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烟台本来是一个临海的环境十分优美的城市,但是却被一场大雪破坏了这优美的意境,暴风雪侵占了这座城市,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北极。
暴风雪来临全国的气温普遍降低,而山东也是中国北方城市之一,山东省内的气温也降低了很多,但是烟台却迎来了百年一见的暴风雪,虽然烟台的温度仅仅在零下10度左右,但是他的暴风雪却让人都无法站在空气之下。他的暴风雪可怕到什么程度?疫情之下的武汉街上还可能会有几个人,但是暴风雪之下的烟台街上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和车。这就是这场暴风雪的可怕程度。
我的一个学长家里就是山东烟台的,他有一天突然发了一个空间,就是他们那里的暴风雪,他们家住在6层,只见大雪漫天,云层黑压压的一片,雪花飘落在空气之中,而最可怕的就是大风了,风吹起的雪花,让人感觉到无所适从,从窗外看,能见度不足5米,全部都被雪花遮挡,而且你从窗外就可以感到外面呼呼的大风。真的十分的可怕。
我的这位学长也在群里分享了一下她在暴风雪之中的故事,穿着很厚的衣服,走在暴风雪之中,依旧感觉到十分的寒冷。同时让人更害怕的是这个风,像刀一样挂在自己的身上,特别的疼和冷,而且体重稍微轻一点的人可能都在暴风雪中站不住。在大雪之中,常见度不足5米,全都是漫天的大雪。
大雪没过了膝盖暴风雪其实并不可怕,因为下雪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室内,虽然外面的风听起来很可怕,我们的房子只要结实,再大的风雪对我们来说都无所谓,但是这场大雪更可怕的是下雪完之后,暴风雪下完,风依旧在呼呼的吹着,但是地面上的雪已经没过了自己的膝盖,完全没有任何的方法下脚走路,更可怕的是车也无法在公路上行走,海边儿的景象更是可怕,你可以看见被冻起来的浪花,连周围的海水都冻成了冰。
另一个北极
当看到这样的景象的时候,我真的以为这就是北极了吧,只有北极才会有如此巨大的暴风雪,虽然温度没有北极低,但是他下越大的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只有北极才会下这种大的雪吧,下大雪不可怕,最可怕的还刮大风。
烟台被称为“雪窝子”,每年降雪特别多,为什么呢?
这跟地形有关系,烟台威海南面靠山,北面向海,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每到冬季,偏北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气,于到山体被迫抬升,冷却凝结,成云至雨,再加上气温低,就成下雪了。潍坊受地形影响,而且西北风并不是从海上吹来,因此不易降雪
我的大学,是在烟台上的,对烟台的雪印象深刻,因为在我老家,这样的大雪并不常见。而在烟台,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几场酣畅淋漓的大雪,同学们打雪仗,堆雪人,玩得可嗨了。我记得同班一个南方的同学,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雪,特别兴奋,竟直接趴在雪地上匍匐前进…
前一阵子,曾到烟台出差,适逢一场大雪,雪后风景很好,不免又勾起当年的美好回忆。我有一个疑问,烟台下雪多,被称为“雪窝子”,为什么呢?得益于如今便利的网络,我找到了答案,现整理成文。
毋庸置疑,这肯定跟地理位置有关系,但具体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我归纳了一下,无外乎以下三点: 海、风、山 。
烟台和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位于黄渤海沿岸,但与全国绝大多数沿海城市又有不同,它们是北向大海,这种地理位置,在我国是很少见的。
我们都知道,水的散热速度要比土石慢,海水的水温在冬季里相对内陆的地表温度要高,保温效果好。所以到了冬天,海水温度是要高于陆地温度的,因此,在两市周边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暖区,温度要高于同纬度的陆地,海水水域还带来了丰富的暖湿气流,为形成丰沛的降水创造了条件。
在冬季,一般是刮北风,确切点说,是西北季风。凛冽寒冷的季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上呼啸而来,掠过广阔的渤海海面,长驱南下,直达烟台威海地区。这种干冷气流,在黄渤海海面上空遇到从海面上升的暖湿空气,湿热空气与冷空气结合,冷暖交会,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就会凝结成雪花,形成降雪。这种降雪现象,在气象上就称为“冷流降雪”,是烟台地区常见的一种降雪形式。
冷流降雪,简单来说就是冷空气流经暖海面,所以,它又被称为“大湖效应”。这种现象在美国的五大湖地区也很普遍,在冬季,冷空气经过美国的五大湖水面,冷暖空气交汇,在大湖的下风向地区就常会出现强降雪。
“冷流降雪”,它的形成需要二个条件,一是能够直接受到强冷空气影响,二是需要北部有相对暖和的水面,放眼全国,能同时满足条件的,也就只有环渤海这一带了。一般来说冷空气越强,渤海的海温越高,就越有利于出现强的降雪。与此形成对比的就是,在山东内陆地区,因为冬季缺乏暖湿气流,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横冲直下没有阻挡,也就形不成丰沛降雪了。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山体的影响,山对烟台降雪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
一方面,烟台北部靠着渤海和黄海,没有高山阻挡,保证了从北方而来的冷空气可以直达烟台海岸,假设一下,若是烟台北面有高山挡着,冷流降雪的效果就不会这么明显了。
另一方面,在烟台、威海的南部则横亘着胶东半岛最重要的山体,即昆嵛山。昆嵛山脉南北35公里,东西约50公里,主峰海拔923米,山不算大,山也不算高,但对其北部地区的降雪,已然具备了相当影响力。
当有西北风吹来时,突然升高的地势,阻挡了来自西北方面的干冷气流继续南下,冷暖气流的交会就只能发生在昆嵛山北麓的烟台、威海。于是,这种特殊的地形,对“冷流降雪”效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加持作用。因此“冷流降雪”往往在烟台北部海岸量最大,而且还较为频繁,“雪窝子”由此而来。
下面,结合以上三种原因,回顾总结一下烟台降雪的全过程:
在冬季,形成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寒流,在北风的裹挟下,一路向南。北风穿越广阔的东北平原,一马平川,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山体阻挡,便来到了渤海和黄海。
此刻的渤海黄海海面上,升腾着湿润的空气,这些湿润空气一边上升,一边成云成雾,富含着水汽。北风和水汽相遇,然后继续南下,直达胶东半岛北侧的烟台、威海。
当富含水汽的北风抵达烟威海岸后,受到山体阻挡,被迫抬升,并在抬升过程中凝结成冰晶,并降落地面,形成了降雪。源源不断的雪花,洋洋洒洒飘落在烟台、威海两座城市。
以上就是关于烟台不愧是北极分极,狂风暴雪如大片,当地气候有多恐怖?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