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的谷物汇集在一起,杂粮粥是不是越杂越好?

   2023-01-31 19:57:26 网络400
核心提示:杂粮粥很健康,但不是越杂越好,而要杂得有重点,在各种豆类粗粮之外,黑芝麻、核桃是不能缺少的,因为它含有脂肪,可以帮助吸收杂粮粥中含有的维生素E 等脂溶性维生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一天的主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杂粮,因为杂粮含有的纤维

不同种类的谷物汇集在一起,杂粮粥是不是越杂越好?

杂粮粥很健康,但不是越杂越好,而要杂得有重点,在各种豆类粗粮之外,黑芝麻、核桃是不能缺少的,因为它含有脂肪,可以帮助吸收杂粮粥中含有的维生素E 等脂溶性维生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一天的主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杂粮,因为杂粮含有的纤维素多,有它们掺合的主食,体积虽然不小,但是热量却比白米白面要低,不至于因此吃成个胖子,而且纤维素还避免了肠道肿瘤的发生。另一个原因是,杂粮多是带着的皮儿的全谷,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正好弥补了细粮在加工过程中丢失的营养。

很多人为了这个“杂”大费脑筋,红豆、绿豆、芸豆、糙米、紫米、黑米等等,好像不这么杂就失去了价值。事实上,这些杂粮的营养成分是雷同的,含的脂肪很少,含的脂溶性维生素也少,就算再杂,仍旧不能弥补脂溶性维生素的不足,特别是当你吃杂粮的同时还很少吃肉,基本是素食,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会带来很多问题,也是另一种营养不良,所以,最好在杂粮粥里加上点黑芝麻、核桃,它们富含维生素E,而且本身含脂肪,除了帮助自身维生素E的吸收,还能帮助吸收其他杂粮中的维生素E,添了黑芝麻的杂粮粥就多了营养。

01什么是杂粮?

一般我们说的杂粮指的是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籽粒各部分保留完整的粮食作物,包括:全谷类食物,如燕麦、荞麦、玉米、高粱、小米;加工精度低的米面,如糙米、全麦粉;杂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芸豆等。

粗杂粮相对于精细粮来讲,并没有经过精细的加工,保留了籽粒本身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这些营养素也是我们以精白米、精白面为主的饮食结构中所缺乏的,同时缺少这些营养素也是引起一些慢性病高发的原因之一。所以,建议大家适量增加粗杂粮的摄入。

02超市里常见的谷物饮料也是用这些完整的杂粮熬制成的吗?

因为粗杂粮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一般我们在熬制杂粮粥之前都是先将多种粗杂粮混合在一起,用水浸泡几小时之后熬制而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谷物类饮料》(QB/T4221-2001)规定:谷物类饮料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调配制成的饮料,可添加果蔬汁、植物提取物等食品辅料。

以某种常见的谷物饮料为例,它的主要成分是以牛奶或水为基质,向其中加入部分杂粮、杂豆等原料,同时为了维持一定的黏稠性状和特殊香气,还会加入增稠剂、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剂一起混合配制而成。

03谷物饮料与杂粮粥的营养价值的区别在哪儿?

谷物饮料中杂粮、杂豆的添加量十分有限。《谷物类饮料》(QB/T4221-2001)规定:谷物类饮料总固形物含量》6克/100克即可。这跟自家做的一碗浓稠的杂粮粥中的固形物含量相比相差很远。

谷物饮料以水或牛奶为基质,添加部分谷物粉的同时,为平衡口感、口味还需添加某些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包括蔗糖(即白砂糖)、三氯蔗糖、安赛蜜等;增稠剂,包括蔗糖脂肪酸酯、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瓜尔胶、黄原胶等;食用香精。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谷物饮料中含各种食品添加剂,虽然这些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剂量和范围添加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可以改善谷物饮料的风味和口感,但是它们并没有什么营养。杂粮粥的固形物总量远远高于同等重量的谷物饮料,所以喝谷物饮料不等于喝杂粮粥

喝鲜榨玉米汁、紫薯汁能通便?辟谣:膳食纤维被破坏,反而是坏事

好像没有专门的,您可参考以下相关标准:

DB44/T 545-2008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30KB

DB44/T 544-2008 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41KB

GB/T 21982-2008 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327KB

GB/T 21961-2008 玉米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 (单行本清晰扫描版) 3270KB

GB/T 5009.209-2008 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232KB

GBT 10463-2008 玉米粉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pdf 240KB

GBT 10362-2008 粮油检验 玉米水分测定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pdf 374KB

GB-T 22369-2008 甜玉米罐头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pdf 286KB

GB-T 22326-2008 糯玉米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pdf 227KB

GBT 22503-2008 高油玉米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pdf 227KB

GBT 22496-2008 玉米糁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pdf 229KB

GB/T 21962-2008 玉米收获机械 技术条件 2077KB

NY/T 1628-2008 玉米免耕播种机 作业质量 365KB

NY/T 1611-2008 玉米螟测报技术规范 914KB

NY/T 1425-2007 东北地区高淀粉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316KB

GB/T 8885-2008 食用玉米淀粉 733KB

DB11/T 324.5-2007 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 第5部分:玉米. 412KB

DB51/T 833-2008 杂交玉米种子田间检验规程. 163KB

DB51/T 808-2008 杂交玉米品种真实性和纯度SSR分子检测技术方法 151KB

DB51/T 667-2007 青贮玉米地面堆贮技术规程 169KB

DB51/T 675-2007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78KB

DB11/T 507-2007 玉米品种纯度及真实性SSR分子检测方法 182KB

NY/T 1272-2007 玉米油 298KB

NY/T 1416-2007 玉米剥皮机安全技术要求 291KB

NY/T 1409-2007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 289KB

NY/T 1355-2007 玉米收获机 作业质量 313KB

NY/T 1432-2007 玉米品种鉴定DNA指纹方法 958KB

NY/T 418-2007 绿色食品 玉米及玉米制品 5016KB

GB/T 17890-2008 饲料用玉米- 167KB

JB/T 10749-2007 玉米脱粒机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515KB

ZB X 77005-1990玉米笋罐头 113KB

SN/T 1900-2007玉米晚枯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72KB

SN/T 1196-2003玉米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 294KB

QB/T 3616-1999 玉米笋罐头 133KB

NY/T 849-2004玉米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653KB

NY/T 720.1-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106KB

NY/T 418-2000绿色食品玉米 109KB

NY/T 12482-200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2部分:玉米抗小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734KB

NY/T 12481-200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795KB

NY/T 1197-2006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玉米 221KB

NY/T 1136-2006挤搓式玉米种子脱粒机技术条件 141KB

GB 1353-2007 玉米 征求意见稿 88KB

GB/T 8613-1999 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 60KB

GB/T 17890-1999饲料用玉米 65KB

GB 1353-1999玉米 108KB

GB 12309-1990工业玉米淀粉 401KB

GB/T 10362-1989 玉米水分测定法 127KB

GB 8885-1988食用玉米淀粉 44KB

GB 8614-1988发酵业用玉米 47KB

GB 8613-1988淀粉业用玉米 54KB

ZB X 14013-89玉米胚油 115KB

SN/T 1745-2006 进出口大豆、油菜籽和食用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验方法 680KB

SN/T 1544-2005 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残留量的检验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法 437KB

SN/T 1375-2004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264KB

SN/T 1196-2003 玉米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 330KB

SN/T 1155-2002 植物检疫玉米霜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357KB

QB/T 3616-1999玉米笋罐头 200KB

NY/T 980-2006 罐装甜玉米加工技术规范 1041KB

NY/T 720.3-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179KB

NY/T 720.2-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 91KB

NY/T 720.1-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122KB

NY/T 690-2003笋玉米 57KB

NY/T 685-2003饲料用玉米蛋白粉 99KB

NY/T 524-2002糯玉米 155KB

NY/T 523-2002甜玉米 152KB

NY/T 522-2002 爆裂玉米 73KB

NY/T 520-2002优质蛋白玉米 106KB

NY/T 241-94西北地区地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52KB

NY/T 240-94西北地区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73KB

NY/T 239-94西北地区春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40KB

NY/T 1248.5-200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玉米抗玉米螟鉴定技术规范 175KB

