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湖(台湾省新竹市湖泊)详细资料大全

   2022-07-10 03:35:48 网络880
核心提示:青草湖,位于台湾省新竹市郊,距新竹市区4公里,湖水水源来自客雅溪,建于1956年,具有观光及灌溉多重功能。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 :青草湖 著名景点 :柴桥春色 始建时间 :1956年 共有景点 :8个 简介,交通,历史,生态

青草湖(台湾省新竹市湖泊)详细资料大全

青草湖,位于台湾省新竹市郊,距新竹市区4公里,湖水水源来自客雅溪,建于1956年,具有观光及灌溉多重功能。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 :青草湖 著名景点 :柴桥春色 始建时间 :1956年 共有景点 :8个 简介,交通,历史,生态,景点,交通, 简介 青草湖 ,位于台湾省新竹市郊,距新竹市区4公里,湖水水源来自客雅溪,建于1956年,具有观光及灌溉多重功能。青草湖的山光水色,曾是吸引观光客主要卖点,奈何因水库淤积、台风破坏、上游滥建等原因,导致游客止步。环湖公路经过水坝后左侧有一上坡岔路(青峰路),是通往古奇峰与新竹科学园区的捷径。另外每周三于九玄宫广场,有摊贩聚集之“青草湖夜市”。湖的一旁是灵隐寺,寺内环境清幽,还保存有许多日治时代留下的石灯石柱。 青草湖开发极早,为聚雅客溪而成之水库,湖面不大,四周寺庙林立,草木苍翠,是新竹最古老的风景区。在枯水季节,湖底绿草如茵,由此得名青草湖。到梅雨季节,这里便水波荡漾,可以泛舟湖面。每逢端午佳节,新竹居民聚集在此举行传统龙舟赛,热闹异常。 湖畔各寺中以灵隐寺最为著名。灵隐寺是利用原日本神社改建而成,又称孔明庙,供奉诸葛孔明,庙内楹联题字多为盛赞其神机妙算,颇染道术色彩。其建筑包括灵宝塔、感化院、大雄宝殿等。 寺庙前油加利树下则有营地供露营、烤肉之用。 交通 搭乘公车: 1.搭乘新竹市公车14路,可直抵青草湖。 2.搭乘新竹市客运往新地、三峰、茄苳湖,在青草湖下车。 自行开车: 自新竹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后,取南大路往新城方向可抵青草湖,约7.8公里 历史 青草湖八景 一,钟峰夕照 二,山寺朝曦 三,葫岛秋声 四,柴桥春色 五,五指列屏 六,双溪环带 七,寿塔凌霄 八,弥勒现肚 — 文人江肖梅 青草湖水库的兴衰 青草湖地名源自于“牛轭湖”,当时客雅溪蚀刻作用盛行,让曲流被河水切断后,形成牛轭湖,而牛轭湖和河道间的地区,因时常遭水淹没,故其水草丛生,因此称该牛轭湖及其沿岸湿地为青草湖。 *** 于1956年在客雅溪建堤坝蓄溪流而成湖,用以补助灌溉香山区的农田,战后初期水库坝高17米,坝长149米,蓄水容量25万立方米,水面平均29公顷,当时为新竹地区为颇负盛名的观光及灌溉的风景区,曾名列北台湾八名胜,因此到了1981年5月 *** 希望能保持青草湖的自然风貌、带动地方观光发展与保育为目标,指定其为“风景计画区”。 但几年后客雅溪上游集水区的开发,不但加速优养化的产生,更造成泥沙淤积,使蓄水量锐减,进而让防洪、灌溉功能丧失,至1987年起 *** 正式公告废除青草湖水库的使用功能,而这样突如其来的转变,让美景风光消退,也导致了游客大量流失,让原本的计画落空,也让原本称为青草湖的美丽湖泊变成名符其实的“青草地”。 青草湖重生计画 虽然新竹市 *** 接手青草湖的管理后,一直想要恢复以往的光景,从1988年起展开疏濬及美化的工程,但1995年的六四水灾毁了一切,之后也有进行疏浚的工程,但桃芝、纳莉台风造成严重淤积,庞大的清理淤沙经费压的市 *** 喘不过气来,但庞大的淤沙也意外地在湖中产生一座成为保育人口中著名的“鸟岛”(现为于飞岛),吸引各式鸟类聚集。直到2007年,配合行政院“加强地方建设,扩大内需方案”,新竹市 *** 才开始推动“青草湖重生计画”,包括排洪道改建、水库清淤、景观游憩等工程,用以妥善利用水资源运用,期许让此地再度成为新竹地区的最佳休闲场所:“水水的庄后花园”,也希望营造出“小西湖”风情。而青草湖整治于2009年7月完成,景观兴建工程则在12月时顺利完成,在新建码头、停车场等设施,让游客可以划船饱览风光,现为新竹八景之一。 生态 青草湖因为四周环山所以当地气候比较温暖,早期湖面比较大,有许多丰富的水生植物和鱼类,但是后来泥沙淤塞渐渐的变多,水库优养化严重,布袋莲长满整个湖面,加上慕名而来的众多游客,让青草湖生态分布及生物种类有很大的改变。不过,淤积的泥沙长满了许多湿地植物成为一种另类湿地,如开卡芦、香蒲、李氏禾等等都成为青草湖的居民。湖水让淤沙给覆盖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丛生的芒草。