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有哪些标准,各标准有什么区别。

   2022-06-19 03:58:59 网络630
核心提示:目前生产RFID产品的很多公司都采用自己的标准,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可供射频卡使用的几种标准有ISO7816、ISO10536、ISO14443、ISO15693和ISO18OOO。应用最多的是ISO14443和ISO15693,

RFID有哪些标准,各标准有什么区别。

目前生产RFID产品的很多公司都采用自己的标准,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可供射频卡使用的几种标准有ISO7816、ISO10536、ISO14443、ISO15693和ISO18OOO。应用最多的是ISO14443和ISO15693,这两个标准都由物理特性、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初始化和反碰撞以及传输协议四部分组成,都有相应的标准内容。I-CODE-Ⅱ卡就是采用ISO15693协议的,不过现在市面上使用最广泛的还是采用ISO14443协议的卡片

采用ISO14443协议的射频卡,常分为Type A卡、Type B卡、Type C卡、Type D卡、Type E卡、Type F卡、Type G卡。

Type A卡:代表Type A非接触智能卡芯片主要有:Mifare Light、MIFARE1、Mifare2 (即:Mifare Pro)等。在亚洲等地区,Type A技术和产品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Type A技术设计简单扼要,应用项目的开发周期可以很短,同时又能起到足够的保密作用,可以适用于非常多的应用场合。

Type B卡:二代居民身份证就是Type B卡。法国英赛德公司(INSIDE公司)的micropass D8-CEPAS、美国意法半导体公司(ST公司)的SR176、美国爱特梅尔公司(ATMEL公司)的AT88RF020 也是Type B卡。Type B是一个开放式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所有的读写操作可以由具体的应用系统开发者定义,每个厂家在具体设计、生产其本身的智能卡产品时,将会把其本身的一些保密特性融入其产品中,例如加密的算法、认证的方式等等。

Type C卡:Type C由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其Feilica八达通卡及深圳通卡成功地应用于香港的地铁运营系统与深圳公交地铁运营系统。该非接触智能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即数据写操作挫败时的数据优恢复功能。

Type F卡:以前国内流行的LEGIC卡(瑞士LEGIC公司)是Type F卡。其最大的特点是保密性非常强大。

Type D卡、Type E卡、Type G卡:因在国内运用较少,就不多做讲述。

采用ISO15693协议的射频卡有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公司)的Tag-it、德国英飞凌公司(infineon公司)的My-D、瑞士EM公司的EM4135、荷兰飞利浦公司(Philips公司)的I-CODE 2等。

RFID射频识别的标准都有哪些?(包括HF段和UHF段)

不同频段的RFID读写器会有不同的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无源的读卡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目前定义RFID读写器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的频率范围内的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而且不同频段的RFID读写器会有不同的特性。其中读卡器有无源和有源两种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读卡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

一、低频(从125KHz到134KHz)

其实RFID技术首先在低频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该频率主要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也就是在读写器线圈和RFID标签线圈间存在着变压器耦合作用。通过读写器交变场的作用在天线中感应的电压被整流,可作供电电压使用。 磁场区域能够很好的被定义,但是场强下降的太快。

特性:

1、工作在低频的读卡器的一般工作频率从120KHz到134KHz, TI 的工作频率为134.2KHz。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

2、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3、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

4、低频产品有不同的封装形式。好的封装形式就是价格太贵,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5、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6、相对于其他频段的RFID读写器,该频段数据传输速度比较慢。

7、读卡器的价格相对与其他频段来说要贵。

主要应用:

1、畜牧业动物的管理系统

2、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

3、马拉松赛跑系统的应用

4、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

5、自动加油系统的应用

6、酒店门锁系统的应用

7、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

符合的国际标准:

a) ISO 11784 RFID畜牧业的应用-编码结构

b) ISO 11785 RFID畜牧业的应用-技术理论

c) ISO 14223-1 RFID畜牧业的应用-空气接口

d) ISO 14223-2 RFID畜牧业的应用-协议定义

e) ISO 18000-2 定义低频的物理层、防冲撞和通讯协议

f) DIN 30745 主要是欧洲对垃圾管理应用定义的标准

二、高频(工作频率为13。56MHz)

在该频率的读卡器不再需要线圈进行绕制,可以通过蚀刻印刷的方式制作天线。读卡器一般通过负载调制的方式进行工作。也就是通过读卡器上的负载电阻的接通和断开促使读写器天线上的电压发生变化,实现用远距离读卡器对天线电压进行振幅调制。如果人们通过数据控制负载电压的接通和断开,那么这些数据就能够从读卡器传输到读写器。

