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头的广州大沙头火车站历史

   2022-08-26 21:18:49 网络810
核心提示:大沙头火车站,旧称广九车站,原址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路南端,是原广九铁路华段的终点站,始建于1911年,历史上曾以广州东站、广州站为名,曾经是广州市内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站。 广州新客站在1974年启用后,大沙头火车站一度改为客技站使用

大沙头的广州大沙头火车站历史

大沙头火车站,旧称广九车站,原址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路南端,是原广九铁路华段的终点站,始建于1911年,历史上曾以广州东站、广州站为名,曾经是广州市内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站。

广州新客站在1974年启用后,大沙头火车站一度改为客技站使用,至1985年被拆除。

1922年3月21日,广东革命军总参谋长邓铿将军乘坐火车从香港返回广州,在到达广九车站准备离开时,被两名凶徒杀害。

同年夏季某天,孙中山来到了广九站,乘火车赶到50公里外的石龙坐镇指挥围剿陈炯明的战斗[2]。

1924年,大沙头火车站前新建的马路(今白云路)

1940年代的广州大沙头车站站前广场建成。

1937年8月,国民 *** 为连通广九、粤汉两路,利用原设计修筑黄埔支线的一段路基,修建粤汉铁路西联站至广九铁路石牌站的一段铁路,称为“广北联络线”。

1940年,侵华日军为扩建天河机场,将广九铁路东山(梅花村)至石牌间3公里线路拆除,改由东山向东北方经沙河连接石牌站,在与广北联络线接轨处设天河站(今广州东站)。

抗日战争结束后,广九铁路局撤销,广九铁路华段划归粤汉区铁路管理局管理。

至1947年修筑了一条由广北联络线云麓至广九铁路永村的联络线,两端设云麓、永村线路所,称为“云永联络线”。

至1940年代末,该时期的广州虽然已经向南发展到今沥滘村所在地,但其他方向基本没有延伸。

大沙头火车站从城市东南角转变为东部标志物,渐渐被城市包围。

由于火车站仍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对市内交通没有太大影响;而且临近城市中心区,故其有日益壮大之势。

而车站站前的白云路全长0.5公里,由于地处火车站门前,在1949年前一直是广州市最宽的马路,且为首次尝试中间设绿化带的复式马路,当时成为模范马路。

1949年之后,广州地区铁路运量逐年增大,1951年,广州东站更名为广州站,确定为广州地区的铁路客运专用,但广州民众通常仍然惯称“东站”。

1957年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合并为京广铁路,以及1960年广州西南大桥(后更名珠江大桥)建成,广三铁路与京广、广深两路接轨,广州站客流量越来越多。

1950年代,为配合广州建设成为“东方巴黎”的设想,广州新客站(今广州站)的建设规划被提上日程。

1958年,选址流花桥的广州新客站动工;1962年6月,由于当时中国大陆正值经济困难时期,而 *** 也利用这个机会派特务到广州散布谣言、煽动群众,引起了1962年广东各地“逃港潮”,甚至谣传“英女王生日,六一大放(入境)三天”、“边境开放三天,不用通行证可以去香港”,结果在当年6月1日,一千多人冲入火车站,等候购买往平山、深圳的火车票,晚上增至两千余人,称“广州站事件”。

1972年广州新客站复工;1974年4月12日,新广州站建成启用,广州铁路枢纽布局也相应作出调整。

广州新客站正式命名为广州站,位于大沙头的原广州站恢复名为广州东站(非此时的广州东站),。

1984年9月,位于广州站西北的广州客车技术作业整备站(广州客技站)竣工投产,同时原广州东站客技整备所停用,永村至广州东站间线路全部封闭。

1984年11月,大沙头原广州东客技站至天河一段原广九铁路被拆除,云永联络线随之撤销。

这段线路上的东华东路、署前路、达道路、梅花村、东风东路等8处市区内的繁忙平交道口同时拆除,改善了市区交通,如今成为了内环路的一部分。

而大沙头火车站也成为了一个“遗留”的车站,再也没有铁路连接,于1985年初被清拆。

此地权仍属广州铁路局(今广州铁路集团),在1997年,大沙头火车站原址上建成了三栋高层广铁集团铁路宿舍住宅楼,和一栋广东省交通厅办公楼(广东交通大厦)。

广州站是不是就是广州火车站

广州城东南角的大沙头。

广州站原址位于广州城东南角的大沙头,原名大沙头火车站,始建于1911年,是广九铁路华段的终点站。

广州一般指广州市。广州市,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辖地级市、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广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广州站是指哪个站?

