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当月销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2-10-13 01:19:14 网络370
核心提示:导 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1月,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乘用车销量增幅超10.0%;商用车持续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出口市场超预期回暖。1-11月,汽车累计产销降幅收窄至3

11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当月销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导 读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1月,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乘用车销量增幅超10.0%;商用车持续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出口市场超预期回暖。1-11月,汽车累计产销降幅收窄至3.0%左右;乘用车下滑幅度缩减;商用车增幅超两成;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增速今年首次由负转正;出口降幅较1-10月收窄5.4个百分点。

要·点·速·览

? 汽车整体:11月销量277.0万辆,增长12.6%;1-11月销量2247.0万辆,下降2.9%

? 乘用车:11月销量229.7万辆,增长11.6%;1-11月销量1779.3万辆,下降7.6%

? 商用车:11月销量47.2万辆,增长18.0%;1-11月销量467.6万辆,增长20.5%

? 新能源汽车:11月销量20.0万辆,增长104.9%;1-11月销量110.9万辆,增长3.9%

?汽车出口:11月出口量12.2万辆,增长46.7%;1-11月出口量85.0万辆,下降7.3%

产销总体

11月产销又创今年以来新高,乘用车再超200万辆,商用车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1月,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国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效明显。全行业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就业继续改善,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基于此,11月产销同比继续保持增长,行业形势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尤其是当月销量保持两位数增幅,累计销量降幅已收窄至3.0%以内。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势头,产销量均创年内新高,分别达到284.7万辆和277.0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5%和7.6%,同比分别增长9.6%和12.6%。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37.2万辆和2247.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0%和2.9%,降幅与1-10月相比,分别继续收窄1.6和1.8个百分点。(见图表1、2)

从单月销量数据可见,其已数月屡破200.0万辆,销量同比增速也实现“八连涨”,并且连续七个月保持在10.0%以上。其中,11月销量又一次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也创下近年同期最好水平。(见图表3)

乘用车

11月产销再度刷新今年以来最高纪录,MPV产降销升,其它细分领域持续增长

随着疫情影响不断弱化,国内汽车市场加快复苏,消费需求继续扩大,在多项促消费政策、车展以及各地相继推出的多种形式促销活动等因素的带动下,11月乘用车市场延续增长特征,其对整体车市的回暖贡献也进一步加大,其中SUV 、交叉型乘用车继续快速增长。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2.9万辆和229.7万辆,也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环比分别增长11.8%和8.9%,同比分别增长7.5%和11.6%。1-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65.1万辆和177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8.1%和7.6%,降幅较1-10月继续收窄2.0和2.3个百分点。

具体车型方面,11月,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类乘用车产销均呈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MPV产量有所下降,销量小幅增长,其它乘用车产销继续保持增长。1-11月,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SUV和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均呈小幅下降,其它两类乘用车降幅依然明显。(见图表4、5)

从单月销量数据可见,疫情后乘用车市场呈稳步回升态势。其中,11月销量继续保持在200.0万辆以上规模,当月销量及其同比增速不仅又一次刷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记录,而且二者也再度创下近三年同期新高,其中同比增速实现了连续7个月正增长的局面。(见图表6)

商用车

前11个月累计产销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客车降幅收窄,货车细分市场全线持续走强

受国三淘汰、按轴收费、治理前期不合规车辆等政策影响,大批车辆集中采购、置换,再加上地方基建启动等因素所带来的需求红利,今年商用车产销成绩表现良好,尤其是某些细分领域屡创历史记录。其中,11月份商用车在货车强劲增长的拉动下,依然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而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多数建设项目将持续推进,新基建仍将成为投资重点,业内人士认为明年第一季度商用车将会继续保持较好状态。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1.8万辆和47.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0.6%和1.9%,同比分别增长20.3%和18.0%。1-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72.1万辆和46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2%和20.6%,增幅较1-10月分别回落0.3和0.4个百分点。

分车型产销情况看,11月,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产销呈较快增长,货车增幅略低;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量略增,销量微降,货车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在货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重型和中型货车销量略有下降,产量呈小幅增长,其它两类货车产销均呈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微型货车销量微降,产量略有增长,其它三类货车产销均呈较快增长。在客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三类客车产销均呈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产销均呈增长,大型客车产量略增,销量小幅下降,中型客车产销依然呈较快下降。

此外,1-11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呈小幅下降,货车依旧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货车方面,与上年同期相比,四类货车产销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重型货车增速依然最为明显。客车方面,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产销保持小幅增长,大、中型客车产销仍然呈较快下降。(见图表7、8)

