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检测的国家标准有哪些?

   2023-03-05 03:29:00 网络670
核心提示:GB/T23205-2008茶叶中448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23204-2008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23193-2008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

茶叶检测的国家标准有哪些?

GB/T23205-2008茶叶中448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23204-2008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3193-2008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21729-2008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23376-2009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3379-2009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5009.176-2003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5009.57-2003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抽样方法中,如何对茶叶正确抽样???

取3件,抽取本批次品质一致的茶叶。

根据相关茶叶取样规定,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从一批茶叶中抽取一定数量,并具有代表性的样品。6~50件,取样两件。50件以上,每增加50件(不足50件者按50件计)增取一件。所以本次取3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茶取样(GB/T8302-2002)》自实施之日起,同对代替GB_T8302—1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茶取样(GB/T8302-2002)》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茶取样(GB/T8302-2002)》由孛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归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茶取样(GB/T8302-2002)》超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茶取样(GB/T8302-2002)》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负责解释。

现行茶叶检验标准的编号有哪些?

一、精制茶取样方法

精制茶取样方法按照国家标准DB/T8302规定执行。

二、初制茶取样方法

1、匀堆取样法

将该批茶叶拌匀成堆,然后从堆的各个部位分别扦取样茶,扦样点不得少于八点。

2、就件取样法

从每件上、中、下、左、右五个部位各扦取一把小样置于扦样匾(盘)中,并查看样品间品质是否一致。若单件的上、中、下、左、右五部分样品差异明显,应将该件茶叶倒出,充分拌匀后,再扦取样品。

3、随机取样法

按GB/T8302规定的扦取件数随机抽件,再按就件扦取法扦取。

上述各种方法均应将扦取的原始样茶充分拌匀后,用对角四分法扦取200~300克两份作为审评用样,其中一份直接用于审评,另一份留存备用。

三、压制茶取样方法

采用每块(个)中段或对角线的部分:净取样,不少于五点,用手或工具解散法,然后用四分法缩分到约200克。用于外形与内质的审评。

茶叶污染物的检验指标有哪些?限量多少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备注rn产品标准rn1GB/T9172-88花茶级型坯rn2GB/T9833.1-88紧压茶花砖茶rn3GB/T9833.2-88紧压茶黑砖茶rn4GB/T9833.3-88紧压茶茯砖茶rn5GB/T9833.4-88紧压茶康砖茶rn6GB/T9833.5-88紧压茶沱茶rn7GB/T9833.6-88紧压茶紧茶rn8GB/T9833.7-88紧压茶金尖茶rn9GB/T9833.8-93紧压茶米砖茶rn10GB/T9833.8-93紧压茶青砖茶rn11GB/T13738.1-97第一套红碎茶rn12GB/T13738.2-92第二套红碎茶rn13GB/T13738.4-92第四套红碎茶rn14GB/T14456-93绿茶rn15SB/T10167-93祁门红茶rn16SB/T10168-93闽烘青绿茶rn以上标准均为国家和行业推荐性标准,适用于生产、流通、贸易活动中表列各类茶叶。rnrn17GH016-84屯、婺、遂、舒、杭、温、平七套炒青绿茶,此标准原国家供销社发布rn18WMB48(1)-81茶叶品质规格,此标准为出口茶标准rn19ZBB35002-88炒青绿茶技术条件rnrn理化检验方法标准,此标准是根据需要或贸易双方的有关协定和进出口标准要求,确定检验项目。本栏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rn1GB8302-87茶取样rn2GB8303-87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rn3GB8304-87茶水分测定rn4GB8305-87茶水浸出物测定rn5GB8306-87茶总灰分测定rn6GB8307-87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rn7GB8308-87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rn8GB8309-87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rn9GB8310-87茶粗纤维测定rn10GB8311-87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rn11GB8312-87茶咖啡碱测定rn12GB8313-87茶茶多酚测定rn13GB8314-87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rn14ZBX50001-86出口茶叶取样方法rn15ZBX50002-86出口茶叶磨碎试样干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rn16ZBX50004-86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rn17ZBX50005-86出口茶叶rn18ZB出口茶叶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标准和产品现状

茶叶的卫生质量主要包括:(1)农残留;(2)重金属;(3)有害微生物等。?

茶叶的卫生质量标准滞后

我国现行茶叶卫生标准GB97079-1988,只限定了农残留(六六六 MRL≤0.2mg/kg,紧压茶≤0.4g/kg;DDT:MRL≤0.2mg/kg;Cu≤60mg/kg;Pb≤2mg/kg)。该标准较之欧盟指令和CAC的有关标准差距甚大,其中欧盟至目前为止,仅在农残留限量中就有108项,限量标准要比我国标准严10~200倍。我国现行国标在技术参数的设置和限量指标上均落后于国外先进标准,严重滞后于市场需要,不利于茶叶的出口,据统计,如按现行国际,我国90%以上的茶叶卫生质量合格,而同期据国家茶叶质检中心对2000只茶叶按欧盟新标准分析的结果来看,仅氰戍菊酯一项超标率为39.9~84.2%。?

2.茶叶中农残留的现状

茶叶中的农残留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茶叶出口的最大问题,给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很大的威胁。1999年、2000年我国对欧盟茶叶出口连续减少1万吨,其主要原因是欧盟实行新的农残留标准,造成我国茶叶农残留偏高。?

我国茶叶生产由于受到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茶叶的农残留状况也不断变化。?

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农的品种较少,主要大面积使用六六六、DDT,茶叶中的农残留主要是六六六和DDT。鉴于此种情况,农业部于1972 年发布了“禁止在茶叶生产中使用剧毒农和高残留农的通知”。此政策出台,有效地抑制了农残留扩散,茶叶中六六六和DDT的残留得到控制,残留量普遍下降。但由于当时同期农田作物生产的继续普遍使用,造成土壤、水、空气的污染传播,使茶叶中的残留水平一直处于0.3~0.5mg/kg之间,难以达到国际标准(≤0.2mg/kg)的要求。据此,我国于1984年宣布全国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六六六、DDT,使茶叶中的六六六、DDT残留问题得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随着该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农在管理上得到了有序的法制管理,生产和使用逐步进入科学合理的轨道,但由于农村分散经营的特点,在茶园农的合理使用技术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茶农农残留控制的意识不强,造成茶叶农残水平出现阶段性的回升。茶叶农残控制又出现新的问题。从目前国内茶叶的农残情况来看。有如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优乐得残留超标严重。国家茶叶卫生标准对上述三项未作规定,据国内按欧盟新标准检测的结果和出口茶叶国外检测的结果反映来看,情况十分严峻,国内抽样结果为:氰戊菊酯超标率39.9%~84.2%、甲氰菊酯为22.4~66.6%,优得乐为14.9~50.0%,欧盟 1999年检测结果依次为0%(按新指标为70%左右),14.2~21.8%和18~21.8%。结果令人担忧。?

(2)三氯杀螨醇的残留存在潜在危险。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问题,一段时间内,曾是我国茶叶农残留的首要问题,自从国家禁止在茶叶中使用三氯杀螨醇后,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仍存在潜在危险。一方面,欧盟新标准将该项指标由MRL≤20mg/kg提高到≤0.1mg/kg,将标准提高了200倍,对我国茶叶将是一个考验;另一方面,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是在我国生产的三氯杀螨醇产品中,普遍含有3~10%的DDT,极易造成茶园未施用DDT,而茶叶DDT残留超标的现象出现。?

以上就是关于茶叶检测的国家标准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