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公司炒作银行承兑汇票怎么挣钱?

   2023-03-05 04:58:16 网络620
核心提示:炒作应该不是恰当的说法,所有的理财公司是没办法去炒作汇票的理财公司 可以低价买入汇票,再高价卖出去,或者贴现给银行!例如:9.8万买一张10万的银行承兑汇票 再9.82万转卖给需要票的企业。这样就赚了200元又或者在银行直接贴现,获得9.

理财公司炒作银行承兑汇票怎么挣钱?

炒作应该不是恰当的说法,所有的理财公司是没办法去炒作汇票的

理财公司 可以低价买入汇票,再高价卖出去,或者贴现给银行!

例如:9.8万买一张10万的银行承兑汇票 再9.82万转卖给需要票的企业。这样就赚了200元

又或者在银行直接贴现,获得9.82万、这样也就赚了二万!

当然,如果是大规模的操作,里面有不同的做法的!

可以9.8万买回来一张10万的银行承兑汇票,然后再让理财客户来购买。像有些金融机构就是那样做的

有哪些常见的理财骗局?

理财产品一发售就抢光确实是大城市和大银行得现象。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也不是全部现象。看看哪几种原因:

一,人民有钱了

我们发展到现在,经济确实强大了。老百姓都有钱了。以前都是买房,现在房产受到政策监管。只能理财了,导致理财产品一直走俏好卖,大银行产品更是上线就销售一空。

二,销售心理学

其实也有银行理 财经 理,运用销售手段来销售。主要有两句,你赶紧买,买完了这波理财就没了,说的多了还是没了,因为他们不缺客户。另外一句就是,银行要降息,下次的产品利率更低,说的多了还真是一次比一次低。而且不保本了,当然大家都抢啊。

三,优质产品

银行有些理财产品就是优质包,利率好而稳定。这样的产品上线前都已经定好了购买人,自己人或者关系户,大客户。公开上线其实走个流程,老百姓看见的时候已经卖光了。

四,客户群聚集

北京这样的城市不缺有钱人,如果是四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他们只需要跟客户打个招呼,很快卖光。

客户多,求着他们的也多。自然销售的快了。

总结:以前有中国大妈抢黄金,现在理财产品被抢光,还是不要跟风了。理财产品渠道很多,不要跟在那些被抢光的后面。

难道说不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了么?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了。

题主可能说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确实,一些中小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由于规模有限,所以,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就被抢光,产生了“秒抢”的现象,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风险偏好的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由于低风险的特点,因此普遍受到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喜爱,在当前股市、互联网理财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原来做风险投资者的投资者也倾向于购买理财产品,保证收益。

2.预期型理财产品的尾期,按着央行、银监会的安排,预期收益型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净值型产品将越来越多,也就是说,理财产品将不再刚性兑付,不过,未来,考虑到银行自身信誉等因素,兜底的概率很大,但目前预期收益型产品买一次少一次,能抢到是最好的。

3.收益率会逐步走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4.4%左右,仅仅高于大额存单,但这样的收益率水平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随着央行降准,未来流动性增加,资金面紧张程度进一步缓解,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会进一步走低。

4.银行自身的炒作。一些具有刚性兑付性质的产品,在收益率有一定吸引力的情况下,其规模往往有限,比如只有1亿元的规模,那么,属于卖嘘头,吸引储蓄资金。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一些中小银行、农商行身上,特别是一些跨省经营的城商行。

最后提醒一下,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券商、保险,以及互联网理财产品,在购买过程中都需要对产品本身的情况做详细了解,避免落入理财变保单、资金投入P2P,乃至落入非法集资等情况,不要被高收益和所谓“秒抢”所迷惑,做好风险评测,了解产品本身至为关键。

近半年来,各大商业银行理财额度都趋于紧张,基本上发行首日就会抢售一空。理财利率持续下行,人们为何还是对银行理财趋之若鹜呢?

我是2016年底从事的理 财经 理岗位,2017年理财还是持续辉煌了一年,当时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预期收益率能达到5.3%,保本保收益理财预期收益率能达到4.3%,2018年初理财利率开始出现下行。2013、2014年各银行在推行理财时,起初人们是不接受的,那时要营销一个理财客户,要花很大力气。但是在少部分客户尝试过后,发现本金利息到期会安然到账,人们逐步接受,理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在银行理财发展黄金时期,p2p来分了好大一杯羹。随着p2p持续爆雷,人们发现还是有传统的银行更为安全,很多客户又重新回归银行理财。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虽然细则预计延迟至2020年底,但各大银行已经开始转换理财方向,银行理财正在摸索净值型理财的新思路。

理财理财,未来可期,让我们拭目以待!