从单月销量情况可见,今年商用车已8次刷新当月的历史记录,且其同比也连续数月保持正增长。其中,11月销量及其同比增速均创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见图表9)

11月货车销量今年第8次刷新当月历史记录,其中重、轻型货车增长贡献明显,并创单月销量新记录;而11月除微型货车销量小幅下降之外,其余货车车型均呈两位数增长,尤其是重型货车涨幅超三成。(见图表10)

11月客车销量达4.8万辆,环比上月增幅一成以上,与上年同期相比小幅下滑1.7%,未能延续前几月的增长态势。当月除轻型客车销量同比增长之外,大、中型客车均呈下滑态势。(见图表11)

新能源汽车

11月销量突破20.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创近五年单月新高,新能源商用车刷新今年销量高点

在存量竞争环境下,新能源汽车成为车市大盘回稳的重要贡献力量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步成熟,使用环境优化,消费者接受度增加,政府扩大内需战略以及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当月销量呈现大幅增长,实现本年度第5次刷新历年同期记录,累计销量增速也由负转正。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持续推进,除低端市场热销助推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回升外,“双积分”政策压力也倒逼车企开始冲刺新能源汽车销量。

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分别达到19.8万辆和20.0万辆,环比增长17.5%和24.1%,同比增长75.1%和104.9%。其单月产销第5次刷新了当月历史记录。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1.9万辆和110.9万辆,产量同比下降0.1%,降幅比1-10月收窄9.1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3.9%,增速较1-10月已实现由负转正。

从动力特征来看,11月,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增速均超过60.0%,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均超1倍。具体而言,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4万辆和1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6.2%和100.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4%和128.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8辆和290辆,同比分别增长7.2倍和28倍。1-11月,与上年同期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增长;纯电动汽车产量小幅下降,销量结束下降,呈一定增长。具体来看,1-11月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89.0万辆,同比下降3.1%,销售完成89.4万辆,同比增长4.4%;插电混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8万辆和2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35辆和948辆,同比分别下降34.4%和29 .1%。

从车型特征来看,乘用车是绝对主力,11月占比超过九成。当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00.7%和137.0%;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下降33.1%和28.0%。1-1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5%和5.4%;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4.2%和9.6%。(见图表12、13)

从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情况可见,疫情后整体市场呈现攀升态势,尤其下半年单月销量同比增速均保持正增长,因而实现了月度“五连涨”。其中,11月销量近两年首次突破20.0万辆,当月同比增速超1倍,二者同时刷新了今年以来及近三年同期的最高纪录。(见图表14)

从新能源乘用车单月销量可见,11月是今年单月销量第4次突破10万辆的月份,其18.6万辆的销售成绩刷新了近五年来单月最高记录。此外,当月销量同比增速翻倍,创近五年同期新高,并实现了今年“五连涨”。(见图表15)

从新能源商用车单月销量可见,尽管其基数偏低,但月度波动幅度仍较明显。其中,11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创今年以来最好水平,与上月相比增幅两成以上,不过销量同比却回落至两位数的负值。(见图表16)

汽车出口

11月出口再破10.0万辆,创单月历史之最,同比增速为近年最好水平

受海外消费市场逐渐恢复的提振,近期我国汽车出口表现非常强劲。11月,出口市场延续了9月份以来的恢复态势,当月出口创历史新高。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月,汽车企业出口12.2万辆,环比增长11.6%,同比增长46.7%。1-11月,汽车企业出口85.0万辆,同比下降7.3%,降幅较1-10月收窄5.4个百分点。

从车型特征来看,11月,乘用车出口9.6万辆 ,环比增长12.5%,同比增长58.6%;商用车出口2.6万辆,环比增长8.7%,同比增长15.1%。1-11月,乘用车出口64.4万辆,同比下降0.4%;商用车出口20.7万辆 ,同比下降23.8%。(见图表17)

从单月出口情况可见,11月出口量再次突破10.0万辆大关,并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当月出口同比增速也创近年历史新高。(见图表18)

结语

2020年我国汽车产业可恢复至上年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超越上年

从行业发展态势来看,随着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持续向好,以及促进消费政策的带动,市场需求仍将继续恢复。但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全球疫情蔓延在欧美等国家造成二次冲击,进一步迟缓世界经贸复苏进程,间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同时,近期出现的芯片供应紧张问题也将在短期内对汽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行业生产节奏可能会有所放缓。

近期,中汽协会对今明两年车市给出整体预判,即2020年全年销量达2530万辆,下滑2%左右,2021年有望实现4%的正增长,达到2630万辆;乘用车今年销量达到2020万辆,同比下降6%,明年将达到2170万辆,同比增长7.5%;商用车2020年总体销量达510万辆,同比增长18%,到2021年有可能出现同比10%左右的下滑,达460万辆;新能源汽车今年将达到130万辆,同比增长幅度在8%左右,而2021年估计将达180万辆,同比增幅40%左右。此后,国家发改委也表示,2020年全年我国汽车产业总体可恢复到上年水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超过上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月汽车销量如何?

