设计小知识

1.学园林设计需要学哪些知识

虽然我不是园林

就我个人理解

园林最重要放在设计上

学植物学是为了了解各种观赏植物的特性

在造园的时候知道怎么搭配好

制图和绘画是为了培养你造园的美学基础

园林最终是要设计一个庭院 一个公园 一个小区

这些都跟植物有关 也离不开设计图纸

所以你学的这些都是培养你对园林的感觉以及设计园林时需要的知识

都是基础 还是比较丰富的

相对我们林学

我觉得园林的就业会更好

园林局公务员可以进

设计院可以进

公园可以进

现在经济发展快

居民小区啊单位啊公园啊

都需要绿化设计园林设计

包括植物的景观配置你们也可以做

所以我觉得还是很丰富的

你要是做一个园林小品

最重要就是设计

设计的新颖独特才受欢迎

你看看中西方园林设计的书

有好多图可以激发灵感

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学好

跟植物和绘画设计有关的你要学好

是你的专业

其他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

还有跟你专业无关的选修课

可以稍微不认真一点

当然要保证过啊

英语也要学好

说不定以后出国呢

国外这些东西很发达的

2.学习园林设计的基础知识

(会画图写字就行啦)真正学起来也很复杂 园林设计 “设”者,陈设,设置,筹划之意;“计”者,计谋,策略之意。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园林设计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它包含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

所以,园林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 园林设计课研究的内容,包括园林设计原理、园林设计布局、园林设计程序、园林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等。

本课程还包括综合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景区、景点设计,以及其他园林绿地的设计等内容。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景,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 园林设计原则 以高起点、高标准设计创超高品位的居家生活环境。

1、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2、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

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 4、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园林设计八“忌” 一、忌追求高档,豪华,远离自然,违背自然。 二、忌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缺乏个性。

三、忌缺乏人文关怀,不顾人的需要。 四、忌只注重视觉上的宏伟,气派,高贵及堂皇的形式美,而不顾工程的投资及日后的管理成本。

五、忌忽视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破坏整体的生态环境。 六、忌对园林植物随意配置。

七、忌只注重一种植物,忽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八、忌只注明园林植物的种类,不明确具体品种和规格。

[编辑本段]园林设计理念 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园林设计讲究多种技巧,而整体理念始终一贯,即人与环境的和谐。

关于这一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专门的学问来研究,即“风水学”。因为现代过激的文化理念,现代人将传统的“风水学”弃之如遗。

风水学固然有很多糟糠,但也保留了许多有益的内容,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而不宜一味地盲目否定。 [编辑本段]我国的园林设计大师 赵林声,是我国杰出的园林设计大师,因其在园林设计、园林绿化等建筑艺术领域的独到而卓越的见解,被誉为继李时珍之后,对植物性质了解最透彻的中国人,于2001年被台湾大学聘为荣誉教授,于2006年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被尊为华人园林风水第一人。

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推进,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景观设计的热潮。沿着改革开放的足迹,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

景观设计师的需求日益提高。 目前已有上万计的设计人员从事景观设计工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各大城市,尤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为多。

景观设计师从事的工作领域涉及环境景观建设的诸多要素,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 它的专业核心是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其专业知识包括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艺术、建筑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等等。

由于景观设计专业长期包含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诸多专业设计之中,从事景观设计专业的人员资格参差不齐,影响了景观建设的质量提升。 规范景观设计的职业标准,将促进我国景观建设的发展,缩短我国城市建设与国际城市建设的差距,提升我国设计人员国际交流的起点。

景观设计师适应的就业领域宽广,能参与景观建设的全过程 园 林 景 观 设 计 | 工 作 范 畴 (1)城市与区域规划:即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以及交通等; (2)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 (3)风景旅游地规划:包括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 (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 (5)综合地产的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6)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 (7)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3.园林设计师都需要必备哪些知识

园林设计师

职业概述:

中国园林因其独特的东方韵味而蜚声世界,亭、台、楼、阁、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构成的东方意境令人美不胜收。日式、法式等各国风情的园林也是各有特色。园林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根据需要,将园林文化与时尚建筑融为一体。尤其是在我国很多城市争创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形势下,园林设计师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工作内容:

根据基础图纸、园林设计要求、现场踏勘等初步资料提出设计构想及初步规则;确定初步规则后进行规划;将规划方案具体化、实用化,制作完成工程的设计图纸及说明。

职业要求:

教育培训: 园林、园艺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需要园艺设计、林业学、建筑学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要有相关证件(书),如施工员、项目经理、预算员及其他本行业专用的证书等。 工作经验: 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能独立完成中小型景观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熟练操作AUTOCAD、3DMAX、PHOTOSHOP等软件;对工程价格体系及工地现场有一定的了解;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

薪资行情:

一般月薪在1500-10000元。园林总设计师在全国的平均月薪为5500元左右。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平均月薪为6000元左右。一位熟练的园林设计师年薪在 8万元以上。

职业发展路径:

园林设计师是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旅游部门、园林植物和花卉企业中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园林设计与传统文化 2004年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发布了《2004年健康住宅技术要点》,明确指出:“住宅风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深远的影响。它既含有科学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风水理论,正确理解住宅风水与现代居住理念的一致与矛盾,有利于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居住与自然及环境的整体关系,丰富健康住宅的生态、文化和心理内涵。”应该说,学习园林设计,应多关注和学习一些传统的相关知识,如风水学。

我国的园林设计名家

赵林声,我国首屈一指的园林绿化专家,将园林绿化与易学、风水学结合起来,是国际著名的易学家、园林风水大师,武当山元极门第一十四代传人,道号南山道人,因其于园林设计、园林绿化等建筑艺术领域的独到而卓越的见解,被誉为继李时珍之后,对植物性质了解最透彻的中国人,于2001年被台湾大学聘为荣誉教授,被尊为“华人园林风水第一人”。

培养目标

园林设计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系统的园林科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能力,能适应园林科学、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的园林科学与应用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到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园林、风景名胜区、旅游、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以及厂矿企业、花木企业从事风景与园林的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及管理工作,部分毕业生可以到有关院校攻读园林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传统道德。 ?? 土壤学、园林绘画技巧、园林制图、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栽培学、园林病虫害防止、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选修课。 ?? 艺术观摩、摄影、书法、文学、经济法概论、各国园林观摩。

4.园林专业的一些常识

工 现场塑造的一般施工步骤为: 1,建造骨架结构。

骨架结构有砖结构、钢架结构,以及两者的混合结构等。砖结构简便节省,对于山形变化较大的部位,要用钢架悬挑。

山体的飞瀑、流泉和预留的绿化洞穴位置,要对骨架结构作好防水处理。 2,泥底塑型。

用水泥、黄泥、河沙配成可塑性较强的砂浆在已砌好的骨架上塑型,反复加工,使造型、纹理、塑体和表面刻划基本上接近模型。 3,塑面。

在塑体表面细致地刻划石的质感、色泽、纹理和表层特征。质感和色泽根据设计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适当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调成砂浆,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处理。

纹理的塑造,一般来说,直纹为主、横纹为辅的山石,较能表现峻峭、挺拔的姿势;横纹为主、直纹为辅的山石,较能表现潇洒、豪放的意象;综合纹样的山石则较能表现深厚、壮丽的风貌。为了增强山石景的自然真实感,除了纹理的刻划外,还要作好山石的自然特征,如缝、孔、洞、烂、裂、断层、位移等的细部处理。

一般来说,纹理刻划宜用“意笔”手法,概括简炼;自然特征的处理宜用“工笔”手法,精雕细琢。 4,设色。

在塑面水分未干透时进行,基本色调用颜料粉和水泥加水拌匀,逐层洒染。在石缝孔洞或阴角部位略洒稍深的色调,待塑面九成干时,在凹陷处洒上少许绿、黑或白色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点,以增强立体感和自然感。

5.置 石 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置石还可结合它的挡土、护坡和作为种植床或器设等实用功能,用以点缀风景园林空间。

置石能够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 《禹贡》记载泰山山谷应上贡品中就有“怪石”。

《南史》载:“溉第居近淮水。斋前山池有奇礓石,长一丈六尺。”

这是置石见于史书之始。《旧唐书》载:“乐天罢杭州刺史,得天竺石一”,“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五”。

唐朝癖石之风甚盛。宋代江南私家园林也纷纷置石。

明代林有麟编绘的《素园石谱》中有宣和六十五石图。明、清时期,置石于园则更为广泛,有“无园不石”之说。

现存江南名石有苏州清代织造府(在今苏州第十中学)的瑞云峰、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和杭州花圃中的皱云峰;而最老的置石则为无锡惠山的“听松”石床,镌刻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篆“听松”二字。 置石在园林中有多种运用方法: 1,特置。

