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2023-01-06 18:21:22 网络960
核心提示:《GB/T 20203-2006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标准状态:现行你好,这个标准现行有限,全文已经上传到附件了,已上传到回答附件,满意请及时采纳。标准简介   本标准是将正在编制的国家标准《农田低压输水管道质量检验评定规范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20203-2006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标准状态:现行

你好,这个标准现行有限,全文已经上传到附件了,已上传到回答附件,满意请及时采纳。

标准简介  

本标准是将正在编制的国家标准《农田低压输水管道质量检验评定规范》与经过扩充修改后的水利行业标准《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 153-1995)合二为一而制定的。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管材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运行及维护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界定了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使用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井灌区以及泵站扬水灌区和丘陵山区自流灌区中,每个系统控制面积不大于80hm2的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系统控制面积大于80hm2的工程可参照执行。  

英文名称: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rrigation projects with low pressure pipe conveyance  

中标分类:     工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P57灌溉排水与水土保持工程  

ICS分类:     土木工程>>93.160水利建筑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06-02-24  

实施日期:     2006-07-01  

首发日期:     2006-02-24  

提出单位:     水利部  

归口单位:     水利部  

主管部门:     水利部  

起草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水利排灌管理处、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水利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扬州大学  

起草人:     刘群昌、丁昆仑、张国祥、刘晓涛、桑保良等  

计划单号:     20022002-T-332  

页数:     21页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07-01  

阀门国标GB,关于阀门国家标准有哪些

2022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措施标准:

一、水利措施

1.灌溉工程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区不低于85%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50%,水稻区不低于7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6)推广各种适用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有条件地区,应积极采取膜下滴灌、喷灌等先进高效节水技术灌溉条件较差的旱作农业区,应采取农艺、工程等旱作农业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2.排水工程

(1)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

(2)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10年。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作区1~3天暴雨1~3天排除稻作区1~3天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4)有渍害的旱作区,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面明水排除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水稻区在晒田期3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

(5)改造盐碱地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在返盐(碱)季节前将地下水位降到农作物生长的临界深度以下。

3.工程折旧和完好率

灌、排等工程设施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田间灌、排工程及附属建筑物配套完好率大于95%。

二、农业措施

1.农田工程

平原地区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丘陵、山区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地),地面平整,并构成反坡土壤活土层厚度一般不小于25-30cm,田面宽度一般要达到3m以上,田(地)埂稳定牢固(南方地区的田埂要采用石块衬砌或建设生物梯坎),修建好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2.土壤改良

土壤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3.良种繁育与推广

具有较好的良种繁育能力,具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100%水平的基础性条件。

4.农业机械化

平原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具备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的基础性条件。

5.田间道路建设

田间道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必要时进行简易硬化,保证晴雨天畅通,东北地区的干道能满足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其他地区能满足中型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田间道路建设突出节约土地的原则,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田间道路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完好率大于95%。

三、林业措施

因地制宜地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平原地区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北方地区达到85%以上,南方地区原则上达到75%以上。

四、科技措施

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加强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次以上适当扶持县乡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具有技术推广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标准

综合标准

通过对重点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设施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灌区范围明确, 设计灌溉面积一般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灌区规划设计合理,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灌溉设计保证率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要灌区工程设施质量达标,运行管护规范灌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完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主要工程标准

1.水源及渠首工程

(1)灌溉水源有保障。灌溉水源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源及渠首工程(含泵站)总体完好,运行安全可靠。

(2)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

2.灌排渠系

(1)干支渠(沟)道能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水流畅通。

(2)干支渠道衬砌防渗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坚固耐用,寒冷地区抗冻性能好。输水管道、暗渠等设计合理,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渠系水利用系数绝对值提高0.1以上。项目区单位面积用水量节约15%以上。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3-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

3.渠(沟)系建筑物

(1)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隧洞等渠系建筑物分布合理,能满足灌排系统水位、流量、泥沙处理、运行要求,适应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2)渠(沟)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等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量水设施设备

灌溉渠道的进水口、分水口等处配备有必要的量水设施设备系统,可满足灌溉水量调度和计量供水需要。

5.工程管护设施

工程管护设施布设合理,可满足工程管护需要。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建设高标准农田。托普云农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力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加速融合,打造1个农业大数据中心、1个数字化决策平台以及N项涵盖土壤改良、高效节水、农田防护、生态保护、科技服务等多面的数字化应用服务,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为粮食及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1、GB/T 12226-2005 通用阀门 灰铸铁件技术条件 GB/T 12226-1989 2006-01-01;

2、GB/T 12227-2005 通用阀门 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 GB/T 12227-1989 2006-01-01;

3、GB/T 12229-2005 通用阀门 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 GB/T 12229-1989 2006-01-01;

4、GB/T 12230-2005 通用阀门 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GB/T 12230-1989 2006-01-01;

5、GB/T 12232-2005 通用阀门 法兰连接铁制闸阀 GB/T 12232-1989 2006-01-01;

6、GB/T 12250-2005 蒸汽疏水阀 术语、标志、结构长度 GB/T12250-1989,GB/T12248~12249-89 2006-01-01;

7、GB/T 12251-2005 蒸汽疏水阀 试验方法 GB/T 12251-1989 2006-01-01;

8、GB/T 10868-2005 电站减温减压阀 GB/T 10868-1989 2006-04-01。

扩展资料

阀门安装要求

1、阀门安装之前,应仔细核对所用阀门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2、根据阀门的型号和出厂说明书检查对照该阀门可否在要求的条件下应用;

3、阀门吊装时,绳索应绑在阀体与阀盖的法兰连接处,且勿拴在手轮或阀杆上,以免损坏阀杆与手轮;

4、在水平管道上安装阀门时,阀杆应垂直向上,不允许阀杆向下安装;

5、安装阀门时,不得采用生拉硬拽的强行对口连接方式,以免因受力不均,引起损坏;

6、明杆闸阀不宜装在地下潮湿处,以免阀杆锈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阀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新阀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以上就是关于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20203-2006 是现行规范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