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景点

   2022-06-10 02:28:47 网络410
核心提示:走在琼海,就像放慢了身心的旅程。爬庐山,有个彝族奴隶博物馆,浓缩了彝族的历史。博物馆全年开放。绝对是每个想了解凉山和彝族人的必去之地。湿地是这两年最多人的选择。有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琼海周边,可以领略城市之肺。冬天的湿地芦苇会让你流连忘返。泡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景点

走在琼海,就像放慢了身心的旅程。

爬庐山,有个彝族奴隶博物馆,浓缩了彝族的历史。博物馆全年开放。绝对是每个想了解凉山和彝族人的必去之地。

湿地是这两年最多人的选择。有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琼海周边,可以领略城市之肺。冬天的湿地芦苇会让你流连忘返。

泡川兴温泉,吃当地特产【川兴凉粉】。

对人文感兴趣或者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去昭觉。昭觉有许多岩石壁画,其中著名的是波斯瓦黑古崖。境内地下文物丰富多彩,有战国至西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板岩墓、大石头墓、东汉崖墓、砖墓、瓮棺墓、火葬墓等。还有汉代遗址、30座冶炼铜矿和蜀汉军屯遗址。

也可以去木里和螺髻山。

木头是离地平线最近的地方。

螺髻山地势高,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地理环境独特而封闭。原始森林、珍稀动物、野花、菌类种类繁多。去螺髻山就像去了一个仙境。你周围的风景神秘而迷人。

西昌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邛海漫步,就像是放慢了身心的旅程。

爬泸山,有一座彝族奴隶博物馆, 浓缩了彝族人的历史,该馆全年开放。绝对是每一个想要了解凉山,了解彝族的人必去的地方。

湿地公园是这两年最多人的选择,有不同的植物、动物,在邛海周边,可以领略这座城市的肺,冬季的湿地芦苇会让你流连忘返。

泡川兴温泉,吃当地特色美食【川兴凉粉】。

对人文比较感兴趣或者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去昭觉,昭觉当地有很多的岩石壁画,其中有名的是博什瓦黑古崖画,境内地下地面文物丰富多彩,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战国至西汉的石板墓群、大石墓群、东汉崖墓群、砖石墓群、瓮棺墓群、火葬墓群。还有汉代城址,30处冶炼铜矿址,蜀汉军屯遗址。

还可以去木里,螺髻山。

木里是最靠近地平线的地方。

螺髻山地势高耸,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加上人迹罕至,独特封闭的地理环境,原始森林和各种珍稀动物以及野生花卉、菌类品种十分繁多。去螺髻山就像到了仙境,身边景色神秘且吸引人。

成都周边有哪些自然风景区?

西昌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有:

1、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称“西昌卫星城”,是全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卫星发射基地。可以参观:发射场区全景参观平台、神舟号模型展厅、嫦娥工程展厅、嫦娥1号模型及火箭残核回收物、卫星发射实况录相等,感受我国航天高科技的神秘力量。

2、邛海湿地公园

到了西昌,邛海湿地公园是必去的景点之一,总面积约两万亩的湿地环绕邛海,一年四季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清晨,邛海边朦胧微凉的雾气似海上仙境;午后起风,海浪奔涌,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夜晚,邛海景色与西昌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的诗意之境。

3、螺髻山景区

螺髻山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螺髻山之名来源于与峨眉山的“姊妹”关系,“峨眉山似女人蚕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五一到螺髻山正好看漫山的杜鹃花。

4、螺髻九十九里温泉

世界最大温泉瀑布,国家级风景区里的天然温泉,常年40度的温泉水从半山悬崖上飞泻而下,十分壮观,还可以欣赏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5、谷克德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昭觉县尼地乡、碗厂乡境内,总面积为439.9公顷。这里有高山、草甸、花海,每年一到五月,满山索玛花竞相绽放,把整个谷克德湿地渲染得五彩斑斓。

王建墓

王建墓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内西三洞桥,为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墓室现已发掘开放,中室置棺椁,伴有12位英武雄壮的扶棺力士雕像,棺床侧面刻有24幅乐伎像,手持各种民族的乐器,这些乐伎像是研究隋唐五代音乐史的珍贵文物,受到国内外专家关注。交通:25、42、46、48、54路均到达景点。门票:15元