又称孤置,江南又称“立峰”,多以整块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石材作成。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漏窗或地穴的对景。

这种石也可置于廊间、亭下、水边,作为局部空间的构景中心。如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故宫御花园内的钟乳石、珊瑚石、木化石等。

特置也可以小拼大,不一定都是整块的立峰。 2,对置。

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地布置两块山石,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如北京可园中对置的房山石。

3,散置。又称散点,即“攒三聚五”的作法。

常用于布置内庭或散点于山坡上作为护坡。散置按体量不同,可分为大散点和小散点,北京北海琼华岛前山西侧用房山石作大散点处理,既减缓了对地面的冲刷,又使土山增添奇特嶙峋之势。

小散点,如北京中山公园“松柏交翠”亭附近的作法,显得深埋浅露,有断有续,散中有聚,脉络显隐。 4,山石器设。

为了增添园林的自然风光,常以石材作石屏风、石栏、石桌、石几、石凳、石床等。北海琼华岛“延南薰”亭内的石几、石凳和附近山洞中的石床都使园林景色更有艺术魅力。

5,山石花台。布置石台是为了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安排合宜的观赏高度,布置庭园空间和使花木、山石显出相得益彰的诗情画意。

园林中常以山石作成花台,种植牡丹、芍药、红枫、竹、南天竺等观赏植物。花台要有合理的布局,适当吸取篆刻艺术中“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手法,采取占边、把角、让心、交错等布局手法,使之有收放、明晦、远近和起伏等对比变化。

对于花台个体,则要求平面上曲折有致,兼有大弯小弯,而且曲率和间隔都有变化。如果利用自然延伸的岩脉,立面上要求有高下、层次和虚实的变化。

有高擎于台上的峰石,也有低隆于地面的露岩。苏州留园“涵碧山房”南面的牡丹台就是这样布置的。

6,同园林建筑相结合的置石。如抱角、镶隅是为了减少墙角线条平板呆滞的感觉而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

置石于外墙角称抱角;置石于内墙角称镶隅。建筑入口的台阶常用自然山石作成“如意踏跺”,明文震亨著《长物志》中称为“涩浪”;两旁再衬以山石蹲配,主石称“蹲”,客石称“配”。

7,塑石。在不产石材地区,近代有用灰浆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作的塑石。

此法可不受天然石材形状的限制,随意造型,但保存年限较短,色质等也不及天然石材。 6.理 水 原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今泛指各类园林中水景处理。

在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中,水和山同样重要,以各种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园林建筑来组景,是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流动的、不定形的,与山的稳重、固定恰成鲜明对比。

水中的天光云影和周围景物的倒影,水中的碧波游鱼、荷花睡莲等,使园景生动活泼,所以。

5.看完这23个园林景观设计小秘诀,你会懂得如何去

园林景观设计中,涉及到美学、人文、绿化、风水等多方面知识,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水景为网络,小品为节点,进行整体的融合和搭配,为了达到美学和实用的效果,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讲究恰当的调整,会为整体的设计增添光彩! 1、做园林,不做山林(做精致的人工园林,不是野性的山林景观) 2、硬景不要多,够用就好;水景不要多,点缀就好;软景最要多,少了不好。

3、树木包围房子,房子掩映树中。 4、地形要有起伏,植栽要有层次。

5、只做立体的景观,不做平面的园林(地形的重要性,不是做平面构成,而是有地形的外部空间) 6、三千平湖面,三百米溪流(3000平米池面水体较能达到运营平衡,溪流是景观水体中对营销价值最高的形式,宜多做)。 7、.喷泉瀑布维护贵,点缀即可,湖面溪流维护低,稍多无妨。

8、展示区小而精,生活区大而简(展示区的范围和设计思路) 9、营销路线上鲜花不败,生活区域内绿树成荫(展示区气氛情绪渲染的重要性) 10、路在林荫下,人在树下行(人行道的遮荫,确定形象树种,作为标志) 11、道路无障碍,标识有文化,小品有情趣(人性化、舒适性考虑) 12、累了有处可坐,坐了有物可看(休息座椅位置与景观的关系) 13、人行道不可直来直去(减少滑板车等速度过快的危险性) 14、人行道同车行道交接处必须设计缓冲空间。 15、亭桥不可没有,点景之用,造型考究,严格推敲。