虽然湖面已成为失落的青草地,青草湖仍有相当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更因泥沙淤积带来美丽的意外,因为大量的淤沙堆积在湖中央形成沙洲,鸟儿在中央不会被人干扰,吸引许多鹭科鸟类在这里聚集繁殖,让青草湖也成为新竹的赏鸟的一个重要据点。 景点 凤凰桥 凤凰桥(原名:环湖桥)为青草湖水库的坝顶,并非道路或桥,约六米宽,是1956年修建水坝时才一并规划成接连两边的“道路”。1971年代台湾电影《难忘的凤凰桥》,以环湖桥为背景,由新竹在地人柯子余、柯子清与台北影业投资者共同拍摄的电影,在当时叫好又叫座,曾创下连续播映102场的纪录,票房更是直逼《梁祝》,其主题曲至今仍被传唱,旋律与歌曲意境都颇受欢迎;其中歌曲中所描述的凤凰桥,正是青草湖水库水坝上的小桥。在电影上映后,凤凰桥成为许多情侣们的定情地,而新竹人则开始以“凤凰桥”称之,原有的名称反而被人完全遗忘。 1981年代,凤凰桥因疏于维护、整修而渐渐没落,而也因为交通需求日益增加,让民众有了重建的念头,一方面增加结构上的安全,一方面增加美感,进而带动观光收入。但市 *** 担忧如果要拓宽,甚至是重建,都会遇到要拆除坝顶的问题,除了经费考量外,也要评估如何继续维持水坝功能或废除青草湖水库等相关问题,也因此这个烂摊子一直维持一段时间。 直到2007年,新竹市 *** 才开始推动“青草湖重生计画”,于2008年封桥进行整建,并在2009年7月9日顺利通车。新桥长43米、宽12米,外型仿旧桥兴建,希望能复兴周围观光。 青草湖风景纪念碑 青草湖风景纪念碑在凤凰桥后方山顶的小山坡上,为当时 *** 在1956年水库竣工以后,便矗立纪念碑在此处,纪念碑有六面上面刻着“青草湖风景区”与当时 *** 官员的题字:前行政院长俞鸿钧“泽被蒸民”、前副总统陈诚“泽周利溥”、前总统严家淦“其利溥哉”、前新竹县长朱盛淇“青草湖水库碑记”、前行政院秘书长蒋梦麟“树木养源”。但纪念碑周为杂草重生,上面的雕刻也日渐剥落,尚需民众努力维持与市府官员积极养护。 映月桥 映月桥(原名:跨湖桥)为新竹市 *** 2007年所推动之“青草湖重生计画”所建设的桥梁,让游客可以从环湖步道经由映月桥踏上于飞岛,以轻量化、圆弧线呈现,并以白色为主体,搭配中国元素的扇子等,来装饰桥面。 于飞岛(鸟岛) 于飞岛(原名:鸟岛)为青草湖因泥沙堆积而形成的湖中岛屿,因为1981年代所产生的淤沙,让整个青草湖水库无蓄水功能,同时也赏了青草湖观光一个大巴掌,再加上台风的摧残下,淤沙日益严重,整个地区看似了无生机,却也意外地在湖中堆积成一座保育人口中著名的“鸟岛”,吸引各式鸟类聚集。 直到2007年,新竹市 *** 才开始推动“青草湖重生计画”,并将青草湖上的鸟岛取名为“于飞岛”,与凤凰桥相呼应,取其“凤凰于飞”之意,借此希望增添青草湖浪漫气氛,更期许恢复青草湖昔日台湾八景之一的风貌,而连线于飞岛的拱桥(映月桥)也同步施工中。2009年12月17日,正式宣告完工,并由前副总统吕秀莲、前市长林政则共同揭牌,让游客可以经由映月桥,踏上于飞岛,仰坐“心心相印亭”,遥望“清风明月亭”,一览青草湖的风光。 环湖步道 青草湖环湖步道串联起周遭景点,从无上和尚纪念公园、灵隐寺、法式餐厅在水一方、清风明月墙、青草湖风景纪念碑、凤凰桥、烟波大饭店、赏景草坡、映月桥、于飞岛等景点,游客也可以骑乘脚踏车来一场环湖之旅。 配合环河步道的工程,市 *** 特别在停车场附近,增设景点“清风明月墙”与“唯无知足窗”,和心心相印亭相望,本工程已于2009年12月19日正式完工,并由前市长林政则揭牌,特别的是利用汉朝的古钱币为样板的“唯无知足窗”提醒个民众“借口钱”的真谛,旁边也有绿色长廊,供游客行走,累的话何不坐在20株樟树旁边休息,手里拿着必吃美食“喷水香肠”,陪伴着青草湖,或是躺在“赏景草坡”上,湖光山色自然连成一气。 码头 新竹市 *** 于2010年5月起,进行兴建游艇码头工程,兴建期间将打开排砂道闸门排水,并暂不蓄水,以利工程进行,所以说民众又得忍受湖区“无水”之景观,以及早迎接之青草湖湖光山色景致。但完工后,民众就有多一项选择-划船,来饱览青草湖的风光。 周边景点 环湖步道周边景点灵隐寺 无上和尚纪念公园 烟波大饭店 在水一方 明湖路周边景点明湖公园 客雅大道 茄苳景观大道 李锡金孝子坊 郑用锡墓 壹同寺 青峰路、高峰路周边景点古奇峰 高峰植物园 十八尖山 交大竹湖 交通 自行开车 利用国道一号 新竹交流道→光复路往新竹市区方向行驶→东大陆桥下南大路左转→接明湖路→烟波大饭店左转 新竹交流道→新安路往新竹市区方向行驶→左转高翠路(绿色长廊)→右转高峰路→左转高峰路386巷(古奇峰方向)→环湖路 利用国道三号 茄苳交流道→往新竹市区方向行驶→右转入柴桥路(117县道)→右转环湖道路→青草湖 茄苳交流道→往新竹市区方向行驶→茄苳景观大道→右转客雅大道→右转明湖路→烟波大饭店左转 从新竹火车站前往 新竹火车站→中华路三段往香山方向行驶→振兴路(西大路)过地下道→右转南大路→接明湖路→烟波大饭店左转 搭乘交通工具 从新竹火车站前往 从新竹客运长途客运总站,搭乘往新城、三峰、中崎林的新竹客运班车,在青草湖站下车

