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属于哪个市

   2022-06-20 09:54:09 网络440
核心提示:于都县属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东邻瑞金市,会昌县,南连会昌县,安远县,西接赣县区,北毗兴国县,宁都县,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2021年,于都县户籍总人口111.77万人。截至202

于都县属于哪个市

于都县属于江西省赣州市。

于都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东邻瑞金市,会昌县,南连会昌县,安远县,西接赣县区,北毗兴国县,宁都县,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2021年,于都县户籍总人口111.77万人。

截至2021年10月,于都县下辖9个镇,14个乡,县政府驻贡江镇渡江大道566号,汉,置雩都县,以北有雩山,吴,析于都县东北之白鹿营,设阳都县,梁,析于都之南乡设安远县,南唐,于都瑞金监升为瑞金县,析虔化之石城场设石城县。

于都县的于都唢呐:

于都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是客家先民南迁传入赣南的,早在1600多年前就盛行于民间的唢呐曲牌众多,仅传统曲牌就有280多个,在唢呐手数量上,据不完全统计,于都全县有1000多名,1993年,于都县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唢呐艺术之乡。

于都客家唢呐有木管唢呐,铜管唢呐,铝管唢呐,锡管唢呐,木管的唢呐音质柔和,铜管的音质响亮,如今,用得最多的是铝管和锡管唢呐,于都客家唢呐分为大,中,小以及辣子4种,小唢呐欢快,优雅,中唢呐高亢,激昂,大唢呐粗犷,气派。

于都客家唢呐基础深厚,应用广泛,人们嫁娶,丧葬,庆寿,庙会,乔迁,开张剪彩,参军等,以及接送贵客都喜欢请唢呐手吹上一番,于都的唢呐手有个顺口溜,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无声无息蛮难过。

唢呐不仅流行于民间,而且在赣州东河戏,采茶戏的舞台上也得到充分发挥。

客家民系的形成阶段

客家概述

[编辑本段]

【拼音】 kè jīa

【客音】 hāk gā / kāk gā

【英语】 Hakka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部分地区,分布约120馀县。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后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灭亡后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於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山歌别具风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於进取。近代,太平天国之乱失败后,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广阔的地区,有的转徙台湾、香港,或侨居南洋一带。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混血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 嘉应州、赣州、汀州。

客家方言

[编辑本段]

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广东东部北部叫客话、客家话;在广东西部和广西东南部叫涯话、麻介话、新民话;在湖南浏阳叫客姓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但通称客家话。这是自称和他称的合一,客家人和非客家人都用,向来通行,是很好的说法。

客家方言的分布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大陆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四川、湖南、海南部分地区。其中主要的区域是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粤闽赣边区一带是客家最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客家方言最流行的地区。在海外,台湾和香港有部分地区讲客家话。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美洲华侨、华裔中也有不少讲客家话的。

广东的客家方言几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地区。其中纯粹属客家方言或以客家方言为主的县市有:梅县、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龙川、和平、始兴、连平、新丰、河源、丰顺、紫金、南雄、翁源、连南、英德、惠阳、曲江、博罗、宝安、惠东、揭西、仁化 、乐昌、廉江、乳源。此外饶平县、揭西、海丰、陆丰、龙门、从化、花县、新会、化州、四会、阳江、鹤山、三水、高要、开平、信宜、珠海、深圳龙岗、东莞等广东的其它地区的一些县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客家话分布。据最新调查资料统计,在粤西的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约有190万人讲客家话,分布区域约为6400平方公里,具体分布在廉江、化州、信宜、高州、电白、阳西、阳春等县 。

福建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闽西的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宁化、明溪等县。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诏安县的秀篆、官陂,龙岩西北部万安(旧名溪口镇)等地说的也是客家方言。

江西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赣南的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寻邬、安远、全南、龙南、定南、信丰(不包括县城嘉定镇和城郊的部分农村)、大余、崇义、上犹、南康、赣县、于都等十七个县和西北部的铜鼓县、修水县的大部分乡镇。此外,萍乡、广昌、永丰、吉安、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高安、武宁、横峰等县市的部分乡镇均讲客家方言。