想投资理财稳赚不赔?这些入门法则要清楚!

总结了4点常见理财骗局,建议花3分钟看完收藏,最后一个骗局关乎你的家人!

受7月初股市大涨的影响,很多之前学过我们课程的小伙伴都收获了不错的收益,一些新报名的学员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股市热度进行诈骗,虽然都是旧瓶装新药,但也总有小白会上套。来一起看看。

一、荐股骗局

存在电话、贴吧、“私人”微信群等等地点,对方声称自己有内部消息,可以保证投资稳赚不赔,并推荐几只股票,告诉大家“自己赚就好,不要告诉别人”。

其实这种荐股骗局很简单,“股神”通过一些渠道拿到投资者的手机号等联系方式,然后给这些人推送不同的股票,这些股票中有的会涨,有的会跌。

如果涨了,说明“股神”预测对了,就继续给该投资者推送其他的股票。如果推送的股票跌了,预测错了,就不再跟进。

之后反复推荐,直到筛选出几次都对的投资者,然后对他们进行重点“照顾”,让他们缴纳会员费或购买付费软件。

其实说到底,这种骗局就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

比如猜中的概率是50%,找5000个人,第一轮剩下2500个,第二轮剩下1250个,第三轮剩下625个,连续3轮猜中很多人就信了…

所以,小淼建议大家还是要自己学理财知识,掌握投资股票的方法、技巧,不让这类“大师”、“股神”有可乘之机。

二、场外配资骗局

我们在牛市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想法:看好某只股票,感觉接下来一定会涨,但账户里只有1万块,就算当天涨停,也只有大概1000元的收益,感觉不过瘾。要是能有10倍的资金该多好啊,这样一个涨停,本金就可以翻倍。

而配资公司就是帮你实现这个想法的人。

简单来说,配资就是借钱炒股,配资公司在投资者原有本金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提供资金,让你用原来10倍、20倍、30倍的资金去投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配资公司是天使?太天真了,它们是真正的恶魔!

首先,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配资公司也不是白借钱给你的,他们要收取高额的利息,每月大概是3%-5%(年利率36%以上),你想想自己的年收益率有这么高吗?

而且很多配资公司做的是虚拟平台,需要在他们提供的账户上操作。但是里面的行情走势,配置的资金都是假的,完全由配资公司操控。

无论你如何分析、操作都是白费力气,到最后不光本金亏没了,还要背负一身高利贷。

所以大家在投资时,千万不要配资,咱们微淼商学院一直以来也不建议加杠杆、借钱投资。

三、机构建仓骗局

投资过股票的小伙伴对“庄家”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

“庄家”专指那些持有大量资金,可以影响股票价格走势的投资者。他们一般先低价买入某只股票,然后通过资金运作,让股票上涨,吸引散户接盘,之后再卖出获利。

他们是股市中锋利的镰刀,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所以很多人也幻想着成为“庄家”或跟“庄家”一起“割韭菜”。

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这些投资者的投机心理,精心设置了机构建仓骗局。

具体的做法是以基金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名义给客户打电话,称自己公司想要炒作几只股票,需要大家集资,把股票价格拉升起来,等炒作成功后再把之前买进的卖出,与客户分享高收益。

如果你自己不懂投资,又抱有投机心理,听到这些话会不会心动呢?

一旦你心动,把钱打入对方账户,就意味着被骗,就意味着血本无归!

大家记住:机构操纵股价是违法的。

如果有对话录音,可以上报给证监会,对正规的金融机构来说,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没有正规机构会冒这样的风险。

所以大家不要相信那些来路不明、承诺短期高收益的骗子机构,募集资金“炒作”股票更是违法行为。

四、P2P骗局

P2P大家都很熟悉,这种骗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免疫了,毕竟暴雷的消息层出不穷,大家早就不相信了。

结果没想到这段时间又死灰复燃了,甚至还上了315晚会。

原来,随着监管的愈发严格,这些 P2P 公司开始“下沉”,盯上了小镇居民,也就是我们的“老家亲戚”。

这些老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是P2P,以为是新兴的理财存款,再加上周围的朋友都购买了,也跟风投了钱。

而且老一辈的情感关系往往比我们这代人更加紧密,他们会认为这是“大家一起赚钱的好事”,往往会推荐给其他亲戚,造成更大的损失。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 P2P 公司的套路。

在过往的 P2P 骗局中,因为周围亲朋好友推荐而上当的是最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醒家里的长辈们,别以为熟人推荐的理财产品都是好的,如果不需要任何的知识储备和分析判断,一上来就说收益率超过 8% 就很危险,如果超过 10% 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千万不能信!