NY/T 1248.4-200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4部分:玉米抗矮花叶病鉴定技术规范 224KB

NY/T 1248.3-200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3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163KB

NY/T 1248.2-200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玉米抗小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762KB

NY/T 1248.1-200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824KB

NY/T 1211-2006 专用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130KB

NY/T 1209-2006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玉米 824KB

NY/T 1197-2006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玉米 247KB

NY/T 1155.2-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2部分:活性试验 玉米根长法 381KB

NY/T 1136-2006 挤搓式玉米种子脱粒机 技术条件 575KB

NY 775-2004玉米中烯唑醇、甲草胺、溴苯腈、氰草津、麦草畏、二甲戊乐灵、氟乐灵、克百威、顺 136KB

NY 5302-2005无公害食品 玉米 137KB

NY 5200-2004无公害食品 鲜食玉米 1575KB

NY 418-2000绿色食品 玉米 40KB

JB/T 6681-1993 玉米收获机械 试验方法 345KB

JB/T 6680-1993 玉米收获机械 技术条件 97KB

DB44/T 279-2005 甜玉米鲜苞 1187KB

DB44/T 208-2004甜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139KB

DB33/T 602.2-2006 无公害鲜食甜玉米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95KB

DB33/T 602.1-2006 无公害鲜食甜玉米 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 131KB

DB33/602.3-2006 无公害鲜食甜玉米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76KB

GB/T 20767-2006 牛尿中玉米赤霉醇、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双烯雌酚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85KB

GB/T 20766-2006 牛猪肝肾和肌肉组织中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酮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双烯雌酚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506KB

GB/T 20570-2006 玉米存储品质判定规则 397KB

GB/T 19540-2004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236KB

GB/T 17980.6-2000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虫剂防治玉米螟 148KB

GB/T 17980.42-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除草剂防治玉米地杂草 226KB

GB/T 17980.13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39部分玉米生长调节剂试验 170KB

GB/T 17980.107-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07部分杀菌剂防治玉米大小斑病 141KB

GB/T 17980.107-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07部分:杀菌剂防治玉米大小斑病 182KB

GB/T 17980.106-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06部分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145KB

GB/T 17980.106-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06部分: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172KB

GB 19111-2003玉米油 257KB

GB 13078.2-2006 饲料卫生标准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 46KB

GB/T 8613-1999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 105KB

GB/T 17315-1998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225KB

GB/T 15669-1995水果、蔬菜及其制品新鲜玉米和速冻玉米醇不溶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104KB

GB 17890-1999饲料用玉米 111KB

GB 16329-1996小麦、面粉、玉米及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限量标准 129KB

GB 1353-1999玉米 24KB

GB 12309-90工业玉米淀粉 1000KB

GB/T 8885-1988食用玉米淀粉 111KB

GB/T 10463-1989玉米粉(Cornflour) 144KB

GB/T 10362-1989玉米水分测定法 163KB

GB 8614-88发酵业用玉米 128KB

GB 7648-87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 190KB

.........

易启标准网有这些全文电子版免费下载的.

下载方法,先在Google谷歌和百度搜索到易启标准网,打开网站免费注册成为会员,登陆后搜索您要的标准或者书籍,然后下载.如有问题可参考这个网站的帮助文件的.

GB10789-2007标准

都说粗粮润肠通便,饱腹感强,营养又丰富,对肥胖、三高患者都非常友好,对普通人也有不少 养生 功效。

而近些年市场兴起的玉米汁、紫薯饮等粗粮饮料宣称是可以喝的粗粮,慢慢开始受到大家的追捧,那么喝粗粮饮料真的可以达到 养生 的功效吗?