四川省也是客家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一个省份,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成都郊区东山一带、新都、金堂、广汉、什方阝、彭县、双流、新津、简阳、仁寿、资中、威远、安岳、富顺、泸县、合江、宜宾、广安、仪陇、巴中、通江、达县、西昌等县市的局部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客家方言分布全区90个市县中的79个市县,占所有市县的87.78%。就乡镇而言,全区1364个乡镇中,583个乡镇有客家话,占所有乡镇的42.74% 。广西客家方言集中的地方,主要是在陆川、博白、浦北南部与合浦东部;其次是防城、钦城与灵山相连的一片地区;以贵县为中心,沿铁路东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宾阳地区;此外还有来宾、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阳朔等。

湖南省的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攸县、茶陵、酃县、汝城、桂东等县的某些乡村,还有浏阳、平江县的某些乡村。江永、江华等地也有少数人说客家方言。

台湾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桃园以南各乡镇和中坜、新竹、竹东、苗栗一带乡镇以及屏东县一部分乡镇、高雄县的美浓镇。

客家方言在海外的分布可分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五个地区。其中亚洲讲客家方言的共有350万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非洲的客属华侨华人共有5.4万人,分布在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等12个国家。在美洲约有46万人讲客家方言,分布在秘鲁、美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大洋洲的客属华侨华人有16万和4.4万人。

客家习俗

[编辑本段]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婚姻礼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定亲

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璧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传统喜庆习俗

1.诞生礼仪

标志着一个人出生的庆贺和祝福,是人生中的开端礼仪。

催生

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

小孩出生后,女婿要带着鸡、蛋、米酒(有的带几十斤)到岳家去报喜,外婆家要请客,至亲友好都会来参加,以表示祝贺。外公、外婆会回赠鸡和红蛋。

做三朝

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先给小孩洗澡,请接生婆吃饭。外婆会送来大公鸡、鸡蛋、面条、糯米粉等。要做“三朝酒”,宴请外婆及亲房。有些地方还要给至亲亲友送红蛋,亲友在满月前会回送鸡、鸡蛋、面条等物。

做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要做“满月”,外婆会送来大公鸡(很多地方送大阉鸡)、鸡蛋,还会送来婴儿穿用的衣服、小被、帽子、项圈、风衣、裙、银手镯和背带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亲戚,一般都送小母鸡、鸡蛋、衣服、布料等,姑姑、叔伯等男家亲房也会来庆贺。

百岁

小孩出生100天,也要庆贺。这一天,外公和女家的伯叔会拿公鸡来庆贺,其他亲属一般都要给婴孩送红包。

做周岁

孩子出生一周岁,要做“周”,庆贺孩子“得周”。周岁比满月更为隆重,来庆贺的客人也更多。

2.成年礼仪

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 (现在好像已经无此礼仪,至少在我所在地(世界客都——梅州)没有了).

3.寿诞礼仪

做生日

客家人与各地的习俗一样,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但以做大生日较为普遍。从十岁“启十”起,一直做到四十或五十岁,到了六十以上,可称为祝寿。做生日要吃寿面和荷包蛋,示意长寿百岁。 (此习俗亦已简化,只做大寿:六十岁以上)

祝寿

祝寿时,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还要送寿衣、寿帽、寿饼、寿鞋、寿袜,从头到脚一整套,父亲做寿,同时也要给母亲送上一整套,此外还要送来寿轴、喜炮、寿烛、公鸡以及寿桃、寿面、寿饼、寿酒、寿肉等。其他人来祝寿,一般亲友送寿幛、寿联,或者再加上送礼金。

不少地方,七十岁以上高龄、子孙多、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要举行拜寿仪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祝贺,先贺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帖外,不贺不请。

4.建房迁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要进行隆重庆贺。

建房时,房屋定位,房门定向都要请堪舆先生测定,竖柱上梁时,要张灯结彩,贴红联。新房建成后,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进行“驱邪”、“除煞”,然后才能迁入居住。

迁入新居时,要随带灯笼(或油灯)、火笼、秤等进屋,还要带一窝小鸡,蒸一甑饭捧进新屋,以示新丁兴旺,喜气盈庭。迁新居要办“入宅酒”,宴请亲友和建屋工匠及帮工等。菜肴中要有韭菜、豆腐、猪肠、猪血和米糕等,示意长长久久,发财高升。

客家酒俗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这种“酒娘”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他们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