崇州九龙沟风景名胜区

位于崇州市西北,距离崇州市区38公里,距离成都市76公里。景区主要由九龙沟水石景片、大西山原始森林景片和古寺三部分组成,其中又以九龙沟动态水石景观最为引人入胜。九龙沟处于龙门山脉口段前断裂带,群山在海拔700米到3868米之间起伏变化,相对高度悬殊。区内林木繁茂,花草葱郁。九龙沟顶端的大顶山,海拔2600米,由此向北远眺,无数翠峰雪山如波浪起伏,云海、日出、佛光等气象景观时有所见。古寺景区密林中隐藏着雄伟的古刹,是成都地区山林中保存较完好的规模较大的古庙。

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的成都市西南郊,侧倚锦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

唐代名玄中观。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成都,曾驻观内。后来即下诏改观名为青羊宫。相传唐时两位皇帝曾驾临此宫。

  青羊宫地处原青羊肆,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为关今尹喜讲道德经,讲到一半,老子有事要走,对尹喜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1000天后,老子如约而来,在这里继续对尹喜讲经说法。

现存建筑是清代陆续修建的。重要的建筑有灵祖殿、乾坤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唐王殿,两边有老子降生台和说法台。

八卦亭是青羊宫的主体建筑之一,气势雄伟,镂刻精湛。亭基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天圆地方。亭为双亭重檐翘角,亭顶盖有黄色琉璃瓦,亭身由8根镌刻条龙的石柱支撑。其中一根柱上的条龙有拳印痕迹,传说这条龙乘某天晚上想逃离青羊宫,恰被巡逻的月亮真人发觉,一拳把它打在柱上,拳印由此留下。

宽敞雄伟的三清殿,供有三清塑像,左右各配6位真人。殿前有一对清代雍正年间从北京运来的铜羊,其中一只单角铜羊,将十二生肖的特征汇聚一身,造型奇特不凡,各部位为鼠耳、牛鼻、虎爪、兔嘴、龙角、蛇尾、马脸、羊须、猴颈、鸡眼、狗腹、猪臀。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花会,相传这天是老子的生日。与青羊宫一墙之隔的文化公园就成为一年一度的春节灯会和花会会址。

玉垒山公园

玉垒山公园位于都江堰市区,二王庙东侧,玉垒、玉屏、金龟、文书诸峰之上,占地400余亩,有“斗犀”、“鼓角”、“金鸡”、“含晖”、“芙蓉”、“渠云”、“览波”、“掏翠”等景点,还有长约1.7公里的古驿道。山上古木参天,绿荫如盖,登顶可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

望丛祠

望丛祠位于成都市西北郫县城西南部,距县城2公里,距成都市区23公里。旅游点以望丛祠为主,包括“西游记艺术宫”、“激光枪战场”、“水泊梁山”等旅游项目。已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望丛祠是纪念古蜀国两位著名君主望帝和丛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近年重修。殿宇陵墓之间,水池环绕,碧波荡漾。临水就势建有“稻荪楼”,“听鹃楼”等楼台亭阁。墓地及周围二百多株古柏,郁郁苍苍。每年农历端午节,附近民众都要聚集在这里举行“赛歌会”。赛歌会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参赛者都是普通平民,带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场面热烈。望丛祠附近还有子云亭、杨雄墓和杜鹃城遗迹等游览点。

杜甫草堂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成都杜甫草堂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1952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草堂总面积有240多亩,其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这座草堂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成都市的著名景观。1997年2月,政府又拔出专款,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重建了杜甫的茅屋。茅屋故居位于碑亭北面,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主体建筑5开间,4座配房,竹条夹墙,裹以黄泥,屋顶系茅草遮苫,再辅以竹篱、菜园、药圃,使整个建筑古朴中透露出浓浓的文化色彩。游人漫步其中,既可发思古之幽情,又可享受悦目清心的乐趣。

青城山

四川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誉,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离成都70公里。城外诸峰环绕,山上树木茂盛,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覆地,群峰环抱,四季常青,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园。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道教多用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为自己的宫观命名,据说那是道教崇奉的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所住的天外仙境。青城山的主要特点是“幽”,著名作家老舍作《青蓉略记》,叹青城山“青得出奇”,是一种使人吸到心中去的“似滴未滴,欲动未动的青翠”。

青城山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等。建福宫是游山的起点,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气度非凡,现尚存二殿三院。宫前有一条清溪,四周古木葱茏,环境幽美。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天然图画西距建福宫一千米,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这里苍岩壁立,云雾缭绕,绿树交映,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名“天然图画”。

距天然图画西两公里处有青城主庙——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天师洞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致,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内现存历代石木碑刻中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附近有三岛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线天等名胜。