粗粮饮料在国家标准《GB10789-2007饮料通则》中的定义,就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调配制成的饮料。

但其实粗粮之所以 健康 就在于它的“粗”,最大的营养价值就是它的膳食纤维,但因为口感不好,所以一直被排除在主流的主食之外。

因此很多商家为了让大家更接受粗粮饮料的口味,都会在口感上下功夫,将谷物磨得越细越好,很多时候就会把粗粮有营养的部分都加工掉了,再添加上一些糖、甜味剂和其他改善口味、口感的添加剂。

这时失去了膳食纤维的粗粮就失去了润肠通便、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等功效,而糖含量和热量却升高了。

在行业标准中,粗粮饮料被界定为“总固形物和总膳食纤维含量较少的谷物类饮料。”按照规定,每100克谷物饮料中,应含有膳食纤维至少0.1克。

但每100克鲜玉米中就含2.9克膳食纤维,更加说明粗粮饮料与粗粮本身相比,膳食纤维含量差距非常大。

还有些小商小贩为了降低成本,连谷物都不放,直接拿香精代替,成本低廉,味道浓郁,但营养成分就几乎为零了。

因此,大家还是将全谷类作为主食来食用对 健康 更有益,但也要注意食用量。过多食用粗粮也会对钙、铁、锌等部分矿物质的吸收产生影响,普通人群长期以此为主食,反而有营养不良的风险,加重消化负担。

尤其是老人、儿童等胃肠功能相对低下的人群要控制好摄入量,以免造成肠胃不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因此建议用全谷物部分代替主食,或者在正常主食中添加粗杂粮,不要迷信粗粮制品可以起到和粗粮一样的作用。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粗粮本身是对控制血糖有益的,但加工得越精细,煮得越软烂黏糊,食用后的餐后血糖上升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建议谨慎食用粗粮饮料。

谷多维谷物饮料,消费者为何愿意买账

ICS 67.160.01X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0789-200×代替 GB 10789-1996 饮 料 通 则 General standard for beverage (报批稿)200×-××-××发布20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

--------------------------------------------------------------------------------

Page 2

GB 10789-200*Ⅰ前言本标准的第 4、5、6 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部分条文参考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 STAN 247-2005《果汁类和果肉饮料类通用标准》。本标准代替 GB 10789—1996《软饮料的分类》。本标准与 GB 10789—1996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的名称改为:“饮料通则”;——增加了第 3 章“术语和定义”;——将 GB10789—1996 第 3 章内容列为本标准第 5 章“类别、种类和定义”;——将 GB10789—1996 第 3 章中的技术指标分离出来,列入本标准的“6.1 基本技术要求”;——对饮料的分类和技术指标作了调整;——增加了规范性附录“饮料分类一览表”(见附录 A)。本标准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饮料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天津科技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晋府、史其禄、文剑、王美玲、姚毓才、李绍振、黄莹萍、李惠宜、李羽楠。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0789-1989、GB 10789-1996。

--------------------------------------------------------------------------------

Page 3

GB 10789-200*1 饮 料 通 则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饮料的分类、类别、种类和定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饮料,也适用于饮料的生产、研发以及饮料产品标准和其他与饮料相关标准的制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3432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饮料 beverage饮品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 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4 分类饮料按原料或产品性状进行分类,可分为十一个类别及相应的种类,详见附录 A。5 类别、种类和定义5.1 碳酸饮料(汽水)类 carbonated beverages 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5.1.1 果汁型碳酸饮料 carbonated beverage of juice containing type含有一定量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桔汁汽水、橙汁汽水、菠萝汁汽水或混合果汁汽水。5.1.2 果味型碳酸饮料 carbonated beverage of fruit flavored type以果味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含有少量果汁或不含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桔子味汽水、柠檬味汽水。5.1.3 可乐型碳酸饮料 carbonated beverage of cola type以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香型的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的碳酸饮料。

