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的汽车产业发展的如何?

   2022-07-27 17:12:15 网络500
核心提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极星汽车(PSNY)、四威科技(01202)、盛新锂能(002240)等本文核心数据: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价值链分布——全国新能源汽车

宁波市的汽车产业发展的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极星汽车(PSNY)、四威科技(01202)、盛新锂能(002240)等

本文核心数据: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价值链分布

——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供给规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2022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48.5万辆,同比增长近110%,延续增长态势。

——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规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2022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28万辆,同比增长近110%。

——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分布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根据新能源汽车各产业链环节的毛利率状况可知,目前,上游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材料及下游换电设备利润水平相对较高,其中换电设备的代表性上市公司毛利率高达22-41%、电池代表性上市企业毛利率更是达到22%-25%另一方面,上游车身及附件、下游汽车金融以及汽车维修等环节的毛利水平较低、附加值较低。

注:上述毛利率区间以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2015-2021年毛利率填列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环境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节能汽车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产业体系新支柱。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现状图谱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图谱

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其中,在电池、电机、电控,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以及充电及后市场维修等市场环节均有企业布局: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地图

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宁波市新能源汽车制造环节的企业主要分布于宁波市中心辖区,如鄞州区、海曙区和北仑区等区域。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载体图谱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吉利、上汽大众等知名车企坐落于此。宁波市依托前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依托北仑汽车智造产业园等产业集群,将杭州湾南岸打造成集汽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技术创新、检测测试、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2022年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飞猛进

近年来,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根据宁波市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足0.5万辆。2022年上半年,宁波新能源汽车产量突飞猛进,产量达4.81万辆,同比增长605%。截至2022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5.75万辆,占全市整车产量的15%。

——新增注册企业波动增长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近年来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历年新注册企业数量也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11月15日,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注册企业超7000家,其中2022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2022年1月1日-11月15日,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册企业数量为1830家,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热潮未减。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及规划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

为加快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宁波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至2025年,宁波市产业集群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全面构建,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打造成为竞争性企业相互合作、集群创新迸发、组织高度结网、集群与城市共生的国际知名汽车产业集群,跻身全球汽车产业集群第一方阵,成为我国迈入世界汽车强国之列的一张名片。

——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数据招商指南(两链两图两池两库两平台两清单两报告)》。

吉利汽车为什么销量好?

上海汽车产业或将于5月后停产

上海汽车产业或将于5月后停产,由于防疫措施限制等影响,中国汽车3月销量有较大下滑,国内大部分车企近期的表现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上海汽车产业或将于5月后停产。

上海汽车产业或将于5月后停产1

近期,国内爆发新一轮疫情,汽车产业链企业的生产进度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一部分企业仍在竭力闭环保供,一部分企业则已被迫停工停产。

4月14日晚,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发布微博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何小鹏:如供应链无法动态复产,5月中国所有整车厂或停产;余承东:的确如此!

针对此,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今日在朋友圈发文表示:“的确如此,上海如果继续不能复工复产的话,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产业!产业经济损失/代价将会很大!4月中旬开始,部分企业就已经开始因上海等封闭导致供应链断供停产了。”

此前,乘联会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各省生产数据,上海和吉林省各占全国生产的11%左右,且上海部分企业的生产满负荷运转,因此4月核心地区的乘用车产销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由于汽车产业链长,协同要求高,核心生产和物流基地的停产辐射范围更广,4月的车市产销压力可能很大。”

上海汽车产业或将于5月后停产2

当前,受上海、长春等地疫情的影响,不少汽车产业链企业由此放慢节奏甚至按下暂停键,这恐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不小冲击,而且疫情现已波及到广州。有消息称,4月14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好消息是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门正在尽全力协调”。

上海、吉林、广州均属中国汽车产业重镇,2021年三者合计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近1/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各省生产数据,2021年全国汽车产量为2652.8万辆,其中,广东汽车产量338.46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2.80%,排名第一;

上海汽车产量283.32万辆,占比10.68%,位列全国第二;吉林省汽车产量242.41万辆,占比9.14%,排第三。而现阶段,为配合严格的防疫政策,汽车工厂封控管理、生产人员短缺、物料运输受阻,种种挑战摆在车企和产业链面前。