浙江省四大名湖的简介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介于江浙两省之间,有“包孕吴越”之称。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三万六千顷湖水弥漫,七十二峰岛屿散立,自然风光秀丽雄浑。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太湖,古称震泽、县区、五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古称三万六千顷。太湖湖岸线长393公里,东西宽55.9公里,南北宽68.5公里。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山峰、半岛,号称“七十二峰”。湖中盛产银鱼、白鱼、梅鲚鱼和虾、蟹等水产,周围土地肥沃,被称为“鱼米之乡”。

无锡濒临太湖北半圜,占有太湖山水组合最美丽的一角。南屏马迹、北枕龙山,湖中多岛、沿湖多山,山长水阔,以“太湖佳绝处”的美名而著称。

巢湖,古称南巢。地处皖中,襟湖带江,是安徽“金三角”的腹地,素有“东方日内瓦”之誉。

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枣巢湖,方圆800里,是皖中著名的旅游胜地。它烟波浩渺,白帆点点,宛如一只碗夹在长江和淮河之间。湖中央有姑山,姥山两个岛屿,湖四周有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和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仙人,紫薇,王乔,华阳,伯山五大溶洞。这些天然奇观,点缀着巢湖沿岸,犹如“众星捧月”,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立体山水画。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古称破釜塘。

洪泽湖的整个形状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参照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岳阳楼下的洞庭湖是远古时代云梦泽的遗迹,它的湖面十分宽广,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虽然现在它的面积比以前已经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国的第二大湖泊,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范仲淹称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游洞庭湖不能错过三江口,湘江、荆江和洞庭湖一起在那里汇入滚滚长江,看了令人心胸开阔。此外,君山岛、香炉峰和千亩荷花荡也很值得一看。

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秀丽迷人。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滨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九江至湖口的江湖相接处,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长江水量的调节器。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南部最宽处达78公里,北部仅宽3-5公里,犹如巨大的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以永修县的松门山为界,鄱阳湖又分为南、北两湖,北湖位于湖体之西北,亦称西鄱湖或落星湖,南湖地处湖体之东海,又名东鄱阳湖,或宫亭湖。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园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枫红送暑归,翠竹返飞雪”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泽、彭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远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

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蠡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入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