特性:

1、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率的波长大概为22m。

2、除了金属材料外,该频率的波长可以穿过大多数的材料,但是往往会降低读取距离。读卡器天线需要离开金属一段距离。

3、该频段在全球都得到认可并没有特殊的限制。

4、感应器一般以电子标签的形式。

5、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6、该系统具有防冲撞特性,可以同时读取多个电子标签。

7、可以把某些数据信息写入标签中。

8、数据传输速率比低频要快,价格不是很贵。

主要应用:

1、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

2、瓦斯钢瓶的管理应用

3、服装生产线和物流系统管理和应用

4、三表预收费系统

5、酒店门锁的管理和应用

6、大型会议人员通道系统

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8、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9、智能货架的管理

符合的国际标准:

a) ISO/IEC 14443 近耦合IC卡,最大的读取距离为10cm。

b) ISO/IEC 15693 疏耦合IC卡,最大的读取距离为1M。

c) ISO/IEC 18000-3 该标准定义了13.56MHz系统的物理层,防冲撞算法和通讯协议。

d) 13.56MHz ISM Band Class 1 定义13.56MHz符合EPC的接口定义。

三、超高频(工作频率为860MHz到960MHz之间)

超高频系统通过电场来传输能量,电场的能量下降的不是很快,但是读取的区域不是很好进行定义。该频段读取距离比较远,无源可达10m左右。主要是通过电容耦合的方式进行实现。

特性:

1、在该频段,全球的定义不是很相同-欧洲和部分亚洲定义的频率为868MHz,北美定义的频段为902到928MHz之间,在日本建议的频段为950到956之间。该频段的波长大概为30cm左右。

2、目前,该频段功率输出目前统一的定义(美国定义为4W,欧洲定义为500mW)。 可能欧洲限制会上升到2W EIRP。

3、超高频频段的电波不能通过许多材料,特别是水和金属,灰尘和雾等悬浮颗粒也有影响。相对于高频的电子标签来说,该频段的电子标签不需要和金属分开来。

4、电子标签的天线一般是长条和标签状。天线有线极性和圆极化两种设计,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5、该频段有好的读取距离,但是对读取区域很难进行定义。

6、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很短的时间可以读取大量的电子标签。

主要应用:

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2、生产线自动化的管理和应用

3、航空包裹的管理和应用

4、集装箱的管理和应用

5、铁路包裹的管理和应用

6、后勤管理系统的应用

符合的国际标准:

a) ISO/IEC 18000-6 定义了超高频的物理层和通讯协议;空气接口定义了Type A和Type B两部分;支持可读和可写操作。

b) EPCglobal 定义了电子物品编码的结构和超高频的空气接口以及通讯的协议。例如:Class 0, Class 1, UHF Gen2。

c) Ubiquitous ID 日本的组织,定义了UID编码结构和通信管理协议。

1.ISO 14443A /B(ISO SC17/WG8):超短距离智慧卡(Proximity coupling smart cards)标准。

这标准订出读取距离(reading distance)7-15厘米的短距离非接触智慧卡

(contactless smart card)的功能及运作标准,使用的频率为13.56MHz,

现在大众运输(悠游卡)的票价卡都是这一类的。philips

2.ISO 15693(ISO SC17/WG8):短距离智慧卡(Vicinity coupling smart cards)标准,

这标准订出读取距离可高达一分米非接触智慧卡,使用的频率为13.56MHz,

设计简单让生产读取器的成本比ISO14443低,大都用来做进出控制、出勤考核等,

现在很多企业使用的门禁卡大都使用这一类的标准。

3.ISO 18000系列:这一系列的标准主要应用于货品管理类。主要于物流供应链的管理,

读取的距离较长而使用的频率介于860-930MHz 甚至还有更高的频率,

例如ISO18000-3使用频率为13.56MHz 的标准,ISO 18000-6使用超高频(UHF -Ultra High Frequency)频率。

超短距离智慧卡(Proximity coupling smart cards)标准

短距离智慧卡(Vicinity coupling smart cards)标准

上面两个好象一般翻译为疏耦合,近耦合?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标准: UHF 902-928 MHz

由EPCglobal Inc.所推动提出,EPCglobal 是由EAN(EAN International 国际条码)和UCC(制式编码委员会)

合作的非营利组织,与美国麻省科技学会(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英国的剑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澳洲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日本庆应大学(Keio University)、中国复旦大学以及瑞士圣迦南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t.Gallen)合作,

主要就是在全球结合原有条码的会员组织的推广EPC 标准。EPC 主要就是推动每项商品都有独特的编码,

跟人的身份证字号一样,使用者可以利用EPC 编码的连结ONS(Object Name Service,物件名称服务)

