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错过的投资机会

   2022-07-19 03:14:33 网络430
核心提示:2014年大学毕业,2014年开始工作。告别了学生时一穷二白的状态,终于有真金白银进到一个叫“工资卡”的小塑料片里。 2014年至今四年的时间里,自己存下了不少钱,但更多的还是错过了许多投资机会。接下来做为四年的复盘,来回顾一下自己错过

那些年错过的投资机会

2014年大学毕业,2014年开始工作。告别了学生时一穷二白的状态,终于有真金白银进到一个叫“工资卡”的小塑料片里。

2014年至今四年的时间里,自己存下了不少钱,但更多的还是错过了许多投资机会。接下来做为四年的复盘,来回顾一下自己错过的投资机会。

我所工作的城市是安徽的一个四线城市,刚工作的时候房价并不是很高,市区里大致在4000元每平方米左右。那时在外地工作,上班开始也没有存款,就没有考虑买房。和别人合租,房租每个月500元,也能承受得了。

过了一段时间,周围地市的房价开始涨了,周围的同事也陆陆续续开始买房了。那时我所在的城市房价也并没有上涨,当时已经考虑是否找家里人借些钱买套房,等调走的时候再卖掉。找家里人借首付款,买三室的房子与别人合租,用公积金贷款,月供可以靠租金抹平。

但是,自己没有鼓起勇气向家里借这笔首付,一心想着靠自己攒够首付款。就这样看着房价从4000元升到6000元,等调走的时候当初有些偏远的地方,像大学城附近的二手房房价也到了7000元。

2015年我知道了比特币,那时听了得到,了解了李笑来,知道了比特币。

刚接触比特币的时候,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在2000左右,正好见证了2015年底到2016年初的一轮大跌和大涨。那时候,我对比特币了解的并不深入,对区块链啥的也一窍不通,但凭着对李笑来这个人的认识,就想投一笔2万元买他成立的基金。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安排,那天下午银行理财的钱刚到账,准备在最后时刻买进的时候,意外的输错了网银密码,结果错过了购买的机会。

从此,我开始了解区块链、比特币,但了解的越多,越感受到这里的风险。直到今天,对虚拟货币我还是没有投资,但也没有放弃学习。

说了错过的机会,这次谈谈我抓住了半个的机会。

2015年对股民来说应该还有着深刻的记忆。2014年末的时候接触到基金,那时试着了解定投,边买入了几只基金。随着牛市的来临,我手上的基金也开始猛涨。面对每天红彤彤数字,在2015年过完年后,开始把收益收割掉,等着到6000点的时候赶快清仓。

但是,那轮牛市最后并没有突破6000点就开始下跌。面对每天一会红一会绿的数字,我在差不多保本的时候清了仓。本钱虽说亏了一点点,但之前的收益已经拿出,所以总体还是小赚了一点。

经过那一年真金白银的实践,现在保持每周定投的习惯,设置个基本线、收割线和清仓线,低于基本线多投,高于少投,到了收割线就收收益,到了清仓线就清仓。目前的市场还处在定投的状态,准备下一轮牛市的来临。

这个第四点,我想了想还是觉得要写一下。其实这次学习的机会就是参加“超级数字力”的课程。

去年的工作其实比现在要轻松些,但对于这个学习的机会我看了半天广告还是没有报名。等到了年底,看到学成归来的同学,和上窜下跳有些看不懂的“猴市”,觉得自己真的应该去学习一次。

好在,这一次我及时把握住,虽然七月底不知道会不会有意外,但先报了再说吧。

工作四年来,回顾这些错过的机会,总结出来,我觉得我之所以错过主要在以下几点:

1、知识积累不足

房地产、比特币之所以错过,但股市稍稍把握住,在日常的学习中,在基金上的学习,比在这两个地方投入的精力要多些。对于未知的领域,本能的恐惧,造成自己错过了这些机会。

2、沟通能力较弱

房地产之所以没有投资,还是没有和家里人去商量。其实,如果可以下定决心与家里人去沟通,首付款凑齐的话,这个投资机会是可以把握住的。但我自己为了一时的“面子”,而错过了这次机会,只能感到可惜。

3、本钱不足

手有余粮,心里不慌。现在有了些存款后,在看当初的决定就觉得为啥不去冒个风险,试着投资一把呢?但从当时的角度出发,手上的那些钱我在手里的踏实感,足以让自己放弃承担风险。慢慢攒钱的成就感如同双刃剑,让自己在投资的时候变得犹豫。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会像《夏洛特烦恼》里,像夏洛一样再回到过去。现在的自己,更应该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水平,增加自己的投资经验,把握住现在和未来的机会。

投资年化收益率10%以上的理财产品都会损失全部本金吗?