是的

广州站,即广州火车站,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特等站。广州站是广深铁路、京广铁路、广茂铁路、广佛肇城际轨道及广州地铁2、5号线交会的车站,是广州市内最主要的铁路客运站之一,同时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站之一。

广州站始建于1960年,于1974年4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广州站计划于2018年启动改造工程。截至2015年2月,广州站站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候车室面积8504平方米,售票处面积1108平方米,行包仓面积3823平方米,站台规模为4台7线,车站可日发送旅客3万人次。

原广州站

广州站原址位于广州城东南角的大沙头,原名大沙头火车站,始建于1911年,是广九铁路华段的终点站。

抗日战争结束后,大沙头站扩张为广九及粤汉两路的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站,并改名为原广州东站,成为广州最主要的客运火车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九铁路华段改称广深铁路,原广州东站也于1951年更名广州站。

1953年,广州南站至石围塘站的铁路轮渡建成使用,令广三铁路的车辆可以与粤汉、广九铁路相互过轨。

新广州站

早在20世纪50年代,广州市政府已决定兴建广州新客站,但因中国当时的经济问题而延迟动工。

1954年,原广州铁路局在广北联络线上设置了流花桥线路所,成为后来广州新客站的前身。

1960年2月,原铁道部决定建造新客站,经广州市政府审定,站址设流花桥。同年3月1日,广州新客站工程正式动工。

1961年3月,新客站的站场和站前广场的土石方大部分已经完工,但因资金原因,广州新客站工程暂停。

1967年,国家批准复工计划,但因政治原因未能开工。同时,为了应付持续上升的区段列车密度,流花桥线路所于1965年升级为会让站,称流花桥站,并始发部分旅客列车。

1971年,原广州铁路局再次上报要求复工,广州新客站工程获批为大中型项目。

1972年2月,广州新客站工程复工。

1974年4月10日,广州新客站工程竣工。同月12日,车站正式投入营运,并正式定名广州站。位于大沙头的原广州站恢复名为广州东站,同时撤销原流花桥站。自此,广深铁路、京广铁路起点改为广州新客站。

1979年,为配合来往广州和香港的广九直通车恢复开行,广州站东侧新建了联检站作为出入境口岸站,办理海关、检疫、外币兑换等联检业务。同年4月4日,中断了30年的首趟广九直通车从广州站开出。

1981年,广州站增建了第四站台。

1984年9月,位于广州站西北侧的广州客车技术作业整备站竣工投产,为广州站始发的列车进行编组、检修及整备,而位于大沙头的简易客技站则撤销关闭。

2008年起,每年春运期间广州站临时改作只办理跨省长途客车服务。

广州火车站以前属于白云区

广州站指的就是广东省广州市的广州火车站总站。

广州站原址位于广州城东南角的大沙头,原名大沙头火车站,始建于1911年,是广九铁路华段的终点站。

民国26年(1937年),国民政府动工建设广州黄埔港,并于1937年1月开工建设一条由粤汉铁路西联站(今棠溪站),经沙河、石牌、鱼珠至黄埔港的黄埔港支线。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8月,国民政府为获得英美两国的援助,方便援华物资送入内地,答应连通广九、粤汉两路。

