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2023-01-28 23:10:47 网络330
核心提示:10.9 早读感悟:         《八岁女孩儿问倒巴菲特,为啥这么牛》,文中的小姑娘叫达芙妮,5岁时便开始了财商教育。爸爸在她5岁时便给她读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8岁时达芙妮便成了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身价超过400万人民币。我不禁

财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10.9 早读感悟:

        《八岁女孩儿问倒巴菲特,为啥这么牛》,文中的小姑娘叫达芙妮,5岁时便开始了财商教育。爸爸在她5岁时便给她读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8岁时达芙妮便成了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身价超过400万人民币。我不禁想,8岁时的我,好像每天就是学校,家和农田三点一线。

          在国内,60后和70后有一项艺术特长,能赢在起跑线上,如绘画,钢琴等。80后和90后有一项技能特长,能赢在起跑线上,如外语,计算机等。往后看15到20年,现在孩子长大后,真正的优势一定是在思维和赚钱管钱的能力上。

        读到这篇分享时有些感触,父母和学校都没有对自己的财商有影响和教育,所幸自己意识到了,并且开始学习。虽然现在培养已经有些迟了,但是不能比现在更晚了。财商和富人思维的养成首先影响的是自己,然后还能惠及家人,影响孩子的未来。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和成长环境,但可以决定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所受到的影响。 父母财商是孩子财商的起点,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短视频中关于零花钱的管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虽然还没有孩子,但看完后绝对不会像父母管理自己的压岁钱那样去“管理”孩子的压岁钱。孩子在管理压岁钱时可以分成三个罐子,分别是:储蓄,消费和捐款。

      储蓄罐的意义在于鼓励孩子存钱,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规划观念。消费罐的作用是让孩子自己管理零花钱,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适度消费。而捐款罐的作用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分享爱心,同时唤醒其同情心,不做为钱自私的人。通过这三种理财方式,给孩子种下财商的种子,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习理财,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孩子对金钱的正确认知,你get 到了吗?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这是很有意思的俗语,在这个拼爹妈的年代里,我们的孩子真正能拼的是什么呢?

财商教育最应该从小抓起,作为父母更要先提高自己的财商,父母的财商才是孩子财商的起跑线

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一篇关于“神童”的报道,看完文章发现,世上根本没有财商神童,只有高财商的父母。

说实话真的很羡慕达芙妮小姑娘。

5岁的时候,她父亲就给她读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就开始懂了复利投资。8岁的达芙妮已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了,而且身价居然超过了400万人民币。

比当年的巴菲特起步还早

再想想和曾经8岁的自己相比,达芙妮简直富的令人“发指”

记得小时候向妈妈要1块钱买零食吃都要纠缠半天。要哭上好一阵才能从妈妈那里弄到1块钱。

消耗了很多卡路里和眼泪好不容易弄到手的1元钱却从来没有人告诉自己该怎么使用。

这1块钱是应该全部买零食吃了?

还是应该放在存钱罐里存起来?

还是应该由妈妈专门为自己开个专用银行卡存起来收利息?

还是应该由妈妈代自己专门开个证券账户买股票或指数基金呢?

总之以前从来都没有人告诉自己应该怎么管理钱。

妈妈从小对自己的金钱观教育只有一句话:【别乱花钱】

于是顺其自然的,也就没有任何钱生钱的概念,会把零花钱买零食吃掉,因为并不认为买零食是乱花钱。

同样顺其自然的,大学毕业后就把赚的工资都用来买喜欢的东西了,也没有意识是乱花钱。

因为那时的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好支出,什么是坏支出,就这样曾经月光了人生很长一段时间。

从小的观念里面,不懂什么叫理财,什么是好支出,什么是生钱资产。更没有非工资收入,年轻退休,财务自由的概念,而且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财务状况是抗风险极很低的,更意识不到,是自己的思维决定了自己的财富结果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财商高,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自己先提高自己的财商。先改变自己的思维观念

父母的思想对孩子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巴菲特10岁时就看完了家里所有关于投资的书籍,11岁就开始投资股票。

如果没有一个股票经纪人爸爸,巴菲特11岁怎么可能知道股票是什么呢?

当我们感叹像马化腾、王兴这样的企业家,创造的千亿市值的公司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的爸爸都是企业家。

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最大的财富不是钱,而是富人思维

父母财商才是孩子财商的起点!

我们可能没有高财商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富人思维提升自己,成为高财商的父母。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说的是父母本身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尤其在财商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加油!!!