制图:集微网

停工停产成“常态”,上海疫情或致汽车减产15%-20%

突然爆发的疫情,让中国车市再度进入低迷的状态。由于防疫措施限制等影响,中国汽车3月销量有较大下滑,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市场汽车销量下滑11.7%至223万辆,与上一月18.7%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众多汽车制造商都感受到了产量限制之痛。

公开信息显示,3月16日,受上海疫情影响,特斯拉上海工厂停产两天,尔后因上海管控升级,3月28日起,特斯拉暂停其上海工厂的生产,截至到4月14日,已经停产近20天。路透援引一家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的数据称,特斯拉上海工厂在3月份仅组装了55462 辆汽车,相比之下,该工厂1月份生产了 68117 辆汽车。

据悉,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在海外的首个超级工厂,2021年其产量达到特斯拉总产量的50%以上,日产能约在2000-2500辆之间,由此计算其单月产能约在6万-7万辆之间。以此推算,特斯拉如今的产量损失或在4万辆左右。

其他汽车制造商也都深受影响。

3月31日,大众汽车集团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由于疫情期间零部件采购困难,该公司与上汽集团合资运营的上海安亭工厂将从3月31日起部分关闭。但何时可以恢复生产、哪些零部件和车型受到了特别的影响等问题,则暂未透露。

据悉,上汽大众在上海市拥有一厂、二厂、三厂及新能源汽车工厂,均位于上海嘉定区安亭镇。事实上,早在3月14-15日和3月21-22日,上汽大众就已先后接到安亭工厂需进行48小时闭环隔离管控的通知。

4月9日,蔚来汽车在其官方APP上宣布已暂停整车生产。对此,蔚来表示,自3月份以来,因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目前尚未恢复。由于上述原因,近期不少用户的车辆会推迟交付。但好在形势有所好转,4月14日,蔚来汽车表示,目前供应链略有恢复,合肥生产基地正逐步恢复生产,但后续生产计划还有赖于供应链恢复情况。

这些仅仅是疫情之下汽车行业的部分缩影。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表示:“目前来看,上海疫情影响的仅是江浙个别企业,如果继续延续的话,可能会对全国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影响,我们认为可能会带来15%-20%的产量损失。”

就在4月13日晚,长城汽车旗下坦克品牌在其官方App上发布通知称,受疫情影响,包括丹东、辽阳、沈阳、营口、滨州在内的30余个市县目前均暂停发运。同时,受上海、江苏、吉林等地疫情影响,坦克300车型共涉及8家供应商伙伴停工、停运,目前受此影响坦克300车型于4月14日起暂停生产。由于以上原因,坦克300用户的车辆会推迟交付。

除了坦克品牌,长城汽车从今年2月份以来的销量也因疫情受到波及。4月10日,长城汽车发布2022年3月产销数据,3月,长城汽车销售新车100930辆,同比下滑8.9%。长城汽车表示:“当前,受上海、江苏、吉林等多地疫情影响,长城汽车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受到波及,导致工厂产能受限。长城汽车正与供应链伙伴通力合作,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尽力将影响降至最低。”

可以预见,国内大部分车企近期的表现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能否在重重压力下尽最大可能保产能,是摆在眼下的一大难题。

物流与采购受影响,供应链“保供”压力大

“保生产”是每家整车厂想要努力维持的节奏,但也会受到上游供应链短缺的限制。正如李斌当时在蔚来官宣停产的说明下点评称,“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无法生产。”。

通常而言,零部件供应商会储备一定数量的库存,在特殊时期,依赖现有库存是当前企业的主要应对方式,但这不能持久。关键是,在疫情期间,有些地方交通受阻,物流也处于中断之中。

确实,疫情之下的严格封控制度,导致多处高速公路和港口拥堵,工人滞留,无数工厂关闭,而且这种中断正在影响全球汽车行业供应链。

路透报道称,通用汽车公司本周一表示,已与其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制定了一项全球连续性计划,以减轻中国疫情后汽车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