让使用EPC 制定的RFID 标签的货品可以流通全大约有近百家的厂商加入,美国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

就是EPCglobal 会员之一,台湾的民间企业中,台湾印刷业界积极投入RFID 的研发制作的永丰余也是EPCglobal

亚洲会员之一(2004/11/29经济日报),台湾的宏�(Acer)在2004年9月宣布引进EPCglobal 的RFID

资料交换标准服务,提供跨国的ONS 服务,可以了解到EPC 在世界的推广,在2004年6月EPCglobal

正式公布了全球第一的RFID 标准,在全球不同的企业在使用RFID 上有个共通标准来的RFID 标签资料规格使用,

其中EPC Tag 所设定的5个不同等级(Class)为:

1.Class0 只供读取(Read Only),简单被动式,仅提供简单被动式,仅提供在出厂时以制订号码的唯读标签。

标签在出厂时即写入一组不可更改之号码,提供简单的服务辨识。

2.Class1 只写一次(Write Once),简单被动式,可供一次写入之唯读标签Wal-Mart便要求供应商

于2005年1月在供来的货栈上,贴上EPC Class1标签。

3.Class2 重覆读写(Read/Write),具可重复读写功能之被动式标签

4.Class3 内设感应器的半被动标签,有重覆读写功能,更包含额外的感应器:可侦查温度、湿度、

动向变化记录在RFID标签,内建电池增加读取距离。

5.Class4: 属于天线,是一种半被动标签,可主动与其他标签沟通,不过都还在研发中。

ISO14443、15693、18000体系分析

———RFID研究中心 田利梅

射频标签的通信标准是标签芯片设计的依据,目前国际上与RFID相关的通信标准主要有:ISO/IEC 18000标准(包括7个部分,涉及125KHz, 13.56MHz, 433MHz, 860-960MHz, 2.45GHz等频段),ISO11785(低频),ISO/IEC 14443标准(13.56MHz),ISO/IEC 15693标准(13.56MHz)等,下面我们就ISO14443、15693、18000三个体系分析和比较。

1. 低频段射频标签相关的国际标准

低频段射频标签,简称为低频标签,其工作频率范围为30kHz ~ 300kHz。典型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低频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低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米。

低频标签的典型应用有: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电子闭锁防盗(带有内置应答器的汽车钥匙)等。与低频标签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1784/11785(用于动物识别)、ISO18000-2(125-135 kHz)。

2. 中高频段射频标签相关的国际标准

中高频段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MHz ~ 30MHz。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段的射频标签,从射频识别应用角度来说,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完全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另一方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一般划分,其工作频段又称为高频,所以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鉴于该频段的射频标签可能是实际应用中最大量的一种射频标签,因而我们只要将高、低理解成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不会在此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其称为中频射频标签。

中频标签由于可方便地做成卡状,典型应用包括: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等。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4443、ISO15693、ISO18000-3(13.56MHz)等。

中频标准的基本特点与低频标准相似,由于其工作频率的提高,可以选用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射频标签天线设计相对简单,标签一般制成标准卡片形状。

3. 超高频与微波标签

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射频标签,简称为微波射频标签,其典型工作频率为:433.92MHz,862(902)~928MHz,2.45GHz,5.8GHz。微波射频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工作时,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阅读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有源标签唤醒。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情况为4~6m,最大可达10m以上。阅读器天线一般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阅读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射频标签可被读/写。

以目前技术水平来说,无源微波射频标签比较成功产品相对集中在902~928MHz工作频段上。2.45GHz和5.8GHz射频识别系统多以半无源微波射频标签产品面世。半无源标签一般采用钮扣电池供电,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

微波射频标签的典型特点主要集中在是否无源、无线读写距离、是否支持多标签读写、是否适合高速识别应用,读写器的发射功率容限,射频标签及读写器的价格等方面。典型的微波射频标签的识读距离为3~5m,个别有达10m或10m以上的产品。对于可无线写的射频标签而言,通常情况下,写入距离要小于识读距离,其原因在于写入要求更大的能量。

微波射频标签的典型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应用、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等。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0374,ISO18000-4(2.45GHz)、-5(5.8GHz)、-6(860-930 MHz)、-7(433.92 MHz),ANSI NCITS256-1999等。

由上面分析我们看到ISO18000的一系列标准涉及到七个部分,而ISO14443和ISO15693标准都是针对13.56MHz。

你需要标准的话请与 RFID信息网(www.irfid.cn)管理员联系

以上就是关于RFID有哪些标准,各标准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