16、应有足够的老人、儿童活动场地。 17、高有落叶乔木,低有常绿灌木,下有草坪花卉。

18、球体三五成组,不能分散;灌木分色作带,不能杂乱;草坪整合组团,不能太少。 19、植物风水必须注意,入口不能花开白色,宅前不能正中冲树。

20、水景设计灵活多变,寒暑季节一并考虑,有水没水都能成景。 21、水景不能光看,能下水才行;亦不能太深。

22、铺装材料尽量透水,异型切割尽量避免。 23、少用石材,少用木材。

6.园林设计学些什么

园林设计是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进行景观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想学好园林设计这门课程,首先必须熟练掌握组成园林各种要素的基本特点和处理手法,在此基础上以形式美的原则为指导,运用各种选景手法,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点和景区,再将这些景点和景区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巧妙地布局,最终形成一幅完整优美的风景画面。

步骤阅读

步骤/方法

>011.地形:地形是组成园林空间的最基本要素,它是其他要素的载体,它像绘画中的纸(油画中的画布)、剧场里的舞台、电影的屏幕,在组成园林景观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一个景观创作中,地形处理不恰当,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而且是难以挽回的。因此,可以说,地形处理成功与否将决定景观创作的成败。

>022.水体:自然界水体的形态主要有河、湖、溪、涧、瀑布、涌泉等几种形式。

园林中对水景的设计也是模仿自然界中水存在的形式进行的。通常在园林设计中将山与水同时考虑,形成山环水抱的风景画面。由于山的立面和水的平面形成对比,山的实体和水的虚体构成比较,山水间再加上港湾、洲头、岛屿等层次的变化可以形成纵深的画面,所以山在水的流通中变活了,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山得水而活"。此外,水体还常与建筑相结合,形成美妙的风景画面,如常在水边设置亭、榭、廊、台等,既可借助水面形成倒影,丰富空间层次,又为游人提供亲近水面和休憩纳凉的场所。至于水上架桥,更能使水息息相通而又方便交通,水面上修堤而堤上设桥,既可起到分隔水面的作用,又能形成开合与收放的对比效果。园林中水体的基本形式主要有水池、溪流、瀑布、喷泉等几种。自然式水池要求岸边自然曲折,要使曲线自然,必须使每个凸凹曲线的半径不等,长短不等,要避免琐碎的小曲折和半径相同的曲折重复出现。并在曲折中不能又出现直线。水面的大小要与全园的面积成比例,水面太大,减少了游人陆地活动的面积,水面过小,则起不到水景应有的作用。

>033.植物:植物是园林中的主角,它具有遮荫、减噪、防止水土流失的工程功能,也有改变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气候改造功能,尤其他具有创造各种空间的建造功能和给人以美感、供人观赏的美学功能。正是由于上述各种功能作用使人们生活在绿色植物环境中会感到凉爽、湿润、清洁、安静、舒适愉快。园林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在充分发挥这些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和创造它的艺术效果,使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美丽动人身心愉快的园林美景。

>044.建筑: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虽然在占地面积上已经无法与山、水、植物相提并论,但它仍然在构成园林风景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园林建筑在园林中同时具有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两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它的布局、结构和造型上既要满足人们休息、娱乐、服务方面的需要,又有和环境协调、具有新颖的体形和一定的趣味性。

上海古典园林<豫园>分析,布置分析200字以上

园林设计专业核心是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其专业知识包括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艺术、建筑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等等。

1、城市与区域规划:即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以及交通等;

2、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

3、风景旅游地规划:包括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

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

5、综合地产的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6、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规划和设计;

7、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扩展资料

设计原则

1、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2、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

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

4、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5、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园林设计

中国传统的基本造园要素分析

得豫园是中国有名的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多处市井之地,布局常取内向式,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围合,精心营造,它们一般以厅堂为园中主体建筑,景物紧凑多变,用墙、垣、漏窗、走廊等划分空间,大小空间主次分明、疏密相间、相互对比,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它们常用多条观赏路线联系起来,道路迂回蜿蜒,主要道路上往往建有曲折的走廊,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大多采用不规则状,用桥、岛等使水面相互渗透,构成深邃的趣味。 私家园林一般来说空间有限,规模要比皇家园林小的多,又不能将自然山水圈入园内,因而形成了小中见大、掘地为池、叠石为山,创造优美的自然山水意境,造园手法丰富多彩的特性。私家园林大多由文人、画家设计营造,因而其对自然的态度主要表现出士大夫阶层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情趣。由于受隐逸思想的影响,它所表现的风格为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