--------------------------------------------------------------------------------

Page 4

GB 10789-200*2 5.1.4 其他型碳酸饮料 carbonated beverage of others type上述 3 类以外的碳酸饮料,如苏打水、盐汽水、姜汁汽水、沙士汽水。5.2 果汁和蔬菜汁类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s用水果和(或)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5.2.1 果汁(浆)和蔬菜汁(浆) fruit/vegetable juice (pulp)采用物理方法,将水果或蔬菜加工制成可发酵但未发酵的汁(浆)液;或在浓缩果汁(浆)或浓缩蔬菜汁(浆)中加入果汁(浆)或蔬菜汁(浆)浓缩时失去的等量的水,复原而成的制品。可以使用食糖、酸味剂或食盐,调整果汁、蔬菜汁的风味,但不得同时使用食糖和酸味剂,调整果汁的风味。5.2.2 浓缩果汁(浆)和浓缩蔬菜汁(浆) concentrated fruit/vegetable juice (pulp)采用物理方法从果汁(浆)或蔬菜汁(浆)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加水复原后具有果汁(浆)或蔬菜汁(浆)应有特征的制品。5.2.3 果汁饮料和蔬菜汁饮料 fruit/vegetable juice beverage5.2.3.1 果汁饮料 fruit juice beverage在果汁(浆)或浓缩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可加入柑桔类的囊胞(或其他水果经切细的果肉)等果粒。5.2.3.2 蔬菜汁饮料 vegetable juice beverage在蔬菜汁(浆)或浓缩蔬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5.2.4 果汁饮料浓浆和蔬菜汁饮料浓浆 concentrated fruit/vegetable juice beverage在果汁(浆)和蔬菜汁(浆)、或浓缩果汁(浆)和浓缩蔬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稀释后方可饮用的饮料。5.2.5 复合果蔬汁(浆)及饮料 blended fruit/vegetable juice (pulp) and beverage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果汁(浆)、或蔬菜汁(浆)、或果汁(浆)和蔬菜汁(浆)的制品为复合果蔬汁(浆);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果汁(浆),蔬菜汁(浆)或其混合物并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为复合果蔬汁饮料。5.2.6 果肉饮料 nectar在果浆或浓缩果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果浆的果肉饮料称为复合果肉饮料。5.2.7 发酵型果蔬汁饮料 fermented fruit/vegetable juice beverage 水果、蔬菜、或果汁(浆)、蔬菜汁(浆)经发酵后制成的汁液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盐等调制而成的饮料。5.2.8 水果饮料 fruit beverage在果汁(浆)或浓缩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但果汁含量较低的饮料。5.2.9 其他果蔬汁饮料 other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beverages 上述 8 类以外的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

--------------------------------------------------------------------------------

Page 5

GB 10789-200*3 5.3 蛋白饮料类 protein beverages以乳或乳制品、或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5.3.1 含乳饮料 milk beverage5.3.1.1 配制型含乳饮料 formulated milk beverage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以及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5.3.1.2 发酵型含乳饮料 fermented milk beverage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等有益菌培养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如乳酸菌乳饮料。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而区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5.3.1.3 乳酸菌饮料 lactobacillus beverage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而区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5.3.2 植物蛋白饮料 plant protein beverage用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果实、种子或果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得(可经乳酸菌发酵)的浆液中加水,或加入其他食品配料制成的饮料。如豆乳、豆浆、豆乳饮料、椰子汁(乳)、杏仁露(乳)、核桃露(乳)、花生露(乳)。5.3.3 复合蛋白饮料 mixed protein beverage以乳或乳制品,和不同的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5.4 饮用水类 drinking water 密封于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5.4.1 饮用天然矿泉水 drinking natural mineral water采用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钻井采集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的;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的水源制成的制品。5.4.2 饮用天然泉水 drinking natural spring water采用从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或经钻井采集的、未受污染的地下泉水且未经过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制成的制品。5.4.3 其他天然饮用水 other natural drinking water采用未受污染的水井、水库、湖泊或高山冰川等且未经过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制成的制品。5.4.4 饮用纯净水 purified drinking water以符合 GB 5749 的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去除水中的矿物质等制成的制品。5.4.5 饮用矿物质水 mineralized drinking water以符合 GB 5749 的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的矿物质而制成的制品。