鄱阳湖上名山秀屿,比比皆是。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风光如画,景色宜人。九江市旅游局已将鄱阳湖上的各景点通过游船连成一线即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我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渊明、林士弘、刘恕、洪适、江万里、朱耷等都在湖区出生和成长。这里又发生过许多威武雄壮的英雄事迹,如周瑜操练水师、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太平军“湖口大捷”、李烈钧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入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是难以胜数。唐代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泰山景区分丽、幽、妙、奥、旷五区,其中丽区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于泰山南麓中路与西路之间的环山路线;幽区绿荫环绕,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于岱庙沿中路至南天门之间;过南天门经天街至绝顶一段,虽地势平坦,然别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称为妙区;泰山之阴为后石坞,此处林木苍郁,花草茂盛,素有奥区之誉;旷区位于大众桥过黑龙潭沿西溪桥至中天门,这里坦途绿荫,溪深谷幽。

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盘道、南天门的中轴线,为历代封建帝下到泰山封禅时举行大典的场所。从秦、汉起历经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庙主殿天赃殿为我国王大官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来。殿内正中奉把“东岳泰山神”像,殿壁绘“东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画,东为出巡,西为返回,画面以仪仗人物为主,场景阵势浩大,人物生动逼真。壁画长62米,高3.3米。殿东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传为汉武帝于植。岱庙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块,多藏于汉柏院内。大殿前还有秦始皇的无字碑。院北东御座是帝王来泰山封禅时休息的地方。北厅陈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内有秦李斯小篆《泰!11刻石》。岱庙实为历史文物、诗文、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之综合博物馆,而碑刻艺术之书法,可谓集我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登泰山有东西两路,一般从东路上山至极顶,再回到中天门,循西路的公路下山。东路从岱宗坊开始,至极顶共有9千米,上山蹬道计6293级石阶。中天门是游人小憩或食宿之处,这里还有索道可直上岱顶月现峰。

华山位于华阴县境内,为五岳中的西岳。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顶有朝台可以观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阳峰。北峰也叫云台峰,山势峥嵘,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电影 《智取华山》即取材于此西峰叫莲花峰, 峰顶有一块“斧劈石”,相传神话传说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这里。南峰即落雁峰,是华山主峰,海拔2083米,也是华山最险峰,峰上苍松翠柏,林木葱郁,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于东峰西壁,是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

华山山路奇险,景色秀丽,沿山路从玉泉院到苍龙岭可以看到许多胜景,从华山脚下到青坷坪,一路上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令人心旷神怡。青柯坪以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这里有一巨大的回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胆小的人就在此停住,准备往回走了,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华山险峰上更美的风光。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容纳一人上下,370多个石级,非铁索牵挽,难以攀登。过千尺幢经百尺峡就到了“老君犁沟”,这是夹于陡绝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道路,有570多个石级,其尽头是“猢狲愁”,顾名思义,连猴子都发愁,说明崖壁是多么陡峭了。过了猢狲愁就到了华山北峰。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十二群峰,层峦迭嶂,气势磅礴。素以「中华寿岳」、「五岳独秀」、「文明奥区」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

中华寿岳 南岳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 南岳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历史悠久 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传尧舜禹来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猎;大禹曾在此杀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现留下白马峰、金简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来,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谭嗣同、周恩来、叶剑英、郭沫若、田汉、陶铸、胡耀邦、乔石、朱镕基等历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在南岳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崖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之一。

五岳独秀 南岳古木参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历来是人们旅游、避暑胜地。景区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藻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南岳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十二群峰,层峦迭嶂,气势磅礴。素以「中华寿岳」、「五岳独秀」、「文明奥区」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

中华寿岳 南岳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 南岳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历史悠久 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传尧舜禹来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猎;大禹曾在此杀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现留下白马峰、金简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来,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谭嗣同、周恩来、叶剑英、郭沫若、田汉、陶铸、胡耀邦、乔石、朱镕基等历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在南岳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崖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之一。

五岳独秀 南岳古木参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历来是人们旅游、避暑胜地。景区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藻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南岳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十二群峰,层峦迭嶂,气势磅礴。素以「中华寿岳」、「五岳独秀」、「文明奥区」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

恒山,人称北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

北岳恒山,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恒山,号称 108峰,东西绵延 150公里,横跨晋、冀两省。它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

恒山主峰,居于浑源县城南,海拨2016.8米,山高为五岳之冠。恒山以道教闻名,古往今来,以奇险吸引着游人。

据传,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来到恒山,看到这里山势险峻,峰奇壁立,遂封恒山为北岳。秦始皇时,朝封天下12名山,恒山被推崇为天下第二山。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恒山巡视、祭奠。以后的历代帝王,也差不多都差使臣到恒山朝圣。历代名人、学士,诸如李白、贾岛、元好问、徐霞客等人也都游览过恒山胜地,并留下吟咏恒山的诗章。