图源:路透

上海以及周边地区不仅聚集了中外知名整车厂,还有众多全球零部件百强公司,包括博世、采埃孚、安波福、海拉、博格华纳、电装等供应商等。

4月8日,安波福中国称,疫情期间,不少小区被临时封控管理,各工厂、车间的不少管理者考虑到万一被隔离在家会影响工作,纷纷主动留守,在办公室里搭起临时铺位。

其中有一百多位家在昆山、太仓的员工,在4月1日前始终住在公司安排的酒店;4月1日后,更有1800多位员工闭环在公司留宿。安波福方面称,团队正努力克服困难,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计划,确保客户订单及时交付。

据路透报道,4月11日,博世表示,为了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其在上海的一家热力技术工厂以及吉林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已暂停生产。不过,博世在上海和太仓市的汽车零部件工厂因采用“闭环”管理仍在正常运营中。博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目前看到了物流和供应链采购受到的暂时影响。在此情况下,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尽可能地维护供应链,满足需求。”

此后在4月12日,据新浪财经报道,日前福建省宁德市出现新冠肺炎病例,随即有市场传闻称,“宁德市工信局通知,各服务企业根据现有物料安排生产,不再进原料,而截至4月11日没发货的物料在当晚10点之后,已经不能再往宁德发货”。

对此,宁德时代回应称:“近期宁德出现个别疫情,政府临时升级了防疫管控措施。公司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与相关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协同防疫。当前,为最大限度保障市场供应,公司严格采取网格化管理措施,确保宁德基地有序开展生产。”

“闭环”管理情况下,一般只有部分员工才能回到生产线,因此产能相对来说会有所减少。而且,业内人士也指出,鉴于当地限制措施的.程度,这将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

而且,这一波疫情对汽车产业链的生产进度影响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叠加汽车芯片短缺,以及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4月车市产销压力可能更大。中汽协此前指出,2022年3月,国内疫情近期多发,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经济循环畅通遇到一些制约,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汽车供给端看,芯片短缺的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进一步推高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汽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总体形势不及预期;从汽车消费端看,消费动能明显不足,与同期相比,呈现一定幅度下降。

但好消息是吉林的汽车产业链正在部分重启。在3月13日,中国一汽决定包括一汽丰田、一汽-大众等在内的长春五大整车工厂有计划全部停产,4月11日,吉林省工信厅厅长孙简表示,中国一汽已于当日全面启动复工,同时首批47家零部件企业正有序复工。

而且,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问题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点关注,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上线的通知》,其中指出,为进一步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于2022年4月11日正式上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

据称,通过平台可对复工复产、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信息交流,建立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问题诉求与反馈机制,以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问题。

上海汽车产业或将于5月后停产3

3月份,尽管很多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因防疫需要暂停了部分生产,目前来看在生产端造成的影响还不是特别明显。据乘联会公布的3月产销数据显示,上个月国内乘用车累计生产新车182.3万辆,环比增长22.0%,同比仅下降0.3%。

但接下来的4月甚至5月,就没这么乐观了。根据乘联会测算,上海等地的疫情预计会给汽车行业带来20%的减产损失,并将给汽车产业的关键零件供给带来较大影响。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日前甚至还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这其实不难预料,现阶段很多企业安排员工驻厂保供,主要依靠的是已有库存。但库存总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而上海此轮疫情到目前还没有看到拐点,这意味着现阶段的封控措施仍将持续,包括对物流实施严格的管控,如此一来很多企业的库存将得不到补充,停工停产无可避免。

某合资车企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就表示,由于上游零部件生产及物流受阻,公司部分零部件几乎没有库存了,目前工厂已经完全停工。

据盖世汽车了解,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存在类似断供风险的企业并不在少数。前述受访的线束企业就表示,目前他们的库存已经吃紧,估计只能再坚持数周时间。

另一家线束企业受访人士也指出,尽管目前公司有部分员工在闭环生产,并且有采购人员在全天候对接上游供应商,跟进发货进度,但由于物流受阻,只能一定程度上延缓疫情的负面影响,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也会面临停产风险。

