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的原始古寨保留着什么原始风貌?

   2022-11-14 04:14:19 网络1160
核心提示:这里已经被开发。不过没有关系,这并不妨碍它依然保留着壮族家园特有的原始风貌。说来也可以理解,如今全民“乡村游”嘛,前阵子去过浙江、山东、福建的村子,每个村子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景区。这不,又到了广西的村子。哦不,这里不叫村,叫“寨”。这个

广西壮族的原始古寨保留着什么原始风貌?

这里已经被开发。

不过没有关系,这并不妨碍它依然保留着壮族家园特有的原始风貌。

说来也可以理解,如今全民“乡村游”嘛,前阵子去过浙江、山东、福建的村子,每个村子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景区。这不,又到了广西的村子。

哦不,这里不叫村,叫“寨”。

这个壮家古寨,是一个颇有历史的古村落景点,一来到这里,就遇到了一件“难事儿”。

1

这件难事儿就是:我觉得这个村子真的不错,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指路。

它的名字叫做“壮家古寨”,但是我在地图上却搜不到它,导航也没有办法直接指向这里。

从这个古寨的地址的拗口程度就可以想象得出,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一直都活得是怎样一个“幽居”状态。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隘江村陇鉴屯……就这个地址,谁要不是在这儿住上它个把月,要记住这个村的名字,很难(捂脸)。

可就是这样一个记不住名字的地方,却是一个连绵千秋、饱经沧桑、见证过很多历史故事的边陲重镇。在它的隔壁,就是越南。

壮家古寨里的人文风情是很有趣的。

根据我的观察,壮族人好像女人反而干力气活多一点,男人就摆弄点儿很“秀气”的东西,比如打个首饰啊造个银什么的。比如,我们在壮家古寨吃了一顿很“壮观”的大餐,是由两个小姐姐挑着担子“甩”上桌的。

菜是很好吃的,鸡鸭鱼肉都是“寨子里的味道”,并不算稀罕,全民旅游,在异域他乡吃饭,吃得也未必是个味道,而是一种氛围。在这古寨里吃饭,当真是足够热闹,门口一面大铜锣,一个壮家女人当当当一敲锣,饭就被挑进屋了。我们也顾不上饭,全都纷纷掏出手机拍上了。旅行的“小虚荣”也来了,哈。你看,我见到了别人没见过的“新鲜物”,就这几段视频,足够朋友圈里“显摆”好几天了。由于这个古寨算是开发得比较成熟的,所以这里也有比较成熟的“产业”,就是制银。

银器有十分贵重的,也有相当便宜的。比如这个小姐姐身上的这一套配饰,是壮家的女儿出嫁才穿的,价值几十万。呀,这一套就是一栋房子啊!当然工艺也相当得复杂,费时费力费心,一身衣服,一个工匠师傅,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银器有生活用品,也有首饰,做工都很精细,就连杯子上面都刻画着栩栩如生的神龙。

忽然发现,这个壮家古寨里的“龙”,特别多。

这个古镇的名字里就有一个龙子:硕龙镇。

在历史上,这里叫做“锁龙边关24村”。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沧海桑田间,24个村子的命运各有不同。目前,这个壮家古寨是24个村子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是最古老的一个,也是原始风光保存最完整的一个。这里保留着几百年的老木屋,住着100多岁“网红老奶奶”,参天的的古树顶着巨大的“凉棚”,棚下高矮参差地,长着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植物。

村里的人对家门口的古树如数家珍。

看到一种高高的、结着果子的树,原来它不是柚子,而是百香果,热带的一种水果,内地是没有的,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它榨成的果汁。还记得第一次到台湾旅行的时候吃过一家网红百香果汁,至今念念不忘,没想到在这寨子里居然满村都是。

这里还流传着古老的壮家文化,少数民族的语言,你是否可以读得懂?这里的红心火龙果两块钱一个,可惜买了只能在当地吃,带不走。古寨的旁边有一条归春河,是那个著名的跨国景区,德天瀑布的发源地。