--------------------------------------------------------------------------------

Page 6

GB 10789-200*4 5.4.6 其他饮用水 other drinking water以符合 GB 5749 的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不经调色处理而制成的制品,如添加适量食用香精(料)的调味水等。5.5 茶饮料类 tea beverages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5.5.1 茶饮料(茶汤) tea beverage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体饮料,可添加少量的食糖和(或)甜味剂。5.5.2 茶浓缩液 concentrated tea beverage 采用物理方法从茶叶的水提取液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经加工制成,加水复原后具有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态制品。5.5.3 调味茶饮料 flavored tea beverage5.5.3.1 果汁茶饮料和果味茶饮料 fruit juice tea beverage and fruit flavored tea beverage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果汁、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果味香精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 5.5.3.2 奶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 milk tea beverage and flavored milk tea beverage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乳或乳制品、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奶味香精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5.5.3.3 碳酸茶饮料 carbonated tea beverage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二氧化碳气、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香精等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5.5.3.4 其他调味茶饮料 other flavored tea beverage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食品配料调味,且在上述 3 类调味茶以外的饮料。 5.5.4 复(混)合茶饮料 blended tea beverage以茶叶和植(谷)物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干燥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具有茶与植(谷)物混合风味的液体饮料。5.6 咖啡饮料类 coffee beverages 以咖啡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咖啡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5.6.1 浓咖啡饮料 strong coffee beverage以咖啡提取液或速溶咖啡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饮料。5.6.2 咖啡饮料 coffee beverage以咖啡提取液或速溶咖啡粉为基本原料制成的液体饮料。5.6.3 低咖啡因咖啡饮料 coffee beverage of low caffeine以去咖啡因的咖啡提取液或去咖啡因的速溶咖啡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饮料。

--------------------------------------------------------------------------------

Page 7

GB 10789-200*5 5.7 植物饮料类 botanical beverages以植物或植物抽提物(水果、蔬菜、茶、咖啡除外)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5.7.1 食用菌饮料 edible fungi beverage以食用菌子实体的浸取液或浸取液制品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或以在食用菌及其可食用培养基的发酵液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5.7.2 藻类饮料 algae beverage以海藻或人工繁殖的藻类为原料,经加工(含发酵或酶解)制成的饮料,如螺旋藻饮料。5.7.3 可可饮料 cocoa beverage以可可豆、可可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饮料。5.7.4 谷物饮料 cereal beverage 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调配制成的饮料。5.7.5 其他植物饮料 other botanical beverages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其他植物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5.8 风味饮料类 flavored beverages以食用香精(料)、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作为调整风味主要手段,经加工制成的饮料。5.8.1 果味饮料 fruit flavored beverage以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食用香精、茶或植物抽提液等的全部或其中的部分为原料调制而成的果汁含量达不到表 1 中水果饮料基本技术要求的饮料,如橙味饮料、柠檬味饮料。5.8.2 乳味饮料 milk flavored beverage以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乳或乳制品、果汁、食用香精、茶或植物抽提液等全部或其中部分为原料,经调配而成的乳蛋白含量达不到表 1 中配制型含乳饮料基本技术要求的,或经发酵而成的乳蛋白含量达不到表 1 中乳酸菌饮料基本技术要求的饮料。5.8.3 茶味饮料 tea flavored beverage以茶或茶香精为主要赋香成分,茶多酚含量达不到表 1 中碳酸茶饮料基本技术要求的饮料。5.8.4 咖啡味饮料 coffee flavored beverage以咖啡或咖啡香精为主要赋香成分,咖啡因含量达不到表 1 中咖啡饮料基本技术要求的饮料,不含低咖啡因咖啡饮料。5.8.5 其他风味饮料 other favored beverages上述 4 类之外的风味饮料。5.9 特殊用途饮料类 beverages for special uses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5.9.1 运动饮料 sports beverage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的饮料。5.9.2 营养素饮料 nutritional beverage添加适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以补充某些人群特殊营养需要的饮料。