当时黄埔港支线尚未铺轨,故利用已建成的黄埔港支线路基修建联络线,1937年8月铺轨至石牌与广九铁路接轨,称为广北联络线,自此粤汉铁路和广九铁路联通。

抗日战争结束后,为配合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对粤汉铁路、广茂铁路、广九铁路全面管理,修筑了一条由广北联络线云麓至广九铁路永村的“云永联络线”,让粤汉铁路上的客运列车可以直达大沙头火车站,大沙头站扩张为广九及粤汉两路的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站,并改名为广州东站,成为广州最主要的客运火车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九铁路华段改称广深铁路,广州东站也于1951年更名广州站。

1953年,广州南站至石围塘站的铁路轮渡建成使用,令广三铁路的车辆可以与粤汉、广九铁路相互过轨。1954年,为了让来自广州南站及广三铁路方向的列车可以不经广州北站(今棠溪站)折角运行,缩短运行距离和时间,广州铁路局修建了连接广北联络线流花桥和粤汉铁路广州西站的流西联络线,并在广北联络线上设置了流花桥线路所,即后来广州站的前身。

随着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合并为京广铁路,以及1960年广州西南大桥(即珠江大桥)建成,广三铁路与京广、广深两路接轨,广州站进一步发展成京广铁路、广深铁路、广茂铁路三线的旅客列车到发站,客流量越来越多;且当时广州铁路枢纽内的其他车站皆主营货运,故广州站成为了广州市内最主要的铁路客运站,客流压力极其沉重。

早在20世纪50年代,广州市政府已决定兴建广州火车站,但因中国当时的经济问题而延迟动工。

1960年2月,铁道部决定建造新客站,经广州市政府审定,站址设流花桥;同年3月1日动工,至翌年3月,新客站的站场和站前广场的土石方大部分已经完工,但因大跃进运动对中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害,中央压缩建设投资规模,新客站工程暂停。

1963年广州铁路局上报要求复工,至1967年国家批准计划,惟因文化大革命干扰未能开工。在此期间,为了应付持续上升的区段列车密度,流花桥线路所于1965年升级为会让站,称流花桥站,并始发部分旅客列车。

1971年,广州铁路局再次上报,获批准为大中型项目。1972年2月,广州新客站工程复工;1974年4月10日竣工,4月12日投入营运,广州铁路枢纽布局也相应作出调整。广州新客站正式命名为广州站,位于大沙头的原广州站恢复名为广州东站,其所有客运业务逐步移至广州新客站,暂时改作简易客车技术整备作业站使用,并撤销了原流花桥站,同时广深铁路、京广铁路起点改为广州新客站。

1979年4月4日,30年来首趟港穗直通车在广州火车站开出,到了1998年,港穗直通车广州终点才前往位于天河区的广州火车东站。

1981年,为应付客运需求增长,广州站增建了第四站台。

1984年9月,位于广州站西北侧的广州客车技术作业整备站竣工投产,为广州站始发的列车进行编组、检修及整备,而位于大沙头的简易客技站则撤销关闭。

到了1985年,广州站每天始发的旅客列车对数已经由1975年的9对、1980年15对,增加到25对。

2008年起,每年春运期间广州站临时改作只办理跨省长途客车服务。广深线“和谐号”全数改为广州东站为终点站及始发站。

2015年11月17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对广州火车站地块城市设计导则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广州火车站改造项目涉及金额270.3亿元,主要建广清、广佛肇、广佛江珠等城际轨道引入广州站线路及站场,站台规模由4台12线扩建为10台20线。

由于现有的主站厅的设计标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实际客流量,广州火车站改造将于2018年启动,改造后可承受日均12万人次的客流量,主要运营高铁和城际动车,打造成现代化特大型枢纽,仅保留少量普速列车,其他普速列车的运营则由新建的棠溪站负责。

不属于,广州火车站以前不属于白云区。

广州火车站属于广州市的越秀区。广州除了这个火车站外,还有许多火车站,比如: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广州北站等,另外还有一座在建的大型的火车站,那就是广州白云站,预计到2023年广州白云站将要完工并正式运作。

以上就是关于大沙头的广州大沙头火车站历史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