2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2月产销双双大幅萎缩,细分市场全线下滑明显,新能源汽车遭遇“滑铁卢”,出口降幅扩大至近年新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月,汽车产销大幅下滑;乘用车降幅大于行业总体;商用车同比降幅超六成;新能源汽车“八连跌”;出口同比两位数下滑。1-2月,汽车累计产销同比降幅均超40.0%;新能源汽车降幅过半数;商用车出口下跌远超行业总体。

产销总体

2月产销量均呈十位数,同比降幅近八成,乘用车表现低于行业总体

2020年元月下旬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给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受疫情的波及,2月份汽车行业产销出现大幅下滑。生产端,企业因复工进度慢、零部件配套供应等问题导致产出水平较低;消费端,产品消费停滞,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这将对上半年汽车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无论环比还是同比,2月汽车产销出现大幅下滑,且降幅明显高于上月。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0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降幅比1月扩大了五成以上。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0%,降幅比1月扩大20.4个百分点和23.3个百分点。其中,无论单月还是累计情况,乘用车降幅均超过行业总体水平。预计随着2月下旬企业逐步复工、复产,3月汽车产销将比2月会有明显增长。(见图表1、2)

2月产销降幅均超八成,四类细分市场全部两位数下降

由于疫情的影响,2月乘用车产销规模遭受重创,企业生产复工时间明显滞后,从而带来消费市场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诸多问题。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乘用车产销环、同比均呈大幅下降。当月产销分别完成19.5万辆和22.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6.4%和86.1%,同比分别下降82.9%和81.7%,高于汽车产销总体降幅。1-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3.1万辆和183.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8.1%和43.6%,降幅比1月扩大20.0个百分点和23.0个百分点。

具体车型方面,2月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四类车型产销环、同比均呈明显下降;1-2月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SUV产销降幅略低于行业,其他三类车型降幅均超过45.0%,并高于行业,MPV降幅最为明显。(见图表5、6)

2月产销同比降幅超六成,细分市场均呈两位数下滑,货车表现略低于行业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受此影响,生产企业推迟复工复产时间,市场需求受阻,对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市场运行等产生一定冲击,汽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今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出现大幅“跳水”,而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商用车市场也未能幸免,尤其是作为增长主动力的轻卡和微卡,下滑程度相较重、中卡还要严重。随着3月份湖北省以外的全国其他区域陆续复工,尽管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恢复,但因疫情控制尚需时日,相关产业复苏、客运与货运数量增长缓慢;同时,经济下行造成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基建投资项目开工量有限,从而对商用车需求拉动乏力。目前市场环境仍不容乐观,投资、消费恢复有待政策引导和市场提振。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9万辆和8.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3.0%和73.1%,同比分别下降66.9%和67.1%。1-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1.7万辆和4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4.8%和33.2%,降幅比1月扩大24.3个百分点和25.7个百分点。

分车型产销情况看,2月货车和客车产销环、同比均呈明显下降;在细分品种中,产销环、同比同样呈快速下滑势头,降幅也比上月和同期呈明显扩大。1-2月,货车和客车产销同比降幅均超过20.0%,明显高于同期。此外,前2个月,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型货车产销同比降幅低于行业,其他三类货车产销降幅均高于行业,其中微型货车销量降幅更为显著;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产销同比降幅总体低于行业,大、中型客车则反之,其中大型客车降幅更为明显。(见图表9)

2月销量同比“八连跌”,新能源乘用车降幅略低于行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汽车生产、运输、销售等遭遇全面打击,企业生产水平较低,同时消费需求严重受挫。与传统燃油车一样,虽然新能源汽车有去年2月低基数优势的存在,但今年2月销量规模倒退,出现历史罕见的巨幅下跌,并自去年6月补贴标准退坡起,新能源汽车似乎被踩“急刹车”,骤然调头下行,至此销量已连续8个月出现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承压。业内专家预计,疫情或将造成新能源汽车首季度销量下滑至少40.0%,由此2020年全年也将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同比降幅均超过70.0%,明显高于上月。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1.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7.3%和72.4%,同比分别下降82.9%和75.2%。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万辆和6.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3.8%和59.5%,降幅比1月扩大11.0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