当然不能忽略园林的造型,特别是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

园林在中国产生甚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造园活动了。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只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之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园林也不断改善和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园林的组成要素到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具备,已经和最初的园囿有所区别。

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园林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到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使园林建筑不再仅仅是工匠的杰作,更是文人的杰作,让园林的人文风景突现了出来。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外。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因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古代园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种。掩就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园治》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破是在水面很小时,(如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却可令人感受到山野风致。

植物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花木有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了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也很严格。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都追求自然美。二讲色美,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斑驳的狼榆,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园中自然之色,不衰不减;三讲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过浓,有娇柔之嫌;也不可过淡,有意犹难尽之妨。四讲境界,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的衬托作用,往往和园主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各种建筑的运用。如漏窗的运用,让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妨碍视觉流畅。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竹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我国古代造园理论与实践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人工美/自然美

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 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 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 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 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人化自然/自然拟人化

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 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 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曾专门论 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 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 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 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 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 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 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 认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 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 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 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 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 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形式美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 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 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 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 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 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 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 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 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 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 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 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 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 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 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 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 是追求意境。

一个好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 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必然性/偶然性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 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尽管组合变化可以 多种多样前变万化,仍有规律可循。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 则,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一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 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 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 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 化,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结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正所谓"造园无成 法"。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峰会路转,有亭翼然",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 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

明晰/含混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 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 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 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 美习惯和观念。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 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 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 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 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 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相反,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

入世/出世

在诸多西方园林著作中,经常提及上帝为亚当、夏娃建造的伊甸园。〈〈圣经〉〉中所描绘的伊 甸园和中国人所幻想的仙山琼阁异曲同工。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摆脱了幻想而一步一 步贴近了现实。法国的古典园林最为明显了。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 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的 超脱尘世的幻觉,一步一步走到世俗中来。

羡慕神仙生活对中国古代的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秦汉时代的帝王出于对方士的迷信,在营建园 林时,总是要开池筑岛,并命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象征东海仙山,从此便形成一种"一池三 山"的模式。而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残酷的政治斗争,使社会动乱分裂,士大夫阶层为保全性命 于乱世,多逃避现实、纵欲享乐、邀游名山大川以寄情山水,甚至过者隐居的生活。这时便滋生 出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便描绘了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这深深影响 到以后的园林。文人雅士每每官场失意或退隐,便营造宅院,以按贫乐道、与世无争而怡然自 得。因此与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园林只适合少数人玩赏品位,而不象西方园林可以容纳众多人进 行公共活动。

唯理/重情

中西园林间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只能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 上来分析。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 的哲学思想体系 下成长的。从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 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 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她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 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 的影响下形成的。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 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 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者绘画的脉络 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这些绘画理论对于 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 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科班的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以粹取其精华。

除绘画外,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 的诗。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 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 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 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1:理论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啊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 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2:实践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国、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一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的可园、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四、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一、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有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明)计成在《园冶》的“摄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清)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消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治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一)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谢,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二)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技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盾时,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计成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不妨封顶。”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

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四、动物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最早的苑围中,以动物作为观赏、娱乐对象。魏晋南北朝园林中有众多鸟禽,使之成为园林山水景观的天然点缀。唐代王维的耕J;I别业中养鹿放鹤,以寄托“一生几经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的解脱情趣。宋徽宗所建良岳,集天下珍禽异兽数以万计,经过训D练的鸟兽,在徽宗驾到时,能乖巧地排立在仪仗队里。明清时园中有白鹤、鸳鸯、金鱼,还有天然乌蝉等。园中动物可以观赏娱乐,可以隐喻长寿,也可以借以扩大和涤化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五、建筑

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航、亭、廊、桥、墙等。

(一)厅堂

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时成《园冶》 厅堂的位置确定后,全园的景色布局才依次衍生变化,造成各种各样的园林景致。厅堂一般坐北朝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通常是理池和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使主景处于阳光之中,光影多变,景色显得变幻无穷。厅堂建筑的体量较大,空间环境相对也开阔,在景区中,通常建于水面开阔处,临水一面多构筑平台,如北京园林大多临水筑台、台后建堂。这成为明清时代构园的传统手法,如拙政园的远香堂、留园的涵碧山房、狮子林的荷花厅、恰园的鸳鸯厅等,都采用此法布置厅堂。

(二)楼阁

是园林中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一般如作房阔,须回环窈窕;作藏书画,须爽皑高深;供登眺,在视野要有可赏之景。楼和阁体量处理要适宜,避免造成空间尺度的不和谐而损坏全园景观。阁,四周开窗,每层设围廊,有挑出乎座,以便眺望观景。

