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盖碗为啥加入赏具

   2022-09-01 03:50:38 网络710
核心提示:因为从器与茶的关系来看,花茶盖碗既不夺茶香,也不掩盖其缺点,它只是忠实的把茶本身的特性给反映出来!而且不用一盖碗专泡一种茶,而是一只盖碗在手,泡遍天下名茶!大有舍我其谁的气势!所以加入赏具也正常。盖碗带盖儿的茶碗 。盖碗是陶瓷烧制的,由茶碗

花茶盖碗为啥加入赏具

因为从器与茶的关系来看,花茶盖碗既不夺茶香,也不掩盖其缺点,它只是忠实的把茶本身的特性给反映出来!而且不用一盖碗专泡一种茶,而是一只盖碗在手,泡遍天下名茶!大有舍我其谁的气势!所以加入赏具也正常。

盖碗带盖儿的茶碗 。盖碗是陶瓷烧制的,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堪与紫砂壶媲美。此盖碗又称“三才碗”。

所谓三才即天、地、人。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这么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个小天地,一个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三件头“盖碗”中的茶船作用尤妙。茶碗上大下小,承以茶船增强了稳定感,也确不易倾覆。

用盖碗泡茶,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市场有售:五克、七克、十克、等不同容量的盖碗,很容易就能根据自己所买的盖碗来定投茶量。

未晓说茶——盖碗的发展史(原创)

民国时期的饮料以茶、酒和汤等传统的饮料为主。茶的饮用范围最广,它与可可、咖啡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茶一般可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红茶、白茶、花茶、乌龙茶和紧压茶,其中又各包括若干小类。饮茶习俗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如江浙人喜欢喝绿茶,闽粤人喜欢喝乌龙茶,京津人和东北人喜欢喝花茶。饮酒之风日益兴盛,酒的消费量很大,酒的种类也空前增多。汤仍是一般人的重要饮料,如米汤、菜汤、鱼汤、鸡汤、肉汤、豆腐汤、鸡蛋 汤等。西方饮料如洋酒、啤酒、汽水和咖啡等也开始流行,如在北京,“咖啡店所售之物,则有咖啡、红茶、牛乳、各种荷兰水、冰激凌”等;在辽宁安东,“乡村有事多饮烧酒,城市多饮黄酒,至啤酒、汽水、碧露、白兰地等,尤为夏日宴饮之所尚” 。

1: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为了迎接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1914年,信阳县茶区积极筹备参赛茶样,有贡针茶、白毫茶、已熏龙井茶、未熏龙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状和奖章。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2:民国《都匀县志稿》上记载:“茶,四乡多产之,产小菁者尤佳(即今都匀市的团山、黄河一带),以有密林防护之。”

黔南《农业名特优资源》(黔南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编,1988年6月都匀毛尖)上说:“都匀毛尖茶有悠久的历史,成名也较早,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毛尖茶中的‘鱼钩茶’、‘雀舌茶’便是皇室贡品,到乾隆年间,已开始行销海外”,“1982年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毛尖茶名列中国第二,仅次于南京雨花茶”。

相信爱茶之人必定听说过,一壶一盖碗,能泡天下茶。去过老茶馆或者在清宫电视剧里都会看到人们拿着盖碗,直接泡茶端着喝,那一捧一刮,配上微微摇头的闻香状态,好一份惬意。当然,茶具的功用是随着饮茶方式而改变,所以当下盖碗主要成了功夫茶里冲泡的器具,不直接捧持喝茶,倒在公道杯分茶。万物皆有个始终,那么,盖碗是怎么出现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里有必要先聊聊盖碗的基本概念,好让大家知道这盖碗到底是何许物事。

盖碗,字面一看,很直白,有茶碗,有盖,得名。往往带一个托。盖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三才杯”,何谓“三才”?天,地,人,是为三才。盖碗分三件,上为盖,中为碗,下为托。盖在上为天,碗居中为人,托承下为地。一盖碗,就是一个小天地,蕴含中国哲理“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端是一份古拙大气,沉稳如绵长春秋。

说起盖碗的历史,不妨先讲一下茶叶饮用的渊源。茶,古时候最早是药用,到了唐代开始形成了比较流行的饮用习惯,那时候饮茶的方式叫“煎茶”,常常用盏喝茶,因为是煮饮,水温较高。建中年间(唐德宗年号,公元780年——783年)时任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的崔宁有一女儿,觉得直接端盏烫手,就拿了一个碟子托着,但是盏在碟中没有固定,容易倾滑,这一聪慧女子就用蜡在碟子中央滴一个环,这下用着就舒服稳妥了。当即就命工匠用漆环代替蜡,做成成品。看,“三才杯”中的两“才”盏和托有了。这就成了盖碗最早的发展。接下来,摸索一下,那个盖是啥时候出现的。

注:唐人李匡乂《资暇录》卷下《茶托子》条载:“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抚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世。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

盖是咋来的?明代后给加上去的,为什么这时候会加上去,其实宋以后,由于煎茶和点茶方式隐没在历史舞台,当时盛行厚实黑釉茶盏也从江湖消失,变成了更加轻快明朗的青瓷,白瓷等等薄壁瓷器,这类瓷器不如黑釉瓷保温,那就加个盖吧,又保温,又防止尘埃的侵入。品饮时,一手托盏,一手持盖,并可用茶盖来拂动漂在茶汤面上的茶叶,更增添一份喝茶的情趣。盖就来了。渐渐的,匠人们因需要就开始成套生产。接下来,讲讲盖碗的选瓷问题。

要论及此问题,我是满腹心酸泪,其实咱的泡茶熟练度基本可以忽略茶具的影响了,可还是栽在了一只油滴盖碗上。问题出在哪?还没使劲加水,就满了,拿起来又重又滑,烫了个嗷嗷叫不说,屡次手滑差点摔了,所以就此说说盖碗的选瓷要素。

这里要讲的是盖碗兴盛于清雍正年间,清朝的康乾盛世之中,景德镇的瓷业得到了巅峰的发展,无论是摆件还是用具,薄胎重彩得到了时代的认可。所以盖碗那时候的普遍材质是青花瓷,斗彩,珐琅彩等重手工瓷器。从景德镇之外,当时的龙泉窑,汝窑皆早衰于明末,制瓷胎质粗糙,釉色不纯,所以景德镇窑成了盖碗的最主要的输出。时至今日,盖碗做得最好的依然是景德镇。

那么,我们说说当今几大瓷系于盖碗的优缺点。

1,景德镇白瓷,青花瓷等,以薄胎薄釉,重彩著称,所产盖碗,轻便易持,釉色绘图古朴大气,盖与碗咬合得当,且在传承的盖碗烧制,经验丰富,当为盖碗用瓷首选。

2,北方窑口,汝系窑,汝窑多以釉色著称,大部分产品将就厚重大气,因而在盖碗的生产中,依然沿袭,其实汝窑一直以文房和摆件为主,所以在盖碗的经验中比较牵强,所做盖碗沉重难持,开口不够细腻,不宜多选。

3,南方龙泉窑等青瓷系和建窑等黑釉瓷系,这两种瓷皆于宋以后受过重创,制瓷早期几乎绝迹,后由国家组织恢复,所以在盖碗的制作经验相当欠缺,只知盖碗型而难精其韵,亦不宜多选。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成了历史上一道清香四溢的画卷,每每捻一小抓鲜嫩的茶叶,撒入盖碗,注满七分水,这一分来自悠久传承的惬意,赛似人间一回仙。(完)

以上就是关于花茶盖碗为啥加入赏具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