从动力特征来看,2月,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同比均呈大幅下降,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更为显著,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为0辆,纯电动汽车销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销量的占比超过七成。1-2月,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比降幅均超过50%。此外,上年表现较为出色的燃料电池汽车也呈一定下降趋势,但降幅明显低于行业,其前2个月产销分别累计完成145辆和171辆,同比分别下降24.5%和8.6%。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销量的比例达70.0%以上。

从车型特征来看,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0.9万辆和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83.1%和76.1%;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均完成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81.1%和65.0%。1-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8万辆和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4.6%和59.7%;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均完成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4.8%和57.3%。(见图表14、15)

2月出口同比降幅扩至22.0%,乘用车表现明显好于行业总体

疫情当前,人员流动、出口货物运输的时间成本增加,不少国家发布对我国的入境管制措施,以及部分出口商检停滞,正常的出口贸易活动受阻,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难度加大。目前,中东和亚太市场都面临船只无法靠岸的窘境。此外,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交期延迟,再加上国外消费者购车需求降低等因素,同样影响了产品出口业务。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月,汽车企业出口4.5万辆,环比下降35.1%,同比下降22.0%;分车型看,乘用车本月出口3.5万辆,环比下降32.7%,同比下降4.3%;商用车出口1.0万辆,环比下降42.4%,同比下降52.4%。1-2月,汽车企业出口11.3万辆,同比下降19.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8.6万辆,同比下降5.0%;商用车出口2.7万辆,同比下降45.3%。(见图表19)

结语

短期压力大增,长期稳定向好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此前的预期,中汽协分析人士表示,对于今年汽车行业全年形势尚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就目前情势而言,一季度运行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而2020年全年肯定比之前预估的2%降幅要大。为解决汽车产业链困难,更好更快地启动汽车市场需求,中汽协先后提出包括延缓实施国六PN限值、放宽限购指标、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适当调整2020年企业“双积分”考核要求、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培育房车/皮卡车特色汽车消费等系列建议,以期推动汽车产业稳增长。

此外,中汽协还表示,今年2月汽车行业已经触底,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复工复产逐步有序恢复,受抑制的2月原有消费需求会陆续得到释放,车市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预计3月有望出现加速回暖迹象,并且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汽车工业将全面恢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求2007年汽车产业的产量和产值等数据及简单分析

2021年9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8月汽车产销数据。最新统计显示,8月汽车产量172.5万辆,环比下滑7.4%,同比下滑18.7%;8月汽车销量179.9万辆,同比下滑17.8%。

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8月汽车产销均下降,且降幅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受国内疫情和马来西亚一行影响显著,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依旧存在,供应链风险提升,再加上同期高基数影响,因而本月乘用车销量同比降幅较上月有所扩大。另一方面,商用车市场需求的波动以及原材料价格持续在高位都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影响行业运行。

因此中汽协表示,初步预判全年的市场或将弱于预期。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81.9%值得一提得是,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2.1万辆,同比增长181.9%,并首次超过30万辆,1-8月渗透率也继续提升至近11%的水平。这个数据虽然看似一般,但也可见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势头迅猛。

1988年中国汽车产量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实际上就是官方数据):

2007年,中国的汽车总产量为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

2007年,中国的汽车总销量为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

补充答案:

不是中国的?早说呀!

根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统计数据:

2007年,全世界汽车总产量为7310.17万辆,同比增长5.4%。按国家排名,前5名分别是:日本(1159.63万辆)、美国(1078.07万辆)、中国(888.24万辆)、德国(621.35万辆)、韩国(408.63万辆),第6-10名分别是法国、巴西、西班牙、加拿大、印度。这10个国家的总产量是5532.40万辆,占总产量的75.68%。

2007年,全世界汽车总销量为7307.20万辆。

1988年,中国全国一年汽车产量不过为64万辆。

中国汽车产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呈现稳中有增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连续13年保持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汽车市场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正向世界汽车强国迈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7万辆和278.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2.5%和10.5%,产量同比增长2.4%,销量同比下降1.6%。其中产量增速由负转正,销量降幅收窄7.5个百分点。2021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分别增长8.2%和4.7%,其中产量增速较11月由负转正,销量增速比11月扩大2.2个百分点。

以上就是关于11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当月销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