股神巴菲特曾说,“一个人一生能积攒多少财富,不在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

的确,人生需要投资,财富的积累也需要投资。

俗话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01

北京师范大学钟伟教授按近30年以来的人民币数额情况进行测算,结果如下:

现在的255万,相对于30年前的万元户;而现在的100万,在20年后的真实购买力,只相当于今天的11万到45万。

从这个数据不难看出,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得钱越来越不值钱。几十年过去,大部分人拼命工作攒下的钱,严重缩水了,所以钱真的不是攒出来的。如果不投资理财,让钱能够赶上通货膨胀的速度,那么只能眼看着自己的钱在贬值,购买力在下降。

02

关于投资理财,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而实际上真正付诸于行动的并不多。据观察,一谈到投资理财,很多人,尤其是年龄大点的人都有点谈虎色变的感觉。总感觉那是特不靠谱的事儿。他们认为只有把钱存到银行才是最安全的,因为他们相信的是GJ。

殊不知,如今的银行并不全是国企,也有很多私企。且不说它的利率有多低,就是它的保障性也并不都是安全的。时常会有新闻报道某某银行的投资亏损等负面消息。

那些年轻一点没有投资经历的人,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相当一部分人始终处于观望态度。有的害怕自己的钱被套路了,而不敢付诸于行动;有的跟风尝试过,结果亏损后,就变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也不敢投资理财了。

还有的人觉得自己是个门外汉,没学习过相关的知识,也没有人指导,心里没底,不敢开始;另外有的人感觉自己本金太少,没有理财的必要。

他们的口头禅是,“也就那么点钱,何必费劲折腾呢?”

这种观念并不正确。

其实,“只有很少的成本”,也是一种优势。可以通过极小的损失,去经历极大的情绪体验。人往往都是这样,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做过了,才真懂得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一定要去尝试理财,最好是从你没有钱、或者说没有很多钱的时候开始。去经历积少成多,以及利滚利的体验。

银行活期储蓄和定期存款利率

以交通银行为例,我们在银行活期储蓄的年利率才0.3%,定期年利率在1-3%之间,而如果我们买一个银行理财,可以达到4%的年收益率,那投入1万,一年后就是拿到1万+400的利息。如果投资基金或者风险高的股票,会有更多的收益。当然这要承受一定的风险。

我周围特别相信银行的人如今也不单纯只是存钱了,而是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而有一些胆子大点的也会购买基金或股票。当然也有投资房产及其他产业的。

我认为投资理财,99%的人都高估了它的难度。如果对投资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多,完全可以投资基金来练习。

银行理财产品

03

我刚开始接触投资理财的时候,因为没有多少钱,所以也就购买几百块钱的基金,从货币基金入手,发现货币基金基本没有亏损,又能保证比存银行的活期利率高,利率基本在2-3%左右。而且用钱还比较灵活,基本能做到随存随取。

后来胆子大了点,又购买债券基金。债券基金会比货币基金的上下浮动大。有时会面临亏损,但也不是很多,基本上下浮动在6%左右。是一个能接受的范围。

后来慢慢经验多了,对理财投资也有了一定认知,我又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曾尝试过股票,但实在是对那些K线等不感兴趣,因此,后来主要还是以基金为主。不过投入波动更大的股票型基金。有主动型的基金,也有被动型的指数基金。

经过慢慢摸索,我觉得对于没有太多时间专门研究投资理财的人来说,还是投资比较稳定、灵活的货币基金,和收入稍高点的指数基金比较靠谱。用货币基金打理零用钱,用指数基金来获取收益,这样的搭配省心,还不会被通货膨胀搞惨。

毕竟,股神巴菲特唯一推荐的就是指数基金,人们也常称它为“长生不老的基金”。当然投资的路上会经历各种酸甜苦辣,我曾经经历过50%的跌幅,也曾经历过200%的涨幅。见过了牛市与熊市的交替。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这些经验的积累,让我能够非常淡定地面对每天的涨跌,能够从容而又果断地止盈或止损。经历了2020年疫情下的大跌,如今的账面很好看。但因为资金不多,并没有赚到多少钱,更多的是积累了经验。也让我更清楚地懂得理财的重要性,以及理财称早的道理。

投资年化收益率10%以上的理财产品并不会损失全部本金。只是说如果想要去投资那些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的理财产品,需要做好全部本金都损失的这种准备。10%其实可以说是一个分界线,像很多理财产品它的年化收益率都是达不到10%的,比如说银行定期存款可能一年的利率是在3%~5%左右。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它一年的收益率是在2%~8%左右。想要突破10%的这种理财产品的话,那么必然伴随就是风险的提升。比如说基金和股票,这两种投资方式就是年化收益率能够超过10%,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大概是在15%~25%左右。当然每年的这种行情也不一样,年化收益率的数值也会不一样。也就是说投资这种理财产品的话,那么就会有亏损完的这种风险性。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本身就是有风险的,不管是投资股票还是投资基金,本身都是有着中高风险的。如果说想要那种可以稳定赚钱的项目,那么去投资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是更加合适的。但是如果想要年化10%以上的这种投资产品,那么就只能去承受这种风险。

现在市场上也有非常多这种理财产品,只不过基本上并没有太多的这种增长空间,不会超过10%的年化。而且现在市场中还有很多理财产品是打着这个幌子来骗人的,这还是需要去谨慎的。年化10%以上的收益率是算比较高的了,通常来说即便是存5年的银行利息存款,可能每年给的利息也就只有5%。而年化10%以上的投资理财产品必然是风险较高的。一直以来风险和收益就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会有那种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所以投资年化收益率10%以上的理财产品并不会亏损完全部本金,只是说有这个可能性会亏损完全部本金。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也是比较少见的,除非说是购买股票的话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购买基金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这也要看个人的这种投资风格和具体的投资操作。

以上就是关于那些年错过的投资机会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