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画派及其艺术特色

   2023-05-01 02:57:10 网络550
核心提示:扬 州 画 派扬州八怪--清代中国画派之一,又称“扬州画派”。指清乾隆间在扬州卖画的八位画家: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他们多作花卉,师承徐渭、陈淳、朱耷、石涛等,与当时“正统”画风不同。 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

扬州画派及其艺术特色

扬 州 画 派

扬州八怪--清代中国画派之一,又称“扬州画派”。指清乾隆间在扬州卖画的八位画家: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他们多作花卉,师承徐渭、陈淳、朱耷、石涛等,与当时“正统”画风不同。 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于世界。

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或试画,或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钤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罗聘尝三游都下,“一时王公卿尹,西园下士,东阁延宾,王符在门,倒屣恐晚;孟公惊座,觌面可知。”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他们中多数人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闻名中外的扬州画派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扬州画派,即“扬州八怪”是指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些职业画家。由于人数众多,故有“扬州画派”之称。其实,扬州画派诸家在艺术上面目各不相同,但也共同之处:

首先,由于他们大多都出身于知识阶层,都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苦,故多借画抒发不平之气。

其次,他们都注重艺术个性,讲求创新,强调写神,并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画面主观感情色彩强烈,并以书法笔意入画,注意诗书画的有机结合。

这些使得他们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以标新立异的精神给画坛注入生机,并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扩展资料:

“扬州八怪”诸家也尊重传统,但他们与“正宗”不同。他们继承了石涛、徐渭、朱耷等人的创作方法,“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不死守临摹古法。如郑板桥推崇石涛,他向石涛学习,也“撇一半,学一半未尝全学”。 石涛对“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他提出“师造化”、“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要求画家到大自然中去吸收创作素材,强调作品要有强烈的个性。他认为“古人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人肺腑,不能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

石涛的绘画思想,为“扬州八怪”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扬州八怪”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扬州八怪”从大自然中去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下笔自成一家,不愿与人相同,在当时是使人耳目一新的。

人们常常把自己少见的东西,视为怪异,因而对“八怪”那种抒发自己心灵、纵横驰骋的作品,感到新奇,称之为怪。也有一些习惯于传统的画家,认为“八怪”的画超出了法度,就对八怪加以贬抑,说他们是偏师,属于旁门左道,说他们“示崭新于一时,只盛行于百里”。

赞赏者则夸他们的作品用笔奔放,挥洒自如,不受成法和古法的束缚,打破当时僵化局面,给中国绘画带来新的生机,影响和哺孕了后来像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艺术大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州画派

华岩(1682-1756),绰号德松或秋月,别名新罗皮匠、东源皮匠、布衣皮匠、白沙皮匠、里秀皮匠。晚年时,他被戏称为 "浮篷"。他出生于福建上杭嘉阳(原为白沙皮匠),后被命名为杭州。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摆脱旧习,奉行古法,写动物为佳。他是清代杰出的画家,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华岩是清朝康雍乾时期的著名画家。他的鸟是最好的,也是最有名的。

扬州画派在艺术上有不同的面貌,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点。首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出生在知识阶层。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担任过小官,但他们都以卖画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其次,他们都注重艺术个性,注重创新,注重书写,善于运用水墨的写意笔法,画面的主观情感色彩浓厚,并以书法笔法入画,注重诗词与书法的有机结合。这些因素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潮流,以创新精神为画坛注入了活力,对后来水墨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扬州画派 "是对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的创新画家的总称,即 "扬州八怪"。关于他们的人数和名字,说法不一。李毓芬的《瓯钵罗室书画考》中提到王世贞、黄慎、金农、高翔、李、郑燮、李芳英、罗平等8人。不止8人,名字也不固定。绵寿民、高凤翰、杨发、李勉、闵贞、华严、陈篆等,均为绵寿民、高凤翰、杨发、李勉、闵贞、华严、陈篆。郑燮(号板桥)地位突出。这个画派的共同特点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成功,也没有终生做官。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几年后放弃了小官,专门从事绘画。他们愤世嫉俗,不奉承权贵,了解百姓的疾苦。重视思想、性格、知识和才能对绘画创作的影响。他们在文学和书法方面有很高的素养。绘画题材以花卉为主,兼及山水、人物,继承了徐渭、朱耷、石涛的创新精神,主张独立自主,表达真情实感,反对当时崇尚模仿、泥古的风格,被视为 "偏师"、"怪物",故称 "八怪"。当时 "正统 "画风的守护者王恽这样评价他们。"当有八个不同的老师,绘画就不是一个整体。

以上就是关于扬州画派及其艺术特色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