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308):福州名字的由来与哪一朝代?

   2022-07-01 08:00:59 网络880
核心提示: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秦置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闽越王无诸都此,称东冶,武帝后为冶县,属会稽郡。三国吴永安三年 (260)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282)分建安郡立晋安郡,为郡治,属扬州,元康元年(291)属江州。

福州(308):福州名字的由来与哪一朝代?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秦置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闽越王无诸都此,称东冶,武帝后为冶县,属会稽郡。三国吴永安三年 (260)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282)分建安郡立晋安郡,为郡治,属扬州,元康元年(291)属江州。南朝宋初领侯官、原丰、晋安、罗江、温麻5县, 泰始四年(465)改晋平郡,齐建元二年(480)复称晋安郡,梁天监(502-519)中分设南安郡,普通六年(525)属东扬州,陈永定元年 (557)属闽州,为州治。隋开皇九年(589)改为泉州,大业三年(607)州废,改为建安郡,领闽、建安、南安、龙溪4县,闽县为治所。唐武德元年 (618)改郡为建州,六年(623)复称泉州,八年(625)又改名丰州,置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又称泉州,属岭南道,景云二年(711)改为闽 州,唐开元十三年(725)始称福州,治福州,天宝元年(742)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 (758)复称福州,领闽、侯官、长乐、福唐、连江、长溪、古田、尤溪8县。唐末,地为闽王氏所有。五代梁开平三年(909)王审知为闽王。闽长兴四年 (933)闽王王延钧称帝,改福州为长乐府,领14县,闽天德二年(944)号为东都,析出顺昌,三年(945)闽亡,属南唐,五代汉乾佑元年 (948),地为吴越所有,称福州威武军,分出尤溪、德化2县,五代周广顺元年(951)改彰武军。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复称福州威武军,属两浙西南 路,六年(981)由闽县分立怀安县,雍熙二年(985)属福建路,为治所。景炎元年(1276)端宗即位于此,改福安府。元称福州路,领闽、侯官、怀 安、古田、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9县及福清、福宁2州,属福建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改福州路为福州府,属福建 布政使司,领闽、侯官、怀安、古田、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福清10县,万历八年(1580)怀安县并入侯官县。清顺治三年(1646)仍为福州 府,属福建行省,领县仍旧,雍正十二年(1734)析古田县增置屏南县。1912年废府,设东路道(1914年改闽海道),领闽侯、长乐、古田、屏南、闽 清、永泰、连江、罗源、福清、平潭、宁德、霞浦、福鼎、福安、寿宁15县,为福建省省会。1925年废道。1933年11月20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 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及所属“闽海省”省会设此,为特别市。1934年为第一行政督察区(驻长乐),辖长乐、闽侯、福清、连江、罗源、永泰、平潭。 1935年永泰属二区。1938年一区迁驻闽侯。1942年4月成立福州市政筹备处,1946年元旦划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5警区,正式设福州 市。1949年8月17日解放后,为福建省省会、省辖市,市区仍设5区。1950年市区增设水上区,市郊设鼓山、洪山、盖山3区。1952年市郊增设新店 区。1955年撤鼓山、洪山、新店3区。1956年市区并为鼓楼、台江、仓山3区,市郊撤盖山区。1958年闽侯县划入,翌年划出。1960年市郊设鼓 山、新店、马尾3区。1961年市郊增设北峰、建新、琅岐、亭江及盖山区,1962年连江、罗源2县划入,1963年又划出。1968年9月鼓楼、台江、 仓山更名红卫、赤卫、朝阳区(1978年4月复原名),10月设郊区。1970年撤郊区,市郊设北峰、马江2区。1973年闽侯县再划入。1975年市郊 撤销北峰区,设郊区。1978年马江区并入郊区,增设环城区。1982年环城区并入郊区,另设马尾区。1983年闽清、永泰、长乐、福清、连江、罗源7县 划入。福清、长乐分别于1990年、1994年撤县设市,1996年郊区改晋安区。

福州市区“天皇岭”地名的由来?

在悠悠的岁月中,福州曾有多种名称、别称。

自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冶城始,福州地区相继有晋安郡、闽州、丰州、泉州、建州等各种名称。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城西北有福山,遂改名为"福州"。民间俗语:"福州、福州,有福之州"。

福州称"左海" 福州东濒大海,古人以东为左,故称"左海"。

福州称"榕城" 城内外郁郁榕荫,名树古木良多。早在唐代即有榕城之称,宋代太守张伯玉倡植榕树以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柑桔、荔枝、龙眼、橄榄、桂、樟、玉兰、茉莉等名果、名木、名花饮誉华夏。

福州称"三山" 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立,白塔、乌塔两塔对峙,闽江横贯城区,构成"三山两塔一条江"的独特城市格局。

为什么福州叫榕城啊?

皇图岭镇 面积:243平方千米 人口:6.8万人 邮编:412309 代码:430223105

全镇辖3个居委会、48个村委会:西街、市坪高枧;双源、双泉、瑞泉、阴泉、长岭、双和、新和、龙和、共和、高和、湖塘、富厚、龙塘冲、港口、楼下、谭家、桂阁塘、丹塘、笔增、笔田、笔塘、皇新、皇图、长华、长竹、长桥、河峰、河田、河西、河良、市城、市先、市前、鹏江、鹏富、山关、中田、龙上、安丰、界头、芳联、芳冲、高龙、新乐、朋乐、三星、三龙、师塘(攸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辖50个村、4个居委会)。镇政府驻皇图岭镇。

“皇图”地名由来有二,一曰某朝皇帝建官选址,曾派员到此勘测绘图,因土质轻薄未选取,因取名皇图岭;二曰此地多黄色土壤,本名黄土岭,后以谐音演变为皇图岭。原皇图岭镇1950年属三区,1956年置皇图岭乡,1958 年为东风公社,1961年更名皇图岭公社,1984年建镇。原市上坪镇1950年为市上坪乡,1958年撤乡并入东风公社,1961年更名市上坪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8年撤乡建立市上坪镇。原高枧镇1984年撤公社建立高枧乡,1998年撤乡建立高枧镇。2007年1月皇图岭镇与市上坪镇、高枧镇合并,新设皇图岭镇。

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

宋代是福州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人口、经济、文化都达到一个高峰。开宝七年(974年)和熙宁二年(1069年),刺史钱昱和程师孟先后扩建城池。庆历四年(1044年)蔡襄任福州知州期间大兴水利。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

扩展资料:

市树——榕树

福州植榕,古已成风。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满城绿荫,暑不张盖”,使福州有了“榕城”的美称。榕树四季常青、枝荣叶茂、雄伟挺拔、生机盎然,象征福州城市精神风貌。

福州城区有古榕树近千株,其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一株千年古榕被誉为福州第一大榕,相传是北宋冶平年间三位武官在此练武时植下的,树高20米,树冠地面投影面积达1330多平方米。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命名榕树为市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州

以上就是关于福州(308):福州名字的由来与哪一朝代?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