记得铃铛小时候,妈妈每次让我干活,都会用钱作为报酬奖励我。那个时候的我,干起活来,可是相当卖力的。因为有钱啊,可以买很多好吃的 (* ︶`*) 。但是后期妈妈就不再给了,我也失去了干活的动力。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这种经历。直至现在还有很多家长,一直效仿这种办法来增加孩子们的家务劳动力。

但很多家长却不知,这种方法其实是 育儿 的一个大忌。

01

这一大忌,一定要知道

作家罗恩·利伯在《反溺爱》一书中说: “不想宠坏孩子,就要好好谈谈钱。”

虽然对于孩子来说,越早得让她们认知金钱的概念,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用金钱支配孩子做家务活,或者用考试成绩来换取金钱的报酬,这样其实是不可取的。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帮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戏打闹,叫声连天,让这位老人苦不堪言。过了几天后,这位老人实在无法忍受,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走到那几个孩子的面前,跟他们讲:真的很感谢你们让这里变得很热闹,我感到很高兴。

随即掏出钱给每个孩子10美分作为奖励,并回答说:欢迎你们下次再来我这里。孩子们收到钱后,非常的高兴。第二天,孩子们一如既往地在他的门前嬉闹。而这回老人出来后,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虽然孩子们有些失望,但是有钱拿,孩子们还是高兴地离开了。

到了第三天,他们又出现在了老人的房门外。这一次孩子们主动管老人要钱,但是老人却说,很抱歉我已经没有多少钱给你们了,这回老人给孩子们每人2美分,并说:我已经没有钱再支付你们了,下次能免费来我这里玩吗?孩子们勃然大怒说:下回再也不来你这里玩了。果然孩子们,在也没有出现在他的房门外过。

而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转换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当不再给与钱的时候,他们也就失去了本身的兴趣。这就是所谓的“ 德西效应 ”。

而这种德西效应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像我们用钱换来孩子的家务劳动力。孩子只会把家务活当成一种工作,并不是一种责任。当有一天,你不在给与报酬的时候,孩子也就失去了做家务的兴趣。

而德西在“ 德西效应 ”上得出来的结论,对我们改进教育方式很有启迪。

在教育中,家长们不应该用金钱作为报酬来鼓励孩子上进。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给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不能给孩子灌输,金钱是万能的想法。这样会导致,孩子在将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跟利益挂钩,无任何集体荣誉感。最后迷失了孩子对金钱的正确认知。

02

正确教孩子,理财储蓄

在教会孩子如何赚钱的同时,很多家长也会忽略掉如何教孩子理财储蓄问题。

孩子们只知道,有了钱后,就去买各种自己喜欢的吃的,玩的。但是如何教会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却是很多家长们所忽略的一件事。

还记得那个问倒巴菲特的8岁小女孩投资神童吗?

很多小伙伴们应该都很有印象,没错,就是那个在股东大会中巴菲特都赞叹不已的小女孩达芙妮。不知道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百度搜一下,铃铛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而今天铃铛之所以,提到这位投资小神童。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从小开始金钱启蒙。到底有多重要。

达芙妮的父亲埃雷兹·卡利尔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而她的父亲在达芙妮5岁的时候就开始灌输财商理念了。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想,这不是拼爹嘛!没错这就是拼爹。孩子最开始的所有认知,基本都是来自源于父母的认知范畴的。如果你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财认知能力,那么你的孩子可能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们家长一味地去督促孩子学习 ,却忘记了自己也需要学习。只有你越努力,你的孩子才会越优秀。而孩子怎样去理财储蓄。完全取决于一个家长的财商认知。

说实话铃铛真的很羡慕达芙妮这个小姑娘。5岁的时候,她父亲就给她读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8岁的达芙妮已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了,而且身价居然超过了400万人民币。

相对比,我们的8岁都在干什么呢,对着妈妈哭着要零花钱?然后去买自己的好吃的?而至今可能,都没有一个人告诉过我们,钱到底该如何使用。

当我们感叹达芙妮的财商时,我们确实要好好想想她的财商为什么会这么高?

达芙妮的父亲是资产公司CEO,而巴菲特的父亲是著名的股票经纪人。每一位出色的人背后,都会有一个对他影响力极大的人。而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我们可能会怨天尤人的认为,自己都没有一个财商好的父母,怎么让自己财商高,再去教育下一代呢?

父母财商是孩子财商的起点!我们可能没有高财商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理财知识成为高财商的父母。

我在给大家讲一个铃铛自己的真实故事。

铃铛的老公,是对金钱没有任何概念的一个人。只要兜里有钱就必定会花出去,钱揣兜里都感觉手痒痒。是不是有的小伙伴感同身受。对,就是月月光,留不住钱的主。

而这种习惯的养成,自然是来源于他的父母。因为他的父母总跟他讲一句话说:儿子啊,花钱不用节约,将来父母的钱都是你的。有没有很耳熟。对,这就是典型的溺爱孩子嘛。而这句话不光跟我老公经常说,还跟我经常说过这句话。当时的我很无奈啊。终于知道根源,为啥子,我老公攒不住钱。原来,是父母灌输的这种思想啊!

然而相反的是,与我老公年龄相仿的亲戚家哥,现在是家财万贯得主。从小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家里条件并不差。因为受父母的熏陶和教导。所以知道该怎么打理自己的小金库。小时候还知道自己拿零用钱去批发场进一批文具用品,拿回去再卖给同学,来赚取差价。经商头脑可见一斑。

在铃铛上述中,是身边的真实案例。

我们往往最大的误区,是希望给孩子留下一笔财产,让他的未来高枕无忧。却不知,留给孩子财产后,孩子该如何支配?会如何打理这笔钱?如果他们不会分配这笔钱,那么很快也会付之东流。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让孩子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告诉孩子要有理性消费、计划消费的指导方针。增加孩子对理财的认知。

给他一笔钱,不如教会他如何获取财富的技能,这才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

也希望铃铛的文章,能感触更多的家长培养孩子理财技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以上就是关于财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