另据前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透露,他们公司的库存也只能维持不到3个月的生产,为此公司正通过异地资源调配、上下游产业链伙伴及股东等的合作互助,尽最大可能做一些预案和缓解。

另一家浙江的供应商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也坦言,他们公司的原材料供给预计仅能维持到4月底、5月初。目前该公司也已试图在上海周边寻找替代供应商,此前他们的供应商在上海。

但这并不容易。由于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防控措施持续升级,零部件的跨省运输现在也是阻碍重重。比如上海,除防疫及生活必须品外,很多生产物流都陷入了停滞,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从外地运往上海的原材料及零部件进不来,而需要从上海发往外地的产品也发不出去。

而即便有少数的物流可以运转,时间成本较之前也高了很多。据某企业员工透露,其供应商由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封控政策,只能先将产品从供应商仓库拉到一个点,通过人工卸货下来,再转到高速路口上另外一辆车,如此多次中转才能拉进位于上海的工厂。

更何况,目前上海周边地区也开始爆发疫情。以苏州为例,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以来苏州累计报告的确诊病例已达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1例。

另外杭州、宁波、嘉兴等地也呈现散发态势。而国内很多零部件企业都分布在长三角地区。据统计局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在国内汽车产量占比约为 21.6%,汽车工业增加值占比更是高达 31.2%。一旦管控范围进一步扩大,潜在的风险毋庸置疑。

上海一家模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此前他们有很多物料在江苏昆山加工,但从4月5号开始,由于昆山实施了严格的防疫管控,相关企业被迫停工停产,现在该公司正考虑直接在浙江寻找相关的企业协助生产,因为他们的原材料很多原本就来源于浙江。

徐州金沙江半导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应防疫要求,现在部分公司员工不得不居家办公,导致生产节奏放缓,外地新员工不能及时到岗,客户无法拜访。另外,物流的受阻还使得公司原材料交付延迟,出货受阻,并且不再受控。

更为严峻的是,近日广州、武汉等地也开始爆发新一轮的疫情。另据最新消息,宁德时代总部所在地宁德市蕉城区也出现了疫情,为此该地从4月10日起对外通道实施交通管制,宁德时代也在内部采取了网格化管理措施,确保宁德基地有序开展生产。但在随后的三天,宁德分别新增1例、7例和9例确诊病例,23例、6例和15例无症状感染者。

考虑到这些城市所在的汽车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国内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以及涉疫区相关企业在汽车供应链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这波疫情长期得不到控制,必将对国内汽车产业造成更大的冲击。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省累计生产汽车338.46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为12.76%,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15%。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上海市、吉林省和湖北省,去年汽车产量分别为283.32万辆、242.41万辆和209.9,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10.68%、9.14%、7.91%。

徐州金沙江半导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认为,如果接下来疫情迟迟得不到控制,将会对Q2产生较大冲击,短期会减少企业成品库存,造成订单积压,长期可能会恶化汽车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影响整个行业资金流和物流的正常运转。

前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相关负责人亦表示,由于上游供应商企业产品交付或服务有所延迟,这种延迟从供应商传导到OEM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预计会对未来几个月的汽车行业产生持续影响。”

2018年11月,吉利汽车销量为141,661辆,逆势环比增长10%。今年前11个月,吉利汽车总销量达1,407,505辆,同比增长29%。在车市持续下滑,尤其是诸多主流合资品牌均呈现负增长的态势下,吉利汽车持续保持稳健增长,以远高于行业的增长速度,引领中国品牌逆势上扬,助力中国品牌自信向上。

接下来,从“产品为王”、“用户思维”、“体系能力建设”、“开放包容态度”、“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建设”等维度,阐述吉利汽车的发展之道。

产品为王,好产品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钥匙

品牌的本质是消费者的认可度、喜好度,更是对产品技术、产品质量、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的认可。

吉利从以价格为导向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以科技、品质、品位为导向的“造每个人的精品车”,期间品牌发展最为关键的转折点有两次:2007年发布了《宁波宣言》,放弃价格战,开始打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企业道德战;2014年在水立方提出了“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的品牌使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以产品为核心”的精品车战略。