西汉初年,恒山就建有寺庙。现在飞石窟内的主庙,是始建于北魏,又经过唐、金、元代重修的古建筑。明、清时恒山已经寺庙群居,规模很大,人们称之为“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可惜后来遭到破坏,所剩不多。

恒山,做为道教的活动场所由来已久。相传,我国神话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潜修的。

南湾湖风景区的景点简介

杭州西湖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度16分、东经120度12分。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左右,最泞处有5米多,最浅处不到1米。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绍兴东糊

东湖在绍兴古城东约六公里处,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成为著名园林,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东湖虽小,但因它的奇石、奇洞所构成的奇景使东湖成为旅游业界人士公认的罕见的“湖中之奇”。日本旅游机构交通公社,曾在同时游历过杭州西湖与绍兴东湖的日本游客中作过问卷调查,对东湖的印象超过西湖,可见对东湖的赞誉并非绍兴人的自我感觉。

东湖所在地,原为一座青石山,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驻驾饮马,故被称为箬篑山。汉代以后,箬篑山成了绍兴的一处石料场,经过千百年的凿穿斧削,又是采用特殊的取石方法,搬走了半座青山,并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悬崖峭壁。劳动者取石还普遍深入到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处,日子一久,形成了长过200米,宽约80米的清水塘。清末,绍兴著名乡贤陶浚宣眼光独到,利用采石场筑起围墙,对水面稍加拓宽,遂成山水相映的东湖。东湖经过百年的人工装扮,成为一处巧夺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人们所以对东湖有如此深刻印象,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人工崖壁对人视觉的冲击,因此,游览东湖最要紧的是对崖壁的欣赏。观看东湖崖壁,远看、中瞧、近观各有不同。沿着古运河旁围墙边小路步行远看,崖壁表面颜色深浅不一,洞穴形状各不相同,富层次,多变化;沿着湖中小径可以中瞧,崖壁及崖壁所组成的洞穴给人以神奇,并禁不住为先人们的锲而不舍发出感叹;近观的形式当然是乘船入洞,在崖壁之下感受东湖,那时的你感觉可能会是自己的渺小。游船观东湖,最奇妙的是近观陶公洞与仙桃洞,可以说未进二洞等于没有到过东湖。陶公洞入口处仅容一艘小舟通行,进入洞内之后却是另有洞天,在洞底仰望小片天空,坐井观天的意境悠然在目。站在岸上看仙桃洞,只是一座简单的石框门,而你在和仙桃洞零距离接触之时,才能在导游人员的指引下,见到与倒影组合在一起的巨大仙桃。

东湖景区内有陶公洞、仙桃洞等奇巧景观,还有如听湫亭、霞川桥、饮渌亭、桂岭、秦桥等恰到好处的人工点缀,身处东湖犹在画中。除山石湖水等组成自然风光外,东湖还是富有历史意义的胜迹,孙中山、陶成章、徐锡麟、鲁迅等都曾到过东湖游览或商量革命大计。陶成章遇难后,绍兴人民为纪念英烈,在东湖建立了陶社。1916年八月,孙中山先生还亲临陶社致祭。建国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过东湖。郭沫石在东湖还留下诗歌一首:“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游览东湖的游客不仅会被如画的景色所吸引,而且还会被劳动人民手足胼胝创造的如此奇迹所感动。

东湖是外地游客在绍兴参观的主要景区之一,乘坐乌篷船是湖中游览的特色,初次到东湖的人可能因此而玩个心跳。除在湖中观光外,人们还可以上山。山顶有茶园和茶室,还是登山远眺的好地方。阳春季节,东湖东北方向的平原风光是外地很难见到的江南水乡秀色。

嘉兴南湖

南湖,位于嘉兴市区东南,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古称陆渭池,又称彪湖。南湖又分为东、西两湖,形似鸳鸯交颈,古时湖中常有鸳鸯栖息,因此又名鸳鸯湖。

隋朝开挖南北大运河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兴盛起来。宋代以后南湖与绍兴东湖,杭州西湖合称为浙江三大名湖,成为浙北的旅游热点。

南湖地处太湖流域水网地带,气候润湿,自然条件决定了南湖一年之中阴雨天居多,因而常常是晨烟暮雨,云气缭绕,尤其是清明时节,细雨霏霏,南湖更显得苍茫迷蒙,湖波浩渺,所以南湖与烟雨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湖现有面积800多亩,湖中有两岛,一是湖心岛,面积不足18亩,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湖之中,岛上有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阁榭,假山回廊,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岛的南端辟有荷花池,可谓湖中有池,岛中有堤。另一小岛是称为小烟雨楼的仓圣祠,位于南湖的东北隅。