--------------------------------------------------------------------------------

Page 8

GB 10789-200*6 5.9.3 其他特殊用途饮料 other special usage beverage为适应特殊人群的需要而调制的饮料。5.10 固体饮料类 powdered beverages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等固态料的供冲调饮用的制品。如果汁粉、豆粉、茶粉、咖啡粉、果味型固体饮料、固态汽水(泡腾片)、姜汁粉。5.11 其他饮料类 other beverages以上分类中未能包括的饮料。6 技术要求6.1 基本技术要求见表 1。表 1 分类项目指标或要求CO2含量(20℃时同体积饮料中溶解的 CO2的体积倍数)≥1.5 果汁型碳酸饮料果汁含量 (质量分数,%)≥2.5 碳酸饮料(汽水)类果味型、可乐型、其他型碳酸饮料CO2含量(20℃时同体积饮料中溶解的 CO2的体积倍数)≥1.5 果汁(浆)和蔬菜汁(浆)具有原水果果汁(浆)和蔬菜汁(浆)的色泽、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调整风味添加的糖不包括在内)浓缩果汁(浆)和浓缩蔬菜汁(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和原汁(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比≥2果汁饮料果汁(浆)含量(质量分数,%)≥10 蔬菜汁饮料蔬菜汁(浆)含量(质量分数,%)≥5 果汁饮料浓浆和蔬菜汁饮料浓浆按标签标示的稀释倍数稀释后,其果汁(浆)和蔬菜汁(浆)含量不低于本表对果汁饮料和蔬菜汁饮料的规定复合果蔬汁(浆) 应符合调兑时使用的单果汁(浆)和蔬菜汁(浆)的指标要求复合果汁饮料中果汁(浆)总含量(质量分数,%)≥10 复合蔬菜汁饮料中蔬菜汁(浆)总含量(质量分数,%)≥5 复合果蔬汁饮料复合果蔬汁饮料中果汁(浆)蔬菜汁(浆)总含量(质量分数,%)≥10 果肉饮料果浆含量(质量分数,%)≥20 发酵型果蔬汁饮料 待定水果饮料果汁含量(质量分数,%)5~10果汁和蔬菜汁类其他果蔬汁饮料待定

--------------------------------------------------------------------------------

Page 9

GB 10789-200*7 表 1 (续)分类项目指标或要求配制型含乳饮料乳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1.0 乳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1.0 发酵型含乳饮料未杀菌(活菌)型,出厂检验乳酸菌活菌数量(cfu/mL)≥1×106 乳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0.7 乳酸菌饮料未杀菌(活菌)型,出厂检验乳酸菌活菌数量(cfu/mL)≥1×106 植物蛋白饮料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0.5蛋白饮料类复合蛋白饮料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0.7茶饮料(茶汤)茶多酚含量 (mg/kg)≥300 茶浓缩液待定茶多酚含量 (mg/kg)≥200 果汁茶饮料果汁茶饮料果汁含量(质量分数,%)≥5.0果味茶饮料待定茶多酚含量(mg/kg)≥200 奶茶饮料奶茶饮料中乳蛋白含量(质量分数,%)≥0.5奶味茶饮料待定茶多酚含量 (mg/kg)≥100 碳酸茶饮料CO2含量(20℃时同体积饮料中溶解的 CO2的体积倍数)≥1.5 其他调味茶饮料茶多酚含量 (mg/kg)≥150 茶饮料类复(混)合茶饮料茶多酚含量 (mg/kg)≥150 浓咖啡饮料咖啡因含量 (mg/kg)≥400 咖啡饮料咖啡因含量(mg/kg) 200400 咖啡饮料类低咖啡因咖啡饮料咖啡因含量(mg/kg)≤50 植物饮料类待定风味饮料类待定特殊用途饮料类待定固体饮料类稀释冲调后,应达到本表中相应种类的指标和要求其他饮料类待定

--------------------------------------------------------------------------------

Page 10

GB 10789-200*8 6.2 饮料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应分别符合 GB 2760、GB 14880 的规定。 6.3 标签上标示内容应符合 GB 7718、GB 13432 的规定;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6.3.1 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应标名(原)果汁含量、(原)蔬菜汁含量。6.3.2 添加食糖的果汁,应在“××汁”(产品名称)的邻近部位清晰地标明“加糖”字样,如“加糖苹果汁”。 6.4 饮料的卫生要求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