出天师洞,过访宁桥,是祖师殿,北面有朝阳洞、上清宫。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

青城四绝:洞天乳酒、洞天贡茶、白果炖鸡,道家泡菜。道家历来重视服食养生,他们采撷山中的果实和药物,用道家传统秘方酿造的这四种特产,风味独特。

石象湖

石象湖,位于成雅高速公路86公里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都市蒲江县境内,因湖区古刹石象寺而得名,相传为三国大将严颜骑象升天之地。景区湖面如镜秀木叠翠,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质量优于级,其绝佳的自然生态犹如一块翡翠镶嵌在成都平原上。

由成都中业集团统一策划、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的石象湖生态风景区区遵循高起点运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由生态文化主题辐射出国际休闲度假园,国际会议中心、未来人居生态环境示范区及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等一幅幅人与自然相融相生的谐美画卷。石象湖生态风景区是万亩生态园区的发展中心,也是石象湖景区的蚌中之珠。

风景区内二龙戏珠、福从天降、古琴台、碧园赏春、古象山书院等十六景集中描绘了石象湖的自然、人文景观,石象湖推崇的是大生态、大旅游的现代休闲式旅游模式,设计完善、先进的旅游平台插入原始生态景区的边缘,并在表形上与之融为一体、相生相映,使现代人能舒适、文明地亲近最真实的自然,全身心的摄入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丰富养料。追回当今人类因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而失去的太多最宝贵的财富。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中国古代先哲悟觉的人生真谛。早在南宋时期,石象湖周边地区就已经儒风盛兴,古鹤山书院就是其典型的一例。儒学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主体及精髓,它与佛教古刹石象寺一同构筑了园区的文化主题。

石象湖地处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边缘的结合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面积的生态园区成为动物、植物共生共存的天堂更是现代都市人寻觅的一片净土。清晨湖面上烟波缭绕、鸟语花香夕照森林中绿影层层、儒学佛教浸润心髓,此地此景,让临者尽享涤净身心、进入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

有诗曰:

水上迷宫世上奇,人间仙境玉宇稀

绿间丹叶水底映,林中古刹山巅生

骄阳不照湖面水,鸟语专为舟中宾

拜谒严公飞升事,弹却灰尘一身轻。

安澜桥

二王庙前的安澜桥,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重修。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在鱼嘴处建立外江水闸,把桥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乘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钢筋混凝土桩,桥身也缩为240米。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伏龙观

离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顺山势逐级升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伏龙观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九峰山风景名胜区

九峰山,海拔3315米。乃彭州诸山之冠,神圣奥妙之区,道佛共享之地。古之朝山者言,凡心不诚者,往往遇风雨雷电,不得生还或不得善终。

九峰之名,依九座山峰而得。清嘉庆《彭县志》载:“在西北百六十里,至此奇峰地依天,耸然峙列者九,实为彭邑诸山之冠,故名。”九峰形态如何?嘉庆志里说:“九峰东北白清龙、朱雀、火焰、天牙,中日背光,西南曰仙人、黄龙、元武、白虎诸峰,迤逦蜿蜒。”

九峰云雾缭绕,高入云天。古蜀人在尚未认识日地关系的时候,还以为高峻挺拔的九峰挡住了日月运行的去路,称九峰之间的峡谷为“日所入”的”蒙谷”(太阳休眠之所)。有研究(山海经》的人说,九峰山就《大荒西经)中所指的“灵山”。巫彭、巫威、巫即、巫股、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等十个巫师从这里上天下地。各种各样的药物都生长在这里,他们上天下地的时候,也要)顺便采撷一些来为人们治病。所以,此山又有“天梯”、“神仙路”、“人间仙境”之称。并说此山是“登之乃灵”、“登之乃神”、“登之能不死”、“登之能使风雨”,“产不死之药”的山。

众山峰中,火焰峰尤为奇特。其间峡谷幽深,飞瀑成群,流泉清澈,山岛成韵原始森林异彩缤纷,云海佛光变幻莫测;春时杜鹃怒放,灿若朝霞,冬时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道佛两家争相占领。北宋时期已是“楼阁亭轩、隐然树竹间的”川西胜地。火焰峰成了九峰山的代称。后人所说的九峰山已不是指九座山峰,而是指火焰山峰了。

历史上许多神僧、先贤莫不驻足于此。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流传着九峰祖师的故事。九峰山过去使官民敬畏,似乎诚心朝山求事,则捍民消灾,祈雨求子等无有不灵。其庙宇材料也不同一般。山中庙宇过多用铁瓦巨木,大跃进时期成了理想的立法炼钢的原料。