总之,无论市场上的骗局如何变化,他们利用的永远都是部分投资者的投机心理、暴富心理,只要我们不投机,脚踏实地坚持价值投资,这些骗局就如过眼烟云。

“任他八面来风,我自岿然不动。”

另外,为了避免亲人朋友受骗,建议点赞收藏,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提前打个预防针!

经济日报:炒作虚拟货币终将一场空,投资虚假货币有何风险?

如今,在这个全民投资 理财 的时代,很多人都在享受投资理财带来的高 收益 ,但是很多朋友仍然陷在对投资理财的误区中。下面,我就给大家总结了几点关于投资理财的误区,希望大家在投资理财时注意规避。

法则一:投资理财计划

个人投资理财规划又可以称之为私人投资理财规划,是指个人或家庭根据家庭客观情况和财务资源而制定的意在实现人生各阶段目标的一系列互相协调的计划,包括职业规划、房产规划、子女教育规划和退休规划等等。制定个人投资理财规划是投资理财活动的基本前提,任何投资理财均不可缺少。

法则二:投资理财目标

要想做好投资理财,首先要确定一个目标。个人投资理财的目标无非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具体内容要看个人的需求。对于一些学生和老人可能攒钱和保本的目标多一些,想要寻求资产增值自然是需要投入更多精力。

法则三:投资理财项目

虽然赚钱是投资理财的根本目标,但是根据投资理财者所处人生阶段的不同,所选的投资理财产品也会略有差异。年轻一族处于人生起步阶段,面对房贷、 车贷 生活压力,投资理财可能会更侧重于收益,一些收益较高的投资理财形式会更吸引他们的目光,对于我们父辈一族,已经进入人生的成熟期,接下来面对的可能就是养老问题了,所以安全稳定是他们投资理财的主要诉求。

法则四:限定投资理财期限

在投资理财前就要设定一个期限,什么时候该撤资,比如购买购票前,决定好要长期的跟进还是短期的炒作,如果没有设定好最后期限,会很容易产生不满足的心理,若盈利还好说,若是一支亏损股票,继续选择跟进,会因这种不甘心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在开始之前就要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介绍的四点个人投资理财的入门法则,根据以上几点内容大家可以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规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01、价格稳定的风险

首先,虚拟货币是不被国家承认的,也就是说这一部分货币的最终成交价格是由市场上极小一部分人说了算的。那在这种情况下,虚拟货币的价格就不会特别的稳定,而对于我们普通的投资者来说,风险是非常大的。说的直白一些,其实这些虚拟货币的价格是涨是跌,完全是由背后的人来进行操控的,而我们普通的投资者就像是跳梁小丑一般,最终只能够被他人宰割。

02、支付风险较大

如果想要炒作这些虚拟货币,那么必须在相关的平台上进行交易,然而这些平台都是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这样一来在平台上的任何交易都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个人银行账户的资金安全,所以也是不建议大家去玩这种虚拟的货币。你比如说有些平台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入,那么他们就会推出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然而当我们把钱全部投进去之后,这些平台很有可能会直接卷钱跑路。

03、虚拟货币的流动性风险很大

大部分的虚拟货币都会因为市场的深度不足,所以在非理性繁荣思维之后,市场的价格就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这样一来对于那些购买了虚拟货币的人来说,他们就没有办法以合理的价格去进行交易。特别是当有很多的资金进入虚拟货币市场的时候,这种现象就格外的明显。

总而言之是不建议大家去炒作这种虚拟货币的,我们如果有多余的闲钱是可以拿来投资的,但是一定要去投资那一些国家法律能够保护到的理财项目。像这种虚拟货币就完全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在购买了之后后如果一旦出现亏损或者是被骗的话,那我们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以上就是关于理财公司炒作银行承兑汇票怎么挣钱?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