千百年来,南湖以自己特有的风姿吸引着四方的游人,历代文人学士为南湖留下了无数的诗篇和画卷。今日南湖闻名于世,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南湖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在湖心岛、南湖革命纪念馆、小瀛洲、揽秀园、春夏秋冬四季园的基础上,近几年又开发建设成会景园、南湖渔村、放鹤洲、壕股塔及塔园等一批新的景点,这些景点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

我们的游览从会景园开始,会景园为南湖主入口,园内有游客接待中心、醉仙楼、渡船码头、望湖楼台、钓鱼台、烟雨桥、月印亭、游船码头等。其中会景园北侧临湖处有园内中心建筑“望湖楼台”,与烟雨楼隔湖相望。

揽秀园座落在嘉兴南湖西岸文星桥畔,是嘉兴市近年兴建的一座文物碑刻公园。我们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去游览。

壕股塔始建于宋以前,塔身为砖砌方形,塔顶形如笔,塔名源于嘉兴城外濠河,因濠河北临城墙,水曲如股,所以此塔又叫“濠罟塔”,建筑营造沿用宋代风格,翘角上悬有风铃,微风吹拂,遍响悦耳之声,是目前市内唯一可攀登的塔,塔中木梯盘旋而上。登塔门票10元,塔高七层,我们登塔俯看了南湖全景。

新建的南湖渔村,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着重体现江南渔村自然、朴素、古雅的风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高品质的游慈场所。渔村内的“燕来堂”是唯一一座明清时期保留至今的古建筑,高墙黛瓦,沉稳幽静。

宁波东钱湖

在宁波市东南近郊逶迤绮丽、连绵不绝的青山群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闪耀着诱人的光芒,她就是郭沫若先生誉为“西子风

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

东钱湖是地质时期留下来的海迹湖泊,现为浙江第一大淡水湖,经历代辟湖治理,如今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4.5公里,环湖一

周达45公里,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为杭州西湖的三倍,平均水深2.2米,总蓄水量3390万立方米。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植被种类

三百多,山地森林覆盖率92.4%。生态环境优美,湖面开阔,岸线曲折,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苍郁;气候良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4℃。

自古以来,东钱湖便是浙东著名风景胜地,历经沧桑,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众多具有较高历史及艺术价值的文化历史

遗存。据不完全统计,景区内现存文物古迹1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处(南宋墓道石刻群、庙沟后石牌坊)。

东钱湖又名“万金湖”,无论“钱湖”还是“金湖”,都与财富故事与官儒传说渊源相连,其厚重悠远的历史文化蕴含形成了

商儒结合、官佛相容的独特文化传承。

东钱湖风景不区,自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争辉。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是旅游、怀古、探奇,揽胜的理想去处。自宋

无明清以来,东钱湖一带历来是官宦仁子躬耕若读的地方,湖滨有东书院,二灵书房、月波书楼、二程学会中等遗址十余处,有天境

亭、望湖亭、烟波馆、醉碧楼'旺柳庄等胜迹;有钦赐御笔金石,有历代墨客碑铬,旅资源极为丰富。择其要者概述如下:

1、水利文化

东钱湖环湖皆山,群峰延绵如黛,湖水受周围七十二条溪流灌,水满时可东流海,灌着鄞县、镇海、奉化三县(市、区)七乡五

二多万亩农田,旱涝 保收,且永无水患。有史记,自唐以来历代先 开拓、整治东钱湖时留下了古代水利设施。现存的有湖塘八、

堰坝五处、矸闸六座、秋阙四处、斗六八座,这些水利设施,大都保存完好,是我国古水利工程的一个缩影。是寻觅先足变,及其丰

功伟,追朔东钱湖内涵丰富的悠久历史的一把钥匙。

2、石雕文化

石雕艺术在东钱湖四周散布颇广,数量变多。但大致可分为石雕群像和石构建筑。东全湖风景 内的石雕群像,现存有宋、元、

明本代墓葬石雕八处,约二百六十余具,有文相、武士、石狮、石虎、石马、石羊、石鼓等类。石雕群类型丰富、雕刻精细,形态逼

真,是古代石刻的艺术珍品。风景区内的石构建筑,融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于一体,是石雕文化中的上品。一为石塔,即二灵塔,是

一座四面七级正方形石塔,塔身及各层有佛龛和菩萨肖雕,是北宋片和年间遗手物。二为石窟,即"补陀洞天",洞内凿有石雕是坐像

,镂雕五扑金龙及浮雕韦驮立像等雕刻,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三为片坊。大者仿木石结构建筑,四角微翘,制作精七,独具匠心。