之后,吉利汽车陆续推出了博瑞、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3.0时代精品车型,在市场上收获了良好的销量和口碑。随着吉利汽车高端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单车售价逐年攀升,消费族群也在不断变化升级,向一二线城市和年轻化精英化转型。

而越级对标是吉利打造产品的一大心得。越级对标就是用越级的技术、品牌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极致的价值感和体验。比如,新时代高端品牌领克汽车越级对标豪华品牌的技术品质、制造工艺和服务水准,与主流外资品牌直面竞争,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吉利产品带来的品牌价值感。

坚持“用户思维”,用户是吉利发展的口碑基石

吉利拥有700万用户群体,用户是吉利最宝贵的资产,是企业发展的口碑基石。

吉利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敬畏市场、感恩用户。同时追求与用户精神层面的共鸣,搭建车主文化圈,倾听用户最真实的声音。吉利博越上市32个月累计销量达到63万辆,3.0时代产品旺销的背后,是长期累积的口碑效应得以释放,真正印证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关注用户,对用户需求准确把握,及时有效解决用户痛点,这是传统汽车企业转型的方向。如何把用户放到心中而非口号里,从工程师思维转换到用户思维,可以借鉴他山之石,跨界学习小米、华为等以用户为中心、靠产品和口碑驱动、创新营销的优秀企业,真正以互联网人的思维模式进行产品、业务创新。

打造体系能力,制胜未来的关键

一个汽车企业,造一款产品容易,造一款明星产品也不难,但是要造出每一款产品都能成为明星产品、标杆产品,那就必须依靠体系支撑。20多年来,吉利在产品、研发、采购、制造、营销等各个链条的关键节点,都提出了3.0时代的标准,形成有序的内部系统组合,也就是体系化。体系化的竞争力正在发挥威力。

吉利在研发上形成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有五个设计中心,五个研发中心,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坚持“自主突破创新,融合全球智慧,掌控核心技术”的研发战略,通过持续性的研发投入,确保形成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体系和技术原创能力。如发布技术品牌“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智擎”新能源动力系统等,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吉利总结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新产品开发体系NPDS,有效整合工作流程、组织和制度,以更宏观、更科学的方法管理新产品的开发过程。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转加上所有研发人员的努力投入,保障能够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提供优秀的产品,为用户打造一流的体验。

吉利加速了渠道、服务、采购3.0标准的建设。特别是在采购方面,从原有的本地化采购到全球采购,从原有低价采购到高品质采购,从分散采购到集中采购,坚持“一流企业要有一流配套商支持”的发展战略,建设公开、公平、廉政的全球化采购体系,目前已有200多家国际化供应商和吉利确立了零部件全球供应体系的新模式,共同打造更具世界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

吉利汽车近三年产销量的提高,带来的是吉利整个供应链的全线革新,有80%以上的供应商进行了新产线、新设备、新技术、新工业的投入,那些单靠家庭作坊式、人海战术式的供应商,跟不上整车厂发展节奏的只能被淘汰。事实告诉我们低成本不是牺牲质量,而是要拥有核心技术、更先进的制造条件和规模效应。

开放包容,共享产业变革新机遇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的冲击,力度和速度前所未见。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迎来了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重塑的历史机遇。

在这场技术创新的征程中,必须刷新思维方式,与朋友和伙伴联合,通过协调与分享占领技术制高点。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以及上下游产业价值链都在寻求最大的协同发展、合作共赢。

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定是企业发展的最强动力,而员工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同样重要。

今天的吉利已经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吉利对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所属公司进行管理更多依靠的是文化。吉利目前正在推行奋斗者文化、问题文化、对标文化、合规文化。

吉利的元动力工程颠覆了传统管理思想,元动力工程的核心思想是领导为员工服务,部门为一线服务,员工考核领导,一线考核部门,极大的发扬了一线工人的工作热情。同时,吉利积极推进全球型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尊重、适应、包容与融合的文化氛围,实现文化理念全球化,文化落地本土化。

以上就是关于宁波市的汽车产业发展的如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