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座。宴席间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右侧为第二位。然后从左到右,穿插论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如果安排二张桌子,这时候以左边桌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以首席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句祝颂的吉祥语,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1-3杯,妇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不能往上翘。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象灯驳壳枪一样食指指向对方,以表示礼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丰富的知识性。猜拳的数字从零到拾,如猜中双方所出的手指合计数,即为胜方。如双方同时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采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时叫“一品高升”;猜“二”时,叫“两家和好”;猜“三”时叫“三星高照”;猜“四”时叫“四季发财”;猜“五”时叫“五子登科”;猜“六”时叫“六六顺心”;猜“七”时叫“七巧成图”;猜“八”时叫“八仙庆寿”;猜“九”时叫“九久长长”;猜“十”时叫“十全十美”。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语。

喝酒猜拳时,一般以三杯酒为一组,输拳者喝酒,三杯酒喝完就算过关。如余兴未了,可再来一组或几组。如需请人代拳、代酒,应和对方协商,,征得对方同意才行。除了猜拳斗酒外,还有出手指点数字斗酒,做法是席间指定一人为首,按大家所出手指的总数,算到谁,谁就得喝一杯,例如大家所出手指是六,从为首者算起,到第六位即为喝酒者。另外也有“转汤匙”斗酒的,桌中摆一个汤匙,由一人旋转汤匙,待汤匙停止转动时,汤匙柄指向谁,谁就得喝一杯。除外还有“猜单双”斗酒的,在手心中任意放入一枚或两枚硬币,让别人猜单、双,输者喝酒。

客家人酒令花样多,有文化的人还喜欢“字词令”(包括地方特产令、农谚令等)、“诗词令”,此外还有“通令”(多是别出心裁,涉及意趣,令人忍俊不禁。),包括猜谜等。客家人喜欢通过酒规酒令、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游戏,增添酒兴,消除寂寞困倦,直至尽欢尽醉。

传统岁时习俗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春节到元宵期间,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

送春牛

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

稻草龙

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蝙蝠灯

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

船灯

灯状似船,在陆地表演游唱。春节前排练,锣鼓队,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后,吃罢点心,在开阔场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调,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开天官”,唱“天官赐福”等,最后喝酒吃饭。

狮灯

有傩人出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个孙猴子,一个沙和尚,还有锣鼓队。狮、猴、沙和尚演唱完后,要进行武术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

春分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清明

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户户买肉、杀鸭、包粽子、做米果过节。端午是个大节,许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会回家过节。

中元节

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俗称“八月节”,也是个大节。吃月饼,赏月,庆团圆。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买猪肉、宰鸡鸭、做米果过节。中秋晚上,家人团聚过节,饭后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俗称“九月节”,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

冬至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也叫“过冬年”。过冬至要吃猪肉、牛肉,做米果、煮汤丸,有钱人要吃鹿茸、人参补冬。

民间娱乐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赣州为什么称为“客家摇篮”?它有什么特点?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客家民系的形成区域是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但是自孕育到定型有个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中各自均发挥了不同作用,从而兴起了客家民系形成阶段论。《客家学概论·客家民系的形成》中说:“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个历史的过程,它起于客家先民南迁的西晋末,历经六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至北宋末南宋中完颜亮南侵结束而最后完成。大体言之概括为孕育于赣南,成熟于闽西,发展于粤东。”《宁化石壁与客家在闽西形成、发展的若干的问题》中说:“客家人和其他民族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一样是一个历史过程。赣、汀、惠三州及这三江流域在客家形成发展中各自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赣州和赣江流域是客家人形成的摇篮;汀州与汀江流域是客家先民初步转变为客家人之地;惠州及东江流域是客家人最终形成、完善与兴旺发达之地”。《客家风华·客家源流》中说:“客家民系的形成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赣南开始,在闽西进一步发展,在粤东完成。”

综全,客家民系即是肇始发祥在赣南,发展形成在闽西,定型成熟在粤东。 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在赣南(约在唐朝前)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通常称为赣南。赣州有18个县市区,总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4,为江西省最大行政区域。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地。但客家民系在赣南的起步不一定是并驾齐驱的,其中于都、兴国、宁都、石城这些东部县尤为重要,特别是石城。