3、陶瓷文化

鄞县古属越州,东钱湖风景区周周有悠久的越瓷烧制历.史。已发现的就有栎斜谷、刀子山、窑岙等五处古窑址,种类分薄坯、

厚坯、青瓷、白瓷、黑釉瓷等。在栎村玉缸山东汉窑址中出土的恣器,数量繁多,主要器物有钟、壶、缺罐、盆、钵、墨等,对于

研究和了解越窑的发展和制作工艺有很高价仁值。

4、宗教文化

东钱湖风景不区周围是宗教鼎盛之地。据史籍记载,沿湖一带,寺、庵类建筑达45处之多,各种庙堂、《宗祠多达数百庙。但

同于年代久远,自然和人为的损毁,至今存古庙四座,即王安石庙、灵佑庙、岳王庙和裴群庙,庵一座, 即慈云寺,月波寺。相传

,当年大慈的规模,比现在的天童寺还大。这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是东钱湖风景区人文景观的一大物色。

东钱湖是一个山水交融的湖泊风景区。同莫技堰进入谷子湖、经湖和击湖,三湖东西贯通低后南北对峙,幽旷相间,山水相融,

远峰叠翠,湖光染绿,蜿蜓曲拆的湖岸,村舍依山傍水峥嵘栉比,远眺烟波浩渺,碧浪滚滚,又有珠屿、珠岛、霞屿、蚌壳、菊岛屿

诸屿浮沉其间、气势雄伟,清风徐来,渔歌隐陷,果香郁郁,绕湖面筑的莫枝镇、大公村、韩岭、 家弯村,粉墙红瓦,面湖依山,

一派田园风光,有世外桃源。加上东钱湖四时景色变幻,时时别具风姿。春来,漫山遍野的杜鹃与桃李争研,把湖水染得分处娇艳;

盛夏、青山如黛,凉风习习,或泛舟荡桨,或击水横渡,或垂钓湖畔,如置身水彩画中,秋天,碧水共蓝天一色,荷芰与野菊斗芳。

更是隆冬飞雪时,青山羊脂砌,漫天玉龙斗,东钱湖仿佛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碧玉盘。

环东钱湖群峰展屏,湖山交迭。湖南百步剑峰如表剑天;九磊岗诸山,峰峦郁连绵,湖东面的福朱山,海拔556.2米,为湖山

最高峰,若登上望海峰,可西观幽幽之东钱湖,东眺浩浩之东海、词语海峰有有"龙潭",在古井,亦有千年老桂。游人若在清晨登上

山麓,放眼望湖,就能见湖面烟波空蒙,环湖青峰隐约于飘忽的薄雾之中,犹如酣眠的神女爬着一领轻柔的鲛绡;随着水鸥与野鸭齐

飞,红霞共山花一色,湖底便喷薄吐出一轮鲜洁的红日,白支顿时化成云锦千尺,舒展于湛蓝苍穹;那些如浴凫浮鸥的岛屿,仿佛醒

的少女,携伴于粼粼的碧水中沐浴。

倘若驾舟泛湖,则是另一番情趣:眼前碧波万顷,湖光潋滟;远方青山逶迤,似舞似蹈,绕岛曲拆前行,就会有时而"山重水复

疑无路"时而"岛移鸥引又一程"的感觉.可谓湖外有山,山外有湖,湖光山色,变纪无穷。倘若碰上好运,随着桨翼翻动,泼刺一声,

肥大的鲤鱼就会跃进舱来,平添一番野趣。

“商文化”,远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这片湖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退后携西施避居东钱湖畔伏牛山下,草耕商营,

富甲天下,留传着财富与爱情的动人传说;近现代,由于“五口通商”对外开埠,众多甬籍人士飘洋过海,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

宁波商帮;

“佛文化”,区域内的天童寺为佛教禅宗五山之一,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影响很大;阿育王寺为我国佛教

“中华五山”之一,至今有1700多年历史,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而闻名中外。福泉山麓大慈禅寺在南宋时期曾

名振浙东,有“千僧过堂”之说,是为千年甲刹,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官文化”,东钱湖历史上官政勤廉,儒学相长,风气清新。北宋时期王安石曾任鄞县县令,体恤民生,深入实际,组织民众起

堤堰、决陂塘,疏浚水道,留下了众多古湖工水利遗迹;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因遭奸臣秦桧陷害屈死风波亭,东钱湖人史浩位列宰

相时,屡次上奏朝廷为岳飞申冤,最终得以洗雪。史氏家族因匡扶正义、铲除奸佞而声名远播,留传下“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