1985年以来此山已开发为省级自然风景区,宗教界积极恢复庙宇,正在为九峰山增添无限光彩。

成都市植物园

成都市植物园位于城北10公里处,面积达47公顷,是四川省第一座综合性园林。荟萃全省主要科属植物和中外珍稀树种200余种。包括6种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珙桐、水杉、银杉、秃杉、金花茶。园内树木繁茂,环境幽雅,建有梅花、樱花、木兰、海棠、桂花、茶花、柏类、桃花、梨园、竹园、藤本园等11个专类园。交通:9路公共汽车可以到达。门票:2元

昭觉寺

昭觉寺位于成都北门外青龙场,素有川西“第一丛林”之称。昭觉寺自贞观年间建唐以来,高僧辈出,清朝康熙年间,由破山和尚重建。1989年由昭觉寺主持——清定法师重建了现在的大雄宝殿、圆通殿、中鼓楼及念佛堂,使之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为宏大、壮观的寺院之一。交通:1路公交车从武侯祠到昭觉寺;63路公交车从西门汽车站到昭觉寺;69路从金沙客运站到昭觉寺;70路从火车北站到昭觉寺、71路从五桂桥到昭觉寺;10路和60路公交车也途经昭觉寺。门票:1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位于城市的西南部,西城祠堂街口,占地10万平方米,是繁华市区规模最大的一处园林。园内有梅园、海棠园、兰草园、盆景园、大型假山等景点,此外还有一个小孩游乐场和一个非常美丽的湖,您可以在那儿划船,也可以在园内走走或休息,一面观看别人打太极。在公园里有一间茶馆,那是游客最常去的地方。茶馆是成都的特色,而这间茶馆更是市内有名的茶馆之一,很多人来这儿喝茶谈天。交通:可乘坐5、13、37路公共汽车。

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南郊,占地56亩,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个主要的旅游参观点。初与刘备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1672年重建,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

武侯祠建于唐,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莫相毗连。 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一进大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称为三绝碑。 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

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他死后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了,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

步入二门,一座气势雄伟、宽敞的刘备殿呈现眼前。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刘谌。为什么儿子刘禅在这里没有位置?据说,由于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他的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后来就没有再塑。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

出刘备殿,穿过挂有“武侯祠”匾额的过厅,便到了诸葛亮殿。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出诸葛亮殿往西可到刘备墓,史称“惠陵”。

出“惠陵”是“武侯祠文物陈列室”,由郭沫若书题。陈列有出土的蜀汉文物复制品和三国历史图片。武侯祠的字画、对联甚多,其中以宋代爱国名将岳飞书写的《出师表》,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隆中对》最引人注目。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熊猫的故乡,位于四姑娘山东麓的皮条沟两岸。皮条沟又名卧龙沟,沟内河流称皮条河,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汇入绵江后经岷江流入长江。河流两岸,峡峰对峙。河中岩石高达三四米,矗立江心,经倾泻的河水撞击激起朵朵浪花,犹如碎玉飞琼,景色十分雄伟壮观。卧龙自然保护区门票:进山费15元,大熊猫馆30元,小熊猫馆5元,英雄沟25元。交通:可在成都西门车站乘坐前往小金县的长途客车(晨6:40发车),中途在卧龙下车。都江堰也有汽车前往卧龙。提醒:在卧龙是可以抱抱熊猫的,大的熊猫100元,小的熊猫200元,可以抱着熊猫与之合影,会有饲养员在旁指导。

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中游,地处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悠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互相照应、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处体现于两点。其一是它利用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节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宽,则洪水季节六成泄洪。所谓“分四六,平潦旱”正是这个道理。其二是鱼嘴处于岷江中游第一弯的末端,它巧妙的利用了弯道流体力学的自然法则,即表层水流入凹岸,低层水流入凸岸。于是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顺着江弯的凸岸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当鱼嘴将江水导入内江以后,奔腾的江水便准备着流向成都平原。如何驾驭岷江那不羁的野性?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却是任何工程都无法取代的,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地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数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

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的一通山峡,玉垒山被一分为二,其间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内江水从百米之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平水季节奔流而过,高峰时节则节节升高,不加节制的水流不断爬升,一涌而入,成都平原就会遭受洪涝灾害。此间飞沙堰的设计与宝瓶口相互结合,它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这就意味着当内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汹涌的波涛将从飞沙堰溢出。宝瓶口入水便始终在一个几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从此以后既获灌溉又安然无恙,此间的苦心可谓巧也。

四川人民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修建了二王庙。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从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

2000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活动和祭祀活动。形成了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

以上就是关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景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