(1)从行政建置与人口情况看,赣州处于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期。

先从行政建置看。某些史书载,秦统一中国以前,南国并无汉人居住,而生活在闽、粤、赣客家聚集地的土著民族为畲瑶(古代又称山越)。在闽粤客家大本营中行政建置最早要数赣州,秦代便设南懋县。秦始皇“南定百越”时曾派10万军驻扎在章江流域。赣州市历史上曾称花州、虔州。又据《赣州地区志》:“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治于都,领7县,为赣州地区之雏形。”明、清以赣县为府治,1949年设赣州市,为赣州地区所在地;20世纪90年代成为市管县之市,辖17县,赣州市改为章贡区。赣州所辖各县建置时间是:

于都县汉高帝六年(前201),原名赣都县

赣县汉朝(前206~前220)

兴国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原名平阳县

南康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原名南安县

宁都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原名阳都县

安远县南北朝大同十年(544)

信丰县唐永淳元年(682),原名南安县

大余县唐神龙元年(705),原名大庾县

上犹县南唐保大十年(952)

龙南县南唐保大十一年(953)

瑞金县南唐保大十二年(954)

石城县南唐保大十二年(954)

会昌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

崇义县明正德十四年(1519)

定南县明隆庆三年(1569)

寻乌县明万历四年(1576),原名长宁县

全南县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原名虔南县

上述17县建置时间分别为唐以前8县、五代4县、北宋1县、明3县、清1县。这说明该地区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前就非常汉化,是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地,在客家先民南迁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东部。  再从人口情况看。据新编《赣州地区志·人口》载:唐天宝年间(742~755)约37647户、275410人,宋崇宁年间(1102~1106)约310159户、827709人。崇宁年间比元丰年间人口增长2倍。说明这一时期赣州人口密度远远高于汀州、梅州,尤其是东部的宁都、石城。罗勇在《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文中说:“宁都,南北朝至宋末迁入的姓氏40多个,后来发展分布到全县80%的村庄,成为宁都的基本居民。石城这时期迁入的姓氏60个,其后代也散布到全县各地,成为全县的主要姓氏,而其他地方则较为稀疏……”这说明东部是最早的客家发祥地。

(2)从历史记载与民俗风情看,它是客家最早发祥地。

先从历史字记载看。其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阿房宫,把原六国一些降卒派往南方伐木,最后定居于上洛山区,这就是世称的“木客”。其二,秦始皇派尉屠睢率领的镇守岭南的50万大军(谪徙),任嚣、赵佗率领的增援秦军的四、五万楼船水师都是最早进入岭南国的中原汉人,他们大部分留籍赣南。其三,汉时朝廷曾两次派官兵出守梅岭筑寨修城。秦汉两代的官兵成了开发和留籍赣南石城最早中原汉人。

再看赣南东部的民俗风情。兴国素有“将军县”之称。在20世纪上半叶为国、共两党输送60多位将军,即是否秦时将士的(秦始皇派往江西兴国伐木建阿房宫的士卒)的军人血统遗传。另,兴国山歌为赣南客家之最,似与陕北信天游同出一辙,尤其是歌里的“里格”两字,在两地歌中均能找到,而在全国其它地方则找不到。又,石城灯彩:手擎彩灯身穿对襟衫、头缠白羊肚手巾的小青年与陕西小伙宛如异地同胞。再看于都唢呐:那身穿对襟大褂、头裹毛巾的老头仿佛是陕北、晋北老汉的现场表演。还有井冈山上客家风情展里的吹辣叶(用威灵仙叶夹在舌上吹奏乐曲,其音高亢清亮),与陕北的吹辣叶同出一辙。

上述皆可旁证秦汉时官兵与徙民早已抵达赣南东部。

(3)从石城在客家民系肇始发祥阶段的重要地位看。

首先从地理环境看,它是南迁汉民的天然栖息地。新民系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东北部,地处闽赣交界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与闽省长汀、宁化两县毗邻。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宛如世外桃源。石城不仅地处偏僻,且近乎闭塞,距宁都州治140里,距赣州府治450里,山路崎岖逶迤难行,对于统治者来说是鞭长莫及“望洋兴叹”,对于移民们来说则是避乱之佳地。石城境内3/4是土地,1/10是耕地,1/30是水域,四周高山境内河流交错,贯穿着许许多多的谷底小盆地、低矮丘陵地、缓坡地,适于垦殖,且土地肥沃,又有水利条件,从自然条件来说是宜于农耕之地。由于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历史上未曾有兵马大道,从地理环境来说是属于封闭型农耕地区,有如“世外桃源”宜于栖息。先秦以前石城居着古山越人或称古车瑶民。故石城许多古地名中都带有畲字,如温家畲、杨畲、下畲、大畲等,这些带“畲”字的地点有一共同之处即是一律毗连着高山大岭,并有畲民居住。自秦末至晋末,有少量的南迁汉民于邑境居住。至隋唐五代,成批的中原汉人迁入,辟山造田聚族而居,他们大都以同姓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数姓混居的少,有些数百上千人的大村庄几无杂姓。至宋代,南下移民又大量迁入。在石城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南迁开发者们,经过几个世纪前赴后继的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培养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对新环境具有很强适应力的精神气质,形成了客家人的特有的精神秉性。

