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

   2022-09-09 04:24:57 网络310
核心提示:浮漂材料与工艺:现在市场上的浮漂很多,林林种种,按材质来分主要有:塑料、孔雀羽、巴尔杉木、芦苇、通草、桐木等等。作为最适合台钓用的材质主要有孔雀羽、巴尔杉木与芦苇。它们的特点是密度小、同体积的情况下质轻而浮力大。 这里便有钓有提出异议了

浮漂

浮漂材料与工艺:

现在市场上的浮漂很多,林林种种,按材质来分主要有:塑料、孔雀羽、巴尔杉木、芦苇、通草、桐木等等。作为最适合台钓用的材质主要有孔雀羽、巴尔杉木与芦苇。它们的特点是密度小、同体积的情况下质轻而浮力大。

这里便有钓有提出异议了,说空心塑料做的漂同体积下浮力不更大吗?这里说一下,空心塑料不合适的原因是自重问题,自重太小而上牵力太大而致辞使讯号出不来,不合适作为好台钓漂的材料。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塑料的热胀冷缩相当大,综合来说市面上所以没有塑料制的台钓漂,有的话性能也很差。而通草与桐木的自重较大,而台钓漂与海钓用漂相比体积小得多。因此用通草与桐木作台钓漂浮力值达不到好漂的要求。而孔雀羽、巴尔杉木、芦苇作为制做台钓浮漂的主要材料也各有各的特点。

孔雀羽制漂分为硬羽漂(带壳孔雀羽漂)与软羽漂(去壳孔雀羽漂)两种。硬羽漂自重较大,为追求吃铅量而不得不增大体积,导致灵敏度下降,不增大体积漆水的难度又很大,现在逐渐被慢慢淘汰出市场。

孔雀羽壳后的质量相当轻,这种材质应该是目前做漂的材质中最轻的,最好的应该是山林中自然脱落的孔雀羽,但时间久了老化了质量又会下降,所以最好的材质是最难寻求的。因为很大直径的孔雀很少,所以大部分去壳孔雀羽浮漂的直径都不大。大部分的孔雀羽漂型被制做成细长身的漂。这种材料制成的漂讯号真实、沉稳。软尾去壳更是钓滑口鱼的利器。

虽然孔雀羽浮漂的优点很多,但缺点也很明显,因材质所限它大多无法做成大浮力大体积的钓大深水、混养、或水库的漂。而且热胀冷缩给用这种漂来打比赛的钓友带来很多麻烦。调漂或校漂得非常注意气温和水温的变化。去壳制的漂由于身软漆水难于掌握,牢固度也不是很高。

巴尔杉木又称轻木、日前因材质易得,剪裁方便、成型容易、自重合适,逐渐成为制漂业的主要原材料。它的主要产地为:非洲、南美、我国云南等地也有产。不同产地的巴尔杉木密度也有稍微的不同。目前行业内分为A1、A2、A3三个级别。最好的为A1级的巴尔杉木也就是平时厂商打广告所说的来自南美等地的巴尔杉木。现在市场上采用A1级巴尔杉木制漂的极少,一般价格都较高,为少数名漂才采用。大多数中低档浮漂采用的都是云南产的巴尔杉木。巴尔杉木制漂的讯号特点是灵敏而不失沉稳,。

芦苇制漂起源于临湘,材料的产地主要在江南地区,目前大多数的厂商用的都是洞庭湖的芦苇。它的材料较容易取得,易于加工、原材料价格较低,逐渐开始广泛使用。因其材质较硬,所以体现出来的讯号刚硬、暴烈。芦苇漂制做处理得好的话,其讯号较巴尔杉木与孔雀羽漂比更为灵敏。冬钓漂大多利用其材料特性做成芦苇制。大多数做巴杉的厂商都做芦苇制漂。

因材质不同各种漂的特性是不同的。但钓友们追求的大多是漂的灵敏问题。因材质与加工的程序不同,不同材料灵敏度的比较如下:芦苇最灵、巴杉次之、孔雀羽最沉稳(去壳羽因加工涂胶和底漆的原因自重增加)。但这只是一个材料比较,去壳孔雀羽因漂型细长、大多为小体积,其灵敏度还是相当高的。

几号浮漂的浮力最大?

水库钓小鱼、鱼口轻的鱼用吃铅小一点的漂(小号漂)、钓体型大一些的鱼,用吃铅大一点的漂(用大号一点的漂);当然你要注意线组的搭配,一般情况下吃铅小的漂(小漂)的搭配细线、细钩,提高灵敏度;吃铅大的漂(大号漂)用稍大号一点的线,5-7号钩。

一、判断浮漂浮力大小的标准

“吃铅量是衡量浮漂浮力大小的唯一标准”(观察浮漂的体积大小和型号是不准确的),吃铅量大是大漂,吃铅量小是小漂:简单分为:

1.浮漂吃铅量:0.3-1克   为小号漂

2.浮漂吃铅量:1-2克     为中号漂

3.浮漂吃铅量:2-3克     为大号漂

二、测量浮漂吃铅量的方法:

1、使用测漂计测量

2、用电子秤测量与浮漂匹配的铅皮

3、用标准重量的鱼坠测量,如标有克数的调漂器、钨金坠、快速铅等。

三、推荐一个浮漂快速分类的办法

先选择坠的重量(吃铅量)、然后在根据坠的重量再选择与之匹配的浮漂。因为坠的重量是固定的。与坠(吃铅量)匹配的浮漂也就确定了。用钨金坠或调漂器举例:与LW08钨金坠(吃铅量0.8克)相匹配是小漂;与LW13(吃铅量1.3克)相匹配的是中漂;与LW22(吃铅量2.2克)相匹配的是大漂。

钓鱼时,需要用小漂,就拿小坠和相应的小漂;需要用大漂,就拿大坠和相应的大漂。这样就不会被浮漂的体积大小所迷惑(很多浮漂因为自重大,吃铅很小)。浮漂的大小没有选错,“用对一支漂,钓好一塘鱼”的境界离我们就越来越近了。

四、下面是一组根据北京地区钓场的水深和对象鱼来选择浮漂的大小的经验数据,仅供参考:

1.浮漂吃铅量:0.3克-0.6克    适合冬钓

2.浮漂吃铅量:0.8克-1.1克    适合1-1.5米水深钓鲫鱼

3.浮漂吃铅量:1.0克-1.4克    适合1.5-2米深钓鲫鱼

4.浮漂吃铅量:1.3克-1.8克    适合2米以上水深钓鲫或小混养

5.浮漂吃铅量:1.7克-2.4克    适合1.5-2米深钓鲤鱼或大混养

6.浮漂吃铅量:2.2克-3.1克    适合2米以上水深钓鲤鱼、草鱼

怎么选择钓鱼漂的大小?

目前浮标产品就行业规范和管理来讲,还处无监管、无行业标准阶段,所有设计、加工和销售完全是自由市场行为,厂家的产品设计和产品处于用户选择、适者生存阶段。

好的浮漂厂家会设立自己的产品标准,厂家之间的产品标准没有可比性。浮标产品的大小、形状、使用寿命、材质都不能互换和量化比较。

故而,楼主的问题很难用“几号”来描述和回答。

1#鲤鱼漂可能比3#鲫鱼漂大,同样号数的鲫鱼漂,钓水库的可能比钓大棚的大。

不具备可比性,这是事实。

浮漂位钓鱼人亲切的称之为“眼睛”,浮漂的不同动作反映着水底的一举一动,各种动作被钓鱼人称之为“浮漂的语言”。所以说清楚的知道一支浮漂的各种动作,代表鱼在水底的哪种行为,那这支浮漂就是非常好用的。浮漂的好坏其实不在于浮漂的价格高低,而在于你是否熟悉,是否能够分辨这支浮漂的动作代表着啥。在钓鱼中,浮漂选择的好坏,就非常重要了,因为不同种类浮漂的“浮漂的语言”相差很大。我们从浮漂的不同造型,了解下不同浮漂都有哪些特点。

一、漂身

浮漂主要的三个配件,分别是漂身、漂脚和漂尾,其中漂身影响着浮漂的浮力大小,浮力大小或者叫吃铅量是选用浮漂的一个重要标准。吃铅大的浮漂对于抛竿来说更轻松一些,尤其是在使用比较长鱼竿的时候,但是吃铅大的浮漂比吃铅量小的浮漂会钝一些。吃铅量的大小还会影响线组完全到位的时间,如果小鱼闹窝,通常是使用吃铅量大的浮漂,铅坠大则到底的速度快,可以有效穿过中上层的小鱼。

在水温高的季节野钓,浮漂往往需要选择吃铅大的浮漂,标准就是在保证稍有灵敏度的情况下吃铅量尽量大,吃铅量大则更稳定,更好抛竿,更好的防止小鱼闹窝。冬季水温低,选择浮漂要选择吃铅量尽量小的,在保证抛得出去的前提下,吃铅量越小越好。

二、漂尾

浮漂的漂尾,对浮漂本身的灵敏度影响巨大。浮漂的漂尾粗,自身浮力就大,鱼需要比较大的力气才能拉动。所以使用粗尾浮漂的时候浮漂的漂相往往不会太明显,但是有漂相往往都能中鱼,优点就是中鱼率比较高。不过水温低鱼口轻的季节是千万不能使用粗尾的,因为漂相往往出不来。

所以冬季尽量使用细尾浮漂,但是前提是抛出去能看得清楚才行,不然再灵敏也是白搭。漂尾的长短会影响浮漂的到位时间,漂尾越长则到位时间越长,下沉时间越长,所以漂尾长的浮漂更适合钓行程。漂尾长的浮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浮漂整体会比较长,这样的浮漂好处还在于比较稳定,因为水下的部分更长。

三、漂脚

漂脚主要影响到浮漂的重心,浮漂的重心会影响浮漂的翻身站立速度,漂脚越重往往浮漂的重心越低,翻身到位的时间也就越短。现在比较常见的浮漂漂脚往往都是碳脚和竹脚的,钢脚的浮漂下对来说比较少。漂脚的重量还会影响到浮漂的稳定性,通常来说漂脚越重稳定性越好。竹脚、钢脚浮漂翻身快,适合钓行程钓接口,信号出来的会更快一些,不过两者还是稍有差别,竹脚的比钢脚的阻力更小,有更好的稳定性。碳脚浮漂现在是最常见的,通过漂脚长短的不同,漂脚的重量不同,稳定性也完全不同。长碳脚翻身更快,有更好的稳定性。

怎么选用浮漂需要考虑季节因素,钓法因素,还有主钓鱼种的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浮漂 什么材质最好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