归春河岸边风景旖旎,一座界碑隔开中越两地。老街上新增了很多景点,借着德天瀑布的“光”,它们也很有的一逛。比如这老木棉景区的“百门阵”就很不错,青砖古石、风水玄学,每一道门,都是百家姓里的一个姓氏。这边是中国,对面是越南,到了广西的大新县才发现,德天瀑布,不只是一个瀑布,还是一个带动周边景区共同繁荣的支撑体。古寨的夕阳、夕阳下的界碑、界碑旁待嫁的壮族姑娘、姑娘家的特产……广西,原来这么美。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校园介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坐落在国际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内,曾先后隶属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办学30多年来,学校秉承航天精神,依托航天办学、依托工业兴学,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了产学研融合、异科融合、工学融合等显著特色,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套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学校办学实力较为雄厚。学校占地面积1100多亩,校园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融山水人文为一体。校舍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4万平方米。固定总资产3.9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纸质图书100万余册,数字资源2.5TB。校园网路系统完善,布设超过13000个信息点,全面覆盖了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学校现设有管理学院、航空旅游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外语外贸系、传媒与艺术设计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理学部、体育部、实践教学部、人文素质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继续教育学院、来宾校区等17个教学单位。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近13000人。

学校是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级国防教育基地,先后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桂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自治区森林校园、和谐校园等系列荣誉称号,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航空报、中国航天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广西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新闻媒体深度报导,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历史沿革

1978年9月,原第七机械工业部党组决定在桂林建立一所学校为航天事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在原越南军官学校旧址展开建校工作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1979年1月,桂林工业经济管理学校(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前身)正式揭牌。建校以来,学校曾先后隶属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国家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为学院题写了校名

1994年升格并更名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4月,学院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12年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

2012年3月29日,教育部下文(教发函[2012]50号),同意在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同时,撤销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

2017年2月18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与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无人机事业部签订合作协定,成立广西第一个无人机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30个本科专业、26个高职高专专业,是广西高校中工科专业比例最高的院校之一,也是广西高校中唯一布局有航空航天类本科专业的院校。

本科专业(十九个) 院系 单位名称 学科门类 主要专业类 专 业 设 置 学制

1系

工商管理系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行销

财务管理

酒店管理

四年

2系

信息工程系

工 学

计算机类

软体工程

四年

3系

机械工程系

工 学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制造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四年

4系

电子工程系

工 学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5系

汽车工程系

工 学

机械类

汽车服务工程

车辆工程

四年

6系

外语系

文 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商务英语

四年

8系

经济与贸易系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工程

四年

9系

自动化系

工 学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四年

仪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10系

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

工 学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四年

11系

传播与设计系

艺术学

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专科专业 院 系 单 位 名 称 专 科(高职) 学 制

2系

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网路技术

计算机套用技术

软体技术

计算机套用技术(嵌入式系统方向)

软体技术(IT 服务外包方向)

计算机信息管理

动漫设计与制作

三年

3系

机械工程系

数控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飞行器加工工艺方向)

三年 三年

4系

电子工程系

通信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套用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光纤方向)

通信网路与设备

套用电子技术(光伏方向)

三年

5系

汽车工程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技术服务与行销

汽车电子技术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三年

6系

外语系

商务英语

三年

7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

航空服务

文秘

文秘(商务与行政助理方向)

酒店管理

旅游管理

涉外旅游

涉外旅游(旅游策划方向)

三年

8系

经济与贸易系

报关与国际货运

国际贸易实务

物流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生产运作与质量管理)

三年 三年

9系

自动化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航天电子方向)

三年

10系

三年

11系

传播与设计系

影视多媒体技术

广告设计与制作

装潢艺术设计

行销与策划(广告方向)

三年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076人,其中专任教师711人,高级职称教师20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2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73.56%。学校有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桂林市“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称号1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2人、广西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人;2名教师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画”,10名教师入选“广西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画”;有广西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

教学成果

学校学报为先后荣获"广西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等称号

学校曾荣获"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10年荣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人文社会科学系设有航空服务与文秘、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三个教研室和实验实训中心、航天旅游研究所。设有航空服务、文秘、旅游管理、旅游策划和酒店管理等5个专业,其中文秘专业创办于1989年,是广西区首批优质专业,《公共关系学》是广西区级精品课程,《导游理论与实务》是校级精品课程。《旅游学概论》教材获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教学成果(教材专著类)奖。

该系主要承担商务英语专业及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本科、专科和成人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设有商务英语教研室和大学英语教研室,拥有《大学英语》、《综合英语》两门校级精品课程。现有5个数字语言实验室,2个多媒体口语实训室,1个商务英语实训室,1个计算机实训室,3部英语教学调频电台,完善的设施、先进的设备为外语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可靠保证。

该系现有学生917人,侧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工程套用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毕业生每年就业率高达98%,就业方向集中在大型电子信息研发、制造、套用企业及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历届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曾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一等奖十多项。

电子工程系具有较强的科研、师资力量。现有教师3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4人,硕士以上学位29人,其中博士2人。广西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人,通信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学团队。每年承担了十多个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每年发表科技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十余篇。