其次,从其交通环境说它又是移民的优越中转站。石城为赣江之源,琴江贯穿南北支流遍布,经水路乘舟楫可达赣州、南昌、九江等地;陆路有数十条古道与闽省长汀、宁化,本省广昌、瑞金、宁都相通,虽闭塞但还能流通。又,石城地处闽赣交界,在邑境长达百里的边界线上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道路相通。从九江南下至抚州经南丰、广昌进入福建必经石城,从吉安往东经兴国、宁都去福建也必经石城,自古以来石城就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道,堪称咽喉之地。明万历年间石邑郭北镇武楼门额勒石“闽粤通衢”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历代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是为了寻求更理想的栖生之处,遇到合适之地就住下,不合适就继续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了,必须停靠一下再作最后的抉择,石城自然成为移民的天然中转站。石城既为理想的停靠中转之地,因此每临乱世移民高峰期则蜂拥而进,乱平世治则外迁新址。据不完全统计,唐末前进入石城居住过的移民姓氏当在50姓上下,但真正留下的定居至今的只有13姓;宋代迁入的有70多姓,真正留下的也只有30多姓,进者多留者少,来石城多是中转而已。从石城迁出主要迁往何处,从地理位置上说,翻过武夷山,半天功夫就可到宁化石壁。从学者的调查看,从石城迁出后,多数经往宁化石壁,复迁广东。如《温氏族谱》载:“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土族南迁,部分后裔迁居江西石城。唐僖宗时,温钢宝避黄巢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还有广东族谱迁徙记载。兴宁黄陂《曾氏族谱》载:“宋末政和二年(112),由江西南丰,初迁宁化石壁,后徙广东梅州五华,经广昌、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广东梅州平远、兴宁而达五华。”陈氏《崇正同人系谱》载:“宋末,由安徽阜阳出发,上颍川渡长江至江西湖口,溯赣江,折东于宁都、石城,入福建宁化,经长汀、上杭至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大埔、兴宁、五华、龙川。”由于石城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成为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大的中转站之一。

石城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它特有的历史作用,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再次,从客家文化的发祥来看,它是客家文化之源(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先从语言看,石城方言保留了古代语音特点。石城人使用的确良独特的赣南客家方言——石城方言。石城方言与邻县宁都、瑞金比更接近梅州口音。石城方言声母23个,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一般都变为送气清音,浊擦音变为清擦音;普通话中的不少“轻唇音”字(古非敷奉),在石城方言中念为“重唇音”(古帮滂并),保留了“古无轻唇音”这一上古语音特点。石城方言有61个韵母,其中舒声韵38个、促声韵19个、自成章节2个、无元音章节1个。韵母中只有开口、合口、齐齿三呼,无撮口呼;方言中收——m、——n、——η尾及收——p、——t、——k尾的字,与中古音乐系大致相同,阳音韵与入声韵的配合十分整齐。石城方言有五个声调,即阴平y53、阳平y24、上声y31、去声y32、入声y21。中古平声依声母清浊分为阴平、阳平;入声不分阴阳。在词语方面石城方言中的单音词比普通话更多(古代单音词多);喜欢在外国传生入的物品名称前加“番”或“洋”等字样;忌讳语较多。石城方面还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词汇。如称太阳为“日头”,白天为“日昼辰”,“睡”为“歇”,“砍柴”为“斫樵”,“吃”为“食”,“黑”为“乌”,“站立”为“企”,“脸”为“面”,“稻子”为“禾”,“嚼”为“噍”等。总之,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封闭性,使石城方言受外来语言的冲击比较少,形成了比较纯正的客家方言。