(三)书房馆斋

馆可供宴客之用,其体量有大有小,与厅堂稍有区别;大型的馆,如留园的五峰仙馆、林泉香石馆,实际上是主厅堂。斋供读书用,环境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要游览路线。建筑式样较简朴,常附以小院,植芭蕉、梧桐等树木花卉,以创造一种清静、淡泊的情趣。

(四)榭

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想、眺望。水榭则要三面临水。

(五)轩

是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室内简洁雅致,室外或可临水观鱼,或可品评花木,或可极目远眺。

(六)舫

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南方和岭南园林常在园中造防,如南京煦园不系舟,是太平天国天王府的遗物,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是舫中使使者。大多将船的造型建筑化,在体量上模仿船头、船仓的形式,便于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也便于内部建筑空间的使用。

(七)亭

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汉)许慎《说文》:“亭,停也,人所停集也。”主要供人休憩观景。可眺望,可观赏,可休息,可娱乐。亭在造园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园林建筑在空间上的突破,或立山巅,或枕清流,或临涧壑,或傍岩壁,或处平野,或藏幽林,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灵活多变。在建筑艺术上,亭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最富民族形式的精华。按平面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短形亭、六角亭、八角亭、圆亭、扇面亭、梅花亭、套方亭。按屋顶形式分,有单檐亭、重檐亭、攒尖亭、盖顶亭、歇山亭,攒尖高耸,檐宇如飞,形象十分生动而空灵。按所处位置分,有桥事、路亭、井亭、廊亭。凡有佳景处都可建亭,画龙点睛,为景色增添民族色彩和气质;即使无佳景,也可从平淡之中见精神,使园林更富有生气和活力。苏州沧浪亭中的沧浪亭,拙政园中的松风亭、嘉实亭都是著名的亭。

(八)路与廊

路和廊在园林中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观赏的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有可塑性与灵活性的建筑。婉蜒曲折也好,高低起伏也好;曲折如游龙也好,高下如长虹也好,是一种生动活泼颇具特色的民族建筑。它既可在交通上连通自如,将园林申通一气;又可让游人移步换景,仔细品味周围景色。它既可使游人于烈日之下免受曝晒之苦,又可使游人于风雨之中不遭吹淋之罪,在酷暑风雨之时,仍然可以观赏不同季节和气象时的园林美。廊,又有单席与复席之分。单廊曲折幽深,若在庭中,可观赏两边景物;若在庭边,可观赏一边景物,还有一边通常有碑石,还可以欣赏书法字画,领略历史文化。复廊是两条单席的复合,于中间分隔墙上开设众多花窗,两边可对视成景,既移步换形增添景色,又扩大了园林的空间。苏州沧浪亭的复廊最负盛名。

(九)桥

园林中的桥,一般采用拱桥、平桥、廊桥、曲桥等类型,有石制的,有竹制的,有木制的,十分富有民族特色。它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作用。同时过了一桥又一桥,也颇增游客游兴。特别是南方园林和岭南类型园林,由于多湖泊河川,桥也较多。

(十)园墙

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中国的园林都有围墙,且具民族特色;比如龙墙,境蜒起伏,犹如长龙围院,颇有气派。园中的建筑群又都采用院落式布局,园墙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上海豫园,在五条龙墙,即伏卧龙,穿云龙(口下有金蟾),双龙抢珠,睡眠龙。将豫园分割成若干院落,南北园林通常在园墙上设漏窗、洞门、空窗等,形成虚实对比和明暗对化的效果,并使墙面丰富多彩。漏窗的形式有方、横长、圆、六角形等等 。窗的花纹图案灵活多样,有几何形和自然形两种。园林中的院墙和走廊、亭谢等建筑物的墙上往往有不装门扇的门孔和不装窗扇的窗孔,分别称洞门和空窗。洞门除供人出入,空窗除采光通风外,在园林艺术上又常作为取景的画框,使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生动的画面。

六、匾额、楹联与刻石

每个园林建成后,园主总要邀集一些文人,根据园主的立意和园林的景象,给园林和建筑物命名,并配以匾额题词、楹联诗文及刻石。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另外还有一些园景题名出自名家之手。不论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四、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一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 。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

(一)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已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七)借景

大王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

自己再把两大段结合下就可以拉~~~~

以上就是关于园林设计小知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