--------------------------------------------------------------------------------

Page 11

GB 10789-200*9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饮料分类一览表 饮 料 碳酸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饮用水类其他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风味饮料类植物饮料类咖啡饮料类茶饮料类果汁型碳酸饮料其他型碳酸饮料可乐型碳酸饮料果味型碳酸饮料果汁(浆)和蔬菜汁(浆)其它果蔬汁饮料水果饮料发酵型果蔬汁饮料果肉饮料复合果蔬汁(浆)及饮料果汁饮料浓浆和蔬菜汁饮料浓浆果汁饮料和蔬菜汁饮料浓缩果汁(浆)和浓缩蔬菜汁(浆)含乳饮料复合蛋白饮料植物蛋白饮料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饮用天然矿泉水其他饮用水饮用矿物质水饮用纯净水其他天然饮用水饮用天然泉水茶饮料(茶汤)复合茶饮料调味茶饮料茶浓缩液果汁茶饮料和果味茶饮料其他调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浓咖啡饮料低咖啡因咖啡饮料咖啡饮料食用菌饮料其他植物饮料谷物饮料可可饮料藻类饮料果味饮料其他风味饮料咖啡味饮料茶味饮料乳味饮料运动饮料其他特殊用途饮料营养素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

--------------------------------------------------------------------------------

Page 12

GB 10789-200*10

谷物饮料诞生以来,立即在市场上刮起了一股喝谷物饮料的热潮,消费者的买账坚定了商家发展谷物饮料的决心,很多企业争相跟进发展谷物饮料。众多饮料业巨头进驻谷物饮料品类占领市场份额,也有一些后起之秀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势头。

纵观整个谷物饮料行业,作为饮料市场的新品类,谷物饮料得到了自上而下的扶持与关注,因此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商机,前景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近期,由山东朝能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谷物饮料谷多维即将面世,但作为想进入这一新兴市场的企业来讲,该如何把握这次商机,如何让消费者买账成朝能福瑞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契合消费需求、用健康和口感,接受市场检验 朝能谷多维谷物饮料的负责人介绍说:谷物饮料走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在当前消费者愈发重视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大环境下,真正营养、绿色的谷物饮料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因此促进了市场的发展;第二正是因为当前整个粗粮饮料市场尚无主导品牌,留给饮料企业的占位空间和产品推广潜力相对较大,行业门槛不高,有利于后来企业的跟进与创新。

而谷物饮料的出现,是顺应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由“吃”谷物变成了“喝”谷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朝能谷多维谷物饮料打其“绿色、膳食”的产品属性,只有产品本身真正是绿色的,营养的,健康的,口感好,才能被消费市场快速接受。 遵循“大众化、平民化”的产品定位原则 在谷物饮料的定位问题上,朝能谷多维的定位具有借鉴意义,山东朝能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谷物饮料谷多维除了针对自身情况做出不同的产品消费定位外,同时还掌握“小既是大”的定位准则,即在消费者定位层面上,应尽量做到“大众化、平民化”,以满足更多消费者对于膳食平衡的饮食需求,保障更大的产品推广空间。 做大代餐概念,强化市场培育 按照《饮料通则》对谷物饮料的定义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调配制成的饮料”。而传统上的五谷杂粮在消费者潜在意识就是食粮,其最大的属性就是代餐。将粮食加工成饮品只是在粗粮生产技术上的改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便捷性,这即是谷物饮料与传统饮料的显著区别,谷物饮料已经超越了“满足口感、解渴”的传统饮料基本需求了。包括朝能谷多维等很多谷物饮料将“代餐”概念与消费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同时,当前市场上对于谷物饮料“代餐”这一独特消费观念的市场培育仍远远不够,除了需要企业有效的产品推广以外,更需要整个行业持之以恒的消费教育。

虽然,谷物饮料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仍然有很多消费者对谷物饮料买账,可以预见,在《谷物饮料》行业标准实施之后,谷物饮料市场将在标准规范下健康、有序的发展,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谷物饮料小品类也能做出大市场。

以上就是关于不同种类的谷物汇集在一起,杂粮粥是不是越杂越好?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