再看石城的建筑。石城的建筑艺术颇具客家风格,古典高雅又朴素大方,房舍庙宇、寺院祠堂莫不如此。742年—756年(唐天宝年间),境内已建白玉现与西华山仙殿。珠坑集贤寺与秋溪罗云祥寺亦传为唐所建。至宋代佛教大兴,远近闻名的内宫禅院、永福寺、海藏寺、宝福院、清禅院等均系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所肇建。而最精美的建筑莫过于宝福院塔,为宋高僧应可、道符主持募资合建。1102年(崇宁元年)始建,1110年(大观四年)落成,高57.68米,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结构精巧造型独特,既保存了盛唐遗风又有典型的宋代风格,是客家先民中原文化与闽粤特色融合的结晶,属我国珍贵古典建筑。石城居民肇闽西土楼之端。为自卫安全起见,石城乡间多有山寨和土楼建筑,外形不一大小不拘,大都可容纳数百上千人。外端设垛口为望孔,还有射击孔。邑内至今保存较好的土楼有木羊城土楼,大由河背土楼及小姑高岭土楼。

上述表明了石城在客家民系的形成的初始阶段的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客家民系形成在汀州(约在宋朝)

汀州(尤宁化及石壁)在客家民系的完成中处于中间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从历史建置与人口情况看。

先从历史建置看,汀州整体建置晚于赣州、早于梅州。据载:唐元开二十一年(733),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虔州东、福州西检责得避役百姓三千余户,奏置州。后,唐开元二十四年设置汀州,辖长汀、黄连(宁化)、新罗等邑,纵横近400公里。旧时汀州共8县,即宁化、清流、归化(明溪)、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8县建置时间是:

宁化唐开元十三年(725)

长汀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上杭北宋淳化五年(994)

武平北宋淳化五年(994)

清流北宋元符三年(1100)

连城南宋绍兴三年(1133)

归化明成化七年(1471)

永定明成化十四年(1478)

上述8县:唐代建2县,宋代建4县,明代建2县。可见其历史建置总体要比赣南晚,比粤东早。

再从人口状况看。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增长速度看,宋代江汀流域的人口发展都是清代以前最高的,成为赣闽粤边三角地区之冠。宋中叶后,闽西汀江流域的人口密度已超过赣江流域,与粤东比,闽西与粤东的实际面积相近,都约为赣南的1/3强,但同期汀州人口却是梅州的6倍多。自南宋后一直到明末汀州人口的总趋势是下降,尤其是南宋,宝祜至宋亡的22年间,人口发展出现负增长,平均人口负增长率为7.1%,22年间人口剧减了百万。《客家民系形成探源》中说:“宋代入汀之中原南迁客家先民,100余姓,为历代最多者。”从五代末至北宋末年(1127年),前后发展近400年,这时汀州的客家先民早已占绝对优势,客家先民和畲客已基本演变成客家人。

上述可见,汀州在客家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从宁化及其石壁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阶段的地理位置看。

《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一文中说:“石壁具备有构成客家民系的诸如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等诸多要素。宁化石壁是形成客家民系的早期中心地域,是孕育客家的摇篮。”宁化及石壁作为客家民系诞生的中心地域,可从以下几点来看。

首先从宁化及石壁的特殊地理交通生存环璋看。从地区里位置看,宁化地处闽赣两省结合部,与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明溪等地相接。四周是崇山峻岭荒山野林,特别是西北边境有高峻的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作为屏障,防阻着大规模的北方南来的兵祸之乱。从交通环境看,陆路上,江西省石城县与福建省宁化县相距只50公里,两地往来有四条重要通道,其中站岭隘是闽西西北与赣东南交界线上最为低矮的隘口,距石壁不到10公里,自古至今都是两省重要通道之一。从水路交通看,宁化位于三江之源,有通往“四水”之便。宁化是福建最大河流闽江源头之一,是通往广东韩江的汀江源头之一,是通往江西省大江赣江的贡水源头之一。它距江西盱江主流也不远,在无公路之时利用航道,自赣北溯赣江而来,自赣东北溯盱江而至,都很方便。“四水”之便是:自宁化往东有闽江航道,往南有汀江航道,往西有贡江至赣江航道,往北有盱江航道。历代汉人南下进入闽西,特别是进入宁化石壁的,其最主要的路线有两条:一是自赣北溯赣江至宁都经石城过站岭进入宁化石壁;二是自赣东北溯圩江,经南城、南丰、广昌至石城过站岭进入宁化石壁。从生存环境看,宁化有相当广阔的地域,是一方土地肥美、林木繁茂初有开发的处女地。这里既有开发的热土又有未开发的腴壤,自然是移民定居的理想环境。且宁化在靖康之前,千百年兵革未及。而其间由江西入闽处又恰恰有一条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作为通道。这就不仅为南迁的中原移民提供了迁徙的方便,而且居于其中也相对安全,不失为逃难者理想的“世外桃源”。因此,中原南迁移民都乐于在此避难和喘息,就是安定时期而忧畏动乱的人也愿意选择此地以保平安。宁化石壁特殊的地理交通及生存环境,决定了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时期的重要地位。