的佳誉美谈,史家留下的墓道石刻(现为国家级文物)填补了我国自秦汉以来墓道石刻南时期的空白,极具史料研究价值。近现代,

生物学家童第周、书坛泰斗沙孟海、画家沙耆更为东钱湖人文典故抹上亮丽的色彩。

2001年8月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东钱湖地区开发建设的重大决策,把包括鄞州区东钱湖镇、天童寺、阿育王寺、天童森林公

园等地在内的约230平方公里确定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规划范围,成立了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

在其管理范围内行使相关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当于县级的社会和行政管理职能。这一重要决定,顺应了宁波中心城市功能东移和

东部新城区建设大趋势,将进一步从城市化发展战略构架上推进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功能发育和档次提高。

东钱湖以其湖广、岸长、腹深、景多见长,开发潜力很大。如今,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开发建设已经揭开序幕。位于"芦汀宿

雁"的岳鄂王庙,下水的王安石庙都已修葺一新;购置了二艘游览快艇、新造了一只画舫和八条龙舟。东钱湖风景旅游管理局还将整

个风景区划分为七个区域,建设和开发四十四个景点。那就是:

莫枝殷湾景区:以水乡泽国和民俗风情为特色,修建水乡市肆、莫枝古堰、芦汀宿雁、平水古堰、殷湾渔火、水上植物园、水上

乐园、白石仙坪和绿湾垂钓等九个景点。

陶公山景区:以境幽趣雅,登高望湖为特色,修建大公老街、陶公钓矶,碧水悬青,境亭、群芳竞妍、烟波馆、垂钓俱乐部、十

里荷图等八个景点。

霞屿二灵景区:融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为一体,修建湖心塘、霞屿锁岚、霞屿亭、梨花公园、红菱卧波、二灵夕照、忠应庙、灵

佑庙、双虹落彩、余相书楼等十个景点。

下庙大慈景区:以古文化艺术为特色,修建窑岙窑址、东钱云阁、慈云庵、大慈寺,花相殿、韩岭老街等六个景点。

福寿山高山茶园区:以茶海碧波,雾锁福泉,登高远眺、极目无限,修建福泉龙潭,望海峰、峰回路转等三个景点。

南湖水上活动区:以烟波浩瀚、迎风踏浪、芳草青青,红花自情、瓜果飘香为特色,修建水上运动基地,濒湖芳草、旅游果园、

东昌湖的景区介绍

南湾湖风景区由南湾湖和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组成。森林面积2180公顷,水面约75平方公里。景区内河流港叉纵横,湖中散布着61个小岛。岛上绿树成林,苍翠欲滴;湖中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南湾湖风景区以南湾水库为中心,汇集森林、岛屿、山峦、湖泊、池潭、瀑布等诸多自然景观,总面积44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2倍。湖内水天相接,烟波浩淼,鸟岛、猴岛、消夏岛等61座岛屿错落分布,景象各异。水库大坝雄峙两山之间,拦腰截断浉河,“浉河泛月”是著名的信阳八景之一。大坝东侧贤山连绵起伏,山南有贤山寺,贤隐洞等,“贤岭松风”亦为信阳八景之一。享有“中州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称。

东昌湖风景区内,错落散布着中国现存古代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的明代光岳楼,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宋代铁塔,集商业与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等名胜古迹,以及傅斯年纪念馆、民族英雄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文化景点。东昌湖区如今又兴建了中国钓鱼协会聊城垂钓基地、东昌湖游乐园、江北水上竹寨、沙滩浴场、游船码头、湖心岛、荷香岛、名人岛、百花岛、月亮岛、南关岛、状元岛、葫芦岛、云泽湿地、浮春亭、水上古城、水城明珠大剧场、水城之眼等一大批游览景点和娱乐设施,沿湖30余华里的绿化带已基本完善,湖西公园、西关二十一孔游览石桥、北关游览石桥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也已建成。

东昌湖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护城河的基础上经历代开挖而成,现有水域6.3平方公里,为中国江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城内湖泊。东昌湖引黄河水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景色宜人,令游客流连忘返。东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历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风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古城区干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

古城区民居,至今保留着白墙、灰瓦、城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古老的京杭运河两岸,街巷布列,各种店铺民居,随坡就势,依河而建。条石铺砌的大小码头,株株苍劲的古槐,以及宋代隆兴寺铁塔,国家重点文物——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仍会使人们体味到昔日运河漕运鼎盛时期古聊城的繁荣和辉煌。通过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内容——湖滨风景区、古城文化区和运河风情区。

以上就是关于青草湖(台湾省新竹市湖泊)详细资料大全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