该系教师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历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体大赛"和"广西高校教育技术教学套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历年来,该系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优秀奖1项,自治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4项,全国二等奖8项,自治区一等奖14项,在"国信蓝点标"全国软体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2项,自治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该系教师参与研究国家级课题多项,主持自治区级教学改革和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完成校级课题40余项,获得2项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总计600多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4篇,出版教材10多部。

本系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了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3项,校级项目1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承担了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5项,获得广西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EI收录论文10余篇,核心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7部。教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制作的《中央空调》网路课程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中央空调风管制作安装课例》获广西高校教育技术教学套用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算量软体大赛荣获广西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第三名《热工基础》网路课件、《房屋建筑学》等课件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体大赛二等奖。

该系教师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参与项目研究20多个,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核心论文近百篇,出版教材10余部。承担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0多项,课程《单片机技术》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广西赛区一等奖,《通信与信号》软体获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体套用大赛一等奖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6月,现有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拥有各类实验室和实训基地72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7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实验室1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12个。近年来,学校获得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4项。

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

截至2018年6月,近年来学校科研项目立项379项(其中省级以上课题56项),获批专利269项

学术资源

学院图书馆截至2014年馆藏纸质图书90余万册,电子图书4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733种,各类报纸68种,馆藏以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行销等学科文献为主,覆盖所有学科。

学院图书馆重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不断加强文献数字资源建设,采购了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维普期刊中文资料库、万方资源资料库、外研社外语资源库、读秀知识库、百链知识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数字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和资料库,提供了一批试用中外文数字资源及免费数字资源连结。建有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和随书光碟资料库等本地镜像库。截至2014年还与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师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图书馆主页免费使用有关数字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6月,现有1个院士工作站、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培育基地。

学术交流

截至2018年6月,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西兰、义大利、德国、芬兰、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校签署了合作协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了师生交流、学术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开办了中美、中澳校际交流、学分互认教育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是“广西 *** 东协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年度来华留学生规模百人以上。

文化传统 校训

尚德博学,慎思笃行

校徽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校徽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校徽 学校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李幼平 党委副书记、院长 易忠 党委副书记 罗延忠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旷永青 副院长 罗国湘

一、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王牌专业介绍 广西区级高校优质、特色与优势专业: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市场营销等

广西重点建设学科

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

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简介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坐落在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内,创办于1979年,曾先后隶属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学校整建制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现为中国宇航协会理事单位、广西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单位。办学40年来,学校以“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 射东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为服务面向,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学以致用”办学理念,一直致力于建设区域有鲜明特色、行业有重要影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办学实力较为雄厚。学校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融山水人文为一体。学校现设有管理学院、航空旅游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体育部、实践教学部、人文素质与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5万余人,长短期外国留学生600余人。

师资队伍水平快速提升。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稳居30%以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为80%;教师中有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自治区特聘专家、八桂名师、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广西高等学校千名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师20余人;有广西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

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校开设了33个本科专业、9个高职专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文学和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是广西高校中工科专业比例最高的院校之一,也是广西高校中唯一布局有航空航天类本科专业的院校。近年来,学校获批2个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7个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在艾瑞深发布的一流专业排行榜中,学校拥有四星级专业1个、三星级专业5个,在广西高校中排第13位,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积极探索构建具有航天特色的“三全”育人模式,现为教育部“承担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任务院校”、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无人机生产基地遥感遥测人才培养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各类实验室和实训基地7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实验室38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12个。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三大融合、三大工程、三大基地”建设,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协同育人平台136个,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个,不断拓展了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100多项,省部级奖励700多项。自2016年有本科毕业生以来,学校已有一大批毕业生考入 清华大学 、 武汉大学 、 天津大学 等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曾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广西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科研项目、航天科技民用化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团队+学科+基地+项目”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现有1个院士工作站、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培育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及其他类型纵向科研项目20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00多篇;获国家专利授权500余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2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

文化传承创新屡结硕果。学校以“航天精神铸魂,航天文化育人”为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接续实施了以“一书一景一回廊,一节一赛一讲坛”为主要载体的航天文化进校园“六个一”工程,航天文化与大学文化在校园里相互激荡形成了具有航天底蕴的校园文化,有力地促进了桂航学生在精神上成人,探索出了一条利用行业资源培育和践行的“航天路”,得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将军和多名航天系统两院院士的高度肯定。学校先后斩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哪里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电话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有几个校区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招生办电话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是几本 师资评价怎么样

以上就是关于广西壮族的原始古寨保留着什么原始风貌?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