其次从客民迁徙情况看由于宁化及石壁具有上述优越的条件,促使进入其地的中原移民不仅南迁闽西、广东极为方便,而且东迁闽中、闽北和北迁江西南部也还轻松。而由赣南而东经宁化石壁迁徙它处的,在客家第五徙的回迁过程中,大都又经过宁化及其石壁。因此,凡是客家人,其先世几乎都有人流居宁化甚至石壁。从民族迁移史来看,目前可确定为客家人的各氏族谱都提到祖先曾流居宁化及其石壁。从氏族认始祖来看,现今各地的客家人往往把入闽特别是宁化入闽那代视为始祖;从客家各氏族本身的意识中,也在认为自己流居宁化之后就是“客家人”了。从今日客家分布的地域看,以广东东北部、江西东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一带最为集中,这与历史上中原移民经宁化及其石壁播迁的区域吻合。又据《客家与宁化石壁》所述客家姓氏迁移情况:唐至南宋迁入101姓,占清以前可统计迁入姓氏119姓(支)的85%;迁出情况是:以80姓(支)统计;晋1、唐末2、五代6、北宋11、南宋32、元12、明14、清2,唐末至南宋49姓(支)占63%。尤其在南宋时期,迁入宁化的客家先民37姓以上,占统计数119姓的32%;迁出的有32姓以上,占统计数80姓的40%,是宁化历史上进出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客家大本营中进出量最大的地区。人口的流动情况是:742年(唐天宝元年)5000人,1253~1259年(南宋宝祐年间)11万多人。此后人口急骤下降,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人口下降至44930人。人口的增减同姓氏流迁相吻合。这样高度的人口集散在闽粤赣大本营区30多个纯客家县中只有宁化,这充分说明从唐末到南宋,宁化及石壁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

再次从民俗文化看其中间过渡性。从客家话看其过渡性。汀州、长汀以南的客家方言,与石城等闽赣交界地区和梅州地区比较,有明显的过渡形态,尤其石壁。中国社会科学院罗美珍教授说:“客家方言形成时期,宁化石壁占了重要历史地位。石壁是北人从赣南进入闽西的主要通道。不少客家姓氏的祖先都在这片宽阔的平坝上生息过一段时间。从语言上看,石壁处在赣、客语的交界处,因而至今宁化石壁话还有一些和赣语同而和大多数地区客语不同的语言和词汇……但是宁化石壁以及赣南的瑞金、石城、于都、宁都等地的语言,大多数特点和闽西、粤东北的客家话是一致的。”“宁化石壁是客家方言形成时期最早的聚散中心,后来由于长汀是汀州首府,中心逐渐转移到长汀。”

从客家民居的发展看其中介性。俗云:“福佬好食粥,客家好起居。”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居民建筑是客家文化事象中最能反映民系文化内涵的一类事象。从客家大本营区的居民看,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都由闽西西北地区的方楼或圆楼发展而来。一般的客家土楼有三种典型样式,即五凤楼、方楼与圆寨。所谓五凤楼,实际上只是在宁化方楼的原格局中将正屋和横屋顺进深方向由前面而后递加楼层至五,其立面形象宛如一把交椅,只不过以‘凤’蓖美而已。而方楼与圆楼实质上是照搬了宁化、长汀方楼、圆楼格局,只不过加强了它的防御性能而已。而围龙屋是梅州典型的客家民居,它是根据梅地地势较为平坦而造的,它更突出聚族而居而不在于防御。

江西客家文化,你是否了解?

赣州为什么称为“客家摇篮”?它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块流淌着中华文化纯正血液的客家祖地,是一块孕育了理学与心学思想的神奇土地,更是承载过中华现当代历史风云命运走向的红色圣地。这就是“南方赣巨人”“客家摇篮”的赣州大地。她以独特的精神地理,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于中华历史的文化时空,展现了岁月的沧桑巨变。

赣南的客家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目前,赣州已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石城灯会、古陂“席狮”“犁狮”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5项,在客家文化领域影响极大。在广大城乡保存完好而众多的姓氏家谱、族谱,还有独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据。客家先民创造了优秀的客家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采茶戏、东河戏、山歌等流芳古今。近年来,赣南采茶歌舞剧团创作了《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围屋女人》《客家儿郎》等客家文化剧目并晋京献艺,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和数十个单项奖。

青砖烽火马头墙,飞檐雕窗花楣在。赣南围屋是客家文化(赣南)在建筑风格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客家文化最重要的实物载体。围屋主要分布在赣南南部的龙南、全南、定南、信丰、安远、寻乌等县境内,大部分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围屋多为方形,小者数百平方米,大者万余平方米。其外墙多用三合土构筑而成,厚度有达两米者,坚韧固实;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碉楼,易守难攻。围屋内居住着同姓同宗的直系后人,集家、堡、祠于一体,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和鲜明的宗族聚居性,典型地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特点,成为中国民居的一大奇观。

水车悠悠,吟唱故土歌谣;围屋重重,演绎客家风情。一代代客家人在赣州这片热土上开拓耕耘,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客家文化,也让客家文化旅游成为赣州独具一格的旅游名片。

客家人先民在古代又一次奠定如今形势的迁徙,赣南就是他们的第一站,是客家民族形成的摇篮,也是现如今客家人最多的聚集地。这里保留了大部分宋代古迹,更是被称为“宋城博物馆”。为 江西文化 增添重要的一笔。

江西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有如分布在章贡区、龙南、安远、信丰等县的围屋千余座,数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筑之特,类型之广乃是罕见的;有如保留3600多米宋城墙和众多的宋代古迹遗存而被称为“宋城博物馆”的赣州城区;

有如在广大城乡保存完好而众多的姓氏家谱、族谱,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据;有如上犹九狮拜象、兴国山歌等百余种民间艺术;有如备受海内外客家人喜爱的赣南客家采茶戏;还有独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从中原南迁的客家祖先定居赣南后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瑰宝,结合迁徙途经地的音乐素材,经与赣南本土的原生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赣南客家山歌旋律高亢激越而又清新动听,故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

梨园戏曲

赣南客家戏曲以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和东河戏最为盛名。赣南采茶戏又名“三脚班”“三脚戏”,是客家文化孕育出来的民间艺术。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传到赣南客家地区的各种民歌、民间舞蹈、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的艺术营养,成为既有客家习俗,又有地域风情的戏曲剧种。

乡音曲艺

赣南客家曲艺以宁都道情最为典型。宁都县的“道情”,原名“鼓文”,又名“渔鼓筒”,是流行于宁都县及周边县市(广昌、石城、瑞金、于都、兴国)具有客家特色的说唱艺术。作为中国270多个曲种之一,具有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内容情节感人的特点,深受民间喜爱。

据老艺人传,明末清初,测命先生(盲人)根据所知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运用测命时所唱的颂诵腔曲调,同时吸收乞丐沿街叫化所唱的“过街溜”腔调,心拟词曲话本,演绎历史,说唱故事。

灯彩艺术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既有独特的舞蹈与灯饰艺术风格,又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灯彩歌舞活动期多为新春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终止,或在姓氏迎簿进祠和各种朝神、庙会期间,按乡规民俗,灯队均以同一宗族姓氏组成,伴随龙舞、狮舞,走村串乡,日夜舞灯,举行灯彩活动,他们借用灯彩这种艺术形式得以消灾、求子、祈福、娱乐等。

唢呐艺术

唢呐,是一种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吹管乐器,在赣南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盖新房、庆丰收、上大学等,都要请唢呐乐手来热闹一番。村坊上举行迎神赛会,或其它大型活动,也必定有唢呐以壮气氛。

然而,在赣南各地,最有特色的要数于都唢呐。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冇声冇息蛮难过。”

以上就是关于于都县属于哪个市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